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免费教案
展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西师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单元中的内容。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概念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维的初步培养,也是学生由具象的算法向抽象的算理过渡的一块基石,对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能力提升都将起到“再上一层楼”的作用。分两步进行口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计算方法和思维过程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最简单的分析、归纳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规律。
2、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口算,而且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较为薄弱,行为习惯也有待加强培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②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过程预设】
一、游戏导入,铺垫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依次出示卡片:5+2,1+3,6+3,4+5,9+1,8+2,3+4。
师:我的朋友在哪里?并且出示卡片5+2
生:你的朋友在这里,5+2=7。
激趣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例1
理解图意,梳理教学信息
根据教学信息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
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你能用算式把你刚才的想法表示出来吗?(列出算式)
探求连加的算法
2+4+3像这样的式子我们叫做“连加”,先算2+4=6,再算6+3=9(强调第二步的加法一定要用第一步的结果)
小结:连加就是有两步或者两步以上的加法,我们按照从左往右的步骤进行计算。
练习巩固算法
2+1+3= 3+1+5=
教学例2
观察、梳理教学信息,提数学问题
还剩下多少给南瓜?
列式并理解连减的意义
生列式:9-3-2 或 9-2-3
说说算式的意义(重点讲学生理解第一步算式的意义)
讲一讲,这样列式就是连减
连减的算法及顺序
先算9-3=6,再算6-2=4
完成巩固练习
9-5-3= 8-3-5=
总结强化,练习巩固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连加连减,再计算时可以从右往左开始计算第一步,再用第一步的结果进行第二步计算。
完成练习
2+4+3= 9-3-2=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a href="/sx/tb_c400986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连加、连减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学生评估,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a href="/sx/tb_c404984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学设计</a>,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评估,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连加 连减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a href="/sx/tb_c8422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连加 连减优质教案</a>,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