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与汗水缔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苏绣的主要材料是丝绸,丝绸中含有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浸泡
B. “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器,青铜器属于合金材料,硬度比纯铜大
C.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属于陶瓷器,主要成分硅酸盐
D. 非遗油纸伞能防水是因为伞面涂了由桐树籽压榨的桐油,桐油的化学成分是烃类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丝绸中含有蛋白质,加酶洗衣粉会使蛋白质水解,因此不能用来洗丝绸制造的衣物,故A正确;
B.青铜属于铜的合金,硬度比纯铜大,故B正确;
C.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属于陶瓷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C正确;
D.桐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三酯,不是烃类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2. 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含有的甲基的电子式为
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D. 有机物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基的电子式应为,A错误;
B.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的右侧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着两个甲基,类比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知,藿香蓟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
C.观察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正确;
D.由于碳碳双键、苯环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1ml有机物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C。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航天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 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可作为制造肥皂和人造油的原料
C. 苯甲酸可以用于合成香料、药物等,其钠盐也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D. “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A符合题意;
B.硬化油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可作为制造肥皂和人造油的原料,B不符合题意;
C.苯甲酸可以用于合成香料、药物等,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C不符合题意;
D.“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O与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钙,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A正确;
B.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会引入新杂质,B错误;
C.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不能分离,C错误;
D.与二氧化硫均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D错误;
故选A。
5.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选项中生产活动和化学原理没有关联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从煤中获得煤焦油是利用煤的干馏得到,A符合题意;
B.可杀菌,由于具有还原性,可防止营养物质被氧化,B不符合题意;
C.由于银不活泼,氧化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得到银,C不符合题意;
D.地沟油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即地沟油发生了皂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当归酸( )和环丁烷羧酸( )都是重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归酸与环丁烷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者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 当归酸二元醛类(含两个)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 环丁烷羧酸烃基上的一氯代物为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归酸与环丁烷羧酸的分子式均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不符合题意;
B.当归酸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而环丁烷羧酸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C.根据当归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其二元醛类的结构为2个醛基连在3个饱和碳原子上,类似于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根据“定一移一”法,其二元醛类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不符合题意;
D.环丁烷羧酸中的烃基为 ,该烃基上有3种氢原子(如图 ),则该烃基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在一定温度下,加入和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A与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③A、B、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④恒容容器,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恒容容器,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恒压容器,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⑦固体D的质量不再变化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
A. ②⑤⑧B. ②④⑧C. ①③④⑦D. ②⑤⑥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A为反应物,为生成物,A与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①不符合题意;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l A,同时生成3a ml B,该叙述中A和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均表示逆反应方向,则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②符合题意;
③A、B、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③不符合题意;
④该反应是气体质量减小的反应,恒容容器内的气体体积不变,则该反应是气体密度减小的反应,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④不符合题意;
⑤该反应是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恒容容器内,反应前后气体的总压强不变,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在变化,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⑤符合题意;
⑥该反应是气体质量减小、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⑥不符合题意;
⑦固体D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⑦不符合题意;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⑧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②⑤⑧,故选A。
8. 应用下列装置测定氨气的组成。实验利用了氨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氮气、铜和水的原理。实验后测得装置D增重,用排水法测量得的体积为(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装置代替
B.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中,若撤去装置,则测得氮氢比偏小
C. 装置B中盛放的物质是碱石灰,也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
D. 由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氨气分子中的氮氢个数比为11.2m∶9V
【答案】B
【解析】
【分析】装置A制备氨气,装置B干燥氨气,装置C中氨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氮气、水和铜,装置D吸收产生的水蒸气,装置E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吸收剩余的氨气,装置F排水法测量氮气的体积,据此解答。
【详解】A.加热氯化铵固体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管口二者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A错误;
B.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氨气,同时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若撤去装置E,会导致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则测得氮氢比偏小,B正确;
C.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NH3会和无水氯化钙反应,不能将碱石灰替换成无水氯化钙,C错误;
D.标准状况下,b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N2)=,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 ,装置D增重的为水的质量,则水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的H的物质的量为:,氨气中含有的N、H原子数之比为::=9V:11.2m,D错误;
故选B。
9.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1)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
B. 装置(2)中棒逐渐溶解,铜棒电极反应式为:
C. 当装置(3)电路中转移电子,负极和正极质量变化之差为
D. 装置(2)与(3)中正极生成的物质质量之比为1∶32时,棒的质量变化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1)因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原电池装置;(2)形成了铜锌原电池,且Zn为负极;(3)也形成了铜锌原电池,Zn为负极。
【详解】A.装置(1)是化学腐蚀,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A正确;
B.装置(2)是原电池装置,锌做负极,铜做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
C.装置(3)是原电池装置,锌做负极失电子生成锌离子,铜做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锌电极减轻,铜电极增重,当装置(3)电路中转移1ml电子,负极和正极质量变化之差为,C错误;
D.装置(2)与(3)中负极电极反应均为,装置(2)中正极上电极反应为,装置(3)中正极电极反应为,正极生成物质质量比为1∶32时,依据电子守恒计算的两个原电池中电子转移相同,所以反应的锌的质量相同,棒的质量变化相等,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实验方案所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则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A正确;
B.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B正确;
C.淀粉水解后应在碱性环境下检验葡萄糖,即应先加入NaOH中和稀硫酸后制造碱性环境,再加入新制,加热,C错误;
D.维生素C被氯化铁溶液氧化,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能证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不合理的是( )
A.
