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解析版).docx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解析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辨析
    遗传规律及应用
    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 × )
    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 )
    一对杂合的黑色豚鼠杂交,一胎产仔四只,一定是3黑1白。( × )
    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 )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若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一定占3/8。( ×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其中,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 )
    [解析]
    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和验证。
    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一对杂合黑色豚鼠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白色=3∶1,出现这种比例的前提是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并且交配后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而本题的子代只有4只,所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符合3∶1。
    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AA 或Aa,比例为1∶2,故其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若AaBb、Aabb、aaBb的表现型相同,则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若Aabb、aaBb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其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如AABB与aabb或AAbb与aaBB,前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3/8,后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5/8。
    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比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少得多。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 × )
    2.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 × )
    一对等位基因(B、b)如果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 ×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实验误差。( × )
    在普通学校调查21三体综合征的患者概率。( × )
    [解析]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部分基因在叶绿体和线粒体DNA上。
    自然界中除了XY型和ZW型两种性别决定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
    若亲本为XbXb和XbYB,则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与性别有关。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
    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随机取样,且样本要足够大。
    因为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没有做到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规范表述
    用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
    花农培育了一种两性花观赏植物,该植物有多种花色。将开粉红花的植株进行自交,后代出现开红花的植株84株,开白花的植株82株,开粉红花的植株170株,此现象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符合 ,理由是 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可知,粉红花为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
    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试分析原因: 否。决定两对性状的基因必须位于细胞核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是细胞质基因则不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他得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为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在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42%∶8%∶8%∶42%
    考点1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定律发现的假说—演绎法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一对等位基因(Aa)相关的异常性状分离比
    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相关的性状分离比
    (1)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
    (2)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
    (3)AaXBXb×AaXBY(A、a控制白化病、B、b控制色盲)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五种数量关系(n为等位基因对数,独立遗传、完全显性)
    (1)配子组合数: 4n
    (2)基因型种类: 3n
    (3)表现型种类: 2n
    (4)纯合子种类: 2n
    (5)杂合子种类: 3n-2n
    (4)特殊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
    ①基因完全连锁
    ②两对基因之间染色体部分交叉互换
    9:3:3:1的比例变式
    已知子代的表型和基因型推双亲的基因型或表型
    (1)隐性纯合突破法
    根据亲代表型可大概写出其基因型,如A B 、aaB 等,再根据子代表型将所缺处补充完整,特别要学会利用后代中的隐性性状,因为后代中一旦存在双隐性个体,那亲代基因型中一定存在a、b等隐性基因。
    (2)“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用A、a与B、b表示)
    ①子代表现型比例:9∶3∶3∶1 →(3∶1)(3∶1)→ 亲代: AaBb×AaBb 。
    ②子代表现型比例:3∶3∶1∶1 →(3∶1)(1∶1)→亲代: AaBb×Aabb或AaBb×aaBb 。
    ③子代表现型比例:1∶1∶1∶1 →(1∶1)(1∶1)→亲代: AaBb×aabb或aaBb×Aabb 。
    考法1 遗传基本概念及基本解题方法
    (2022•山东模拟)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定律不能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能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B.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过程中
    C.孟德尔的实验过程是在严格控制传粉的条件下进行的,并同时采用了正交和反交进行比较
    D.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于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以同等的机会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自由组合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分离定律是对一对相对性状适用,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再怎么组合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
    【解答】解:A、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A错误;
    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均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B错误;
    C、基因型不同的两种个体杂交,如果将甲性状作父本,乙性状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孟德尔在进行杂交实验时,进行了正反交实验,结果都一样,C正确;
    D、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2•河南模拟)某种昆虫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雌虫均表现为黑体。某雌虫和灰体雄虫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体:灰体=3: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雌、雄虫都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配子
    B.F1中,雌虫:雄虫=1:1,雄虫均表现为灰体
    C.F1黑体雌虫群体中可能存在3种不同的基因型
    D.通过F1灰体与亲本黑体交配,不能判断出体色的显隐性
    【分析】由题中信息知,雌虫全部为黑体,雌虫×灰体雄虫→F1黑体:灰体=3:1)。由于昆虫体色受到位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故子代中有为雌虫。因比在F1中有了的黑体为难雌,故子代雄虫的性状比为黑:灰=1:1,符合侧交的性状分离比,故可以推出亲本为:Bb×bb,但无法判断显隐性。
    【解答】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亲本为Bb×bb,故有一亲本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A错误;
    B、雄虫为黑体:灰体=1:1,B错误;
    C、亲本为Bb×bb,F1雌虫群体中只有在两种基因型,C错误;
    D、①假设灰体为显性,则亲本为bbxBB,F1灰体与亲本黑体交配,Bb×bb→Bb、bb,雌虫全部为黑体,故子代为黑体:灰体=3:1;②假设灰体为隐性,则亲本为Bb×bb,F1灰体为bb,F1灰体与亲本黑体交配,Bb×bb→Bb、bb,雌虫全部为黑体,故子代为黑体:灰体=3:1,两种假设子代性状分离比相同,故无法判断显隐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分析综合能力。
    考法2 亲子代基因型、表型的推断及相关计算
    (2022•临沂三模)果蝇的眼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均为白眼。果蝇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雌雄比例为3:5且无粉红眼出现。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中各雄果蝇细胞装片的细胞内B、b杂交,通过观察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荧光点的个数判断果蝇是否可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a、B/b、T/t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Y
    C.F2雌果蝇共有4种基因型,纯合子占
    D.能观察到4个荧光点的雄果蝇不育
    【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果蝇的眼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A/a、B/b、T/t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故A/a、B/b、T/t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则红眼是A_XBX﹣、A_XBY,粉红眼aaXBX﹣、aaXBY,其余基因型(A﹣XbXb、A﹣XbY、aaXbXb,aaXbY)是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常染色体的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所以纯合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TTAAXBXB,让其与一只白眼雄果蝇aaXbY或A﹣XbY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说明有性反转现象,说明白眼雄果蝇有tt基因;无粉红眼出现,说明白眼雄果蝇没有a基因,所以这只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ttAAXbY,B正确;
    C、果蝇的两对基因T、t与A、a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判断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XB,F1代果蝇基因型是TtAAXBXb、TtAAXBY,F2代雌果蝇中T﹣AAXBX﹣共四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为TTAAXBXB,占×=,C错误;
    D、由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育的雄性果蝇是由雌果蝇性反转而来的,因此其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4个荧光点,即有4条X染色体,则说明该雄果蝇为雌果蝇性反转而来,因此不育,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做出正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2022•唐山二模)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图所示。用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F1为白花植株,F1自交得到F2。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含有A和B基因的植株开白花,原因是A和B基因不能完成转录过程
    B.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白花:红花:紫花=2:1:1,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若F2中出现3种表现型,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种或5种
    D.酶1和酶2一定是蛋白质,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题意分析,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基因型为A_B_、aabb开白花,A_bb的开红花,aaB_紫花,用纯合红花(AAbb)植株和纯合紫花(aaBB)植株杂交,F1为白花植株(AaBb),F1自交得到F2,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二代中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红花:紫花=10:3:3,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二代中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红花:紫花=2:1:1。
    【解答】解:A、题中显示,当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由于转录出的mRNA互补,会结合成双链,因此二者均不能完成翻译过程,所以含有A和B基因的植株开白花,A正确;
    B、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F1测交后代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aaBb(紫花)、Aabb(红花)、aabb(白花),显然测交表现型比例为白花:红花:紫花=2:1:1;若两对等位基因连锁,则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为aaBb(紫花):Aabb(红花)=1:1,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无论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如何,均可以推断F2中出现3种表现型,但只有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白色个体基因型才有5种,而在连锁情况下,白色个体只有1种基因型,C正确;
    D、酶1和酶2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并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构、获取结论。
    (2022•菏泽二模)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有19h、24h和29h三种,分别由基因A1、A2和A3控制,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未知,且都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用一只羽化时间为19h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为24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及比例为19h:24h:29h=1:2:1,且羽化时间为24h的果蝇都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A1、A2和A3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A1、A2和A3的显隐性关系是A2>A3>A1
    C.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羽化时间为19h的果蝇占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一只羽化时间为19 h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为24 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及比例为19 h:24 h:29 h=l:2:1,且羽化时间为24h的果蝇都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在F1中雌性和雄性的性状比例不同,故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可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为:XA1XA2×XA2Y,基因A1、A2和A3的显隐性关系是A2>A1>A3。
    【解答】解:A、基因A1、A2和 A3是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属于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基因A1、A2和A3的显隐性关系是A2>A1>A3,B错误;
    C、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A1、A2和A3位于X染色体,则雌性的基因型有6种,雄性的基因型有3种,共9种基因型,C错误;
    D、亲本的基因型为XA1XA2×XA2Y,则F1的基因型为XA1XA2、XA2XA3、XA1Y、XA3Y,比例为1:1:1:1,则F1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1、XA2、XA3,雄性个体中产生的配子中XA3的比例为,XA1的比例为,Y的比例为,根据棋盘法可知,F1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羽化时间为19h的果蝇占,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能根据所给题干信息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
    考法3 巧用子代性状分离比或概率解决遗传类问题
    (2022•沧县校级模拟)已知玉米的抗旱(A)对不抗旱(a为显性,多颗粒(B)对少颗粒(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袋抗旱多颗粒玉米种子,这些种子种下后让其随机受粉,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不抗旱多颗粒:不抗旱少颗粒=24:8:3: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袋玉米种子中基因型为AaBb的种子占
    B.这袋玉米种子中基因型为AABB的种子占
    C.子代抗旱多颗粒种子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D.若子代不抗旱多颗粒种子种下后自交,后代少颗粒占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玉米的抗旱(A)对不抗旱(a)为显性,多颗粒(B)对少颗粒(b)为显性,则一袋抗旱多颗粒玉米种子的基因型为A﹣B﹣,可能包括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
    【解答】解:AB、分析题意可知,抗旱多颗粒玉米种子A_B_随机交配后子代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不抗旱多颗粒:不抗旱少颗粒=24:8:3:1,对随机交配结果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可进行单独分析,抗旱:不抗旱=8:l,aa占,可知a配子占,A配子占,可推出亲本中基因型为AA:Aa=1:2;多颗粒:少颗粒=3:1,可推出亲本只有Bb一种基因型;则这袋玉米种子中基因型为AaBb的种子占,AB错误;
    C、子代抗旱多颗粒种子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C正确;
    D、若子代不抗旱多颗粒种子种下后自交,即aaBB、aaBb后代基因型为aabb为×=,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两个定律的实质,明确它们的遗传特点,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022•荆州模拟)果蝇是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将一对灰体长翅、黑体残翅果蝇杂交,子一代全为灰体长翅果蝇。用子一代雌蝇进行测交,子二代为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42:42:8:8;用子一代雄蝇进行测交,后代为灰体长翅:黑体残翅=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一定都位于X染色上
    B.F1减数分裂时都能发生交叉互换
    C.雌蝇进行减数分裂的卵母细胞中,能发生互换的约占16%
    D.若将子一代交配,子二代中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的分离比为71:21:4:4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解:A、将一对灰体长翅、黑体残翅果蝇杂交,子一代全为灰体长翅果蝇,说明灰体、长翅都是显性性状,子二代没有雌雄个体之间的表现型差异,因此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假设相关基因分别为A、a和B、b,假设A、a和B、b都在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由于子二代为灰体长翅(AaBb):黑体残翅(aabb):灰体残翅(Aabb):黑体长翅(aaBb)=42:42:8:8,因此F1的灰体长翅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B:ab:Ab:aB=42:42:8:8,F1的灰体长翅雄果蝇(AaBb)和黑体残翅(aabb)的雌果蝇测交,后代灰体长翅:黑体残翅数量比为1:1,因此F1的灰体长翅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B:ab=1:1,说明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B在一条染色体上,a与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F1中雌性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a和B、A和b的重组,重组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而F1中雄性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没有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
    C、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及比例为AB:ab:Ab:aB=42:42:8:8,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发生交叉互换的卵原细胞有概率产生重组卵细胞,重组卵细胞Ab和aB共占8%+8%=16%,故雌蝇进行减数分裂的卵原细胞中能发生互换的占32%,C错误;
    D、若将子一代交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42:42:8:8,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1:1,根据棋盘格法判断子二代中灰体长翅(A_B_):黑体残翅(aabb):灰体残翅(A_bb):黑体长翅(aaB_)的分离比为71:21:4:4。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做出正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2022•信阳二模)某植物有缺刻叶品系甲和乙,让它们分别与一纯合的正常叶植株丙(AABBCC)杂交得F1,F1自交得F2,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
    A.品系甲、乙均为纯合子,其控制叶形的基因型均有多种
    B.控制叶形的三对等位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上述F2中的杂合子植株自交均会发生性状分离
    D.上述两个F1杂交,理论上后代正常叶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分析】甲和丙杂交,F1全为正常叶,F2中正常叶的比例为36÷(36+28)=9/16,说明F1中有两对等位基因,因此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乙和丙杂交,F1全为正常叶,F2中正常叶的比例为27÷(37+27)=,说明F1中有三对等位基因,基因型是AaBbCc,乙的基因型是aabbcc;正常叶的基因型是A_B_C_,其余基因型都是缺刻叶,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A、根据分析,甲乙都是纯合子,但乙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cc,A错误;
    B、根据分析,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均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乙丙杂交F1基因型是AaBbCc,如果F2自交,只有正常叶的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缺刻叶的杂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例如Aabbcc的杂合子,自交都是缺刻叶,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
    D、如果甲的基因型是AAbbcc,则F1基因型是AABbCc,乙丙杂交F1基因型是AaBbCc,二者杂交,正常叶的比例为1××,纯合子AABBCC=,所以正常叶中纯合子的概率为÷=,杂合子的比例为,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格信息准确判断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再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考法4 结合细胞学基础考查两大定律的实质
    (2022•青岛二模)某家猪(2n=38)群体中有一种如图所示的变异情况,脱离的小残片最终会丢失。若个体的细胞中含有一条这样的重接染色体,称为重接杂合子,同时含有两条则是重接纯合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变异属于染色体易位,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
    B.重接杂合子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7个正常四分体,但也可能产生正常配子
    C.重接纯合子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7条染色体
    D.重接纯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杂交,后代有一半的个体染色体正常
    【分析】题图分析: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由于13和17号染色体的易位,形成了一条易位染色体和残片,残片的丢失而导致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减少了两条染色体,故其细胞内只有36条染色体。
    【解答】解:A、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由于脱离的小残片最终会丢失,因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A错误;
    B、某家猪(2n=3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19个四分体,重接杂合子由于含有重接染色体,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条,但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不含正常配对,因此,重接杂合子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7个正常四分体,但也可能产生正常配子,B正确;
    C、重接纯合子中由于两条13、17号染色体分别进行了重接,因此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经过重接染色体的正常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C错误;
    D、重接纯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没有染色体正常的个体,均为重接杂合子,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022•洛阳一模)现有若干未交配过的四种果蝇(甲、乙、丙、丁),眼色有正常眼(B)和褐眼(b),体色有灰体(E)和黑体(e),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除图示外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果蝇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乙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一极的基因是B,E或b、E
    C.若甲与丁杂交,子代中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为
    D.F1中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最高的杂交组合是甲乙
    【分析】1、易位: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互相交换染色体片段,叫做相互易位。相互易位的两个染色体片段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不等长的。
    2、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3、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①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并未改变染色体形态、大小及基因数目,所以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在显微镜下看不到,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②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互换;相互易位是一对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交换的是非等位基因。③易位能发生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④从定义可以看出,易位与交叉互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染色体的断裂与重接。
