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3 元素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02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
一、元素
1.定义:具有 质子数 (即 核电荷数 )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质子数 (填“质子数”或“电子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2)
如图可知,Na、Na+ 两种粒子的质子数都为 11 ,所以属于 同种 (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但这两种粒子 最外层电子数 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2.元素和原子的关系
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也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
(1)元素是 宏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 种类、质量 ,不讲 个数 。
(2)原子是 微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既讲 种类、质量 ,又讲 个数 。
水的宏观描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的微观描述: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个水(H2O)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 不变 。
氧气是由 氧元素 组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都可以分解得到氧气,所以这三种物质是含有 氧元素 (填“氧分子”或“氧元素”)。
4.元素的分类:
(1)金属元素(元素名称为“钅”旁,汞除外)如 铁、铜、镁 等;
(2)非金属元素(元素名称为“气”“氵”“石”旁)如 氧、氮、碳、硫 等;
(3)稀有气体元素:包括 氦 、 氖 、 氩 、氪、氙、氡等元素。
5.元素在地壳和生物细胞中的含量
(1)地壳中的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名称和符号依次是 氧(O)、 硅(Si)、 铝(Al)、 铁(Fe)。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钙(Ca) 。
二、元素符号
1.书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 大 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 大 写,第二个字母必须 小 写。
2.意义:
(1)表示 一种元素 ;
(2)表示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
金属、稀有气体、大多数固态非金属等的元素符号还可表示 一种物质 ;
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m(m>1,整数)时,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 该元素的m个原子 ,如mNa表示 m个钠原子 。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1.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共有 7 个周期。
(2)族:杨sir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族 (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 16 个族。
(3)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 原子核电荷数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与元素 原子核电荷数 在数值上相同。
2.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以镁元素为例):
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 核外电子层数 。
(2)元素所在的主族数等于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
(3)同一周期的元素通常以 金属 元素开头,靠近尾部的是 非金属 元素,结尾是 稀有气体 元素。
(4)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
(5)同一族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化学性质相似。(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预习检测
1.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A.AB.BC.CD.D
2.生活中常遇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是指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3.氢元素(H)与汞元素(Hg)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元素符号不同
C.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汞元素是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B.中子C.元素D.质子
5.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上表示 ,如“N”表示氮元素,“O”表示氧元素。每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元素符号。
(2)微观上表示这种元素的 ,如“N”表示1 个氮原子,“O”表示1 个氧原子。如果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则该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如“Fe”表示铁这种物质。
6.几种原子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1) 这些原子可用元素符号___________表示。
(2) 由此你对原子和元素之间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__。
7.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水___________构成的
(2)铁是由铁___________构成的。
(3)过氧化氢是由氢、氧___________组成的
(4)氯化钠是由钠和氯的___________构成的。
8.图甲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为锌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这两个图回答:
(1)锌的原子序数为______,核电荷数为______,锌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3)锌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4)锌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
(5)写出锌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表(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4)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值为___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里第___________周期。与上图中_____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10.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请用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化学术语填空。已知②、⑥、⑧为带电的粒子。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_;⑧_________。
(2)从上图可以看出,原子有结构,结构有层次,规律相同。构成不同原子粒子数量的不同导致不同原子的差异性:如钠、氯原子种类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数量不同;质量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数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数量不同。
03
探究提升
►环节一 探究元素周期表
问题探究1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科学家中,被称为元素周期之父的是_______ (填序号,下同)。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2)元素周期表中第 8 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该元素是_______ (填元素名称)。
(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A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和16个族
B 氢、氦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 锂、钠的化学性质相似
要点归纳
一、元素周期表
1. 定义: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指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 结构
(1)周期: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 7个周期。
(2)族:每个纵行为一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 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
在周期表中,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出了区分。元素周期表的起始: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其中稀有气体元素又称0族元素。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化学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
二、元素周期表的信息
三、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2.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前三周期)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3. 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典例精讲
【例1】(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追梦”学习小组在学习“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主题时,阅读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0.1785g/L,大约是氢气的2倍: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氦气常用于飞船或广告气球中的充入气体,若用氢气代替氦气充入非常危险。氦气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材料二: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做了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箱、发现“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已知一个a粒子与一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a粒子中没有电子。
材料三:1869年门捷列夫经过反复比较、排序、将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使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问一列中,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氦气做保护气是因为______。
(2)检验一瓶气体是氢气还是氦气的方法______。
(3)a粒子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与He-4原子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4)根据卢瑟福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能得出原子是由______构成的。
(5)结合1-18号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
①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失电子能力越强,活泼性越强。由此推测,钠的活泼性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锂的活泼性。
③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自左向右______依次递增。
【例2】(2023·广西玉林·统考一模)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发现,除第一周期外,其他两个周期的元素,均以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2)请从上表中查找出关于第6号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
(3)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氯离子,由此可推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关系密切。
(4)氧元素和硫元素分别处在不同的周期,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5)具有相同原子数目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则和______(填化学式)互为等电子体。
►环节二 探究元素的发现与应用
