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解析版).docx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秋·江苏宿迁·高三月考)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右图)。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后期的蕨类植物。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草地B.沙漠C.浅海D.湖泊
    2.晚古生代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 )
    A.鸟类化石B.煤炭资源C.恐龙化石D.野生葡萄
    【答案】1.D 2.B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轮叶化石中的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喜欢湿润、阴凉、温暖的生长环境。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耐旱性极差,多是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耐旱品种极少。因此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湖泊,适宜蕨类植物生长,D正确;而草地、浅海、沙漠不适宜蕨类植物生长,ABC错误。故选D。
    2.鸟类属于陆生的脊椎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A错误;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因此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可以发现煤炭资源,B正确;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C错误;野生葡萄属于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B。
    (2023秋·天津北辰·高三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月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6月16日在斐济群岛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公里,下图为地震中心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B.上地幔C.地核D.下地幔
    4.本次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原因正确的是( )
    A.此次地震震级小B.震中周边人口密度小
    C.此次震源深度小D.房屋建筑抗震等级低
    【答案】3.B 4.B
    【解析】3.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震源深度130千米,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地幔,属于上地幔,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地震震级较高,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洋上,震中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受灾程度较低,损失较小,B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较大,C错误;房屋建筑抗震等级低,会导致损失较大,D错误。所以选B。
    (2023秋·河南信阳·高三月考)我国将在青海省冷湖附近建设一座中国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观测条件可以媲美国际公认的三个最佳光学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智利北部山区、夏威夷莫纳克亚峰和南极内陆冰穹)。同时,我国已获准在智利北部的文特峰建立光学天文观测站。下图为冷湖和文特峰观测站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影响材料中所有天文观测基地选址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气温 ②降水 ③光污染 ④基础设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与文特峰观测站相比,冷湖天文观测站的突出优势是( )
    A.空气稀薄B.人口稀少C.土地廉价D.夜长更长
    7.我国建设文特峰观测站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基本实现全天时连续观测 ②获得更加优越的观测条件
    ③开展射电天文观测 ④利于观测南半球天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5.B 6.A 7.C
    【解析】5.材料中的天文观测基地既有位于高纬度的南极内陆冰穹,也有位于热带的夏威夷莫纳克亚峰与智利北部的文特峰,说明气温的影响较小,①错误。材料中的天文观测基地所在地降水量均较小,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利于观测,②正确。材料中的天文观测基地所在地均属于人口密度较小的区域,人类活动少,光污染较少,利于观测,③正确。材料中的天文观测基地所在地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冷湖天文观测站的海拔高于文特峰观测站,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透明度越好,越有利于天文观测,A正确。人口稀少、土地廉价是两地共有的特征,不是比较优势,BC错误。因缺乏时间(夏半年或冬半年)的限制,难以确定冷湖观测站夜长更长,且黑夜长并不能说明一定是晴夜长,观测条件更优,D错误。故选A。
    7.冷湖(94°E)与文特峰(72°W)时差近12小时,可实现全天时(24小时)连续观测,①正确;冷湖可以媲美文特峰的观测条件,②错误;文特峰观测站是光学天文观测而不是射电观测,③错误;文特峰观测站位于南半球,有利于观测天空的南天区,我国天文观测的是主要是北天区,观测区域上能达到互补,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秋·辽宁大连·高三大连八中月考)绒布河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山高谷深,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河谷南部和西侧多冰川。下图示意绒布河谷来年5月29日—6月29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8-9小题。
    8.北京时间上午7—10时,绒布河谷的微弱太阳辐射直接来自( )
    A.河谷谷底冰川反射B.河谷内西坡地面反射
    C.河谷内东坡地面反射D.珠峰地面辐射
    9.绒布河谷太阳辐射骤增、骤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体遮蔽作用显著B.天气变化剧烈
    C.大气中粉尘变化大D.臭氧层变化显著
    【答案】8.B 9.A
    【解析】8.5月29日—6月29日,北京时间上午7——10时,绒布河谷的地方时大致为5——8时,太阳高度角较小,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呈西北—东南走向,受东侧山地的遮挡,河谷谷底无法接收到太阳辐射,A错误。河谷内西坡在上午时位于阳坡,太阳辐射照射到西坡,且西坡多冰川分布,反射率较高,将太阳辐射反射至河谷内,B正确。河谷内东坡在上午时位于阴坡。无法接收太阳辐射,C错误。珠峰地面海拔远高于绒布河谷,珠峰地面的地面辐射无法到达绒布河谷,D错误,故选B。
    9.由于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山峰与谷底相对高度大,导致日出后和日落前,两侧高大山体阻挡太阳辐射,只有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可以照射到河谷中时,太阳总辐射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A正确。连续一个月内从日出到正午前后不会都出现相同的天气变化,B错误。绒布河谷内人口密度小,大气中粉尘含量较小,C错误。臭氧层不会出现日出至正午的有规律的变化,D错误,故选A。
    (2023秋·河南周口·高三月考)“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B.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宇宙环境不安全
    【答案】10.C 11.C
