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5Cu 64,4kJ/ml,则含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10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 14Al 27Mg 24Cl 35.5Cu 64
Fe 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2.依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已知△H=-483.6kJ/ml,则氢气的燃烧热△H为-241.8kJ/m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57.4kJ/ml,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已知;;则
3.已知:△H=-92.4kJ/ml。若断裂1ml H-H、1ml 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则断裂1ml 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
A.431kJC.649kJD.869kJ
4.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曲线b表示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过程
C.反应ⅰ的△H>0D.反应ⅰ比反应ⅱ的速率大
5.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ml 和1ml 分别以点燃和形成氢氧燃料电池这两种方式发生化学反应,生成2ml液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出的热量相等B.体系内能变化相等C.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的活化能相等
6.已知H-H的键能为436,I-I的键能为151。反应
经历了如下反应历程:①,②,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的键能为299
B.升高温度,反应①速率增大,反应②速率减小
C.升高温度,反应②的限度和速率均增大,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
D.为防止反应过程中有I(g)大量累积,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降低反应②的焓变
7.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8.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5min内,A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0ml,则5min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A.B.
C.D.
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滴加少量的溶液
C.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l X,同时生成3a ml Z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中n(Y)与n(Z)的比值保持不变
1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H<0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 )
A.变浅B.变深C.不变D.无法判断
12.下列有关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B.温度越高,K值越大
C.K值越大,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越大D.K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13.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缩小容器容积,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平衡常数K增大B.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使的浓度增大D.使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血红蛋白(Hb)可与氧气结合:,CO比更易和Hb结合,当空气中的CO浓度大时,易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导致死亡
B.在和组成的体系中:,恒温缩小容积,平衡后气体颜色比原平衡深
C.,工业上将钾蒸气从反应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以制备金属钾
D.工业合成氨时及时移走生成的氨气
15.已知:△H=-92,下图表示L一定时,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L(、)、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表示温度B.
C.平衡常数K(M)>K(N)D.反应速率v(M)>v(N)
16.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和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过程,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7.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B.C.D.NaOH
18.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A.含有B.C.pH<7D.酚酞变红
19.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氨水中的电离程度减小的是( )
A.加入少量0.10盐酸B.加水稀释
C.加入少量0.10 NaOH溶液D.加入少量NaCl固体
20.某温度下,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HCl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稀释前溶液的浓度B.在d点和e点均存在(酸根阴离子)
C.从b点到d点,溶液中的不变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21.一定温度下,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5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B.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1.6
C.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
D.15min后,再加入A、B、C各1.6ml,平衡不移动
22.室温下,一定浓度氨水的pH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溶液中
B.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将此溶液加水稀释10倍,所得溶液pH=10
D.将此溶液与等体积的盐酸反应,恰好完全中和
23.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
B.pH=1的溶液中:、、、
C.中性溶液中:、、、
D.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
24.一定温度下,将不同物质的量的(g)和CO(g)分别通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下表所示的三组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min内,实验1中
B.若a=2.0,b=1.0,则平衡时实验2中(g)的转化率和实验3中CO(g)的转化率相同
C.该反应的△H>0
D.900℃时,若充入1.0ml (g)、1.0ml CO(g)、1.0ml (g)和1.0ml (g)平衡正向移动
25.一定条件下,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A和B,发生反应: △H<0,2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甲中,10分钟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v(A)=0.15ml/(L·min)
C.乙中,10分钟时
D.丙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是25%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共5道大题。
26.(4分)
醋酸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用途。
(1)写出醋酸电离的方程式
(2)室温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最大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③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b.加NaOH固体c.加入浓硫酸
27.(12分)
金属矿物常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如、ZnS等。
Ⅰ.掺烧和,用于制铁精粉和硫酸
(1)已知:为吸热反应。25℃、101kPa时,1ml 固体在2.75ml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和固体,放出826kJ热量。
①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分)
②将与掺烧(混合燃烧),其目的包括 (填字母)。(2分)
a.节约燃料和能量b.为制备硫酸提供原料c.减少空气污染
(2)常带一定量的结晶水。(s)分解脱水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
②为维持炉内温度基本不变,所带结晶水越多,掺烧比[]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分)
Ⅱ.浸出法处理ZnS
(3)ZnS难溶于水,处理ZnS常使用酸浸法,两步反应依次为:
ⅰ.