    【解答】解:A、由图可知,丙果蝇的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而不是基因重组,A错误;
    B、乙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一极的基因是B、E、b、E,B错误;
    C、甲的基因型为bbee,丁的基因型为BBEe,杂交后产生含有基因ee的比例为,即灰体果蝇所占比例为,所以后代中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为×=,C正确;
    D、要想在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最高,则雌性亲本最好选择甲,雄性亲本最好选择丁,而且此时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为,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果蝇染色体组成考查细胞分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重组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题图分析果蝇基因型,再应用基因重组及自由组合定律等进行分析计算,有一定的综合性。
    考点2 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
    分析性染色体不同区段遗传规律
    (1)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①XY型:X只能从 母亲 传来,将来传给 女儿 ,Y只能从 父亲 传来,将来传给 儿子 。
    ②XX型:任何一条都可以来自母亲,也可以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③一对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
    (2)仅在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3)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①基因型(基因用A、a表示)
    女性: XAXA、XAXa、XaXa ;男性: XAYA、XAYa、XaYA、XaYa 。
    ②遗传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下
    遗传系谱图题目一般解题思路
    判断显隐性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确定个体的基因型概率计算
    ①显隐性判断:“无中生有”→隐性(双亲无病,子代有病),“有中生无”→显性(双亲有病,子代无病)
    ②致病基因位置判断
    判断顺序:
    Y染色体X染色体常染色体
    先确认或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观察遗传系谱图,如发现父病子全病、女全不病,则可判定此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此病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则再利用反证法等确认其为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2)以上方法不能确定时,找附加条件或假设判断。
    考法1 伴性遗传及基因位置的判断
    (2022•重庆三模)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症患者,分不清所有颜色
    B.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
    C.红绿色盲症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女性色盲患者,其儿女一定患色盲
    【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
    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②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③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解答】解:A、红绿色盲症患者,分不清红色与绿色,能分清其他颜色,A错误;
    B、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近亲中个体含有某一共同隐性基因的概率增加,所以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B正确;
    C、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
    D、不考虑基因突变,女性色盲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上均含有色盲基因,故其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不一定患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色盲为素材,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伴性遗传病的特点,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根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22•沙坪坝区校级模拟)雄羽宽大且弯曲,母羽短钝且顺直,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雄羽为公鸡独有,母羽在公鸡和母鸡中均会出现。为了探究基因的位置在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将一只母羽公鸡和一只母羽母鸡杂交,发现子代母鸡全为母羽,公鸡中母羽和雄羽比例接近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控制雄羽、母羽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控制雄羽、母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C.如果雄羽为隐性性状,则控制雄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D.如果雄羽为显性性状,则控制雄羽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分析】1、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性状表现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2、据题意可知,雄羽为公鸡独有,母羽在公鸡和母鸡中均会出现,可以理解为公鸡性状表现与基因型一致,母鸡无论哪种基因型都是母羽,假定用A/a表示该基因。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亲代是一只母羽公鸡和一只母羽母鸡,子代公鸡中母羽和雄羽比例接近1:1,说明这是测交实验,亲代为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因此亲代基因型为ZAZa(母羽公鸡)和ZaW(母羽母鸡)或Aa(母羽公鸡)和aa(母羽母鸡)或aa(母羽公鸡)和Aa(母羽母鸡),如果雄羽为隐性性状,则控制雄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或者常染色体上都可以,如果雄羽为显性性状,则控制雄羽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息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根据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利用有效信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判断基因的位置。
    考法2 孟德尔定律与伴性遗传综合
    (2022•河南模拟)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长翅(D)对残翅(d)、正常眼(E)对粗糙眼(e)、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种群中某果蝇的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将该果蝇与基因型为bbddEeXrY的个体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最多有8种
    B.该果蝇产生基因型为bdEeXR的配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杂交后代中黑身、正常眼、白眼雄蜂所占的比例为
    D.杂交后代中,E和e的基因频率相等
    【分析】题图分析: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DdEeXRXr,且B与D、b与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型为灰身、长翅、正常眼、红眼雌果蝇。
    【解答】解:A、由于B与D、b与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最多有16种,A错误;
    B、Ee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以该果蝇产生基因型为bdEeXR的配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含基因E、e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B错误;
    C、该果蝇与基因型为bbddEe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黑身、正常眼、白眼雄蜂所占的比例为××=,C错误;
    D、杂交后代中,EE:Ee:ee=1:2:1,所以E和e的基因频率相等,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伴性遗传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022•湖北模拟)某种羊(XY型)的毛色由一对基因 A/a控制,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一代的公羊与母羊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则不能确定 A/a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 A/a 位于 X染色体上,则子一代、子二代中羊的毛色均与性别相关联
    C.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公羊中Aa表现为黑毛,母羊中Aa表现为白毛,则子一代中羊的毛色也与性别相关联
    D.在该羊的一个群体中,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若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有5种;若位于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型有 7 种
    【分析】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羊毛色的基因共有AA、Aa、aa三种;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羊的毛色对应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五种。
    【解答】解:A、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黑毛:白毛=3:1,说明黑毛为显性性状;不论a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子二代的毛色均表现为黑毛:白毛=3:1,A正确;
    B、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一代均为黑毛,子二代中母羊全为黑毛,公羊有一半为黑毛,一半为白毛,B错误;
    C、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二代中AA:Aa:aa=1:2:1,Aa公羊表现为黑毛,Aa母羊表现为白毛,则子二代中的公羊和母羊性状分离比不同,即毛色与性别相关联,C正确;
    D、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AA、Aa、aa3种;若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5种;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7种,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并应用遗传规律解答问题,学会应用演绎推理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并预期结果获取结论。
    考法3 遗传系谱图分析及计算
    (2022•龙亭区校级模拟)先天性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先天性夜盲症为伴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先天性夜盲症,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病为先天性夜盲症
    B.甲病和乙病形成的根本原因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Ⅲ﹣1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D.Ⅱ﹣1与Ⅱ﹣2再生一个女儿不患病的概率为
    【分析】结合题文和遗传系谱图可知:表现正常的Ⅱ﹣1和Ⅱ﹣2所生的儿子Ⅲ﹣2患甲乙两种病,说明甲乙两种病都是隐性遗传病。I﹣1患甲病,所生儿子Ⅱ﹣3表现正常,则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题干说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则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先天性夜盲症属于乙病,A正确;
    B、甲病和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
    C、假设控制甲、乙病的相关基因分别为A、a和B、b,Ⅰ﹣1患甲病,基因型为aa,Ⅱ﹣3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Ⅱ﹣3不患乙病,所以Ⅱ﹣3基因型为AaXBY;Ⅲ﹣2患两种病,基因型为aaXbY,可推知Ⅱ﹣1、Ⅱ﹣2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故Ⅲ﹣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Y:AaXBY=1:2,由此可知Ⅲ﹣1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正确;
    D、结合C中分析,Ⅱ﹣1与Ⅱ﹣2再生一个女儿一定是XBX_,所以不患乙病,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_)的概率是,所以生一个女儿不患病的概率为,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分析应用,要掌握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有关的规律、方法进行推理、计算。
    (2022•青岛一模)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为先天性夜盲症(伴性遗传),甲、乙两病的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已知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先天性夜盲症
    B.Ⅰ﹣1与Ⅰ﹣3的基因型均为AaXBY
    C.人群中,男性含有先天性夜盲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明显大于女性
    D.Ⅲ﹣2与Ⅲ﹣3婚配,生育健康孩子的概率为
    【分析】题意分析,Ⅰ﹣1与Ⅰ﹣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5与Ⅰ﹣6表现正常,生出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中,有一种为先天性夜盲症(伴性遗传),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先天性夜盲症,A正确;
    B、Ⅰ﹣1与Ⅰ﹣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说明二人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Ⅰ﹣3与Ⅰ﹣4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说明二人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Ⅰ﹣1与Ⅰ﹣3的基因型均为AaXBY,B正确;
    C、由于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人群中,患病男性的概率大于患病女性,但人群中,男性含有先天性夜盲症致病基因的概率和女性含有先天性夜盲症致病基因的概率相等,C错误;
    D、Ⅰ﹣1与Ⅰ﹣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因此二者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Ⅱ﹣3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Ⅱ﹣4表现正常,且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即基因型为AA,因此,Ⅲ﹣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Xb、AAXBXb,Ⅲ﹣3不患甲病,但患有乙病,且有患甲病的母亲,因此其基因型为AaXbY,则Ⅲ﹣2与Ⅲ﹣3婚配,生育健康孩子的概率为(1﹣×)×=,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法4 致死现象与特殊性状分离比
    (2022•山东模拟)家蚕为ZW的性别决定类型,ZZ为雄性个体,ZW为雌性个体。在研究家蚕的某一性状时,发现存在隐性纯合(ZaZa、ZaW)致死现象。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现用杂合的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杂交,产生的F1自由交配,则F2中雌雄性的比例为( )
    A.3:4B.1:1C.4:3D.6:7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ZAZa,雌性的基因型为ZAW,杂交产生的F1为ZAZA、ZAZa、ZAW、ZaW,其中ZaW致死,F1产生雄配子中ZA:Za=3:1,雌配子中ZA:W=1: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ZAZA:ZAZa:ZAW:ZaW=3:1:3:1,其中ZaW致死,因此雌雄之比为3:4,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新乡三模)果蝇的Y染色体上无性别决定基因,其异常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科学家发现,在果蝇的遗传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两条性染色体并联结合形成复合染色体(XX或XY)的现象。现让某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RY)和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rXr)杂交,子代中部分胚胎死亡,存活的个体中雌性均表现为白眼,雄性均表现为红眼,且在部分死亡的胚胎中发现了并联复合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并联复合染色体可能会引起部分精子缺少性染色体
    B.子代的并联复合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雌果蝇
    C.子代中存活的白眼雌性个体中存在并联复合染色体
    D.子代红眼雄果蝇测交后代中红眼:白眼=1:1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XRY 的果蝇和基因型为XrXr的果蝇杂交,子代存活的个体中雌性均表现为白眼,雄性均表现为红眼,说明子代雌蝇基因型为XrXrY,雄蝇基因型为XRO,可能是亲代雌果蝇产生配子时出现了性染色体并联结合的情况,即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并联复合染色体会产生XY的情况,因此XY个体减数分裂会产生含XY的精子和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故并联复合染色体可能会引起部分精子细胞缺少性染色体,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子代XrXrY的并联复合染色体XrXr来自亲本中的雌果蝇,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子代存在的白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rXrY,含有XrXr并联复合染色体,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子代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RO,表现为雄性不育,故无法测交产生后代,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考点3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
    显隐性的判断基本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
    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 显性 性状。
    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种性状均为 显性 性状。
    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的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 隐性 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 显性 遗传病。
    (4)依据调查结果判断:若人群中发病率高,且具有代代相传现象,通常是 显性 遗传病;若人群中发病率较低,且具有隔代遗传现象,通常为 隐性 遗传病。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纯 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杂 合子。
    (1)自交法(对雌雄同花植物最简便)
    待测个体
    (2)测交法(更适于动物)
    若后代表型相同,则待测个体为 纯 合子。
    若后代有不同表型,则待测个体为 杂 合子。
    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3)花粉鉴定法:只适用于植物。是最简单、 最直接 的方法,但要求花粉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能进行区分。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的颜色。若花粉有两种颜色,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的亲本为 杂合子 ;若花粉只有一种颜色,则被鉴定的亲本为 纯合子 。
    (4)单倍体育种
    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验证遗传两大定律的四种常用方法
    基因位置的探究思路与方法
    (1)判定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不考虑伴性遗传)
    (2)判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方法1:若已知性状的显隐关系
    方法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关系
    方法3:统计法——根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判断
    根据表格信息:
    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为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灰身与黑身的遗传为 常染色体 遗传;
    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雄蝇中为1:1,雌蝇中为1:0,二者不同,故直毛与分叉毛的遗传为 伴X 遗传。
    方法4:调查法
    (3)判定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方法1(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2
    (4)判定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5)确定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
    方法1:利用已知基因定位
    例:①已知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
    ②已知基因A和a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B和b位于4号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C和c控制红花和白花,为了定位C和c的基因位置,利用纯合红花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并对相关个体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离,检测结果如下,依据结果可知c在 a 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
    方法2:利用三体定位
    例:正常隐性(aa)个体与7-三体(7号染色体有三条)显性纯合子杂交得F1,F1三体与正常隐性个体杂交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若F2的表型比例为 5:1 ,则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若F2的表型比例为 1:1 ,则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方法3:利用单体定位
    例:正常隐性(aa)个体与7-单体(7号染色体单体)显性纯合子杂交得F1,统计F1的表型及比例。
    若F1的表型比例为 1:1 ,则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若F1全为 显性 ,则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方法4:利用染色体片段缺失定位
    例:正常隐性(aa)个体与2号染色体缺失一小段的显性个体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注:缺失纯合子致死)
    若F2的表型比例为 3:1 ,则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若F2的表型比例为 11:4 ,则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基因不在缺失片段上;
    若F2的表型比例为 7:8 ,则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基因在缺失片段上。
    考法1 显隐性的判断与探究
    (2021秋•运城期末)果蝇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是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都是长翅灰体红眼的纯合子,在自然繁殖过程中会出现某些性状的突变体。某兴趣小组同学以野生型及相关突变型果蝇为材料,开展有关遗传学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1)果蝇红眼/棕眼受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棕眼果蝇(♀)杂交,F1中红眼均为雌果蝇,棕眼均为雄果蝇,说明果蝇红眼性状的遗传方式为 。
    (2)果蝇长翅/卷翅受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棕眼卷翅果蝇(♂)杂交得F1,将F1红眼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若F2中红眼卷翅:红眼长翅:棕眼卷翅:棕眼长翅=6:3:2:1,则可以说明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具有的遗传特点有:
    ①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②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
    ③卷翅中可能存在 。
    (3)已知果蝇的灰体/黑体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以野生型灰体果蝇与突变型黑体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此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分析】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
    2、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方法:已知显隐性关系时,用隐性雌和显性雄杂交,如果杂交后代雌果蝇都是显性性状、雄果蝇都是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3、用显性雌性和隐性雄性,不能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如果显性雌性和隐性雄性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雌性、雄性比例相同,要从杂交后代中选择出隐性雌和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后代不同性别的表现型。
    【解答】解:(1)由于子代不同性别表现不同,所以确定控制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因此红眼性状的遗传方式是伴X显性遗传,用B/b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亲本基因型是XBY(红眼)和XbXb(棕眼),子代XBXb(红眼雌性)和XbY(棕眼雄性)。
    (2)F1红眼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若F2中红眼卷翅:红眼长翅:棕眼卷翅:棕眼长翅=6:3:2:1,说明卷翅为显性,且6:3:2:1是9:3:3:1的变式,卷翅:长翅=2:1,说明出现致死的情况,因此控制卷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F1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用棋盘法表示杂交结果:
    符合推测,因此作出以下推论:①红眼对棕眼为显性,卷翅对长翅为显性;②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③卷翅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
    (3)野生型灰体果蝇为纯合子,欲判断野生型灰体果蝇与突变型黑体果蝇的显隐性,如果灰体为显性,则其基因型是AA,则黑体为aa;如果灰体为隐性则其基因型是aa,黑体是AA或Aa;
    实验思路:将灰体果蝇和黑体果蝇杂交获得F1,观察F1的表现型;
    结果和结论:如果F1均为灰体果蝇,则灰体为显性;
    如果F1均为黑体果蝇,则黑体为显性。
    如果F1中具有黑体又有灰体,则黑体为显性性状。
    故答案为: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红眼、卷翅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显性纯合致死
    (3)实验思路:将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得F1,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1均为灰体果蝇,则灰体对黑体为显性;
    若F1均为黑体果蝇,则黑体对灰体为显性;
    若F1既有灰体果蝇,又有黑体果蝇,则黑体对灰体为显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果蝇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推测亲本基因型。
    (2021秋•青羊区校级期中)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1)上述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果蝇灰体/黄体性状的显隐性。
    (2)若已确定控制果蝇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灰体为显性。以子代果蝇为材料,杂交组合 ,可以验证上述结论。
    (3)若控制果蝇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置和显隐性都不确定(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则解释上述实验结果的假说共有 种,请以子代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 。
    实验结果及结论:

    【分析】区分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根据子代表现型是否与性别相关联,若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X染色体上。
    【解答】解:(1)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子代的表现型无关,不能说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已确定控制果蝇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灰体为显性。要验证上述结论,可让子代♀黄体与♂灰体杂交,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也可让子代♀灰体与♂灰体杂交,子代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3)若控制果蝇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置和显隐性都不确定(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则解释上述实验结果的假说共有以下3种情况:可通过子代灰体雌性与灰体雄性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体色及性别比例(假设基因用A/a控制)。
    ①若黄色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aa与aa,子代全为灰色;
    ②若灰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Aa与Aa,子代灰色:黄色=3:1;
    ③若灰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XAXa与XAY,子代灰色:黄色=3:1,且黄色只出现在雄性中。
    故答案为:
    (1)不能
    (2)♀黄体×♂灰体或♀灰体×♂灰体
    (3)选择灰体雌性与灰体雄性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体色及性别比例 若子代全为灰色,则黄色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灰色:黄色=3:1,则灰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灰色:黄色=3:1,且黄色只出现在雄性中,则灰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题文推断基因可能的位置,从而写出亲本基因型,再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属于考纲中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考法2 纯合子、杂合子及个体基因型的探究与辨析
    (2021•汕头三模)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a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将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F2代性状表现及比例是红色:粉色:白色=9:3: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出现题干F2中性状表现及比例需要满足的件是