    【解析】10.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②、③位置,C正确;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①、④位置、②、④位置时,月球不在地球和金星中间,BD错误;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①、③位置时,月球虽然在地球、金星中间,但三者位置不呈一直线,A错误。故选C。
    11.金星是地内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A错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体积与质量与地球相近,B错误;金星的大气主要是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组成,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没有生命存在,C正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宇宙环境都是相对安全的,D错误。故选C。
    (2022秋·广东河源·高三月考)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地质时期(冥古宙-显生宙),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B.频繁的火山爆发C.生物的呼吸作用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13.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
    【答案】12.D 13.D
    【解析】12.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D符合题意;海陆变迁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排除A;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排除B、C。故选D。
    13.地壳演化史中,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由此判断,古生代时期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023秋·陕西渭南·高三月考)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34.59°N,98.34°E)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的( )
    A.丁层B.乙层C.丙层D.甲层
    15.地球的内部圈层中( )
    A.地壳与地幔构成岩石圈B.地壳厚度最薄,地幔厚度最大
    C.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答案】14.D 15.C
    【解析】14.读图可知,甲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甲表示地壳,乙和丙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应为地幔,乙位于上部为上地幔,丙位于下部为下地幔,丁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应为地核。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此处的地壳厚度大于39~41千米,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仅17km,说明震源位于地壳之中,不可能位于上地幔、下地幔和地核之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地壳与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构成岩石圈,A错误;在地球内部三大圈层中,地壳的厚度最薄,地核的厚度最厚,地幔厚度居中,B错误;软流层温度高,呈可塑性状态,局部呈溶融状态,且临近岩石圈,因此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正确;地震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因此外核呈熔融状态或液态,但地震纵波在内核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一般认为内核为固态,D错误。故选C。
    (2023秋·湖南益阳·高三南县第一中学月考)2021年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6.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B.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D.公转周期长短
    17.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B.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C.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D.有昼夜交替
    【答案】16.B 17.C
    【解析】16.火星质量体积都比地球小很多,重力加速度大小差距很大,A错误;昼夜交替是自转的运动意义,两行星自转周期相差无几,昼夜交替周期长短相当,B正确;火星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更大,表面温度与地球差距较大,C错误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D错误。所以选B。
    17.火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因此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C正确;火星没有生命存在,A错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B错误;有昼夜交替现象是自转的行星共有的现象,不是人类对火星探测情有独钟的原因,D错误。所以选C。
    (2023秋·陕西榆林·高三月考)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地壳等厚度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据图分析可知( )
    A.任意两地地壳厚度差异与其相对高差大致相等
    B.喜马拉雅山脉处地壳厚度最厚
    C.图中地壳厚度大致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逐渐变薄
    D.图中所有断层均位于板块内部
    19.推测自我国东南沿海到图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的变化是( )
    A.由薄变厚B.由厚变薄C.变化不大D.薄厚相间
    【答案】18.C 19.A
    【解析】18.根据图示,从南向北,地壳厚度先增加再减少,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逐渐变薄,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与拉萨的相对高度超过4千米,但两地的地壳厚度超过20千米,两地的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相对高度,A错误;海拔最高的地方在喜马拉雅山,但其地壳厚度不是最大的,B项错误;断层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板块内部,并不是板块交界处,D项错误;故选择C。
    19.图中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大致呈正相关,山地的地壳一般比平原的地壳厚,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自沿海到青藏高原大致地势越来越高,故我国东南沿海到图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由薄变厚。故A正确;因此排除B、C、D,选择A。
    (2023·河北秦皇岛·昌黎一中校考模拟)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完成下面20-22小题。
    20.下列地质年代由老至新排序正确的是( )
    A.新生代一古生代-中生代B.太古宙-新生代-中生代
    C.二叠纪-三叠纪-第四纪D.新近纪一白垩纪-第四纪
    21.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侏罗纪→寒武纪→石炭纪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22.下列是重要的铁矿产形成时期的是( )