问题探究1
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是______
A.碳-12 B.碳-13 C.碳-14 D.氢-1
(2)碳-14最有可能用来测定______的年代。
A.恐龙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元谋猿人 D.山顶洞人
(3)有关碳-14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碳-1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B.碳-14原子的电子数为6
C.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
D碳-14是由美国科学家利比发现的
(4)下列关于碳-14原子衰变后的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5)碳-12(即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和碳-14(即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种元素,理由是______。
(6)碳元素可以形成常见的化合物CO2,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二氧化碳和固态二氧化碳的本质区别:______。
要点归纳
1.元素判断依据: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元素和原子的关系
(1)元素是 宏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 种类、质量 ,不讲 个数 。
(2)原子是 微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既讲 种类、质量 ,又讲 个数 。
5.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 不变 。
6.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典例精讲
【例3】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在历史上,铁是唯一一种用其本名命名一个时代的元素(另外两个时代是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若果我们要用制造工具的基本材料来命名一个时代,铁绝对是无可匹敌的。铁容易生锈这一事实是导致其有许多坏名声的原因之一,每年要对数十亿计的花销负责。但铁的令人喜爱之处是它那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能够形成各种各样合金的能力。这些合金的范围之广令人惊讶,它们的性质能够细致地加以调节。作为一种金属,铁如此重要!亚铁离子对许多生命形态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在人体中位于血红蛋白的核心,负责血液中氧气的运输。因此铁是人体中的关键微量成分之一。
在一些重要的酶的核心,常常可以发现金属离子,对血红蛋白而言是亚铁离子,而对植物中非常相似的叶绿素而言别是镁离子,在蜘蛛的蓝色血液中则是铜离子,而在维生素B12的中心位置则是钴离子。
(1)在酶的中心位置常常可以发现______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写出亚铁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
(2)从文中可知铁的优点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人的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参与,酶是一种催化剂
B. 铁生锈和农家肥料的腐熟属于缓慢氧化
C. 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氧化,是化合反应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相同
【例4】(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研究发现,同种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氢元素的原子核(如下表)。
为了更好地区别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常用原子符号来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X原子,其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如上述氕、氘、氚3种不同的氢原子就可以依次表示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教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用途。例如考古时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通过测定和,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追踪 发出的射线,确定磷在植物中的作用部位等。
(1)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时,要使用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标准。该碳原子的原子符号为__________.
(2)在中,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氘原子与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由和 组成的1个水分子中含11个中子
D 氕、氘、氚3种氢原子最多可以组成6种不同的氢分子
04
课堂总结
一、元素
2.元素和原子的关系
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也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
(1)元素是 宏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 种类、质量 ,不讲 个数 。
(2)原子是 微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既讲 种类、质量 ,又讲 个数 。
3.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 不变 。
氧气是由 氧元素 组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都可以分解得到氧气,所以这三种物质是含有 氧元素 (填“氧分子”或“氧元素”)。
4.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5.元素在地壳和生物细胞中的含量
(1)地壳中的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名称和符号依次是 氧(O)、 硅(Si)、 铝(Al)、 铁(Fe)。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钙(Ca) 。
二、元素符号
1.书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 大 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 大 写,第二个字母必须 小 写。
2.意义:(1)表示 一种元素 ;(2)表示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
三、元素周期表
四、元素周期表的信息
五、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05
强化训练
1.(2023春·重庆沙坪坝·九年级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射电望远镜,其“眼镜片”由金刚砂(SiC)制成。SiC结构和金刚石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C由原子构成
B.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
C.硅的原子核比碳的原子核小
D.碳、硅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4
2.(2023·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校考二模)人体缺碘或过量的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时期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这里的“碘”指的是
A.离子B.分子C.原子D.元素
3.(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 基于分子、原子和元素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CO2中碳和氧属于两种不同元素,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原子质量不同
4.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比较法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气体含量比较: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B. 地壳中元素含量比较:氧>硅>铝>铁
C. 质子数比较:镁原子>镁离子
D. 原子质量比较:氧原子<碳原子
5.(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2-2023上学期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确定元素的种类
C. 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 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6.(2023·安徽宿州·统考三模)中国电科所成功制备氧化镓单晶新型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氧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的原子序数是8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D.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7.(2023•凤庆县二模)根据下表信息可知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判断依据是( )
A.质子数相同B.核外电子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电子层数相同
8.(2023·四川宜宾·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校考三模)“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
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D.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9.(2023·重庆·模拟预测)甲、乙、丙、丁四种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核外电子数为2B.乙、丙属于同种元素
C.乙、丁化学性质相似D.丙、丁可以化合形成Na2O
10.(2023·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校考二模)锰在炼钢中的主要作用是脱氧、脱硫和作为合金元素。在高炉冶炼时,加入少量的锰不但能够改善冶炼的操作和加工,还能改善生铁的性能。如图为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锰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5
B.锰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锰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锰离子
D.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11.(2023春•行唐县期末)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放射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放射了( )
A.中子B.质子C.电子D.离子
12.(2022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砷原子的质子数为74B.镓和锗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锗元素的相对原了质量为72.64gD.Se4+的核外电子数为30
13.(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
B.原子序数:乙>丙>甲
C.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4.(2023·山东济宁·统考二模)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知:X、Y、Z、W四种粒子的核电荷数及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排布情况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Z表示原子,a=____。 单质X2与单质Z的反应中,Z原子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填粒子符号)。
(3)Y、W形成的化合物溶解于水形成的水溶液易导电,因为该化合物溶解于水会解离出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5.(2023·广西南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中图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图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
(2)图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_____。图C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图D中甲元素的原子序数 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元素。乙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结构(填“不稳定”或“相对稳定”)。
(4)氟原子和氯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
