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做“热气球”》参考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91617/0-17299042133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拓展,回顾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
学期
上
课题
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科书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说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变冷后会下降。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并用画图、书写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可以重复。
了解热空气上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说出空气受热会上升,变冷会下降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现象,形成感性认识,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热气球现象”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聚焦
1.观看新闻:首届张掖热气球运动
2.简述:热气球的发展史
3.问题:人们怎样让热气球上升到空中?人们又是怎样让热气球缓缓回到地面的?
【教学意图】通过现今人们喜爱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引发学生聚焦本节课主要问题:热气球上升、下降的原因。
二、探索
(一)查阅资料,认识热球球的结构
球壳
燃烧器 热气球
负载
探索热气球升空、下降的原因
1.思考:
实验中用什么模拟什么?
模拟物和被模拟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球壳——保鲜袋/垃圾袋(轻)
燃烧器——蜡烛(热量)
负载——×
2. 观看或进行模拟实验
思考:实验过程中我们应当观察什么?注意哪些问题?
(1)观察加热前后塑料袋与空气的变化
(2)记录加热前后的现象
(3)重复实验,并记录
(4)注意安全
3. 收集证据
结论:空气受热会上升,变冷会下降。
【教学意图】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了解热气球的结构。初步学习模拟实验的过程、方法、特点。通过模拟实验收集证据。
研讨
(一)分析讨论:加热空气前后的变化
1.比较热量的变化
2.比较塑料袋形状的变化
3.比较塑料袋体积和质量的变化
4.比较塑料袋位置的变化
小结:引起加热后塑料袋上升和下降的现象的原因是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质量变轻。
(一)解释热气球上升、下降的原因
加热后,球壳里面的空气______变大,所以热气球会上升;降落时,调节球壳里面的温度比上升时低,球壳里面的空气______变小,所以热气球会下降。
【教学意图】联系已有知识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热气球受热上升,变冷下降的背后的原因。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四、拓展
1.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孔明灯为什么会上升?
2.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观察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现象?[
3.解释热空气为什么能够气球?
【教学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历史与现代生活中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学以致用。
五、回顾与反思
完善气泡图
【教学意图】将所学科学概念建立联系,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一等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案,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