    A.前寒武纪B.第四纪C.侏罗纪D.石炭纪
    【答案】20.C 21.B 22.A
    【解析】20.地质年代,早期的太古宙和元古宙,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根据所学知识,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错误;三叶虫→鱼类→恐龙,B正确;寒武纪→石炭纪→侏罗纪,C错误;两栖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D错误。故选B。
    22.由所知识可知,前寒武纪时期是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甘肃白银·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校考模拟)电影《2012》描述了地球因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的场景:主人公刚刚跑过的地面轰然塌陷;汽车在喷发的火山“流弹”中飞驰;飞机从地缝中、倒塌的楼宇中穿梭而过……据此完成下面23-24小题。
    23.目前有证据表明太阳活动( )
    A.可能引发拉尼娜现象B.不可能干扰互联网通信
    C.可能引发日环食现象D.不可能引发地球物种灭绝
    24.如果有导演要拍摄同题材电影,场景最佳设置可以是下世纪的( )
    A.2100—2101年B.2115—2116年C.2148—2149年D.2180—2181年
    【答案】23.A 24.A
    【解析】23.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可能干扰互联网通信,B错误;日环食现象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可能引发地球物种灭绝,D错误;目前有证据表明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进而影响气候,可能引发拉尼娜现象,A正确。故选A。
    24.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2012年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若有导演要拍摄同题材电影,场景最佳设置时间应与2012年的时间相差11年的倍数,2100与2012年相差88年,为11年的倍数,符合题意,A正确;2115与2012年相差103年,不是11年的倍数,不符合题意,B错误;2148与2012年相差136年,不是11年的倍数,不符合题意,C错误;2180与2012年相差168年,不是11年的倍数,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2022·甘肃白银·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校考模拟)下图为我国局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影响图中A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26.下列哪些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 )
    A.黄山四绝之温泉B.我国东部的季风
    C.天文大潮D.汶川地震
    【答案】25.C 26.B
    【解析】25.根据图中信息,A处为雅鲁藏布江大拐湾处,西南季风沿谷地进入,受地形抬升,带来丰富的降水,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所以太阳辐射总量较少,C正确,纬度较低,按理来说太阳辐射较强,A错误,A处不在沿海,B错误,A处没有洋流的影响,D错误,所以选C。
    26.黄山四绝之温泉,是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形成,A错误,汶川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产生的,D错误;天文大潮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产生的,C错误,我国东部的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与海洋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幅度不同,形成海陆气压的差异,从而形成季风,季风也会带来天气变化,影响太阳辐射,B正确。所以选B。
    (2022·河北张家口·统考一模)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下图示意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27-28小题。
    27.海南岛太阳能空间分布特点是( )
    A.随海拔增高而增多B.由中部向四周递增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东西部多于南北部
    28.影响海南岛太阳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纬度、海拔B.洋流、地形C.纬度、天气D.洋流、海拔
    【答案】27.B 28.C
    【解析】27.由图可知,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中部较少,沿海较多;西南沿海最多。因此海南岛太阳能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中部向四周递增,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由图可知,三亚年太阳辐射量多于海口,说明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太阳能越丰富;同纬度相比,中部年太阳辐射量少于东部,更少于西部沿海,原因是中部为山地,多地形雨,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西部沿海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进而造成太阳能分布差异。C正确;与海拔、洋流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023·湖南邵阳·统考模拟)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了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地质研究表明,早第三纪末期,喜马拉雅山脉在强烈的造山运动中隆起,成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据此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 )
    A.地壳B.软流层C.上地幔D.下地幔
    30.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时期,地球上出现并繁盛的生物种类是( )
    A.无脊椎动物B.鱼类C.恐龙D.哺乳类
    【答案】29.A 30.D
    【解析】29.震源深度20千米,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于震源的深度,故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结合材料“地质研究表明,早第三纪末期,喜马拉雅山脉在强烈的造山运动中隆起,成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第三纪属于新生代,此时代繁盛的物种为哺乳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山东枣庄·枣庄八中统考模拟)Qαβ/Q(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月总量与水平面太阳总辐射量之比)表示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程度;方位角为从正北方向算起,按顺时针方向度量的角度。下左图示意长江流域太阳辐射随坡度变化受坡向的影响,下右图示意长江流域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受坡向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31-32小题。
    31.长江流域山地坡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 )
    A.随着坡度增大,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减小B.随着坡度增大,东西坡太阳辐射差异增大
    C.随着纬度增大,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增大D.随着纬度增大,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减小
