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这个“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2.“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创办近代工业 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 D.兴办大生纱厂
3.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4.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jíjí。急迫;急忙)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的局面。为此,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强兵富国的运动。关于这场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5.《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6.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7.史学家蒋廷黼(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年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9.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右边示意图中的“?”应填入( )
A.兴办新式学校
B.翻译外国书籍
C.裁撤冗官冗员
D.开办民用企业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奕䜣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治国在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1)据恭亲王奕䜣的奏折,概括出清朝亲王贵族也倡导洋务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以制器为先”采取的重大举措。
材料二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中国资本主义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2)洋务运动期间,以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为例,根据所学回答这些民用企业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根据所学分析李鸿章为什么说自己办的洋务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四年,又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附设译书局。五、六年间,左宗棠奏请在福建设船厂,附设船政学校。六年,设同文馆于京师。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十年,曾国藩、李鸿章始派学生赴美国留学。十一年,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筹办铁甲兵船。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六年,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七年,设开平矿务局。八年,设上海机器制布厂。十一年,设天津武备学堂。十三年,又开漠河金矿。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十五年,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迨二十二年(1896年),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是年,又设邮政局。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指出“新政”的起止年代。
(2)据材料,概括“新政”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3)关于材料中的“新政”,中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洋务运动”,外国史学界一般称之为“自强运动”,还有学者称之为“同光新政”“自救运动”等。你最认同其中的哪一种称呼?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2.A3.D4.D5.B6.B7.C8.D
9.B10.D
11.(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统治阶级的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
12.(1)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措施:
文化教育上:设立翻译馆,翻译西方书籍。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作用: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军事上:创办近代军事企业,建立新式海军,设立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国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经济上:设立近代民用企业,修建铁路。
作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社会生活方面:设立电报局、邮政局。
作用: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3)①我最认同第一种称呼。理由:“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相关事务,因此可以叫做“洋务运动”。
②我最认同第二种称呼。理由:“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进行的一项运动,他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因此可以叫做“自强运动”。
③我最同意第三种称呼。理由:“新政”开始于同治元年,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二年,因此可以叫“同光新政”;“新政”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一次运动,因此可以叫做“自救运动”。(言之有理即可)时间(年)
创办人
企业
类型
1861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军事工业
1865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军事工业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湖北织布官局
民用工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4课 洋务运动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