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凌海市集团化办学东北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凌海市集团化办学东北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辽宁省凌海市集团化办学东北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辽宁省凌海市集团化办学东北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凌海市集团化办学东北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凌海市集团化办学东北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答案】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抄写工整无错别字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①用正楷工整美观书写;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注意“莫、再”等易错字的书写。
    2.下列粗体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g) 窠巢(kē) 侍弄(sì) 絮叨(xù)
    B.水藻(zǎ) 看护(kàn) 花苞(bā) 棱镜(lén)
    C.静谧(mì) 高邈(miǎ) 莅临(lì) 吝啬(sè)
    D.卖弄(lòng) 分歧(qí) 祷告(dǎ) 姊妹(zh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辨析字音。
    A.酝酿(liàng)——niàng,侍弄(sì)——shì;
    B.看护(kàn)——kān,棱镜(lén)——léng;
    D.卖弄(lòng)——nng,姊妹(zhǐ)——zǐ。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朗润 潦亮 抖擞 粗旷
    B.贮蓄 喉咙 睫毛 响晴
    C.瘫痪 凄冷 诀别 憔悴
    D.屋檐 一霎 淡雅 荫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潦亮——嘹亮,粗旷——粗犷。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
    A.迫不及待,意为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运用正确;
    B.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形容男同学;
    C.争先恐后,意思是争着向前,唯恐落后。运用正确;
    D.梦寐以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运用正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近几年“双十一”期间的消费情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不可限量的内需潜力。
    B.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的关键。
    C.“燃灯校长”张桂梅,为贫困女孩免费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点燃了她们梦想的灯,照亮了她们前行的路。
    D.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可能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B.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有没有”;
    D.关联词使用错误,将“只要”改为“只有”。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里的樱花 ,远远望去,有娇羞地 ,也有 ,更多的则是 ,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②大片大片怒放的③开的格外灿烂④三三两两散落着⑤相映成趣
    A.①③②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通读语段,可以看出“山里的樱花”应与③句“开的格外灿烂”,故排除A、B两项,“掩映”应与“娇羞”搭配,所以①句应放在第二位。比较C、D两项,可知故选C。
    7.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遍所有的角落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灌溉所有的旱地
    ②如果我是清风,我将亲吻所有的麦苗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的土地(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时要注意句式要一致,情感态度要一致,内容要相关,修辞手法要一致,同时也要注意字数要求。根据所给句式“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所仿写的句式为“我将+动词+所有的+名词”。
    示例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轻抚垂柳的每一条柔枝;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的禾苗。
    示例2: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安慰受伤的每一个小鸟;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洒向干涸的沙漠。
    8.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其中《______》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______(填人物)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答案】①《五猖会》 ②父亲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入《朝花夕拾》。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也表达了“我”对看五猖会的渴望和即将去看五猖会的兴奋。然而,临行前父亲却要求“我”背《鉴略》,“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却完全没有了兴致,作者在文中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2)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3)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答案】(1)东临碣石 (2)秋风萧瑟 (3)杨花落尽子规啼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0.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B.“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C.李白应该是浪漫主义诗人。因为李白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力,主要表现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描述。诗风飘逸洒脱,故称其为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的诗素有“诗史”之称,就是说他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用尖锐细密的观察力和惊人的写实手腕写诗,将记事和叙事相结合,使诗成为充满了感情的形象画面,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生活,故称其为现实主义诗人。
    11.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今天,就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去看风景!
