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16讲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掌握计算溶液pH的方法,2或0,0~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2.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了解溶液pH调控的意义。
3.掌握计算溶液pH的方法。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测定
1.25 ℃时,分析下列溶液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
2.溶液的酸碱性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
(1)任何水溶液中都有H+和OH-。
(2)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eq \b\lc\{\rc\ (\a\vs4\al\c1(酸性溶液:cH+>cOH- ,中性溶液:cH+=cOH-,碱性溶液:cH+1 ml·L-1或c(OH-)>1 ml·L-1的溶液的pH。
二、溶液pH的计算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c ml·L-1 HnA强酸溶液的pH (25 ℃)
①c(H+)=nc ml·L-1;
②pH=-lg nc
(2)c ml·L-1 B(OH)n强碱溶液的pH (25 ℃)
①c(OH-)=nc ml·L-1;
②c(H+)=eq \f(Kw,cOH-)=eq \f(10-14,nc) ml·L-1;
③pH=14+lg nc。
2.混合溶液pH的计算方法
(1)强酸与强酸混合(稀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c混(H+)=eq \f(c1H+·V1+c2H+·V2,V1+V2),然后再求pH。
(2)强碱与强碱混合(稀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先计算c混(OH-)=eq \f(c1OH-·V1+c2OH-·V2,V1+V2),
再求c混(H+)=eq \f(Kw,c混OH-),最后求pH。
(3)强酸与强碱混合(稀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7 (25 ℃)。
②酸过量:
先求c余(H+)=eq \f(cH+·V酸-cOH-·V碱,V酸+V碱),再求pH。
③碱过量:
先求c余(OH-)=eq \f(cOH-·V碱-cH+·V酸,V酸+V碱),再求c(H+)=eq \f(Kw,c余OH-),最后求pH。
【方法技巧】
三、溶液混合后的pH变化与计算
1.酸与碱的pH之和为14,等体积混合
常温时eq \b\lc\{\rc\ (\a\vs4\al\c1(若为强酸与强碱,则pH=7,若为强酸与弱碱,则pH>7,若为弱酸与强碱,则pH<7))
2.等体积强酸(pH1)和强碱(pH2)混合
常温时eq \b\lc\{\rc\ (\a\vs4\al\c1(若pH1+pH2=14,则溶液呈中性,pH=7,若pH1+pH2>14,则溶液呈碱性,pH>7,若pH1+pH2<14,则溶液呈酸性,pH<7))
3.常温时,强酸(pH1)与强碱(pH2)混合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关系有如下规律:
(1)若pH1+pH2=14,则V酸=V碱。
(2)若pH1+pH2≠14,则eq \f(V酸,V碱)=。
四、溶液稀释后的pH变化规律
1.酸碱溶液无限稀释
常温下,pH只能无限接近于7,酸溶液pH不可能大于7,碱溶液pH不可能小于7。
2.对于pH=a的强酸和弱酸溶液稀释
常温下,每稀释到原溶液体积的10n倍,强酸的pH就增大n个单位,即pH=a+n(a+n④>③>①>②D.②>①>③>⑤>④
【答案】C
【解析】硫酸氢钠溶液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溶液中,NH4Cl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酸性,但是酸性小于硫酸氢钠,CH3COONa、Na2CO3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pH越大,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小为CH3COO-<CO,所以溶液pH:CH3COONa<Na2CO3,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⑤>④>③>①>②;
答案选C。
13.常温下,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2SO4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④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①>②
【答案】A
【解析】A.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同,酸和碱溶液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由于本题中强酸和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而且其与强碱、弱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也浓度相同,故4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A正确;B.强酸和强碱恰好中和,故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B错误;C.和等量铝粉反应,醋酸存在电离平衡,随反应进行,电离出的氢离子和铝继续反应,生成氢气最多,故C错误;D.弱电解质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值应该③>④>②>①,故D错误;故答案为A。
14.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浓度:①>③
B.将④加蒸馏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时,所得溶液的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则体积:
D.①与②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
【答案】D
【解析】A. 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则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则该溶液中,溶质不能电离出,则由水电离出的,醋酸是弱酸,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则该溶液中,溶质不能电离出,则由水电离出的,则水电离出的:① c(OH-)
溶液的酸碱性
中性
碱性
酸性
计算公式
pH=-lg c(H+)
意义
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常温下)
pH<7,为酸性溶液;pH=7,为中性溶液;pH>7,为碱性溶液
适用范围
1×10-14 ml·L-1<c(H+)<1 ml·L-1
①
②
③
④
0.1ml/L的NaOH溶液
pH=11的NaOH溶液
0.1ml/L的CH3COOH溶液
pH=3的CH3COOH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0讲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10-9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4讲 电解原理(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电解池中的守恒规律,6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5讲 电解原理的应用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