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测试模块:必修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亲本正反交实验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B. “生物的性状是由相互融合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
C.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 推测“杂合子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答案】B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正反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正确;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B错误;
C、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是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之一,C正确;
D、用假设内容推导F1测交后代类型及其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D正确。
故选B。
2. 大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长花粉和圆花粉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红花长花粉与纯合白花圆花粉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长花粉植株。若F1自交少部分植株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互换,使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控制花粉形状的基因发生互换获得F2共100株植株,其中白花圆花粉个体为16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大豆花色和花粉形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1产生的花粉有4种,比例为2∶3∶3∶2
C. F2豌豆植株中红花长花粉植株有2种基因型
D. F2豌豆植株中杂合的白花长花粉植株所占比例为8%
【答案】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纯合红花长花粉与纯合白花圆花粉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长花粉植株,说明F1是双杂合子,F1自交获得F2共100株植株,其中白花圆花粉(双隐性)个体为16株,由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设红花基因为A,长花粉基因为B,F2中aabb占16%,则F1产生的配子ab占40%,配子ab与配子AB占的比例相等,为40%,配子Ab和aB占的比例相等,都为10%,B错误;
C、F2豌豆植株中红花长花粉(A-B-)植株有4种基因型,C错误;
D、结合B项,F2豌豆植株中杂合的白花长花粉植株aaBb所占比例为10%×40%×2=8%,D正确。
故选D。
3.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棒眼和圆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未知(不考虑XY同源区段)。现用一只棒眼雌果蝇与一只圆眼雄果蝇杂交,F1中棒眼∶圆眼为1∶1。对亲本果蝇进行基因检测后发现亲本雌果蝇和雄果蝇无相同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析上述实验可知,棒眼为显性性状
B. 棒眼和圆眼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等位基因A/a的产生可能是基因分子结构中发生碱基替换的结果
D. 不考虑突变和自然选择,F1随机交配两代后,F3中圆眼的基因频率是1/3
【答案】A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B、亲本棒眼雌果蝇和圆眼雄果蝇杂交,F1中棒眼∶圆眼=1∶1,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aa,aa×Aa,XAXa×XaY,XaXa×XAY,由题干可知,亲本雌果蝇和雄果蝇没有相同的基因,因此亲本组合只能是XaXa×XAY,故A/a基因位于X染色体,棒眼为隐性,圆眼为显性,A错误,B正确;
C、A/a这对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故可能是DNA分子中碱基发生了替换,C正确;
D、F1随机交配两代,在没有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自由交配方式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亲本组合为XaXa×XAY,圆眼XA基因频率=1/3,D正确。
故选A。
4. 如图1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各时期的细胞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字母a表示染色体数
B. 若图2的字母a表示1个染色体组,则图1中时期Ⅲ不可以用CD段表示
C. 若图2CD段细胞中有四分体,则a可以表示4条染色体
D. 若图2的DE段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则可对应图1的Ⅲ→Ⅳ的变化
【答案】B
【分析】图1解析:a表示染色体数、b表示染色单体数、c表示核DNA数。Ⅰ可表示未进入分裂期的体细胞,Ⅱ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Ⅲ可表示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Ⅳ可表示已完成减数分裂的生殖细胞。
【详解】A、图1中字母a表示染色体数、b表示染色单体数、c表示核DNA数,Ⅰ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数和DNA含量都为4,可能并没有进入分裂期,Ⅱ时期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A错误;
B、若图2的字母a表示一个染色体组,则图2中的CD段表示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图1中的时期Ⅲ对应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此时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图1中时期Ⅲ不可以用CD段表示,B正确;
C、若图2的CD段细胞中有四分体,则对应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前期,此时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则a表示2条染色体,C错误;
D、若图2表示染色体数量变化,DE段染色体数减半,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末期和减数分裂Ⅱ末期,对应图1中Ⅱ→Ⅲ和Ⅰ→Ⅳ的变化,D错误。
故选B。
5. 检测果蝇(2n=8)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进行至甲、乙、丙时期(均为分裂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T甲=8∶16∶16,T乙=3∶6∶6,T丙=3∶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的顺序为T甲→T丙→T乙
B. T甲时期易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 T乙时期的该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数量可能为0或1
D. 该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有2个
【答案】C
【分析】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4个精细胞。
【详解】A、T甲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8∶16∶16,T甲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T乙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3∶6∶6,T乙时期染色体数目为3条,说明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且减数分裂Ⅰ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T丙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3∶3∶0,T丙时期为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精细胞,细胞分裂的顺序为T甲→T乙→T丙,A错误;
B、基因突变易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B错误;
C、若减数分裂Ⅰ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该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数量为0,若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对常染色体未分离,该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数量为1,C正确;