    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①春:____________ ②夏:____________
    ③秋:____________ ④冬:____________
    【答案】①春:万紫千红 ②夏:烈日炎炎 ③秋:天高云淡 ④冬:大雪纷飞(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积累及运用的能力。
    春天里百花盛开,所以可用四字短语:姹紫嫣红。更多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草长莺飞、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夏天天气火热,所以可用四字短语:骄阳似火。更多描写夏天景色的词语:烈日炎炎、烁石流金、暑气蒸人;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可用四字短语:硕果累累。更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红叶似火、天高云淡、果实累累;
    冬天大雪漫天,可用四字短语:万里雪飘。更多描写冬天景色的词语:傲霜斗雪、银装素裹、冰天雪地。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2.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13.把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15.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12.(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文章的义理 (3)不久,一会儿
    (4)大体可以相比
    13.(1)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
    (2)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14.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可以认为“柳絮因风起”好,“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优美的姿态,比喻生动传神,营造出一种意境美。(“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所以这个比喻好。
    也可以认为“撒盐空中”好,因为课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能看见大雪片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雪花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和盐相似,比喻贴切,所以这个比喻好。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句意:和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文义,文章的义理;
    (3)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4)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
    (2)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她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左将军”是一个身份称谓,“王凝之”是人名,“妻也”表明她是王凝之的妻子。
    故断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认为“柳絮因风起”好:“未若柳絮因风起”,首先,从意境上看,柳絮飞舞常出现在春天,给人带来一种生机与活力,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其次,从形态上分析,柳絮轻盈、柔软,随风飘舞,与雪花飘落的姿态极为相似,生动地描绘出了雪花在空中轻盈飞舞的优美画面。而“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盐是沉重的颗粒,只是在颜色上与雪有相似之处,但无法体现出雪花飘落的灵动之美。
    认为“撒盐空中”好:“俄而雪骤”,说明雪下得又急又大。此时,雪花大片大片地落下,正如盐从空中撒下一般,比较直观地表现出了雪下得猛烈密集的状态。从现实角度出发,在大雪骤降的时候,确实可能更接近盐撒在空中的样子,因为此时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大雪直落,而难以感受到雪花轻飘曼舞的姿态。这个比喻更加贴切地反映了当时雪大的实际情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认为“柳絮因风起”好。从神韵看,柳絮灵动飘逸,与雪花飞舞的神韵契合,且象征柔美温和,与讲论文义的文雅氛围相呼应。而“撒盐空中”缺乏神韵和情感氛围。
    示例二:认为“撒盐空中”好。从写实角度,“撒盐空中”呈现雪的颗粒感和下落力度,符合大雪骤降的视觉体验。且在寒雪日的讨论情境中,可能更实在,满足需求。
    参考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13分)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6.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_______图;
    第②段:_________图;
    第③段:_________图。
    17.第②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18.赏析下列句子。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字好在哪里)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角度赏析)
    19.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答案】16.①春花图 ②春风图 ③春雨图
    17.①触觉 ②嗅觉 ③听觉
    18.(1)“闹”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相互追逐、嬉戏以及忙碌、热闹的采蜜情景,突出了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侧面写出花朵多,花味甜。
    (2)引用、比喻(拟人),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轻柔的特点。
    19.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所以不能颠倒。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第①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野花遍地是”可知,本段描写了春天里的各种各样的花儿,据此概括为“春花图”;
    结合第②段“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可知,本段描写了春天的风的柔和,风里的气味和风里的声音;据此概括为“春风图”;
    结合第③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可知,本段描写了春天的雨细密多的特点,据此概括为“春雨图”。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赏析句子。
    结合第②段“‘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可知,这是从触觉角度表现春风的温暖和煦;
    结合“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可知,“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是从嗅觉角度表现春风的清新美好;
    结合“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可知,句中提到鸟儿唱出的曲子,轻风流水声,牧童的短笛声,这是从听觉的角度表现春风带来的快乐美好;据此可知,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写景角度,将无形无色无味的风,写得有形有色有味,趣味无穷。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结合“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分析,“闹”是热闹,喧哗、吵闹的意思,句中用“闹”字形容蜜蜂,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可知,句中用于形容蜜蜂在百花中采蜜的热闹景象,生动形象,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春天的花多,蜜多,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结合“‘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分析,句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这是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增添了语句的文学性与文化底蕴,用“杨柳风”巧妙地指代了春风,给人以春风轻柔、和暖之感,为后文进一步描写春风做了铺垫;句中把春风比作是“母亲的手”,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过脸庞时那种如同母亲的手抚摸般的温暖与舒适的感觉,突出了春风的温暖与轻柔,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文章中,作者叙述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与上下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随意调换。结合第①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可知,本句的三个分句都是比喻句,“红的像火”指的是桃花,“粉的像霞”指的是杏花,“白的像雪”指的是梨花,它们与前句“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句的“桃儿、杏儿、梨儿”中的描写一一对应,故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能颠倒。
