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羊背石是由冰川作用后在原地残留的类似羊群匍匐的石质小丘,可以指示冰川运动方向。鼓丘多接近冰川末端处,地表鼓起的流线形小丘。左下图为某地羊背石示意图,右下图为鼓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羊背石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羊背石是由冰川沉积作用而成
    B. 根据坡度差异可判断冰川厚度
    C. 羊背石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
    D. 迎冰面与背冰面受到的外力作用类型相同
    2. 野外考察时最容易看到羊背石的地方是( )
    A. 雪线以上B. 雪线以下
    C. 雪峰山D. 大兴安岭
    3. 羊背石与鼓丘的区别( )
    A. 羊背石是冰川侵蚀地貌;鼓丘是冰川沉积地貌
    B. 羊背石分选性差;鼓丘分选性好
    C. 羊背石以冰碛物为主(内核为基岩);鼓丘以基岩为主
    D. 羊背石迎冰面陡,背冰面缓;鼓丘迎冰面缓,背冰面陡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羊背石是强烈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气温较低的高纬度、高海拔冰川广布地区,A错误。图中的坡度差异主要是由于迎冰和背冰导致的,不能判断冰川厚度,B错误。据图根据冰川运动方向可以看出,羊背石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C正确。迎冰面坡度较缓,以冰川磨蚀作用为主,背冰面坡度较陡,以冻融、挖蚀(拔蚀)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于羊背石是冰川运动形成地貌,故其应发育在有冰川分布的地区,雪线以上发育冰川,据“羊背石是由冰川作用后在原地残留的类似羊群匍匐的石质小丘”判断,石质小丘应该没有被冰川覆盖,应该是冰川融化后留下的地貌,因此现在雪线以下最容易看到羊背石,B正确,A错误。雪峰山、大兴安岭海拔低,没有冰川,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羊背石是强烈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数百米长的流线型小丘,冰流前进过程中,翻越基岩后的底部冰碛物,由于冰川搬运能力减弱,冰碛物发生堆积,形成鼓丘,A正确。鼓丘岩石由于冰川作用产生崩裂,使得冰碛物大小不均,冰川融化后,冰碛物就地堆积,分选性差,B错误。羊背石是由冰川作用后在原地残留的类似羊群匍匐的石质小丘,以基岩为主;鼓丘以冰碛物为主(内核为基岩),C错误。羊背石迎冰面坡度较缓,背冰面坡度较陡,鼓丘迎冰面陡,背冰面缓,D错误。故选A。
    泰山为五岳之首,被誉为“五岳独尊”,主峰海拔1545米。泰山分布最广的是草本植物,草本层植物一般高度在50厘米以下。下图为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图,指数越大,物种丰富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比较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原因( )
    A. 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北坡是夏季风背风坡,土壤含水率低,水土流失少
    B. 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北坡为阴坡,水分蒸发比南坡少,土壤含水率高
    C. 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土壤含水率高
    D. 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南坡为阳坡,温度较高,热量条件好
    5. 旅游等人类活动对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原因( )
    A. 草本植物多样性上升,游客涌入导致种群运动和基因交流增加
    B. 草本植物多样性上升,游客涌入引入外来物种,优化原有生态环境
    C. 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旅游活动导致踩踏和破坏,草本植物栖息地减少
    D. 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旅游活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草本植物过度繁殖后缺氧死亡
    【答案】4. B 5. C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指数越大,物种丰富程度越高,读图可知,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数值大于南坡,故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CD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北坡为为阴坡,水分蒸发比南坡少,土壤含水率高,草本生长条件好,而南坡为阳坡,蒸发旺盛,土壤水分条件较差,B正确,A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泰山的旅游等人类活动会踩踏和破坏不同海拔上的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栖息地减少,使得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AB错误,旅游活动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错误,C正确;故选C。
    下图为福建中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人站在哪个地点能看到甲聚落( )
    A. AB. B
    C. CD. D
    7. 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 城镇由向西南向东北方向拓展B. 区域西南部地势最高
    C. 喀斯特地貌发育D. 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8. 此时为4月初的正午时刻,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
    A. 甲地位于阳坡,坡度较缓B. 乙地为山顶,此时树的影子朝北
    C. 丙地烈日当空,为夏季风迎风坡D. 丁地可以看到河中的游船
    【答案】6. D 7. A 8. B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A、B、C三点与甲聚落之间均有山脊的阻挡,故A、B、C看不到甲聚落,ABC错误;D海拔较甲聚落高,且无遮挡物体,故可以看到甲聚落,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形平坦的区域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故城镇由向西南向东北方向拓展,A正确;图中东南部地势最高,B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为福建中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不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区,C错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此时为4月初的正午时刻,此时阳光在正南,读图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北坡,为阴坡,也是夏季风的背风坡,AC错误;乙地位于闭合等高线中,为海拔最高的山顶,阳光在正南,树的影子朝北,B正确;丁地与河流之间有山丘的阻挡,故丁地看不到河中的游船,D错误。故选B。
