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鄂教版六年级下册11.太阳与人类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鄂教版六年级下册11.太阳与人类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认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实证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收集并整理有关太阳对人类影响的事实。
从客观上讲,太阳对人类的影响很多,从提供光明到提供热量,从间接制造燃料能源到创造提供非燃料能源的条件,从影响人类的无线电通讯到影响人类的生老病死……随着科学的进步,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并掌握和利用。
讨论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首先可以从教材上的图片开始。教材上的这幅图片涉及了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方面的能源使用情况。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的使用。从交通方面来说,汽车的行驶,飞机的飞行,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离不开对石油的依赖。而石油形成与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储存起来,为人类和各种动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实质上是地质历史时代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图片中人们正在使用电脑在工作,这只是人们使用电能的影子。由此可以拓展开引导学生说一说人们使用电能的情况。电能的来源主要是火电(煤)、水电,火电需要的煤和水电需要的水流也与太阳有关。还有核电,而核电只是电能供给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其次还有风力发电,图片上有风力发电的风车。其实风力发电需要的风,风的形成也是与太阳有着密切联系。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再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
图片的右下角有一个做小吃的师傅,旁边就有一个煤气罐,煤气生火才可以做出美味好吃的小吃。看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归根结底都与太阳关系密切。
图片的左下角,花儿在竞相开放,小猪正在吃食。这里代表着植物的花和代表动物的小猪,它们的生存也同样离不开太阳,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动物需要吃植物来维持生命,人类的食物又是来源于植物与动物(吃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五谷杂粮)。
人们直接对太阳能应用的是太阳的光和热,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现在被人们所普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有限能源总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没有了能源,人类的发展也就停止了。所以人类在不断的寻找着新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新能源,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教材的图片提供了人类与太阳关系的很多信息,如果学生在课前就有较多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的话,讨论的效果肯定会更好。所以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与人类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起来更有内容和自信。
经过讨论后,对于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每个小组的学生都会形成很多想法和意见,这时候学生把自己的意见记录下来是非常必要的,既培养的学生做记录的好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做了铺垫。
当学生讨论了太阳对人类生存、活动、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后,学生会发现太阳对于人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管是人们平常的衣食住行,还是人类的发展都与太阳密切相关。但是太阳对人类这种千丝万缕的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呢?
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问题,先可以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每一个小组觉得最有可能的一个答案。最后全班讨论。
太阳主要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煤燃烧产生的热量。这些能量又以煤、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的方式,或者以风能、水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所以太阳对人类的影响的实现的形式归根结底是能量的转换。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太阳与人类的复杂关系最主要的也就是人类利用的各种能源归根结底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在第一部分的活动中我们已经深入广泛地了解了太阳对人类影响的内容和形式,而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同学理清太阳对人类影响的联系。
自然界的能源资源按其形成和来源,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第二类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地热、核能资源等。第三类是由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而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过去和现在太阳辐射的能量,简称太阳能。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储存起来,为人类和各种动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实质上是地质历史时代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所以说太阳能是能源之母,万能之源。
风的形成,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称为风能,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太阳的辐射造成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风。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教材第37页上面的方框和空白,是留给学生利用箭头及适当的文字表示太阳与人之间的联系用的。
第三部分:认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这一部分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显然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不仅仅在于巩固同学对太阳与人类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由太阳能引发的各种光和热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在经历了探索和认识太阳与生物、太阳与物质变化关系及影响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把目光关注到太阳与我们人类自身的关系上来。在前面两课的活动中,我们已经对太阳是如何作用于地球上生命活动、如何影响地球上的物质变化有所了解。如果说,前面指导学生间接认识的是太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那么,这节课则是引导大家直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太阳能与人类活动、生存、发展的关系。
2.知道太阳能对人类的作用,并体会到人类开发新能源的重要。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5.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从能量转换角度分析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评价任务
1.举例说明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烧瓶、酒精灯、方座支架、玻璃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弯管等模拟水循环实验的器材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收集并整理有关太阳对人类影响的事实
1.谈话: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物质变化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的人类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将大家汇报的成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下面的空白处。
5.提问: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
6.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光和热这两种形式反映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进行总结。
二、认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1.提问: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是怎样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能量转换是太阳与人类活动联系的重要方面。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了太阳与动植物、水和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事物或现象与能源矿产、与电能、与人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统一起来。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人类活动复杂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7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能。
三、认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能源矿产的形成、流水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深层次的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没有太阳人类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7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各种能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四、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实证研究
1.谈话:你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过程吗?
2.学生思考并提出各自开展模拟实验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想法。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在思考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给予积极肯定。
3.提问:如果这节课以水为例来做相关的模拟实验,这个模拟实验该怎样做?实验的模拟现象应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后,教师介绍实验模拟的方法:
(1)在烧瓶里装三分之一的水,用带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口,装在方座支架上。铺好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
(2)在另一个方座支架上安装一个玻璃杯,杯口朝下,正对玻璃弯管出口;
(3)点燃酒精灯,给烧瓶加热,待水沸腾时,弯管口向玻璃杯中冒“白气”;
(4)玻璃杯内壁上逐渐积满小水滴,由小水滴又形成大水滴,从玻璃杯口一滴滴地滴下来。从而说明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积聚成大水滴时就下落,形成“雨”。
5.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太阳热量对水循环的重要作用。
6.学生实验完毕后,汇报其在实验中的发现及思考。
7.教师总结水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指出水循环不仅为人类带来电能,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能食用的淡水和生产用水;陆地上有了水,植物生长、动物繁殖,给了我们吃的、用的;水循环形成的江河给我们提供了水力资源和航运之便,水循环能改善气候……当然,如果这一切缺少了太阳,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糟糕。
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了解太阳对于人类的影响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呢?这是学生所缺少的认识。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正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也是来源于远古以来储存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产生的光能和热能,这所有的正在被人类利用的各种能源其实都是来源于太阳。正是人类拥有并利用了这些能源,所以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活动和发展。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这些能源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认清它们的确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每个学生拥有这方面的知识也是不多的,所以教材采取了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的知识得到交流,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对理解人类与太阳的关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重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通过前面的了解我们不难引导学生做出下面的推测:
1.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的生长,没有动植物的生长就不会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形成,没有能源矿产人类的飞机会因为没有汽油不能飞行……
2.没有太阳就没有水分蒸发,没有水分蒸发自然界就不会发生水的循环,没有水的循环,地球上海拔高的地方就没有水,高处没有水向下流动就不能用流水发电,没有电人类无法使用电器……
3.没有太阳空气就不会被加热,空气不加热就不会膨胀变轻,空气不变轻就不会上升,空气不上升就不会形成风,没有风,风力发电机就不能工作……
为了丰富本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推测引导学生做实例研究,采用对比实验改变对比条件的方法,验证推测的正确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鄂教版六年级下册8.太阳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太阳的信息,观察太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3 听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小结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案 太阳与人类_鄂教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