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装有汞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签是,下列不属于汞的物理性质的是,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
2.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试剂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汽水 D.糖水
4.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屠呦呦 C.侯德榜 D.张青莲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密度大、银白色、室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汞的凝固点是,沸点是。汞可以与粉末状的硫反应,这一点被应用于处理汞泄露以后吸收汞蒸气的工具。汞可用于温度计、气压计等,由于汞有剧毒,故汞温度计和血压计在医疗上正被逐步淘汰。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体温计中的汞俗称水银,水银的元素符号是( )
A. B. C. D.S
6.装有汞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签是( )
A. B. C. D.
7.下列不属于汞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汞的凝固点是 B.汞可以与粉末状的硫反应
C.汞的沸点是 D.汞的密度大,常温下为液态
8.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木炭:发出白光
C.石蜡: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红磷:产生白色烟雾
9.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易溶于水的气体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液态氧气可作为火箭的燃料
《茶经》是唐代陆羽创作的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叶中富含硒,有一定防癌作用。请完成下列10~12小题。
10.“富硒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11.从微观角度解释煮茶时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分子获得能量后运动速率加快 D.分子的总数增大
12.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C.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 D.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13.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解为原子 B.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该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比较和的催化效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化学科学助力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1)我国发射运载火箭常采用低温液氢、液氧环保型推进剂作为动力来源。氢气与氧气的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②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液氢液氧推进剂被称为环保型推进剂的原因是③_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气可作保护气的原因是氩气的化学性质④_________。
(3)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在天宫课堂向青少年展示了“金属锆的熔化与凝固实验,锆金属熔化发生⑤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观分析锆金属熔化时改变了原子的⑥_________。
17.【科普阅读】
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比碳-12多两个中子。碳-14具有放射性,每经过约5730年,就会减少一半,这个时间就是碳-14的半衰期。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伴随新陈代谢,体内的碳-14就会与空气中的碳-14保持一定的平衡。任何含碳物质,只要则定体内剩余放射性碳-14的含量,再结合半衰期,就可推断出存在的年代。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碳-14原子核电荷数是①_________,核外的电子数是②_________,碳-14的半衰期约③_________年。
(2)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④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种元素,其理由是⑤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有碳-14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的途径是⑥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⑦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碳-1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
b.碳-14比普通碳原子质量大
c.只要测出碳-14的半衰期就可推断古代遗存物的“年龄”。
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I.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的性质检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①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②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③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一瓶并进行性质检验。
Ⅱ.我国新型战略核潜艇具备相当强的水下续航和高速航行能力,为了探究潜艇用制氧器。
某同学以爆炸盐(溶于水会产生、和为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简易装置加料后,
(4)在此反应中用作⑥_________。
(5)右舱中水的作用是⑦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便于观察生成氧气的速率 b.为了生成更多的氧气 c.为了润湿生成的氧气
19.【科学探究】
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以空气质量“检测站”为载体,多角度的对空气污染物的成分监测、处理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网络调查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
【网络查询】通过网络查得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所示:
(1)当日空气质量指数最好的城市是①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2)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②_________(选填“好”或“差”)。
任务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3)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用于实时、准确检测室外空气污染物,其结构如图。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由③_________能转化为④_________能。
任务三:探究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是否存在
【背景研究】某地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硫、⑤_________(一种即可)空气污染物。
【提出问题】某地空气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进行实验】
【反思评价】
(4)煤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⑦__________________。
(5)不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硫的原因是⑧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提出空气质量改进方案
(6)为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我们自己在校园中可以⑨__________________。
20.深冷法与变压吸附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氧方法。
图1 图2
I.图1是深冷法的简易流程。
(1)该方法先将空气在一定条件下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的①_________不同将其气化分离。最先汽化出的物质是②_________。
(2)分离出的氧气一般储存在③_________色钢瓶中。
Ⅱ.变压吸附法的部分简易流程如图2所示,其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在分子筛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将二者进行分离,可连续生产大量纯度较高的氧气。已知分子筛吸附材料释放气体后会恢复吸附能力,分子筛对氮气、氧气的吸附能力如图3所示:
图3
(3)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是④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过程1中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材料时,采用⑤_________(填“增压”或“减压”)的方法使⑥_________分子更容易被吸附;过程2中采用⑦_________(填“增压”或“减压”)方法,能使被吸附的气体释放出去,分子筛⑧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重复使用。
Ⅱ.变压吸附法相比深冷法,变压吸附法制氧技术的优点是⑨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条件较易达到 b.不需降温 c.耗电量较少
21.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图甲装置燃烧匙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乙曲线分析,曲线X和Y表示的是反应过程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其中温度变化曲线是②_________(选填“X”或“Y”)。
(3)结合图乙曲线分析,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③_________,导致气体膨胀,气压④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BC段气体压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⑤_________,气压⑥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结合图乙曲线分析,AF曲线表示的是反应过程中压强变化,在⑦_________(选填“C”、“D”或“E”)时打开弹簧夹,最终图甲装置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⑧_________处。由此可以得出有关空气组成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⑨_________(填“体积”或“质量”)分数的五分之一。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木炭烧烤食物
燃烧放热
B
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
D
用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操作
现象
结论
铁丝燃烧时,④_________(填字母),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a.产生大量白烟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发出耀眼的白光
具有氧化性
实验时集气瓶瓶底炸裂,可能的原因是⑤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
甲
—
34
I
优
乙
可吸入颗粒物
86
Ⅱ
优
丙
二氧化硫
97
Ⅱ
良
丁
可吸入颗粒物
119
Ⅲ
轻度污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收集的本地空气通入盛有少量品红溶液的试管中
⑥__________________
某地空气是含有二氧化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15,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九年级学业水平监测(一)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九年级学业水平监测(一)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九年级学业水平监测一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九年级学业水平监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