D、由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对染色体未分离,该精原细胞最终形成的4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均异常,D错误。
故选C。
6. 艾弗里在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在培养基中完成了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进行实验,证明DNA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B. 艾弗里用DNA酶处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然后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实验,证明DNA被分解后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C. 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将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开,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若用肺炎链球菌代替大肠杆菌,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答案】B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使小鼠死亡,由此推测S型细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但并不知道“转化因子”具体是什么物质,A错误;
B、艾弗里用DNA酶处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然后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发现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DNA被分解后不能完成R型到S型细菌的转化,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用离心法将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开,再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从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C错误;
D、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病毒,不会寄生在肺炎链球菌体内,D错误。
故选B。
7.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的热稳定性与C—G碱基对的比例有关
B. 不同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方式存在差异
C. 环状DNA分子中的每个五碳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
D. 一个DNA分子每条单链中A+T占该单链全部碱基比值一般相同
【答案】B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A、C—G碱基对之间有3个氢键,A—T碱基对之间有2个氢键,DNA分子的热稳定性与C—G碱基对的比例密切相关,A正确;
B、不同的DNA分子中,均按照相同的碱基互补原则进行配对,A—T,C—G,B错误;
C、环状DNA分子中的每个五碳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C正确;
D、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这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中碱基数的比例,D正确。
故选B。
8. 复制叉是DNA在复制时通过解旋、解链、DNA单链结合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如图所示,复制过程中子链的合成并不都是连续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
B. 复制叉的延伸需要消耗能量,c代表新合成DNA分子单链的3′端
C. d对应的子链分段合成,c对应的子链连续合成
D.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伴随着氢键的断裂和合成
【答案】C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酶①是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a、b分别为亲代DNA分子两条单链的5’短和3’端,c、d为新合成子链的持续延伸的3’。
【详解】AB、题图分析,图中酶①是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a、b分别为亲代DNA分子两条单链的5′端和3′端,c、d为新合成子链的持续延伸的3′,A、B正确;
C、c和d为新合成的两条子链,依据图示箭头方向,判断c分段形成,d连续形成,C错误;
D、DNA解旋时有氢键的断裂,子代DNA母链与子链间有氢键的合成,D正确。
故选C。
9. 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组装成核糖体。当大肠杆菌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抑制自身mRNA的翻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再翻译
B. 同一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可能不同
C. 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逐次阅读遗传信息,直至读取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D. 核糖体蛋白的结合特点,维持了RNA和核糖体数量平衡,减少了物质与能量浪费
【答案】A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翻译过程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tRNA和能量。
【详解】A、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其核糖体蛋白的基因是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A错误;
B、核糖体可以反复利用,同一个核糖体可与不同mRNA结合,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B正确;
C、翻译中核糖体与翻译的模板mRNA结合后逐一阅读密码子,直至读取到终止密码子结束,C正确;
D、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能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导致蛋白质合成停止而产生翻译抑制,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上的平衡,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保持平衡,又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浪费,D正确。
故选A。
10. 中心法则表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中DNA片段的两条链均作为模板
B. ②过程中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RNA上
C. 真核细胞中参与③过程的3种RNA都由DNA转录而来
D. 已知HIV是逆转录病毒,则其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⑤①②③四个过程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过程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翻译、RNA复制、逆转录。
【详解】A、①过程为DNA复制,DNA复制过程中,DNA片段的两条链均作为模板,A正确;
B、②过程为转录,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DNA上,B错误;
C、③过程为翻译,翻译过程中,需要tRNA、mRNA、rRNA参与完成,真核细胞的3种RNA都由DNA转录而来,C正确;
D、①②③④⑤过程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翻译、RNA复制、逆转录。HIV是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⑤①②③过程,D正确。
故选B。
11. 图①表示某细胞生物以图中的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UGA为终止密码,图②表示图①的mRNA缺失了一个碱基A,图③表示在图①的mRNA的第6个碱基后连续插入三个碱基CUG。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②、图③中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B. 图②、图③中的mRNA指导合成的肽链对生物适应环境可能更有利
C. 图②的碱基缺失一定会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
D. mRNA中插入或缺失连续排列的三个碱基只会改变一个氨基酸,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很小
【答案】B
【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详解】A、基因突变是细胞生物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图中的mRNA上连续三个相邻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叫做密码子,在mRNA上缺失或插入碱基不是基因突变,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A错误;