    (2)请用题干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实验,判断F2代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3)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F2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通过题干中的信息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组成。
    【解答】解:(1)若B、b和A、a一样位于X染色体上,则在遗传时会发生连锁,F2代性状表现及比例不会出现9:3:4,因此A、a基因位于常染色上,通过F1全为红眼和F2代后代比例可以判断: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为AaXBXb和AaXBY,只有当a和B存在时为粉红眼。
    (2)F2代的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要判断其是哪种基因型,可以通过和亲本雄果蝇AAXbY杂交,如果后代中出现白眼AaXbXb时,可以判断其基因型为aaXBXb。
    (3)由题可知:F2代雌雄比例为3:5,说明存在t基因纯合,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因此F1基因型为Tt,因此亲本中雄果蝇该基因的基因型为tt;又知F2代无粉红眼,即不出现aa,因此F1不是Aa,所以对于该基因来说,亲代雄果蝇为AA,且雄果蝇是白眼性状,因此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Y.F1基因型为TtAAXBY和TtAAXb,含有Y染色体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3×2=6种,不含有Y染色体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ttXBXB和ttXBXb两种,因此F2代雄果蝇中共有8种,由F2代雌雄比例为3:5可知,的雄果蝇中有发生了性逆转,因此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故答案为:
    (1)B、b位于常染色体,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a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2)杂交组合:红眼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杂交。
    预期结果和结论:Ⅰ若子代全为红眼,则雌果蝇是纯合子。
    Ⅱ若子代出现白眼,则此果蝇为杂合子。
    或:杂交组合:红眼雌果蝇与F1雄果蝇杂交。
    若子代红眼雌:粉红眼雌:红眼雄:粉红眼雄=1:1:1:1,则则雌果蝇是纯合子。
    若子代红眼雌:粉红眼雌:红眼雄:粉红眼雄:白眼雄=2:2:1:1:2,则此果蝇为杂合子。
    (3)
    【点评】本题为遗传应用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F1和F2代性状表现及比例的信息,并灵活运用所学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解决生物问题,难度适中。
    (2021秋•昭通月考)某昆虫有白色、黄色、绿色三种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原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二只绿色昆虫杂交,子代出现了的黄色昆虫,则亲本中雄性基因型为 、雌性基因型为 ,子代中白色昆虫的性别情况是 。
    (2)现有一只未知基因型的白色雌虫Q;请从未知基因型的绿色、白色和黄色雄虫中选材,设计一个一次性杂交实验,以准确测定Q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让该白色雌虫Q与 杂交得到子代,观察并统计子代的体色和性别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绿色,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②若 ,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③若 ,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分析】相关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为:绿色基因型为A_XB_,黄色的基因型为aaXB_,白色基因型为__Xb_。
    【解答】解:(1)二只绿色昆虫杂交,子代出现了3/16的黄色昆虫,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雌性绿色昆虫基因型为A_XBX﹣,雄性绿色昆虫基因型为A_XBY,后代出现了黄色的基因型为aaXB_,后代出现aa,说明亲本均为Aa,且后代出现aa的比例为,而子代出现黄色昆虫的比例为,则说明后代出现XB_比例为,则母本的基因型只能为XBXb(如果是XBXB,后代出现XB_比例为100%),说明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为AaXBY,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子代中白色昆虫基因型为__Xb_,由亲本可知,子代只会出现雄性白色个体(__XbY)。
    (2)根据题意分析:未知基因型的白色雌虫Q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AaXbXb、aaXbXb,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可以让其与黄色雄虫aaXBY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体色和性别情况:①若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绿色(AaXBXb),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Q为纯合子,则其基因型是AAXbXb;②若子代雌虫体色为绿色:黄色=1:1(或绿雌:黄雌:白雄=1:1:2),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③若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黄色(或黄雌:白雄=1:1),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故答案为:
    (1)AaXBY AaXBXb 全部为雄虫
    (2)黄色雄虫 子代雌虫体色为绿色:黄色=1:1(或者绿雌:黄雌:白雄=1:1:2)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黄色(黄雌:白雄=1:1)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考法3 遗传规律的实验探究与辨析
    (2021•雁峰区校级模拟)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
    (1)某同学利用品系甲与品系乙杂交得到F1,再将F1与品系丁杂交得到非甜非糯:甜味非糯=1:1,由此他得出D/d与G/g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你认为他的推理是否科学?
    (填“是”或“否”)理由是

