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6.光的反射现象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6.光的反射现象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实验求真,动手实操,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制作的工具,讲解激趣,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概念目标: 1.认识理解光的反射现象。2.知道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知道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并明白反射的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到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初步体会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
教学难点:
生活中利用光的反射的现象。
课前准备:
手电简、镭射笔、小平面镜、白纸片、白纸环、纸箱、塑料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了光遇到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折射现象,那么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用我们提前准备好的小镜子在阳光晃动,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追问:光的反射有没有规律呢?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实验求真
1.利用激光打靶
用一块小靶子置于半空中,在桌面上放置-块镜子,用激光笔从镜子上方射出光线,通过镜子的反射使激光束射在靶子的中心,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1)谈话交流:镭射光不对准靶心怎么能够打中靶心。
(2)小组实验:镭射光对准平面镜打中靶心活动。
实验现象:画一画你观察到激光的路线图。
2.利用手电简光打靶
实验方法与激光打靶相同,把光源由激光笔换位手电筒,验证是否可以打中靶心。
思考:激光对准平面镜打中靶心的过程与手电筒光对准平面镜打中靶心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实验结论:引出光的反射概念: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三、动手实操
学生实验: (4人为以小组,合作实验)
1.直接用手电筒照亮放在书桌上的卡片。
2.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卡片竖起来,想办法让手电筒的光,线照射到卡片上。
3.不改变手电筒和卡片的位置,想办法让光线照射到卡片后面的文具盒上。
得出结论:光线可以发生多次反射,单亮度逐渐减弱,多次反射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制作的工具
1.潜望镜
2.汽车后视镜
3.医用口腔镜
4.万花筒
5.教室的墙为什么粉刷成白色
出示这些工具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原理。
五、讲解激趣
教师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潜望镜,强调镜面应与盒底边成45度角,两块镜面平行。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如何制作。
公布潜望镜制作所需要的材料: 一个空盒子,两面小镜子,剪刀或小刀,强力胶带,胶水,装饰用的彩笔、颜料(可自选)。
要求同学们记录材料,并在下次上课时带来。
六、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猜想?其中有哪些经过验证是正确的,有哪些是错误的,错误在什么地方。
下节课我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制作--个潜望镜,记得把材料带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光的反射现象教案,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及学生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探索和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光的反射现象一等奖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