B.
C. 浓缩海水溶液金属
D. 浓缩海水含溴海水溶液高浓度溴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故A正确;
B.黄铁矿煅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经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用98.3%浓硫酸吸收生成硫酸,故B正确;
C.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得到镁,故C错误;
D.浓缩海水中溴离子和氯气反应生成溴,溴和SO2、H2O反应生成HBr,HBr和氯气反应生成溴,溴水蒸馏得到纯溴,故D正确;
故选:C。
12. 与可发生反应①和②,其能量与反应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A. 反应①、②均为取代反应
B. 反应①的Ⅰ、Ⅱ两步均放出能量
C. 比稳定
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①、②均为与HCl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由图知,反应①的第一步为吸热反应,B错误;
C.由于比的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C错误;
D.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同分异构体,D正确;
故选D。
13. 向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则内反应速率
B. 时的转化率为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起始的浓度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结合题目信息列出三段式:
【详解】A.由分析知,,A不符合题意;
B.时A的转化率为,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可逆反应,C符合题意;
D.起始B的物质的量为,则浓度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在的溶液中,加入,全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和,将反应后的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时,测得的浓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中,体现的酸性和氧化性
B. 当时,生成的物质的量为
C. 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后,为
D. 若a的值增大,则产生和的体积比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的溶液中,溶解后溶液中,反应后的溶液中,设还原产物中和分别为xml和yml,根据N原子守恒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
【详解】A.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氧化物,由于N元素部分变价,反应中体现了的酸性和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
B.当时,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N原子守恒式联立可解得,B不符合题意;
C.,C不符合题意;
D.若a的值增大,NO和的物质的量之和增大,被还原生成NO和,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产生NO和的体积比减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 根据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和是同种物质,而和是同分异构体
B.沸点: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E.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F.用银来作催化剂,乙烯和氧气反应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G.石英玻璃、碳化硅陶瓷、水泥、石墨烯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H.乙烯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2)、、、中既可以用浓干燥,又可以用固体干燥的是_____。
(3)三联苯的结构为它的一氯代物有_____种。
(4)等质量的三种有机物甲烷、乙烯和苯完全燃烧生成和,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最多的是_____。
(5)某有机物的键线式为,该分子最多有_____个碳原子共面,最多_____个碳原子共线。
(6)我国科学家以LiI为催化剂,通过改变盐浓度或溶剂调节锂-硫电流的放电性能。模型装置如图所示。放电时,向_____极(填“a”或“b”)迁移,b极反应式为_____。
【答案】(1)ADEG (2) (3)4 (4)甲烷(或)
(5)①. 7 ②. 3 (6)①. b ②.
【解析】(1)和是同一物质,A错误;单糖、二糖、油脂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E错误;水泥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G错误,故选ADEG;
(2)是碱性气体,能与浓反应,、能与反应,只有与浓、均不反应,符合题意;
(3)结构较为对称,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各有一条对称轴,共有4种等效H原子,故它的一氯代物有4种;
(4)等质量的氢元素比碳元素消耗氧气的质量大,三者中甲烷含氢量最高,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最多;
(5)共含有8个C原子,根据乙烯型平面结构、乙炔型直线结构知分子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最多3个碳原子共线;
(6)根据示意图可判断该装置为原电池,Li在a电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电极为负极;在b电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合从负极经阳离子膜迁移来的生成,b电极为正极;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b极)迁移,电极反应式为。
16. 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高,韧性好,可用于制备高铁的“超级导线”。某化学小组用如下组装装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铜、碳以外的成分不与浓硫酸反应)。
(1)纳米材料之一的石墨烯的同素异形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_____。
(2)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
(3)A装置中反应容器F的名称为_____,装置B中球形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
(4)实验前后,各通入一次,将装置中的气体全部赶入到型管中,第一次通入的作用是_____。
(5)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7)实验结束后,B装置中型管增重,则碳含量(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1)金刚石、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等
(2)a→gf→de→b(c)
(3)①. 三颈烧瓶(三口烧瓶) ②. 碱石灰吸收空气中可能进入的、等,保证实验测量值的准确性
(4)赶走装置中的空气
(5)(浓)
(6)
(7)
【解析】A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为气体发生装置,为测定其中的碳含量,可先利用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硫,然后经C装置干燥后的二氧化碳进入到B中,为避免空气中的、进入B中而影响实验测量值的准确性,在U型管右侧加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那么通过B装置中型管的增重量即可计算碳含量。
(1)石墨烯的同素异形体有多种,如金刚石、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等;
(2)从左到右,装置顺序为:产生气体→除去二氧化硫→干燥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gf→de→b(c);
(3)反应容器F的名称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装置B中球形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可能进入的、等,保证实验测量值的准确性;
(4)第一次通入的作用是赶走装置中的空气;
(5)碳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浓);
(6)装置D的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硫,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B装置中型管增重的为二氧化碳,根据碳原子守恒知,则碳含量(质量分数)为。
17. 研究化学反应的原理,对掌握物质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精炼硅”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反应Ⅲ为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变成,放出_____的热量。
(2)氢氧燃料电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简易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负极为_____(选填“a”或“b”),电池的正极反应为_____。
(3)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探究实验中,提供的酸是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3中,_____。
③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④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
(4)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和可发生反应,若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起始时充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实验从开始至平衡时的反应速率_____;达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关系式: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a中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
③与实验相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
【答案】(1)①. 吸热 ②. 28
(2)①. a ②.