    (2)若用品系乙与品系丙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生成的F2中非甜非糯:非甜糯性:甜味非糯:甜味糯性=51:24:24:1,由此推测D/d与G/g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填“是”或“否”);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请从F1和F2中挑选个体作为实验材料,另外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说明(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杂交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杂交结果: 。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解答】解:(1)D/d与G/g这两对基因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得到的结果与他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区分度,故由此他得出D/d与G/g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样的推理不合理。
    (2)若用品系乙ddGG与品系丙DDgg杂交得到F1(DdGg),F1(DdGg)再自交生成的F2中非甜非糯:非甜糯性:甜味非糯:甜味糯性=51:24:24:1,不符合9:3:3:1,说明D/d与G/g这两对基因不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出现非甜非糯:非甜糯性:甜味非糯:甜味糯性=51:24:24:1的原因是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D和d发生了交叉互换,且交换的比例是DG=gd,或者是G和g发生了交叉互换,且交换的比例是DG=gd)。为了检测F1(DdGg)两对基因的位置可采用测交法,选择F2中甜味糯性个体ddgg。
    具体实验思路:将F1个体与F2中甜味糯性个体ddgg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杂交结果:由于D和d发生了交叉互换,且交换的比例是DG=gd,或者是G和g发生了交叉互换,且交换的比例是DG=0gd,则Dg=、dG=,与ddgg测交,后代中非甜非糯:非甜糯性:甜味非糯:甜味糯性=1:4:4:1。
    故答案为:
    (1)否,D/d与G/g这两对基因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得到的结果与他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区分度
    (2)否;实验思路:将F1个体与F2中甜味糯性个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期杂交结果:后代中非甜非糯:非甜糯性:甜味非糯:甜味糯性=1:4:4:1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
    (2022•南京模拟)某植物的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且A存在时,B不表达。相关合成途径如图所示。花瓣中含红色物质的花为红花,含橙色物质的花为橙花,含白色物质的花为白花。据图回答问题:
    (1)橙花的基因型是 。
    (2)该图体现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
    (3)现有白花植株和纯合的红花植株若干,为探究上述2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设计思路如下:可选取基因型为 的白花植株与基因型为 的纯合红花植株杂交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不考虑互换)
    ①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A和a与B和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A和a与B和b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1、据图示可知,据题意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_,橙花的基因型是aaB_,白花基因型为aabb。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解答】解:(1)白色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变成橙色物质,含橙色物质的花为橙花,因此橙花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2)该图体现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性状。
    (3)为探究上述2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将白花植株(aabb)和纯合的红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
    ①若A和a与B和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1能产生四种配子为1AB、1Ab、1aB、1ab,自交后代为红花(9A_B_、3A_bb):橙花(3aaB_):白花(1aabb)=12:3:1;
    ②若A和a与B和b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连锁,F1产生的配子为1AB、1ab,自交后代为红花(1AABB、2AaBb):白花(1aabb)=3:1。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aabb AABB 红花:橙花:白花=12:3:1 红花:白花=3:1
    【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考法4 基因定位的探究与辨析
    已知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植物的宽叶(A)与窄叶(a)、红花(B)与白花(b)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确定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用宽叶白花与窄叶红花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不论雌性还是雄性均为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1:1:1:1.请回答以下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
    (1)若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该研究人员的实验 (能、否)判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原因是 。
    (2)若等位基因Aa在常染色体,等位基因B/b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宽叶白花的基因型为 ,F1中窄叶红花的基因型为 。
    (3)为了进一步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现将F1中宽叶红花随机交配,然后观察并分析F2中窄叶和白花的性别。
    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 ,则等位基因Aa和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 ,则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B/b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 ,则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B/b位于常染色体上。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基因的位置可以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和Y染色体上以及X、Y的同源区段。
    【解答】解:(1)根据题中的实验方法,无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常染色体上,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不论雌性还是雄性均为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1:1:1:1,结果均相同,无法判断。
    (2)若等位基因A/a在常染色体,等位基因B/b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宽叶白花的基因型为AaXbY,窄叶红花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窄叶红花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3)为了进一步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现将F1中宽叶红花随机交配,然后观察并分析F2中表现型与性别的关系,也就是观察分析宽叶和窄叶、红花和白花的性别。若等位基因A/a和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即AaBb×AaBb,则后代窄叶和白花均既有雄性也有雌性,与性别无关。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B/b位于X染色体上,即AaXBXb×AaXBY,则后代窄叶既有雄性也有雌性,白花只有雄性。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B/b位于常染色体上,即BbXAXa×BbXAY,则后代窄叶只有雄性,白花既有雄性也有雌性。
    故答案为:
    (1)否 无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常染色体上,F1结果均相同,无法判断
    (2)AaXbY aaXBXb、aaXBY
    (3)①窄叶和白花均既有雄性也有雌性
    ②窄叶既有雄性也有雌性,白花只有雄性
    ③窄叶只有雄性,白花既有雄性也有雌性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基因位置的判断实验探究,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022•长沙模拟)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现有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进行自交,其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后代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该个体自交,若后代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2:3:6,则推测原因可能是
    ,如用B﹣b、D﹣d表示相关基因,后代中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比例为 。
    (2)让该个体自交,若后代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3:3:5,则推测原因可能是

