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地理月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6183/0-17304321568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地理月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6183/0-17304321568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地理月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6183/0-17304321569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地理月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地理月考(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0小题,60分)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充电桩的需求日益旺盛。光伏车棚是将光伏组件和车棚结合在一起,既能满足停车需求,又能将多余的电供给电网,增加收益。目前国内开始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车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相较于传统充电桩,光伏车棚建设的优势包括( )
①可增创收益 ②可遮阳挡雨 ③开发成本低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我国大力推广太阳能充电桩的原因有( )
①太阳能稳定性好 ②太阳能无污染
③太阳能取之不尽 ④新能源车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下列城市最适宜优先推广光伏车棚的是( )
A. 拉萨 B. 成都 C. 上海 D. 齐齐哈尔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光伏车棚建设可将多余的电供给电网,可增创收益,①正确;能满足停车需求,可遮阳挡雨,②正确;目前国内开始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车棚,有国家政策支持,④正确;光伏车棚是将光伏组件和车棚结合在一起,开发成本较高,③错误。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据材料,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增加,对充电桩需求增加,④正确;太阳能无污染,取之不尽,但不稳定,②③正确,①错误。综上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最强,最适宜优先推广光伏车棚,A正确;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齐齐哈尔纬度较高,三城市太阳辐射能都不如拉萨充足,BCD错误。故选A。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磨西镇(29.59°N,102.08°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泸定地震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5. 符合此次震源所在圈层特点的是( )
A. 该圈层厚薄不均匀 B. 只有纵波穿过该圈层
C. 下界为古登堡界面 D. 软流层位于该圈层中
【答案】4. A 5. A
【解析】
【4题详解】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县境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地球上地壳最厚分布区。因此此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属于地壳范围。故选A。
【5题详解】
地壳厚薄不均,横波纵波都能通过,下界为莫霍界面,软流层位于地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左图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示意图”,下右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左图中甲测站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比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反比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7. 太阳黑子出现在右图中( )
A.日核 B. A层 C. B层 D. C层
8. 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左图中两个相邻太阳黑子数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一个太阳活动周期
②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右图中的核聚变区
③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④地热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均是来自于太阳辐射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6. D 7. B 8.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太阳黑子相对较多的年份,降水量较少,太阳黑子相对较少的年份,降水量较多,而且变化周期相似,可知甲测站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D正确,B错误;两者之间只是趋势上大致相反,但并不存在明确的比例关系,不是正比或反比关系,A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上,位于太阳大气层中最内侧的光球层,图中太阳大气层中ABC位于最内层的是A,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左图中两个相邻太阳黑子数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①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日核的核聚变,日核也是核聚变区,②正确;太阳活动增强了太阳风,扰动地球磁场,而非是因为扰动地球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③错误;地热能不是来自于太阳辐射能,而是来自地球内部,④错误。故选C。
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体型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真是一幅“万类竟自由”的景象。完成下面小题。
9. 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 新生代 B. 中生代 C. 古生代 D. 元古宙
10. 该时期出现的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属于( )
A. 孢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1. 该地质年代( )
A. 为主要造煤时期 B. 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C. 三叶虫空前繁盛 D.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答案】9. B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读材料,注意关键词“恐龙”、“一亿两千多万年前”等信息,恐龙是中生代的代表动物,可判断出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由材料“体型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从中唱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可知该时期为中生代,可判断出银杏,松柏属于裸子植物,C正确;孢子植物包含有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等,是中生代以前的代表植物,AB错误;被子植物是新生代的代表植物,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该地质年代气候湿润,裸子植物繁盛,为中生代的主要造煤时期,A正确、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三叶虫空前繁盛是古生代,B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出现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A。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13.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经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A对。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排除B、C和D。故选A。
【13题详解】
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其反光板产生的强光和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C对。反光板铺设在地表,减少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也就不会增加地表温度和增加作物产量,A和D错。飞机电子导航是用卫星导航,跟地表的光热电站也没有关系,B错。故选C。
2023年3月7日(农历二月十六),清华学子拍摄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现象,即空间站呈现为一个小黑点从月面划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当发生空间站“凌月”时,能反映空间站、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A B. B C. C D. D