    “虹吸效应”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太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1964年,日本高铁新干线开通,首都东京注重金融、产业研发中心等建设,形成“东京一小时都市圈”,面对特大城市“虹吸效应”,名古屋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汽车制造、电子、纺织、商贸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由小城市跻身为日本第四大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虹吸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带动中小城市经济迅速发展B. 吸引人才到中小城市交流
    C. 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D. 推动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10. “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影响是( )
    A. 促进城市群的形成B. 制约中心城市发展
    C. 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化D. 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
    11. 面对“虹吸效应”,我国中小城市学习日本经验,正确的措施是( )
    A. 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 积极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C. 产业错位发展,与中心城市形成优势互补
    D. 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防止人才外流
    【答案】9. D 10. A 11. C
    【解析】
    【9题详解】
    “虹吸效应”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可以推动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机会减小,与中心城市经济差距扩大;人才流向区域中心城市,D正确,AB错误;虹吸效应使大量人口被吸引到区域中心城市,会造成区域中心城市的环境遭到破坏,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外溢效应”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周边的中小城市在受到外溢效应后,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城市群,A正确;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迁移一部分人口、转移一部分产业,较为低级的产业转移出去后,有利于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化升级,B错误;中心城市郊区化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期,不出现在“外溢效应”阶段,C错误;外溢效应使得中心城市产业优化升级,高素质人才被留下,但并不会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面对“虹吸效应”,我国中小城市学习日本经验,正确的措施是产业错位发展,与中心城市形成优势互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C正确;因结合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不一定是劳动导向型或者旅游等第三产业,AB错误;人才流动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也不能防止人才外流,D错误。故选C。
    随着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散热能耗不断增大。2018年美国某高科技企业将一个约12米长、直径接近3米的潜水艇式数据中心沉入苏格兰奥克尼群岛(下图)附近36来深的水域中,利用海水进行自然冷却。该数据中心装载了800多台服务器,使用可再生能源运行,为苏格兰北部沿海地区提供高速的云计算能力和互联网服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数据中心进行自然冷却的主要优势在于该岛( )
    A. 纬度较高B. 寒流势力强
    C. 海水深度大D. 陆地河流注入
    13. 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 放射性污染大B. 噪声污染大
    C. 排放固体废弃物多D. 排放废热水多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苏格兰奥克尼群岛位于纬度较高,寒冷的自然环境使得海水温度较低,可以进行自然冷却,使得大数据中心制冷费用低,A正确;该处受暖流影响较大,排除B;将潜水艇式数据中心沉入附近36来深的水域中,海水深度并不大,排除C;陆地河流对其自然冷却影响较小,排除D。故选A。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数据中心转运主要靠计算机支持,计算机服务器运行时,将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导致废热水多,而排放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不是主要影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耕地细碎化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耕地变得零碎分散、大小不一,面积比较小,呈现出分散和无序格局。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细碎化程度呈苏北

    相关试卷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在讲台上就座的老师面朝,该地综合防护体系作用,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多校2024届高考复习检测联合考试(一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多校2024届高考复习检测联合考试(一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福建省多校高考复习检测联合考试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福建省多校高考复习检测联合考试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