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探索,师生研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
7.种子的传播
教学目标
1.能基于观察获得的信息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2.能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果实的结构。
3.能基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已有认知,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意识到植物的外形特征与环境相关,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若干凤仙花(或菜籽花)植物、若干试管等。
学生准备:凤仙花、镊子、记录单、双面胶、剪刀、A4 纸、放大镜、棉签、百合花等。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果实里面有种子,果实成熟后要把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长出新的植物。那么植物是怎样将种子传播出去的呢?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二、新课探索
师:1.收集一些成熟的果实,用手轻轻地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有什么现象发生?
推测凤仙花是怎样将种子传播出去的。
生:交流讨论,实验思考,回答问题。
师:2.观察苍耳的果实和种子,描述苍耳果实的外部特征。
推测苍耳的种子是怎样被传播出去的。
生:交流讨论,实验思考,回答问题。
师:观察蒲公英的果实,描述蒲公英果实的外部特征。推测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看提示思考、实验、交流回答问题。
师:4.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推测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看提示思考、实验、交流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在观察,建立起果实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生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
三、师生研讨
师:1.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他们的果实和种子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提示思考、实验、交流回答问题。
师:2.植物将种子传播出去有什么意义呢?
生:提示思考、实验、交流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明白传播种子对植物繁殖后代有重要意义。 )
拓展
根据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做一个果实模型,模拟种子的传播。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交流总结。
1.弹力传播:凤仙花、油菜、大豆等,果皮干裂后会卷曲并将种子弹射出去。
2.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蒺藜等,果实有钩、刺或好吃。
3.风力传播:蒲公英、蓟、槭树等,果实轻小,有翅或毛。
4.水力传播:椰子、莲蓬等,果实中有很多空气,或有丰厚的纤维质,能浮在水面上。
课堂巩固
1.芦的果实很轻,上面有绒毛或翅,这样的果实适于( A )。
A.风力传播B.动物传播C.弹射传播
2.小亮用手触碰了凤仙花果实,种子爆裂开,将种子传播出去。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和( C )是相同的,都是弹力传播。
A.苍耳B.蒲公英C.黄豆
3.下列特点的种子适合利用动物传播的是( A )。
A.有小刺或多肉好吃B.轻,有绒毛C.果荚开裂,种子能滚动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将课后习题完成
板书设计
7.种子的传播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花朵凋谢后果实逐 渐形成。对于植物的果实,学生其实并不陌生,生活中学生吃的许多水果、干果、蔬菜都是植 物的果实。学生能够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果实,但可能从未思考过果实对于植物自 身有什么作用。学生知道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但可能并没有关注过花变果的过程。
但是在今天的实验中,有些同学的实验步骤出现错误,教师需要指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探索,师生研讨,拓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探索,师生研讨,拓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2024)5.凤仙花开花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探索,师生研讨,拓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