ⅱ.
①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②仅发生反应ⅰ时,ZnS酸浸效果不好,结合平衡常数说明原因: 。(2分)
(4)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通入在ZnS酸浸过程中的作用: 。(2分)
28.(12分)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与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该条件下,水煤气转化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分)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0.5ml CO和0.75ml ,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
平衡时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① (填“<”或“>”)。
②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L,则233℃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转化率为 (保留1位小数)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在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2分)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l CO的同时生成1ml
b.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再改变
(3)工业上可利用甲醇羰基化法进一步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和CO,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图2
①b、c、d三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 。(2分)
②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曲线ac段和de段的变化趋势不同。试从反应速率和平衡角度说明理由: 。(2分)
29.(10分)
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分两步进行。
Ⅰ.丙烷脱氢制丙烯
丙烷脱氢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1)升温时,测得丙烯平衡产率降低。
①升温时,丙烷的平衡转化率 (填“提高”“降低”或“不变”)。(2分)
②丙烯平衡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2分)
(2)已知:
ⅰ.
ⅱ.在高温下脱氢时碳碳键易断裂,产生积炭后,催化剂活性降低
工业上,常在中加入一定量的,目的是 (写两点)。(2分)
Ⅱ.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烯腈(),副产物为丙烯醛(),反应如下:
ⅰ.
ⅱ.
(3)原料气中和丙烯的比例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
①时产物主要为丙烯醛(),原因是 。(2分)
②时,冷却吸收后丙烯腈收率略有降低,原因是 。(2分)
30.(12分)
可用来制颜料、药物,作净水剂。现设计实验研究制备的方法。
资料:新制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离:
(1)向3支盛有1mL 1.0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3mL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分成两等份,分别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①产生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2分)
②当时,实验Ⅱ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分)
(2)有同学提出可用某些盐与反应制备。
①向1mL 1.0 溶液中滴加1.0 溶液,立即有大量气泡并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有同学提出沉淀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取样, ,证明沉淀中含有碳酸盐。(2分)
②向1mL 1.0 溶液中滴加1.0 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无丁达尔效应,继续滴加溶液,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经检验沉淀中除外还含有。产生的原因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分)
(3)比较(1)和(2),制备的合理方法是 (注明试剂和用量)。(2分)
(4)溶液仅与一种试剂反应也可制,该试剂的化学式是 (写出一种即可)。(2分)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24.10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6~30小题,每空1分(除注明的外),共50分。
26.(4分)
(1)
(2)①B②C③b
27.(12分)
(1)①
②ab
(2)①+31.4
②增大
(3)①
②较小,说明ZnS酸浸反应进行得不充分
(4)与充分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促进ZnS的溶解
28.(12分)
(1)△H=-90.7kJ/ml
(2)①>②1666.7%③bc
(3)①bc②放热
③ac段,反应未达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相同时间内消耗CO多。de段,已经达到平衡,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转化率降低
29.(10分)
(1)①提高
②升温对副反应ⅰ的影响更大(或升温后,的增量大于的增量)
(2)消耗,增加的平衡产率;与积碳反应,防止催化剂失活
(3)①是ⅰ中的反应物,不足时主要发生反应ⅱ
②过量的在吸收后可能产生碱性环境,使分解需要的浓度
30.(12分)
(1)①
②
(2)①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②、
(3)1mL 1.0 溶液与3mL浓度小于6.0的NaOH溶液
(4)、NaClO等。
A
B
C
D
实验目的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HC1
实验装置
时间(t/min)
物质的量(n/ml)
n(A)
n(B)
n(C)
0
2.0
2.4
0
5
0.8
10
1.6
15
1.6
实验
温度/℃
起始量/ml
平衡量/ml
达到平衡时间/min
(g)
CO(g)
CO(g)
(g)
1
650
2.0
4.0
3.0
1.0
5
2
900
1.0
2.0
1.8
4
3
900
a
b
t
容器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浓度(ml/L)
10分钟时物质的浓度(ml/L)
c(A)
c(B)
c(C)
甲
200
6
2
1
乙
300
6
2
0.8
丙
200
6
3
a
c(NaOH)/
现象
操作
5.0
6.0
7.0
实验Ⅰ:滴入几滴KSCN溶液
不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实验Ⅱ:先加入过量稀硫酸,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
不变红
变红
变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B
A
A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B
C
D
D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B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