15. 该日月相与下列古诗相配正确的是( )
①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啼。
②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③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6. 下列中国传统节日当日,月相相对不固定的是( )
A. 重阳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D. 清明节
【答案】14. A 15. A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天体,当其与地球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地球和月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现象。故当中国空间站“凌月”现象出现时,中国空间站应位于地球与月球中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第①句诗中的“月出大堤平”“红霞”等词表明该日傍晚月出地平线附近,故时间应为农历十五前后;第②句“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表明夜深月落应为上弦月;第③句“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早晨月落应为满月;第④句中夜半月落应为上弦月。农历二月十六对应的月相为满月,①③正确。故选A。
【16题详解】
选项中的四个节日只有清明节与地球所处的黄道位置有关,一般是每年的4月4日前后;另外三个节日都有固定于农历月的具体日子,所以月相相对固定。故排除ABC,选D。
H山是兀立于广袤原野上的一座孤立的土质山丘,地层连续,极具科考价值。②地层上部以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为主,同时期的云杉、冷杉花粉化石分布在更高纬度或更高海拔的区域;下部以云杉、冷杉花粉化石为主,还有哺乳的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②地层形成时期可能是( )
A. 泥盆纪 B. 白垩纪 C. 第四纪 D. 二叠纪
18. 与②地层上部形成时期相比,下部形成时期的气候较( )
A. 冷湿 B. 干冷 C. 暖湿 D. 干暖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由②地层中含有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哺乳的动物化石可知该时期有大量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由此推测是第四纪,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由材料“②地层上部以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为主,同时期的云杉、冷杉花粉化石分布在更高纬度或更高海拔的区域”可知,下部地区的动植物化石表明下部地区相对于上部地区更高更冷,且云杉、冷杉花粉化石相对于②地层上部以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表明②层下部更加湿润,即更加冷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0. 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9. D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生物圈联系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三大圏层,A联系了B、C、D三大圈层,A是生物圈;C在最下层,是岩石圈;B在岩石圈以上,大气圈以下,是水圈,故选D。
【20题详解】
A是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及几乎整个水圈,不是只有A圈层具有存在生命的条件,且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①错误,②正确;地面以上约100米,水面以下约200米,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其厚度不是300米且不占有独立空间,③错误;生物圈有生命活动,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④正确。故选D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 下图是“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轨道和____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星。(均填行星名称)
(2)连线:地球的宇宙环境及自身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
①地球存在磁场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水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存在臭氧层 d.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答案】(1)火 木 木
(2)d a c b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图中E星是土星,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木星,他们被称为巨行星。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磁场存在,可以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平均温度约15度,水处于液体状态。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使生物受紫外线的伤害减少。
22. 下面左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这张照片上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右图示意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及化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白色“眼睛”和黑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各自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
(2)除了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指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其他表现。
【答案】(1)太阳耀斑 色球层 太阳黑子 光球层
(2)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无法使用,信鸽迷航;还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可能导致气候异常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耀斑是太阳大气层大而亮的斑块,黑子是太阳大气层中偏暗的部分,因此明亮“眼睛”比较亮,说明是耀斑爆发,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中,爆发时会释放巨大能量;黑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
【小问2详解】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通信,耀斑以太阳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产生极光,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产生极光现象。影响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
23.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或界面名称:F____,M____,G____。地球外部圈层包括____(填字母)。
(2)说出地震波通过N界面时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
(3)指出D圈层的名称__________,并比较D圈层大陆部分与大洋部分之间的厚度差异__________。
【答案】(1)地幔 莫霍面 地核 ABC
(2)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地壳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2个不连续面,M、N为地震波不连续面,M靠近地表、位于软流层以上,为莫霍面;N在M下方,N为古登堡面;F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G位于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A圈层为大气圈,B圈层为生物圈,C圈层为水圈,三者共同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
【小问2详解】
N界面是古登堡面,地球的外核是液态,内核是固态,横波不能穿过液态、气态,纵波可以穿过固、液、气三态,因此地震波通过N界面时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小问3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D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分布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大气层
白色“眼睛”
____
____
黑色“鼻子”
____
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地理月考(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次日,该月相的亮面将, 图中太阳大气层对应正确的是, 新芦木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地理月考(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