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080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080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080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案
展开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来做“热气球”》
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的升降现象。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热气球加热上升的图片,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并做出初步的解释。
探索板块,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研讨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进行解释。本课实验现象所指向的物理概念是: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学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热气球模拟实验方法,对空气的这种物理性质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知,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空气变冷后会下降就可以了,不需要对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深入学习。
拓展板块,通过出示“孔明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解释其飞行的原理,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
本课还渗透了课程标准中有关“运动”、“热”的内容:“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以及“热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以上内容给予适当关注。
【学情分析】
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三年级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对热气球具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了解“热气球是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的这一前概念,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着眼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了解空气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上升。
2.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了解热气球能升空是由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从而带动了热气球升空,空气冷却后热气球又会降下来。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描述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并对类似的现象进行解释。
2.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运用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设计和记录实验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
2.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拓展活动,了解孔明灯的飞行原理以及危害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
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蜡烛2支,点火器1个,塑料袋1个,纸筒1个,教学课件及视频。每个小组:塑料袋1个,蜡烛1支,纸筒1个,点火器1个,实验观察记录表1张。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示谜面:身体形状像灯泡,有了热气能升高,载人载物飞空中,娃娃聪明都知道。(板书热气球)
2.教师出示热气球的图片,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许多旅游景点提供乘坐热气球观光的服务,俯瞰城市的美景。
3.教师出示热气球上升的动态图,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谈话:关于热气球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其实,关于热气球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解决它的构造以及上升的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课下进行交流。
4.课件出示一张热气球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部分的构造,学生汇报后老师介绍每一部分的名称。
5.了解了热气球的构造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热气球的上升可能和什么有关?
过渡:科学不仅仅是大胆的猜想还需要进行验证,要想知道热气球为什么能上升就必须制作一个和它类似的东西。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模拟热气球,通过模拟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我们来做“热气球”》
探索:模拟“热气球”升空的活动
[材料准备:每个小组塑料袋1个,蜡烛2支,纸筒1个,点火器1个,实验观察记录表1张]
1.提供材料,尝试设计
(1)提问:结合着热气球的构造你认为要想制作一个热气球需要用到哪些实验材料呢?
老师有一个较大的塑料袋,这个就是今天我们课堂上的“热气球”,这个塑料袋充当的是热气球的哪一部分,当然,只有这一个塑料袋当然没法直接让它飞起来,还需要什么?教师出示蜡烛,演示用点火器点燃蜡烛,同时简单介绍点火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教师出示纸筒,为了安全起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直筒,罩在蜡烛的外面。
谈话:现在,我们了解了实验材料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我们能盲目进行实验吗?对,实验要有思路、有方法、有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每组的实验方案,教师详细讲解塑料袋如何罩在直筒上,请三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跟合作演示如何撑开塑料袋。
(3)现在谁能详细的说一说实验步骤,教师再次进行梳理步骤。下面请开启你的实验之旅。
2.“热力”升空,感知变化
(1)谈话:接下来我们不仅要体会到“热气球”升空的喜悦,更重要的是研究它是怎样升空的,用眼睛仔细观察塑料袋形状的变化,用手轻轻的摸一摸塑料袋温度的变化,了解活动中重点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2)“升空”要点:小组同学要互相配合,袋口朝下尽量撑开,底部拉高使塑料袋处在一个最优状态,保证蜡烛能加热到塑料袋中足量的空气但不会加热到塑料袋本身;塑料袋需要加热比较长的时间,待它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时,小组同学一齐放手,尽量让塑料袋竖直升空。
(3)谈话:同学们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请完成实验记录表上的内容,汇报所填写的内容。
三、研讨:实验发现及解释
1.回顾活动,分析成败
(1)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的很高,过了比较长的时间才落下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技巧吗?
2.讨论分析,解释原因
(1)课件出示动画演示实验过程图,讨论:加热前后,塑料袋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学生从袋子的形状,表面的温度等方面来描述袋子的变化。再由袋子的变化思考空气加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讨论:塑料袋加热后会上升,怎么解释?为什么?
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比较有逻辑性的解释塑料袋升空的原因,在解释的细节中,尤其希望学生能形象地描述加热前后袋中空气的变化。
四、拓展:孔明灯飞行原理及危害的认识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教师课件出示孔明灯图片,提问:你们认识它吗?介绍孔明灯的故事,现在的孔明灯多做祈福之用。提问:孔明灯是一种能够长时间自由飞行的飞行灯,谁来说说孔明灯飞行的原理?
2.教师课件播放动态图——燃放孔明灯的危害,孔明灯降落的地方可能会引起火灾,所以不能在户外随意放飞孔明灯。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课下拓展,自己试着制作一个孔明灯。
【板书设计】
我们来做“热气球”
热 上
空
气 升
火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让塑料袋升起来。
小学科学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