B、图2mRNA缺失一个碱基会影响到后续多个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图3增加了一个氨基酸,也会使mRNA指导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这种突变后的性状有可能更适应环境,因此可能是有利的,B正确;
C、发生个别碱基的缺失不一定会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也可能会使终止密码延后出现,C错误;
D、在基因中插入或缺失连续排列的三个碱基,若刚好缺失的是一个密码子所对应的三个碱基,或刚好在某个密码子后插入三个连续的碱基,则只改变一个氨基酸的种类,但若这种变化发生在某个密码子内部,则会改变后续所有的氨基酸序列,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可能很大(某些情况下,就算蛋白质中只改变一个氨基酸,对生物体的性状影响也很大,如人的血红蛋白中仅一个氨基酸异常会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症),D错误。
故选B。
12. 某男子表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方式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能改变了基因的位置和数量
B. 在该男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观察到45条染色体
C. 若只考虑14号、21号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有12种
D. 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12
【答案】C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①缺失: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②重复: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③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④易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A、图甲中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该类变异改变了基因的位置和数量,A正确;
B、该男子的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在该男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观察到45条染色体,B正确;
C、图乙中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有三种可能的情况:①14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②异常染色体移向一极,14号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③21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14号同时移向另一极,结果共产生6种精子,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有6种,C错误;
D、该男子可以产生含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的正常的精子,概率为1/6,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理论上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6×1/2=1/12,D正确。
故选C。
13. 黑麦(2n=14)具有许多普通小麦(6n=42)不具有的优良基因。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纯合黑麦与纯合普通小麦杂交,再将F1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可育植株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 常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获得可育植株X
C. 可育植株X体细胞中含56条染色体,8个染色体组
D. 植株X自交,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B
【分析】黑麦是二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得到四倍体,由于是异源四倍体,因此四倍体小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四倍体的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形成八倍体可育小麦。
【详解】A、黑麦为纯合二倍体,普通小麦为纯合六倍体,二者杂交的F1含有4个染色体组,由于4个染色体组有1个来源于二倍体,3个来源于六倍体,故F1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表现为不育,将F1经过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育的异源八倍体X。该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异,A正确;
B、F1为单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表现为不育,没有种子,B错误;
C、黑麦(2n=14),普通小麦(6n=42),可育的异源八倍体X体细胞中含56条染色体,8个染色体组,C正确;
D、由于植株X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故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B。
14. 蜜蜂的雄蜂(n=16)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雌蜂(蜂王和工蜂,2n=32)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在某一蜜蜂群体中发现了白眼突变雄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 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决定
C. 可通过观察雄蜂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来判断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是否发生基因重组
D. 携带白眼突变基因的1个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白眼基因的概率为0或1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蜂王和工蜂是由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其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即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因此其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即没有同源染色体。
【详解】A、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为单倍体,雌蜂为二倍体,则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
B、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决定,B正确;
C、雄蜂是单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1个卵母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该卵细胞携带白眼基因的概率为0或1,D正确。
故选C。
15. 血Ƴ球蛋白缺乏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Y染色体上无B、b基因。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患该病的儿子和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基因检测发现该夫妇均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女儿和母亲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
B. 血Ƴ球蛋白缺乏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该对夫妇再生一个表型正常女孩,她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D. 若调查血Ƴ球蛋白缺乏症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
【答案】B
【分析】由题干信息“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患该病的儿子和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基因检测发现该夫妇均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可推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无B、b基因,父亲、母亲均携带致病基因,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均为Bb,女儿的基因型为Bb或BB,儿子的基因型为bb。