(3)①. ②. 4.0 ③.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褪色时间越短等合理答案) ④. 或0.015
(4)①. ②. 5.56 ③. 0.08 ④. 使用催化剂
【解析】(1)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则反应Ⅲ为吸热反应;根据图示可得变成,放出28kJ的热量;
(2)原电池中,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为负极,正极反应式为;
(3)①3组实验中,混合溶液中草酸、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只有高锰酸钾的浓度不同,提供的酸是强酸、不能有强氧化性、也不能有还原性,则该酸是;
②该实验中,4种液体的体积之和(混合溶液的总体积)约为10.0mL,故实验3中;
③3组实验中,混合溶液中草酸、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只有高锰酸钾的浓度不同,从实验1到3,混合溶液中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依次减小,实验中草酸的物质的量为:,实验1中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从实验1到3,溶液褪色时间由少到多,故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褪色时间越短等合理答案)。
④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4)①起始时充入0.4mlCO、0.2mlNO,发生,设转化的CO为nml,则可结合题目信息列出三段式:
由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解得,所以实验b从开始至平衡时的反应速率;则达平衡时,,,,,代入浓度关系式;
②设转化的NO为xml,
由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解得,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0.08ml;
③与实验b相比,实验c只是反应速率加快了,反应达平衡时总压强和总物质的量没有改变,改变的条件只能是使用催化剂。
18. 工业中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来源于石油化工,如图中的苯、丙烯、有机物等,其中对果实有催熟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酸乙酯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写出与F互为同系物的含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①②⑥为加成反成,③④⑤为取代反应
B. A、B和聚丙烯酸均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有机物C与丙烯酸属于同系物
D. 环已烧和均为饱和烃
(4)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②_____;④_____。
(5)第⑤步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
①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除冷凝外,还有_____。
②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为_____。
a.浓硫酸乙醇乙酸
b.乙醇浓硫酸乙酸
c.浓硫酸乙酸乙醇
③饱和碳酸钠的作用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_____。
(6)B的同系物D,满足下列条件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
①含有6个碳原子;
②含有2个甲基。
【答案】(1)①. 酯基 ②.
(2)、(或、) (3)D
(4)①.
②.
(5)①. 防倒吸 ②. b ③.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6)6
【解析】A有催熟作用,故A应为,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即B为,经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聚丙烯酸,丙烯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石蜡油重整可生成苯,苯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环己烷。
(1)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酯基;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
(2)F为,与互为同系物的含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为丁烷,其结构有、(或、);
(3)③是催化氧化反应,A错误;
聚丙烯酸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
有机物C为乙酸,乙酸不含碳碳双键,丙烯酸含碳碳双键,二者不属于同系物,C错误;
F是乙烷,乙烷、环己烷中碳原子均被氢原子充分利用达饱和,D正确;
故选D;
(4)②为与在催化剂并加热、加压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④为乙醇与丙烯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其化学方程式为;
(5)球形干燥管,其作用除冷凝外,还有防倒吸的作用,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饱和碳酸钠的作用为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6)B的同系物D为含有6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可用数字表示羟基的位置,符合题意的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为,,。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方法
A
乙醇(水)
新制生石灰
蒸馏
B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D
饱和碳酸钠溶液
过滤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从煤中获得煤焦油
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进行分离
B
葡萄酒中添加少量
可杀菌且防止营养物质被氧化
C
利用氧化银冶炼金属
氧化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D
用地沟油为原料制作肥皂
地沟油发生皂化及应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A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B
向蔗糖中加几滴水,再加浓硫酸,并不断搅拌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向冷却液中加入新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发生水解
D
向盛有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0.6ml/L
溶液
0.2ml/L
溶液
1
3.0
2.0
3.0
2.0
4.0
2
3.0
3.0
2.0
2.0
5.2
3
3.0
V
1.0
2.0
6.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东部地区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pdf、高二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