    32.地面太阳辐射在不同坡向差异大,其原因是不同纬度和坡度( )
    A.大气湿度差异大B.昼夜长短差异大
    C.太阳入射角差异大D.植被覆盖差异大
    【答案】31.C 32.C
    【解析】31.由图可知,随着坡度增大,南坡180°北坡0°的太阳辐射差异变大,A错误;方位角为从正北方向算起,按顺时针方向度量,西坡270°和东坡90°附近太阳辐射差异小,B错误;随坡度或纬度增大,南坡180°北坡0°的太阳辐射差异增大,也就是说南北方向差异增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32.大气湿度不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A错误;同一地区的不同坡向,昼夜长短差异小,B错误;植物覆盖率不影响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D错误;随着纬度增大,太阳高度角减小,太阳光线在南坡与坡面的夹角有增大趋势,而北坡挡光现象更加严重;由图可知,该地坡度很小,在0°到12°之间,随着坡度增大,太阳入射光线在南坡与坡面的入射角逐渐增大,而北坡挡光现象越来越严重,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大,C正确。故选C。
    33.(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图中(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答案】C
    【详解】从生物多样性来看,奥陶纪比寒武纪生物物种更加丰富,A选项错误。从所学知识可知,侏罗纪是大型爬行类生物恐龙所在的时代,并非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选项错误。从图中资料可以看到第3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其地表温度相较之前有很大上升,故第3次物种大灭绝可能与地表升温有关,C选项正确。生物的演化其影响因素较多,其形成过程较为复杂,D选项错误。故选C。
    (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深空网是支持深空探测活动,放飞人类太空梦想的核心系统。深空站作为深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建立天地联系通道,实现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其系统复杂,对站址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建设维护成本极高。我国已基本建成功能完备、性能先进、全球布局的深空网,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保驾护航。左图示意佳木斯深空站,右图示意全球主要深空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34-36小题。
    34.单个深空站无法实现对航天器的连续测控覆盖,主要是因为( )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
    35.为了实现全天24小时360°对航天器的连续跟踪,需要建立的深空站个数至少是( )
    A.2B.3C.4D.5
    36.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深空站的全球布局,右图中①~④可选为站址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34.B 35.B 36.C
    【分析】34.由于地球自转,当航天器背对地球时,无法直接与地球建立信号联系,因此需要多个深空站连续工作,B正确。对航天器的信号覆盖与地球公转、地球形状、地球大小无关,A、C、D错误。故选B。
    35.每个深空站的覆盖范围在经度上大约间隔约120 °,为了克服地球自转影响, 实现对深空航天器的连续测控覆盖, 360°至少需要建立3个深空站,才能实现全天24小时360°对航天器的连续跟踪,B正确。故选B。
    36.由于中国现有测控站经度相差较大,尤其是与阿根廷的经度差太大,使得对航天器的监测无法做到100%全覆盖,结合下图可知,①③已经在覆盖范围内,因此需要增加南半球的两个测控站以扩大覆盖范围,②④适合。故选C。
    (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 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面37-38小题。
    37.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
    38.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
    A.侵入岩B.喷出岩
    C.变质岩D.沉积岩
    【答案】37.A 38.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类型。
    37.地球的内部结构分层中,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往下到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钻井深8588米”,可见未穿透地壳,也未达莫霍面,故A正确,B错误。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钻井既然未穿透地壳,当然更不会穿透岩石圈,也不会即将穿透地幔,故CD错误。
    38.油气资源多储藏在沉积岩中,油气钻井深达8500米,说明当地拥有深厚的沉积岩,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 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图2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下列39-40题。
    39.图2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40.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
    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D.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答案】39.B 40.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月球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地球运动知识的迁移能力,总体难度较大。
    39.读图可知,图2中金星、木星及火星均出现在夜空,说明此时为月球的夜晚,且金星位于西方的月平线上,说明此时为傍晚时分。图中①处月球远离地球一侧为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火星及金星等行星不会有如此明亮,A错。此时金星位于西侧地平线上,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刻,②位置远离地球的一侧此时随着月球公转将进入黑夜,为日落时刻,B对。③位置为夜晚,金星不会出现在夜空,C错。④为日出时刻,此时金星应位于东方天空,D错。故选B。
    40.恒星光线为平行光,地球不会遮住银河系的光芒,A错。流星是彗星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发光现象,月球没有大气,不会有流星现象,B错。由于月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太阳也是东升西落的,C错。嫦娥四号位于月背,有可能看到水星与金星和太阳会同时在出现在星空中,D对。故选D。
    行星
    地球
    火星
    质量(地球为1)
    1.00
    0.11
    体积(地球为1)
    1.00
    0.15
    平均密度(g/cm2)
    5.52
    3.96
    公转周期
    1年
    1.9 年
    自转周期
    23小时56分
    23小时37分
    四季更替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湖泊(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湖泊(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3 地球的运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3 地球的运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3地球的运动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3地球的运动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