【详解】A、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患该病的儿子,可推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无B、b基因,父亲、母亲均携带致病基因,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均为Bb,女儿的基因型为Bb或BB,A正确;
B、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患该病的儿子,可推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无B、b基因,父亲、母亲均携带致病基因,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
C、亲本基因型为Bb,再生一个正常女孩B_,基因型为杂合子Bb的概率是2/3,C正确;
D、调查该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D正确。
故选B。
16. 达尔文认为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来源于微小的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应就是指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有适应
B.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C. 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获得性遗传,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经多变的环境诱发产生可遗传变异的个体大都更加适应新环境
【答案】B
【分析】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经典的解释就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也就是说生物在长时间地与环境的相互选择中形成的一种和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详解】A、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或者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适应,A错误;
B、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经环境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不一定都更加适应环境,D错误。
故选B。
17. 现有一个较大且达到平衡的芦花鸡种群,雌雄个体比例为1∶1,其中芦花ZBW个体占种群个体数的10%,则该群体中ZB的基因频率和雄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
A. 5%、81%B. 20%、68%
C. 20%、32%D. 10%、64%
【答案】B
【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对于羽毛颜色性状,群里内的基因型为ZbZb、ZBZB、ZBZb、ZbW、ZBW。
【详解】芦花ZBW个体占种群个体数的10%,又因为雌雄个体比例为1∶1,则ZB的基因频率为20%,Zb的基因频率为80%,雄性个体中,ZBZB的比例=20%×20%=4%,ZbZb的比例=80%×80%=64%,该雄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68%,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故选B。
18. 大量证据表明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
A. 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鳃裂和尾
B.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C.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且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 鲸的鳍、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等“同源器官”结构相似
【答案】B
【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详解】A、鱼和人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具有鳃裂和尾的胚胎学证据,支持人和鱼具有共同祖先的观点,A错误;
B、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B正确;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且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这是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C错误;
D、猫前肢、鲸的鳍和人的上肢具有相似的骨骼结构,属于同源器官,表明其有共同祖先,D错误。
故选B。
19. 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配后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一定不存在隔离
B. 生物的变异一定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C.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并繁殖后代
D. 种群中一些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答案】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个体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但可能存在地理隔离,A错误;
B、可遗传的变异可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引起生物进化,但不可遗传的变异不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引起生物进化,B错误;
C、适应具有相对性,一方面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可能由于环境突然改变,而成为不利变异,从而导致过早死亡,不能繁殖后代;另一方面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由于传染病、被捕食等造成部分死亡,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不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C错误;
D、种群中发生基因突变,则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确。
故选D。
20. 下列有关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隔离阻止了基因交流并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B. 人类的活动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 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 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答案】B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协同进化。
【详解】A、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阻止了基因交流,生殖隔离的产生标志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
B、人类的活动可能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也可能会影响生物性状的选择,进而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
C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 图1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中所示染色体为该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图2表示该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几种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值,其中a~e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的名称为___。与该动物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相比,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特点为___。
(2)图2中处于a阶段的细胞中有___个染色体组。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___(用图示字母表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图2中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时期有___(用图示字母表示)。