    (3)在某种雌雄异体生物中获得基因型分别为BbXDXd、BbXDY的雌雄个体,让其相互交配,后代分离比也是1:2:3:6,可以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及与性别的关系,判断致死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请写出判断的依据。(要求分别写出后代雌雄个体的分离比)
    若 ,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 ,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XDXD致死。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解答】解:(1)假设这2对基因为B/b、D/d,自交后代分离比为1:2:3:6,B_:bb=(2+6):(1+3)=2:1,D_:dd=(3+6):(1+2)=3:1,说明BB纯合致死,因此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依据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3:6,则BbDd的个体比例=4/(1+2+3+6)=。
    (2)若BbDd产生的B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1Bd:1bD:1bd)×(1BD:1Bd:1bD:1bd),统计后代分离比为5:3:3:1,因此答案是同时含两种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3)让基因型分别为BbXDXd、BbXDY的雌雄个体杂交,其中基因型为Bb和Bb的个体杂交,子代1BB:2Bb:1bb,基因型为XDXd和XDY的个体杂交,子代XDXD:XDXd:XDY:XdY=1:1:1:1,
    后代分离比也是1:2:3:6,说明某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如果BB致死(致死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BBXDXD、BBXDXd、BBXDY、BBXdY的个体死亡,由表可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2:1:1;如果XDXD致死,则基因型为BBXDXD、BbXDXD、bbXDXD的个体死亡,由表可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
    故答案为:
    (1)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同时含两种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3)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2:1:1 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
    【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出致死的基因,再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2022•湖北)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
    B.若Ⅰ﹣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
    C.若Ⅲ﹣2为纯合子,可推测Ⅱ﹣5为杂合子
    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男女均有患者,说明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母亲Ⅱ﹣4为患者,所生儿子Ⅲ﹣5表现正常,说明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Ⅰ﹣2表现正常,所生儿子Ⅱ﹣3为患者,说明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该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答】解:A、据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即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A正确;
    B、若Ⅰ﹣2为纯合子,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3是杂合子,B正确;
    C、若Ⅲ﹣2为纯合子,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法推测Ⅱ﹣5为杂合子,C错误;
    D、假设该病由A、a基因控制,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2(aa)和Ⅱ﹣3(Aa),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A﹣)的概率为;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Aa)和Ⅱ﹣3(aa),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aa)的概率为,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2•山东)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
    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D.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分析】根据题意,光滑形边缘对锯齿状边缘为显性。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向不同方向突变而形成的等位基因,此时这些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能由不同的基因经过突变形成的,此时这些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AB、杂交组合①×③、①×④的子代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这3种隐性基因互为等位基因;而①与②杂交,子代为光滑形,说明②的隐性基因与①的隐性基因是非等位基因关系。因此,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AB正确;
    C、杂交组合①×②子代为光滑形,①×⑤的子代光滑形,说明①与②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非等位基因,是由不同基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①与⑤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非等位基因,是由不同基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②与⑤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故②与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或光滑形,C错误;
    D、①与④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等位基因,②与⑥杂交子代为锯齿状,说明②与⑥具有的的隐性基因是等位基因,①与②是非等位基因,所以④和⑥是非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子代叶片边缘为锯光滑形,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应用,要求掌握突变类型及遗传特定,结合题中具体情境准确分析不同突变品种之间的遗传规律,再运用有关的规律、方法进行推理、计算。
    (2022•乙卷)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分析】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因此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2、题意分析:芦花鸡与非芦花鸡进行正交与反交,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相关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说明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假设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为A/a,反交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正交所得F1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为1:1,可知正交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进一步分析可知子代中芦花鸡均为雄性,非芦花鸡均为雌性,表现出伴性遗传中的交叉遗传特性。
    【解答】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正交亲本中雌鸡基因型为ZAW,表现为芦花鸡,雄鸡基因型为ZaZa表现为非芦花鸡,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正交子代的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AZa,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也是ZAZa,均为杂合体,B正确;
    C、反交子代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雌雄相互交配,所产雌鸡的基因型为ZAW和ZaW,既有芦花鸡,又有非芦花鸡,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正交子代芦花鸡均为雄性,非芦花鸡均为雌性,所以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下的伴性遗传,要求考试明确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特点,能够运用伴性遗传规律分析题干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从而判断显隐性关系及有关的基因型,再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2021•湖北)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
    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
    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50%
    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酒窝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设相关基因为A、a,则有酒窝为AA和Aa,无酒窝为aa,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结合题意可知,甲为有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或Aa,丙为有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或Aa,若两者均为Aa,则生出的孩子基因型可能为aa,表现为无酒窝,A错误;
    B、乙为无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丁为无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两者结婚,生出的孩子基因型均为aa,表现为无酒窝,B正确;
    C、乙为无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丙为有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或Aa。两者婚配,若女性基因型为AA,则生出的孩子均为有酒窝;若女性基因型为Aa,则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C错误;
    D、甲为有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或Aa,丁为无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aa,则甲的基因型只能为Aa,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题干,明确相关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
    (2021•湖北)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
    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
    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
    【分析】据表可知:甲×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分析可知,红色为显性,红色与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定用A/a、B/b、C/c,甲乙丙的基因型可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只写出一种可能情况)。
    【解答】解: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AaBBCc),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A正确;
    B、据分析可知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B正确;
    C、据分析可知,组1中的F1(AaBbCC)与甲(AAbbCC)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C错误;
    D、组2中的F1(AABbCc)与丙(AABBcc)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格信息准确判断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再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2021•湖北)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IA、IB和i三者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决定的。IA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IB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B抗原。IAIB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无A抗原和B抗原。现有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对家系中各成员的血型进行检测,结果如表,其中“+”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5基因型为IAi,个体6基因型为IBi
    B.个体1基因型为IAIB,个体2基因型为IAIA或IAi
    C.个体3基因型为IBIB或IBi,个体4基因型为IAIB
    D.若个体5与个体6生第二个孩子,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
    【分析】由题表可知,呈阳性反应的个体红细胞表面有相应抗原,如个体1的A抗原抗体呈阳性,B抗原抗体也呈阳性,说明其红细胞表面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则个体1的基因型为IAIB。
    【解答】解:A、个体5只含A抗原,个体6只含B抗原,而个体7既不含A抗原也不含B抗原,故个体5的基因型只能是IAi,个体6的基因型只能是IBi,A正确;
    B、个体1既含A抗原又含B抗原,说明其基因型为IAIB。个体2只含A抗原,但个体5的基因型为IAi,所以个体2的基因型只能是IAi,B错误;
    C、由表格分析可知,个体3只含B抗原,个体4既含A抗原又含B抗原,个体6的基因型只能是IBi,故个体3的基因型只能是IBi,个体4的基因型是IAIB,C错误;
    D、个体5的基因型为IAi,个体6的基因型为IBi,故二者生的孩子基因型可能是IAi、IBi、IAIB、ii,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以人类的ABO血型为素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合定律的实质,能分析题干和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021•乙卷)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
    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
    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A、由于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所以其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A正确;
    B、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都相等,B错误;
    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比例为1:1,C正确;
    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比例为(2n﹣1):1,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山东)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
    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体
    C.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分析】分析题意:Y染色体携带s基因,发生染色体变异后,s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到M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上,将这条染色体的基因记作Ms。图示亲本的基因型和染色体组成为mmXX、MsmX,二者杂交,所得子一代基因型为MsmXX、MsmX、mmXX、mmX,再结合题干信息考虑致死情况。
    【解答】解:A、含有M的个体同时含有s基因,即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灰色,雌性个体不会含有M,只含有m,故表现为黑色,因此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A正确;
    B、含有Ms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基因型为MsMs的个体需要亲本均含有Ms基因,而两个雄性个体不能杂交,B正确;
    CD、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雄性亲本产生配子时,M和s所在染色体有可能与X染色体配对或与m所在染色体配对,故产生的雄配子有MsX、m、Ms、mX。不考虑致死情况,子一代的基因型有MsmXX、mmX、MsmX、mmXX。由于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故子一代雄性个体为XXY’(MsmXX)、XY’(MsmX),比例为1:1;雌蝇个体为mmXX,在子一代中占。子一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sX:mX:Ms:m=3:3:1:1;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考虑致死情况,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smXX:mmXX:MsmX=3:3:1,故子二代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雄性个体中MsmX(即XY′)比例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分析可知,每一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mmXX,占比升高;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分析应用,要掌握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随机交配问题的分析方法,结合题中具体情境分析遗传机制和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再运用有关的规律、方法进行推理、计算。
    (2022•重庆)半乳糖血症是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研究发现F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Ⅰ和Ⅱ,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变位点的5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未突变,“﹣”表示突变,“/”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
    A.若①和③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B.若②和④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C.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D.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分析】根据题意,“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故用F/f表示相关基因,只要有一个突变位点,就能出现f基因,故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分别是FF、Ff、Ff、Ff,⑤由于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都在Ⅰ位点突变,所以基因型是ff。
    【解答】解:A、若①和③类型的男女婚配,①基因型是FF,③的基因型是Ff,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0,A错误;
    B、若②和④类型的男女婚配,②的基因型是Ff,④的基因型是Ff,则后代患病(基因型为ff)的概率是,B正确;
    C、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②的基因型是Ff,⑤的基因型为ff,则后代患病(基因型为ff)的概率是,C错误;
    D、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①基因型是FF,⑤的基因型为ff,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0,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计算能力。
    (2022•重庆)人卵细胞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一对夫妻因妻子高龄且是血友病a基因携带者(XAXa),需进行遗传筛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2,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4
    B.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
    C.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D.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分析】分析题图,初级卵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答】解:A、若在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第一极体有24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有22条染色体,则会出现第二极体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2,A错误;
    B、人类的染色体2N=46,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B错误;
    C、若减数分裂正常,由于之前的交叉互换有可能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等位基因,故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卵细胞中也可能是XA基因,则所生男孩不患病,C错误;
    D、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则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两个a基因,卵细胞中也会携带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考查人类遗传病,旨在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识记及理解能力,对所学知识之间相互联系、推理及判断能力。
    (2021•重庆)如图为某显性遗传病和ABO血型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以下推断可能性最小的是( )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该遗传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该致病基因不在I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D.Ⅱ5不患病是因为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或突变
    【分析】系谱图分析: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假设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Ⅰ1的女儿均会患病,患病男性的母亲也会患病,与系谱图实际情况矛盾,故该遗传病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应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设相关基因为D、d,则亲代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子代患者均为Dd,正常个体基因型均为dd。Ⅰ1、Ⅰ2的血型有关基因型分别为为IAIB、ii,子代四个患者的血型有关基因型均为IAi,正常个体的血型大多为B型,只有Ⅱ5的血型为A型。
    【解答】解:AB、根据上述分析,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不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四个患者从他们的父亲继承了致病基因,但没有继承IB基因,说明该致病基因不在I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该致病基因很可能与I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Ⅱ5不患病但是血型为A型血,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或突变,是的IA所在染色体上没有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连锁情况的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基因连锁时的遗传特点,从而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022•乙卷)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白色红色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
    (2)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所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相关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是:A_B_紫色、A_bb红色、aaB_白色、aabb白色。基因A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1)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与红花杂合体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_Bb:A_bb:aaBb:aabb=(×):(×):(×):(×)=3:3:1:1,相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3:3:2;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白花植株包括aaBb与aabb,二者比例为1:1,故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是。
    (2)根据上述分析,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aaBB与aabb两种,要选用1种纯合亲本通过1次杂交实验来确定其基因型,关键思路是要判断该白花植株甲是否含有B基因,且不能选择白花亲本,否则后代全部为白花,无法判断,故而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纯合个体为亲本,与待测植株甲进行杂交。若待测白花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花色全为红花;若待测白花纯合个体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花色全为紫花。
    故答案为:
    (1)紫色:红色:白色=3:3:2 AAbb、Aabb
    (2)选用的亲本基因型:AAb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花色全为红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花色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个体基因型为aaB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首先要分析题干明确有关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再运用所学规律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设计实验判断待测个体的基因型。
    (2022•山东)果蝇的正常眼与无眼是1对相对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该性状的遗传方式,需从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显隐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正常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杂交结果绘制部分后代果蝇的系谱图,如图所示。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
    (1)据图分析,关于果蝇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可以排除的是 。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1与Ⅲ﹣2杂交的子代中正常眼雄果蝇的概率是 。
    (2)用Ⅱ﹣1与其亲本雄果蝇杂交获得大量子代,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果蝇正常眼性状的显隐性,理由是