    (三)(12分)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上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地说:“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地说:“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了。”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同伴总是骑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同伴蒙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同伴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我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家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她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只是说她很寂寞,儿女很少来看她。于是,我说以后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真的这样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⑪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如实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紧张,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她
    ⑫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我长大了;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⑬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20.请为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1.文章第⑥—⑬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22.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23.读了文章,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答案】20.(示例)我长大了
    21.邻家同伴载“我”上学途中,撞倒了一位老太太,同伴逃之夭夭,“我”送老太太回家,并答应常去看她,事后“我”被爸爸赞许。
    22.①有的人虽然在年龄上长大了,但他们不能够承担责任;
    ②而有的人虽然年纪小,但能够承担责任,这才是长大的真正内涵。
    23.(示例)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我已经学会了承担责任。有一次我值日时,不小心将教室里的投影仪器弄脱落了,当时我害怕极了。因担心会让我赔偿,我便趁没人发现,将脱落的部件随意放上去便回家了。到家后,我忐忑不安,最终还是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爸爸。在爸爸的开导下,我回到教室,发现原来只是一个螺丝脱落了,并将螺丝拧了回去。那一刻,我如释重负,觉得自己长大了。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标题可以是文章的线索,也可以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或是文章的主旨。
    结合第①段“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③段“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⑬段“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等内容可知,选文主要写了“我”盼望长大到真正长大的过程,故可用“我长大了”为题。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概括选文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回答问题,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时间是: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主要人物是:“我”;事情的起因是: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事情的经过是:邻家同伴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留下来送老人回家;事情的结果是:父母承认“我”长大了,因为“我”学会了承担责任。把这些要点连贯起来即可。
    示例:“我”在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乘坐邻家同伴的自行车时,同伴撞倒了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后逃之夭夭,“我”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将老太太送回家,并且决定以后常去看她。回到家后,“我”小心翼翼地等待父亲的训斥,然而父亲并没有责骂“我”,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并嘱咐“我”多陪陪她。最后父母告诉“我”懂得了责任就是长大了。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把句子的深层含义诠释出来。结合本文的主要内容看,文章主要写“我”曾认为上中学就是“长大”,后来认为长青春痘就是“长大”,最后当“我”送被撞的老太太回家并决定要常常去看望她时,父母赞赏和鼓励“我”,引导“我”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成年,但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可能会选择逃避责任,缺乏担当意识,这说明仅仅年龄的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具备了承担责任的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强调了承担责任是真正长大的重要标志。长大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和年龄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成熟和有勇气、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主动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长大的内涵,即责任与担当。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联系实际。结合⑬段“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和⑭段“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可知,“长大”就是意味着承担责任。当自己学会能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的时候,当自己懂得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自己就真正长大了。体会围绕“责任”展开即可。
    示例:在生活中,当我面对学习任务时,我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完成作业,为自己的学业负责。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轻易放弃,而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说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表现,从这个层面看,我长大了。然而,在与家人相处时,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些小事和父母发生争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做到像一个真正长大的人那样,以成熟的方式处理家庭关系,承担起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所以,我认为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但还不能完全说已经“长大”。我需要在更多的方面学会承担责任,不断提升自己,向真正的长大迈进。
    三、写作(35分)
    24.母爱,呵护心灵;诗韵,培养人格;风雨,锻炼意志。在成长的道路上,静静陪伴你的是什么?请以“_________,伴着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要有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有真实的主题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略。

    相关试卷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中学集团化(共同体)办学成员学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中学集团化(共同体)办学成员学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7页。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凌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凌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句子默写,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