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以宁夏中卫砂田为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以宁夏中卫砂田为例,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陆地内循环,地下水和黄河水,蓄水保墒,概念辨析,压砂与水土流失防止,本专题备用图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必修一 教材 P48页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
探究1:写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
探究2:分析该地区西瓜种植可能会遭受的气象灾害。
距冬季风源地近,易受寒潮灾害影响;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出现旱灾。
探究3:推测宁夏中卫地区西瓜灌溉所用的水源。
探究4:砂石覆盖层对下渗的影响。
空隙大,渗透性好;增加地表粗糙度,阻滞地表径流;增加水分下渗量。
探究5:读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异同。
砂田与裸田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较相似;砂田的蒸发量总小于裸田的蒸发量
探究6: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
探究7: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多;蒸发减弱;地下径流增多。
保墒是指保持住土壤中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
蓄水保墒是指增加土壤蓄水量,是农田耕作的重要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控制蒸发量,抑制无效蒸发。如使用石碾子等工具对土壤表层进行压实,或铺设地膜等,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第二,尽量避免径流产生。如在农田表层铺设砂石或秸秆,可有效减少径流产生。第三,增加土壤下渗。如翻耕农田,增加雨水下渗。
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探究8:砂田作物为什么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白天砂石覆盖地表,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少蒸发;砂石覆盖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下渗量,保持土壤墒情,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昼夜温差,促进西瓜糖分的积累;提供各种微量元素。
探究9:宁夏硒砂瓜在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市场售价昂贵,请分析原因。
压砂瓜品质好,价格高宁夏距东南沿海距离远,路费高为避免西瓜运输途中可能产生损耗,采用冷藏保鲜技术等,运输成本高夏季东南沿海气候炎热,对西瓜的需求量大东南沿海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探究10:分析硒砂瓜连年种植后出现土地沙化的原因。
当地位于干旱地区,水循环总量小;种植西瓜消耗大量水分,运到外地销售水分损失大;抽取地下水灌溉,消耗大量地下水;挖取砂石破坏地表植被;种植数年后肥力下降土地撂荒,造成土地沙化。
探究11:结合材料,从土壤退化角度说明宁夏政府要求退出砂田瓜种植的原因。
不合理施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长期灌溉微咸水会导致土壤盐渍化;连年重茌种植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调。
砂田种植西瓜,产量高、品质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瓜农为追求高产,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导致砂田退化。同学们了解到,宁夏政府已经提出要逐步有序退出砂田瓜种植。
探究12: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中卫市硒砂瓜产业发展提出可行的措施。
生态: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②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③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经济: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社会: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增加当地就业岗位。
探究13:简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冷链配送”的生产模式对硒砂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利于规模化生产;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保证产品质量;拓宽了销售市场,降低了市场风险;便于建立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宁夏中卫以硒砂瓜种植基地为基础,以冷链为核心,对农产品进行种植、包装、预冷、仓储、销售,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冷链配送”的生产模式,每年可生产流通硒砂瓜近100万吨。现已在北京、上海等省市、地区设立销售窗口,并已出口销往海外市场。
探究14:中卫市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独特地理优势有哪些?
中卫市地处西电东送的节点上,电力资源丰富;所处地区有大量水电、煤电、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电力成本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地处黄河沿岸,水面有利于调节温度;人口稀少,土地价格低,利于安装大量机架。
近年来,宁夏中卫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包括中国联通、移动、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到此大量投资,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需要安装大量服务器机架,耗费大量电力资源,需要不断地降温来达到“恒温的环境”。
探究15:中卫市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及硒砂瓜种植的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哪些启示?
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专业化生产;完善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发展;充分挖掘本地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招商引资。
砂田除了增加下渗,减弱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之外,还具有提高地温、减尘、防止土壤盐渍化、减少水土流失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功能。
在传统耕作方法下,砂田一次铺成可连续使用20-30年。尤其是前5年,即便不额外施肥,砂田自身的肥力也能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
在多年耕种过程中,砂石覆盖层中逐渐混入土壤,使砂层堵塞、板结,砂田的功能会逐渐减弱。
当砂石覆盖层中土壤与砂石的比例超过2:1时,砂田的功能几乎全部消。可以通过轮作、施用有机肥、人工补水、休耕等方法延长砂田的寿命。
压砂地是以砂石为材料对裸地加以覆盖的一种免耕耕作模式。宁夏中卫香山开展压砂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砂石多是当地人就近从河沟采的,压砂地目前大约有8万公顷(下图示意其主要分布),多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压砂地建设对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明显,但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因管理和操作不规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水土流失风险。压砂地使用30年后,粒径大于1厘米砂料比例低于20%的标准后,其功能会明显降低而被废弃。目前,废弃的旧砂多被直接推至附近的沟道或是就近堆放在田间地头。《宁夏水土保持办法》规定:禁止在1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口密度大于150人/平方千米的乡(镇)可以放宽至20°。目前宁夏的压砂地中15°以上的坡地约占0.5%。
探究1:简析压砂地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的原因。
压砂地可增加地面粗糙度、减少土壤裸露,能有效减少扬尘和风蚀;阻断径流路线、减小地表径流速度,使坡面侵蚀沟显著减少;增加降雨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效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高地表温度,有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土壤改良,促进植物生长。
探究2:推测压砂地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大水土流失风险的原因。
在禁垦坡度以上的陡坡上开垦压砂地,可能加大水土流失风险;采砂活动破坏原本相对稳定的河流沟道,为水土流失创造条件;弃土弃渣不规范堆放,在夏季暴雨多发时节会成为巨大的流水侵蚀源;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旧砂颗粒小,露天堆放容易成为风蚀侵蚀源。
探究3:请为压砂地的旧砂利用献计献策。
用作交通建设、建筑材料等;添加粒径大于1厘米的砂料使其比例达到20%以上,恢复旧砂的压砂功能,实现旧砂再利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海水温度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水温度的概念,教材P50,英国西部海域,北冰洋沿岸,1纬度,2深度,3季节,比较3,海水的温度,案例4影响海洋运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1讲 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二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意义,塑造地表形态,传统文化,蒸发量≠蒸发能力,水量平衡原理,<800mm,实际蒸发量≈年降水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河流地貌-黄河为例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地貌特征,观察描述,成因过程,人类活动,虹鳟鱼,万年前,地壳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