    (3)以系谱图中呈现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要求:①只杂交一次;②仅根据子代表型预期结果;③不根据子代性状的比例预期结果)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4)若果蝇无眼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是由于控制正常眼的基因中间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所致,且该对等位基因的长度已知。利用PCR及电泳技术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时,只以Ⅱ﹣3为材料,用1对合适的引物仅扩增控制该对性状的完整基因序列,电泳检测PCR产物,通过电泳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理由是

    【分析】根据题意,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同源区段遗传,那么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的遗传方式有以下可能: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控制正常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由A/a控制,再结合系谱图及其他信息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解:(1)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同源区段遗传,Ⅰ﹣1正常眼雌果蝇与Ⅰ﹣2无眼雄果蝇杂交,Ⅱ﹣4为正常眼雌果蝇,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雌果蝇均为无眼;Ⅰ﹣4正常眼雌果蝇与Ⅰ﹣3无眼雄果蝇杂交,Ⅱ﹣3为正常眼雄果蝇,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不可能为伴Y遗传,如果是伴Y遗传,Ⅱ﹣3雄果蝇应为无眼。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无眼为隐性性状,Ⅰ﹣2的基因型为XaY,Ⅱ﹣2的基因型为XAXa,Ⅱ﹣3基因型为XAY,则Ⅲ﹣2的基因型为XAXA、XAXa,Ⅲ﹣1基因型为XAY,两者杂交,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3: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Y=1:1,后代正常眼雄果蝇的概率为×=。
    (2)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无眼性状为隐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Ⅰ﹣2的基因型为XaY,Ⅱ﹣1的基因型为XAXa,两者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表型及比例为正常眼雌性:无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无眼雄性=1:1:1:1;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的基因型为aa,Ⅱ﹣1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表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1:1,再考虑性别,则有正常眼雌性:无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无眼雄性=1:1:1:1;如果无眼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的基因型为Aa,Ⅱ﹣1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也为Aa:aa=1:1,表型为正常眼:无眼=1:1,雌雄比例为1:1,正常眼雌性:无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无眼雄性=1:1:1:1,故不能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3)若要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可通过测交或者杂交的方式判断,根据题干信息只进行一次杂交、仅根据子代表型预期结果,不涉及子代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测交是在已知相对性状显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不适用于本题,故选择Ⅱ﹣2(或Ⅱ﹣1、Ⅱ﹣4)和Ⅱ﹣3杂交的方式来判断。如无眼性状的遗传为伴X隐性遗传,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XAXa×XAY,后代雌果蝇均为正常眼、雄果蝇有正常眼和无眼,只有雄果蝇有无眼性状;如无眼性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Aa×Aa,后代雌蝇、雄蝇既有正常眼也有无眼;如无眼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aa×aa,后代雌蝇、雄蝇都只有正常眼。
    (4)若无眼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是由正常眼基因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所致,则电泳时无眼基因的长度比正常眼基因短。若无眼性状的遗传伴X隐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为XaY,PCR扩增后,产物只有一条显示带;若无眼性状的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为Aa,PCR扩增后电泳的产物有两条显示带;若无眼性状的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为aa,PCR扩增后电泳的产物有一条显示带,故根据电泳结果不能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
    故答案为:
    (1)伴Y遗传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不能 不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隐性遗传,Ⅱ﹣1和亲本杂交,后代雌雄性表型和比例相同
    (3)Ⅱ﹣2(或Ⅱ﹣1、Ⅱ﹣4)和Ⅱ﹣3杂交 若后代雌果蝇均为正常眼、雄果蝇有正常眼和无眼,只有雄果蝇有无眼性状,则无眼性状的遗传为伴X隐性遗传;若后代雌蝇、雄蝇既有正常眼也有无眼,则无眼性状的遗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后代雌蝇、雄蝇都只有正常眼,则无眼性状的遗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不能 若无眼性状的遗传伴X隐性遗传,PCR扩增后电泳的产物只有一条显示;若无眼性状的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PCR扩增后电泳的产物有两条显示带;若无眼性状的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CR扩增后电泳的产物有一条显示带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伴性遗传的分析应用,要掌握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结合题中具体情境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有关的规律、方法进行推理、计算。
    异常情况
    Aa自交后代异常情况
    合子致死
    AA致死
    子代Aa:aa=2:1
    aa致死
    子代为AA和Aa,全为显性性状
    配子致死
    含A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子代Aa:aa=1:1
    含a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子代全为显性,无性状分离
    不完全显性
    如AA为红花、Aa为粉红花、aa为白花,则Aa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复等位基因
    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A、IB、i
    杂交组合
    甲×丙
    乙×丙
    F1
    全为正常叶植株
    全为正常叶植株
    F2
    正常叶植株36株,缺刻叶植株28株
    正常叶植株27株,缺刻叶植株37株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①发病率女性 高于 男性;② 世代 遗传;③男患者的 母亲和女儿 一定患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①发病率男性 高于 女性;② 隔代交叉 遗传;③女患者的 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XaXa ×♂XaYA