(3)细胞周期同步化是使体外培养的细胞都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技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双阻断法是其常用方法,原理是高浓度TdR可抑制DNA复制,使处于S期的细胞受到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洗去TdR后细胞又可继续分裂。图3是原始生殖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已知该细胞的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细胞分裂期)分别为8h、6h、5h、1h。图4是TdR双阻断法诱导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操作流程。
①阻断Ⅰ:培养在含有过量的TdR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___h,目的是使细胞停留在图3所示G1/S期交界处或___时期。
②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T2应处于的范围是___,目的是___。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初始生殖细胞都停留在___,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答案】(1)①. 初级精母细胞 ②.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2)①. 4 ②. b ③. a
(3)①. 14 ②. S ③. 6
【详解】(1)图1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凹陷,故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图1所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原始生殖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与此相比较,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主要特点是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2)a阶段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均是体细胞的2倍,属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随着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染色体组的数目也加倍,故该阶段的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染色体:DNA=2:4,所以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b细胞所处的时期。由于该过程发生于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图2中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即a细胞所示时期。
(3)①阻断Ⅰ:将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培养在含有过量TdR的培养液中,S期的细胞立即停止活动,其它时期的细胞正常运转,只有运转到S期时才停止,因此培养时间不短于G1+G2+M=8h+5h+1h=14h,其目的是使细胞停留在图3所示G1/S期交界处或S时期。
②解除:当所有细胞都处于S期中,可以洗脱TdR,洗脱的时间应大于S期时长,但又不能让运转最快的(G2期开始的细胞)进入S期,因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时间应控制在6h至14h之间,保证被TdR阻断在S期的细胞完全越过S期,且分裂最快的细胞还不能再次进入S期。
③阻断Ⅱ:第二次加入TdR,使得所有细胞都处于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22. 豌豆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B基因出现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表现为非甜,b基因没有抑制现象。现有表型为甜与非甜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为非甜,F1自然种植得到F2共288株,其中,非甜豌豆植株有234株。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a的碱基数目___(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2)A与a,B与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填“一对”或“两对”)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 __。
(3)亲本甜植株的基因型为___。F2中非甜植株基因型有___种,其中杂合植株的比例为___。
(4)现有一株来自F2的甜豌豆,欲判断其基因型,请设计一种最简单的实验方法。
实验思路: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
【答案】(1)不一定相同
(2)①. 两对 ②. F2的表型及比例为非甜∶甜=13∶3,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3)①. AAbb ②. 7 ③. 10/13
(4)①. 实验思路:让该甜豌豆自然种植(自交),观察子代的表型 ②. 预期实验结果:若子代全为甜豌豆,则该植株基因型是AAbb;若子代有甜豌豆也有非甜豌豆,则该植株基因型是Aabb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等位基因A、a的碱基数目不一定相同。
(2)分析题意,表现型为甜与非甜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全部表现为非甜,F1自然种植得到F2共288株,其中,非甜豌豆植株有234株,甜豌豆植株有54株,即非甜∶甜≈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A与a,B与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F2的表型及比例为非甜∶甜=13∶3,符合9∶3∶3∶1的变式,可推知子一代基因型是双杂合子AaBb,表现为不甜,又因为南瓜的甜与不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A和a控制,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基因出现时会抑制 A 基因的表达,表现为不甜,b则没有抑制现象,据此可推知亲本甜植株基因型为AAbb。F2非甜∶甜=13∶3,则其中不甜的基因型有A_B_、aaB_和aabb,共有4+2+1=7种基因型;纯合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占3/13。
(4)①甜南瓜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欲判断其基因型,对于植物而言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即让该甜南瓜自交,观察子代的性状。
②若子代全为甜豌豆,则该植株纯合子,其基因型是AAbb;若子代有甜豌豆也有非甜豌豆,则该植株是杂合子,其基因型是Aabb。
23.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植物,无性染色体,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感锈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和乙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Ⅱ、Ⅲ)培育优良品种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进行玉米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条染色体DNA序列。
(2)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hR植株,利用的原理是___,hR植株的特点是___,需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与方法Ⅱ相比,方法Ⅰ的优点是___。
(3)Ⅰ、Ⅱ、Ⅲ三种方法中,最不易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原因是___。
(4)育种专家发现玉米体细胞内2号染色体上存在两个纯合致死基因A、B。基因型AaB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的玉米随机自由交配,忽略突变和基因重组,子代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原因是___。