16.(2023·陕西西安·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三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1)A~D的粒子中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2)B~D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D原子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
(4)汞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17.(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一中学、第三中学、蒙古族中学三模)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X、Y、Z为周期表1一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Z是磷元素:
(1)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
(3)X、Y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
18.(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净物。
(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E共有______种元素。
19.(2023·河南郑州·郑州外国语中学校考三模)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1)1号元素原子与17号元素原子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2)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3)12号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_。
20.(2023·湖南株洲·统考一模)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填序号)。
①Na、Cl ②O、S ③F、Cl ④Cl、Ar
(2)如图2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______(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的。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其离子符号是______。
21.(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2022-2023上学期期末))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原子序数是12的元素符号为 _______ ;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 ;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 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比较 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_________ ;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__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 为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_______ 周期。
22.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三模)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1)为防止骨质疏松,建议航天员吃富含______(填名称)元素的食物。
(2)有学生现场提问,与是如何循环的?航天员解释说,是通过电解水的方法获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是在电源的_____极得到的,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航天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航天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有害气体,此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4)人类探索太空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开发新的核聚变能源,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则 (多选,填字母)。
A.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
C.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该原子核带3个单位正电荷
E. 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23. (2023年广东省化州市中考一模)2021年11月,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科研人员用阳光和空气生产即用型燃料,如甲醇(CH3OH)等的报道。
(1)甲醇是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如图1所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在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
(2)利用阳光和空气直接生产甲醇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其中第三步反应的微观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初步形成基于元素和分子、原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知道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有关。2.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3.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
4.知道可以用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认识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1.了解元素的概念,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2.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能从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角度判断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4.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5.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A
B
C
D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氕
1
0
1
氘
1
1
1
氚
1
2
1
【资料】人类对元素的探索
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为化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因此,他被称为元素周期表之父。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成为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每一纵列称为一个族(8、9、10 三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包括7个主族(A族)、7个副族(B族)、第Ⅷ族和0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例如:第1周期的氢、氢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层(如图)。主族(A族)元素的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同一族的元素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科学家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制取催化剂、化学农药、新型材料的元素。今后还有更多的未知元素等待我们继续探索。
【资料】
之前考古学家面对各种各样的废墟、遗迹、化石的年代测定一筹莫展,只能根据一些残存的史料加以猜测推断。终于,化学家们交给了历史学家一把宝贵的“历史刻度尺”,从此考古学家拥有了科学的武器-碳-14!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
碳-14得到应用要归功于美国科学家利比。二战中,利比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战后利比参与到研制放射性武器和放射性防护的军工研发中。他得知另一位科学家科尔夫发现了宇宙射线会产生碳-14,他立刻理解到,活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与环境交换碳元素,体内碳-14和碳-12的比例同大气一样,但是当生物死后,没有新的碳-14补充进来,而残留在体内的碳-14会不断地衰变,一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那么对比活的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和死的生物化石中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生物化石的年龄。1960年利比因此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但碳-14对年代测定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由于碳-14的半衰期约为5730年,它一般用于6万年以内的年代测定,所以用来测定人类历史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对于类似元谋猿人这种170万年尺度的测定,碳-14就不准了,需要用钾-氩测定法。
氧元素的原子核
原子名称
质子数(Z)
中子数(N)
1
0
氕
1
1
氘
1
2
氚
1.定义:具有 质子数 (即 核电荷数 )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质子数 (填“质子数”或“电子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2)
如图可知,Na、Na+ 两种粒子的质子数都为 11 ,所以属于 同种 (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但这两种粒子 最外层电子数 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1. 定义: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指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 结构
(1)周期: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 7个周期。
(2)族:每个纵行为一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 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
在周期表中,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出了区分。元素周期表的起始: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其中稀有气体元素又称0族元素。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化学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
1.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2.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前三周期)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3. 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碳﹣12
6
6
4
2
碳﹣14
6
6
4
2
X
Y
Z
W
U
对应元素名称
氧
镁
铝
氯
氩
核电荷数
8
12
13
17
18
电子层
第一层
2
2
2
2
2
第二层
6
8
8
8
8
第三层
a
8
8
族
周期
IA
0
1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V A
ⅥA
Ⅶ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l
6 C
12.01
7 N
14.0l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4954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化学方程式精品课后作业题</a>,文件包含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第5单元课题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师版docx、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第5单元课题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课题2 原子结构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a href="/hx/tb_c404953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原子结构随堂练习题</a>,文件包含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师版docx、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水的组成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495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水的组成优秀测试题</a>,文件包含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师版docx、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