    ♂XaYA ♀XaXa
    (♂全为显性,♀全为隐性)
    ♀XAXa ×♂XaYa

    ♀XAXa、XaXa、♀XaYa、XAYa
    (♀♀中显隐性均为1:1)
    性染色体组成
    XXY
    XO
    XXX
    OY
    表现型
    雌性可育
    雄性不育
    死亡
    死亡
    自交法
    F1自交,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则符合分离定律
    F1自交,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测交法
    F1测交,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 ,则符合分离定律
    F1测交,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1: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花粉鉴定法
    若F1花粉类型为 1:1 ,则符合分离定律
    若F1花粉类型为 1:1:1: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单倍体育种法
    (F1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若植株有 两 种表型,比例为 1:1 ,则符合分离定律
    若植株有 四 种表型,比例为 1:1:1: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XBXB
    XBXb
    XBY
    XbY
    1AA
    致死
    2Aa
    6红眼卷翅
    2棕眼卷翅
    1aa
    3红眼长翅
    1棕眼长翅
    品系




    基因型
    DDGG
    ddGG
    DDgg
    ddgg
    杂交组合
    子代叶片边缘
    ①×②
    光滑形
    ①×③
    锯齿状
    ①×④
    锯齿状
    ①×⑤
    光滑形
    ②×⑥
    锯齿状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1
    甲×乙
    红色籽粒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个体
    1
    2
    3
    4
    5
    6
    7
    A抗原抗体
    +
    +

    +
    +


    B抗原抗体
    +

    +
    +

    +

    类型
    突变位点






    +/+
    +/﹣
    +/+
    +/﹣
    ﹣/﹣

    +/+
    +/﹣
    +/﹣
    +/+
    +/+

    相关试卷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讲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讲练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