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彩旗飘扬B.歌声嘹亮
C.礼炮轰鸣D.气球升空
2.(3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五氧化二磷:O5P2B.高锰酸钾:K2MNO4
C.氨气:NH3D.氢氧化钙:Ca(OH2)
3.(3分)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碳酸氢铵 氨气
B.冰水混合物 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 水蒸气
D.稀有气体 洁净的空气
4.(3分)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D.闻气体气味
5.(3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液氮做医疗冷冻剂﹣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化学性质
C.氧气用于气焊﹣物理性质
D.石墨用作电极﹣化学性质
6.(3分)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空气和氮气,要把它们鉴别出来( )
A.带火星的木条B.澄清石灰水
C.燃着的木条D.光亮的铁丝
7.(3分)关于催化剂,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高锰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提高总产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D.催化剂可以使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很快就反应了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B.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一定会复燃
C.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
D.在实验室可通过品尝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9.(3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来制碳酸饮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则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3分)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二氧化锰鉴别水与双氧水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空气和氮气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加热的方法鉴别碳酸氢铵和食盐
二、非选择题
11.(8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氧气 B.金刚石 C.氢气 D.干冰
(1)可用作绿色能源是 。
(2)常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易使食物发生缓慢氧化的是 。
12.(8分)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填名称)A是 ,B是 ,C是 ,D是 .
13.(14分)人类生活离不开水,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复新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步骤,能得到较为纯净的自来水。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 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人们常用 去除水中异味和色素。
(2)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
(3)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其中a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若得到10mL氢气,则同时得到 mL氧气。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 组成的。
14.(14分)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
(1)丙烧杯中蜡烛熄灭情况,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使甲处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物质是 ;乙处出现的现象是 ,写出乙处发生变化的符号表达式是 。
(3)海水吸收也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一种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转化是 ,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15.(10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A装置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 。
(3)实验室用BE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发生装置选 (填序号)。收集甲烷常用D或E装置,说明甲烷具有 、 的性质(写出两条即可)。
16.(9分)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1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
(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3)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 ;如果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不足、 等。
三、计算题:
17.(7分)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次吸入的空气体积约为0.6L,每分钟呼吸15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彩旗飘扬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B、歌声嘹亮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C、礼炮轰鸣过程中生成新物质;
D、气球升空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故选:C。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6价,其化学式为KMn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C、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5价,其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碳酸氢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氨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B、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是混合物、氧气等物质。
故选:B。
【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4.【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一不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液氮蒸发时吸热,是物理性质;
B、干冰升华时吸热,是物理性质;
C、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化学性质;
D、石墨具有导电性,是物理性质。
故选:A。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6.【分析】氧气、氮气、空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氮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不助燃的气体,而空气中也含有氧气,所以空气也有助燃的性质,但因氧气的浓度小,所以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区分氧气和空气.
【解答】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时,而在空气中和氮气中都有可能熄灭;
B、三者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燃烧的木条时,而在空气中燃烧不变。所以能用来鉴别。
D、光亮的铁丝只能鉴别出氧气,故不可行。
故选:C。
【点评】氮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烧的木条放入其中会熄灭,所以我们在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时,不能用燃烧的木条,原因就在此.
7.【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A、根据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者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C、根据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物质和氧气反应的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实验室中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进行分析。
【解答】解: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氯酸钾或者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变化;
B、氧气能支持燃烧,如带火星的木条在含有氧气的空气中不能复燃;
C、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金属的锈蚀都是物质和氧气反应的反应,故C正确;
D、实验室中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9.【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气体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说明气体不能燃烧,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空气和氮气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样品,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现象不同,故A正确;
B、空气和氮气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
C、取样品,振荡,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氧气,可以鉴别;
D、取样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碳酸氢铵,现象不同,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二、非选择题
11.【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2)金刚石的硬度大,常用来切割玻璃。
(3)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4)氧气能供给呼吸,易使食物发生缓慢氧化。
故答案为:
(1)C;
(2)B;
(3)D;
(4)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分析】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已知B可以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可知,A为氧气;B是铁丝;C为四氧化三铁;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是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中的叙述“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可知A为氧气,C为四氧化三铁,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故答案为:氧气;铁;四氧化三铁.
【点评】本题型特点是根据实验现象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的一种题型.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突破口”,采用正推法、逆推法等方法层层推进,得出结论.
13.【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电解水的原理以及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1)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和色素;故答案为:过滤;活性炭;
(2)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故答案为:肥皂水;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2OH2+O3;分解反应;
(4)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是氧气;若得到10mL氢气。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5;氢元素与氧元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电解水的知识解题的关键。
14.【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解:(1)丙烧杯中上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2)甲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是碳酸,碳酸显酸性;乙处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变化的符号表达式是: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碳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7→CaCO3+H2O。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7+H2O→H2CO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故答案为:CO2+H8O→H2CO3;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分析】(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2)实验室用A装置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外壁有水等;
(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收集甲烷常用D或E装置,说明甲烷具有: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性质。
【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集气瓶;
(2)实验室用A装置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试管外壁有水等;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2O2H2O+O2;
(4)实验室制取CO5,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因此不需要加热3+HCl→CaCl2+H4O+CO2;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说明甲烷具有: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A;难溶于水。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6.【分析】(1)根据红磷的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2)根据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进行分析。
(3)根据红磷足量,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掉,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五分之一的原因进行分析。
【解答】解:(1)红磷的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P+O2P2O4;
(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
(3)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掉,红磷不足,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五分之一。
故答案为:(1)P+O2P3O5。
(2)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
(3)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掉;红磷不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组成的测定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三、计算题:
17.【分析】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氧气大约是:24×60×15×0.6L×21%=2721.2L。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有关的计算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