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1页
    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2页
    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9页。
    【必备知识】
    一、植被
    1.植物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森林
    3.草原与荒漠
    二、土壤
    1.野外土壤观察内容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_________特征之一。有的土壤用颜色命名,如黑土、红壤等。
    (2)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可分为砂土、_________和黏土。
    (3)土壤的剖面构造: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功能: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为植物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具有重要的_____、_____功能;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
    (2)土壤的养护: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_______或改造;注重种养结合,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关键能力】
    一、环境与植被形态
    二、植物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四、土壤剖面构造
    五、土壤的形成过程
    1.成土过程:成土母质加速风化→原始土壤。
    2.有机质积累过程:植物吸收养分有机质腐殖质→肥力。
    3.养分富集过程:矿物质植物根系选择吸收→生物残体土壤表层。
    4.人类活动:
    土壤→开垦、翻种、施肥、灌溉→土壤熟化。
    耕作和培育→耕作土壤 QUOTE 黑垆土——北方水稻土——南方 黑垆土——北方水稻土——南方。
    六、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七、草甸与草原的区别
    【拓展提高】
    一、判读土壤剖面图的三个注意点
    1.注意土壤的颜色
    2.注意土壤的层次
    一般情况下,土壤形成和发育的时间越长,水热资源越丰富,土壤越成熟,则土壤越厚,层次越多。尽管人类对土壤的深耕会增加土壤厚度,但受人类影响后土壤的层次一般比较少。
    3.注意植被类型
    根据土壤表层生长的植被类型和根系的粗细、长短可以判定土壤的类型、形成环境和分布地区。热带雨林环境形成砖红壤,温带草原植被环境形成黑钙土,水稻田环境形成水稻土等。
    二、生物和环境演化题的常考方向及分析角度
    【典例指引】
    一、选择题
    (2023·山东)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2022·湖南)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3-5题。
    3.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5.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2022·山东)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 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6-7题。
    6.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7.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0~1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完成8-10题。
    8.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 B.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升高
    C.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 D.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9.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
    A.土壤肥力较低B.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C.大气温度较低D.地表风化作用强烈
    10.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二、非选择题
    11.(2023·湖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茂密,但多为结构相似的低龄次生林。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富含油脂,野火风险很高。研究人员在该地区开展了一项火灾应对试验项目,图一示意试验区位置,图二示意项目技术方案。

    (1)说明该地野火高发的原因。
    (2)据图描述该项目技术方案,并分析这些策略对林下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列举该方案的推广条件。植物对环境影响
    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_____、______等环境条件
    环境对植物影响
    稳定的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_________结构;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类型
    分布区
    植被特征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_______,有藤本、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
    常绿阔叶林
    _________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___________
    落叶阔叶林
    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气候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以______、______类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类型
    分布区
    植被特征
    热带草原
    ___________的南北两侧
    ___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温带草原
    温度大陆性(草原)气候区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_______
    热带荒漠
    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旱的形态与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温带荒漠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自然土壤
    (自上而下)有机层→________层→_____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耕作土壤
    (自上而下)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因素
    作用
    成土母质
    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______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为土壤提供_________,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表层富集
    气候
    土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呈正相关;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影响和控制土壤的分布规律
    地貌
    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通过影响_____条件和成土母质的颗粒等,影响土壤的发育
    时间
    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形成耕作土壤
    影响因素
    植物形态
    指示作用
    水分
    湿生植物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
    水湿环境
    旱生植物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骆驼刺等
    干旱环境
    光照
    喜光植物对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
    光照充足
    喜阴植物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藓等
    光照不足
    土壤
    酸性土壤:具有喜酸性的特点,如铁芒萁、茶树、马尾松等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具有耐碱性的特点,如碱蓬等
    碱性土壤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类型
    剖面层
    特点
    森林
    土壤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耕作
    土壤
    耕作层
    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
    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性质
    影响因素
    土壤含水量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土壤透气性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②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气性差(水分充足易导致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透气性减弱,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
    ①“收”:外力搬运输入,自身有机质、矿物质产出(岩石风化、生物分解),人类活动补充(施肥)等;
    ②“支”:植物吸收,雨水淋溶、径流侵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土壤酸碱度
    ①母质:基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碱性,酸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酸性;
    ②气候:湿润地区往往与酸性土壤的分布一致;干旱和少雨地区,淋溶作用弱,往往是中性或碱性土壤的分布区;
    ③人类活动:增施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酸雨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等
    内容
    原因
    面积大小不同
    草甸面积较小,草原面积相对较大
    植物种类不同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体;草甸以多年生、中生(介于旱生与湿生之间)草本植物为主体,多年生草本植物需要更好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干湿状况不同
    草甸生长环境较湿,草原生长环境相对较干
    分异规律
    草原多呈地带性分布,草甸分布多是非地带性的
    离河岸
    距离(m)
    群落属性
    影响因子
    群落结构
    群落盖度(%)
    海拔(m)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g/cm3)
    土壤电导率(ms/cm)
    50
    乔—灌—草
    30.33
    916
    5.73
    1.41
    0.36
    200
    乔—灌—草
    34.00
    917
    5.04
    1.50
    0.59
    350
    乔—灌—草
    40.33
    914
    4.42
    1.50
    0.37
    500
    乔—灌—草
    46.67
    914
    18.51
    1.41
    2.56
    650
    乔—灌—草
    74.33
    913
    19.27
    1.37
    0.40
    800
    乔—灌—草
    68.67
    913
    15.23
    1.38
    1.02
    950
    乔—草
    45.00
    912
    7.78
    1.40
    0.50
    1 100
    乔—草
    40.33
    916
    3.06
    1.58
    0.66
    1 250
    乔—草
    34.33
    915
    2.32
    1.62
    1.98

    相关试卷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13页。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9页。

    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19讲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