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2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3614/0-1730374787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2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3614/0-17303747879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2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3614/0-17303747879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2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2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辽河口潮滩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2.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
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
D.河道整治清淤,清除全部河滩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和处理,相比污水处理厂,不需要建设厂房设施和化学原料,污水处理成本较低,A正确;图中人工湿地系统至少需要四处场地,比工业化的污水处理厂占用的土地更多,B错误;相对于一年四季都可以不间断作业的污水处理厂,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净化能力也有季节差异,污水处理速度也较慢,C、D错误。第2题,引进外来物种容易造成生物入侵,导致生态失衡或其他物种灭绝,A不合理;芦苇是湿生物种,在河道中可以快速生长并蔓延开来,达到修复水生植物的目的,B合理;扩大养殖规模可能会挤占其他生物生存空间,造成环境污染等,C不合理;清除全部河滩,会让生物失去栖息地,裸露的河床也会因失去生物保护而侵蚀加剧,进而破坏生态环境,D不合理。
(2023·1月浙江选考)辽河口湿地生长着一种耐盐碱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翅碱蓬。翅碱蓬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下图为“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辽河口潮滩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是( )
A.翅碱蓬—芦苇—光滩
B.翅碱蓬—光滩—芦苇
C.光滩—芦苇—翅碱蓬
D.光滩—翅碱蓬—芦苇
4.针对辽河口翅碱蓬退化,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 )
A.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
B.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
C.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
D.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河口处受海水影响明显,盐度较高,限制了植被的生长。盐度最高的区域不能生长植被,为光滩;翅碱蓬耐盐碱,可生长在盐度较高的区域;芦苇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高浓度盐水对芦苇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芦苇生长在盐度最低的区域。读图可知,辽河口由南向北潮滩植被类型依次是光滩、翅碱蓬、芦苇,植被生长环境自南向北逐渐改善,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是光滩—翅碱蓬—芦苇,故选D。第4题,翅碱蓬是耐盐碱的植被,结合材料可知,翅碱蓬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所以辽河口修复翅碱蓬退化的措施就是调控水体盐度,而辽河径流注入可以稀释海水盐度,故选C。
(2023·6月浙江选考)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
6.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碳存储于植物体内,湖泊湿地植物多样性增加,固碳作用增强,图中水体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储碳量增加,碳净排放量减少,A错、C对;土壤中植物残体增加,植物根系吸碳量增加,植物残体分解,微生物活性增强,B、D错。第6题,湿地与陆地之间建设生态缓冲岛,可以增强植被带拦截污染物、抵御风浪的作用,从而保护和恢复湿地功能,D正确;减少湖滨植物,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使湿地生态变脆弱,A错;放生外来物种,会造成生物入侵,威胁生物多样性,B错;降低湖面水位,湿地服务功能减弱,造成生态破坏,C错。
(2023·湖南地理)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下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
A.金属及金属制品 B.化工制品
C.机械制造产品 D.电子产品
8.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 )
A.环境成本高 B.人力成本高
C.营销成本高 D.研发成本高
9.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 )
①扩大国际市场 ②提高创新能力 ③强化产业升级 ④承接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7.D 8.A 9.B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乙国出口的产品中,电子产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最高,因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电子产品,选D。第8题,读图可知,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甲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均低于乙国,即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甲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多于乙国,材料信息表明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因此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环境成本高,A正确;根据两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判断,甲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明显低于乙国,因此甲国的人力成本、营销成本和研发成本均应低于乙国,B、C、D错误。第9题,读图可知,甲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明显低于乙国,技术投入明显不足,因此为了提高投入产出效果,应优先提高创新能力,②符合题意;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环境成本高,为了提高投入产出效果,应优先强化产业升级,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③符合题意;扩大国际市场、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承接低端产业转移)均不能提高投入产出效果,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海南地理)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10~11题。
10.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
C.南美洲中部 D.中亚地区
11.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
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
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
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答案 10.B 11.C
解析 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太平洋岛国众多,大多国土面积狭小,地势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其构成巨大的威胁。选B。第11题,世界范围内碳交易可以让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指标实现公平性目标,不应该禁止,A错;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对碳排放总量影响不大,B、D错;加强碳排放的国际合作可以通过碳交易限制碳排放,也可以通过资金、技术转让,减少碳排放,进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选C。
12.(2022·全国文综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6分)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6分)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6分)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6分)
答案 (1)海平面上升,陆面上升。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2)甲站纬度高,位于北美冰盖消融区,冰盖消融后岩层形变缓慢恢复,陆面持续上升。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美洲板块一侧,板块(碰撞)挤压,陆面抬升。
(3)(生产、生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开采地下物质(地下水、矿产、石油、天然气等),引起陆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水利设施拦截(或河流沿岸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使入海河流水量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减少,三角洲平原萎缩。
(4)海岸线变化方向不同,甲站区域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乙站区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大,)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坡度小,)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本大题答案仅供参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4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类型小流域内,工程Ⅰ、Ⅱ分别是,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4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设陆港使海港,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