【答案】(1)10 (2)①.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 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 ③.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①. Ⅲ ②.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4)①. 未发生 ②. 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方法I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方法II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III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详解】(1)玉米(2N=20),玉米是雌雄同株,所以没有性染色体,如果进行玉米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10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hR植株,是通过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hR植株是单倍体植株,特点是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需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方法II是杂交育种,与此相比,方法Ⅰ的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方法I是单倍体育种;方法II是杂交育种;方法III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最不易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III,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4)依据题干信息,AA、BB致死,基因型AaBb随机自由交配,具体过程如下:
故杂交后,种群基因频率不变,说明子代未发生进化。
24. 人类15号染色体上UBE3A基因参与控制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在一般体细胞中,来自父本和母本的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都可以表达,但在神经细胞内,只有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可以表达。若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为缺陷基因U3A,使得神经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个体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而患天使综合征(AS)。某AS患者家族系谱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Ⅰ1和Ⅰ2个体均无缺陷基因U3A,则Ⅲ代中出现AS男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神经细胞和一般体细胞中UBE3A基因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是基因___的结果。
(2)研究发现来自父本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在神经细胞中发生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是指___的现象。若Ⅰ1个体携带缺陷基因U3A,则Ⅱ3个体与Ⅱ4个体再次生育,后代患AS的概率是___(忽略突变和基因重组)。
(3)在受精卵及其早期分裂阶段,若细胞内某一同源染色体存在三条,细胞有一定概率会随机清除其中的一条,称为“三体自救”。某个体细胞中15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如图。
①该个体___(填“患”或“不患”)AS。
②从异常染色体来源和“三体自救”角度,解释该个体15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形成的原因:___(写出一种情况)。
【答案】(1)①. Ⅱ3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带缺陷基因U3A的卵细胞 ②. 选择性表达
(2)①. 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 ②. 1/2
(3)①. 患 ②. 父本减数分裂Ⅰ时15号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15号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形成带有两条15号染色体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发生“三体自救”时来自母本的15号染色体被清除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1)若Ⅰ1和Ⅰ2个体均无缺陷基因U3A,则Ⅲ代中出现AS男女最可能的原因是Ⅱ3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带缺陷基因U3A的卵细胞。神经细胞和一般体细胞中UBE3A基因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有题干信息可知,若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为缺陷基因U3A,使得神经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个体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而患天使综合征(AS),再结合Ⅲ1和Ⅲ3患病,所以若Ⅰ1个体携带缺陷基因U3A,将会传递给Ⅱ3,让其与Ⅱ4表现正常的个体再次生育,类似测交实验,后代患AS的概率是1/2。
(3)①分析题意,若神经细胞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有缺陷,使得神经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或活性低可导致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而患天使综合征(AS),图示细胞中两条15号染色体均来自父本,缺少母本的染色体,则该个体是AS患病个体。
②从异常染色体来源和“三体自救”角度,解释该个体15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形成的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Ⅰ时15号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15号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形成带有两条15号染色体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发生“三体自救”时来自母本的15号染色体被清除。
25. 随着抗生素的人均用量增多,细菌耐药率也逐年提高。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四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分别标记为①~④。①区域放一张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②~④区域各放一个含抗生素的相同圆形滤纸片,将培养皿倒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16h,结果如图(抑菌圈是细菌不能生长的地方,抑菌圈越大表示抗生素的杀菌能力越强)。
步骤二:从菌落的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重复上述步骤,培养至第五代。测量并记录每一代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N2~N5)。
回答以下问题:
(1)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___。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有利于增加___的多样性。突变的害和利是___(填“绝对”或“相对”)的,这往往取决于___。
(2)步骤一中①区域放一张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的目的是___。
(3)步骤二中从抑菌圈边缘菌落上挑取细菌,原因是___。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___(实验现象),说明细菌耐药性逐渐提高。这是___的结果。
【答案】(1)①. 基因突变 ②. 基因##遗传 ③. 相对 ④. 生物的生存环境
(2)作为空白对照组,(使实验更加严谨)
(3)①. 在抑菌圈边缘可能存在有突变产生耐药性的菌株 ②. 抑菌圈(的平均直径)逐渐减小 ③. 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定向选择(自然选择)
【分析】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可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判定抗生素的选择作用,抑菌圈越大,说明选择作用越强。图中①为对照组,②③④为实验组。
【详解】(1)细菌是原核生物,其抗药性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故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有利于增加基因的多样性。突变的害和利是相对的,往往取决于环境。
(2)①区域放一张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提高实验的科学性。
(3)步骤二中之所以从抑菌圈边缘菌落上挑取细菌,是由于在抑菌圈边缘可能存在存在具有突变耐药性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抑菌圈的平均直径逐渐减小,这是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Ab
aB
Ab
AAbb(致死)
AaBb
aB
AaBb
aaBB(致死)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期末]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四倍体丹参杂交后产生的新物种,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检测果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