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9页。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雄伟的高原,巍峨的横山,奔腾的无定河,( )了无数横山儿女,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榆林地接甘、宁、内蒙古、晋,是明清朝廷流放京官之所。 。
天辽阔,地苍茫,残阳似血,山峦如画,望着宇宙八荒,听着天籁之音,心底( ),顿生苍凉之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文人情调的感伤,陕北劳动人民有自己的情感宜泄方式——吼信天游。高亢悠长的曲调,随天而游跌宕起伏;九曲回肠的歌声,唱尽了人生的况味。横山不仅孕育了粗犷豪放的信天游,更有横山老腰鼓留存于世。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根据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它出现的年代可( )到明代中期。古时戍守长城的士兵,以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的斗志。打了胜仗,将士击鼓起舞狂欢。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 )腰鼓逐渐应用于民间娱乐,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术。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A.养育 百转千回 追溯 于是
B.抚育 百感交集 溯源 因此
C.养育 百感交集 溯源 于是
D 抚育 百转千回 追溯 因此
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横山人强健的体魄就是源于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民众人格对壮阔绝域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剽悍刚烈的性格
B.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赋予横山人强健的体魄,壮阔绝域对民众人格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剽悍刚烈的性格
C.横山人强健的体魄就是源于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壮阔绝域对民众人格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剽悍刚烈的性格
D.民众人格对壮阔绝域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剽悍刚烈的性格;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赋予横山人强健的体魄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左传》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史记》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
B.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歌。
C.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曹禺的《雷雨》标志着中国的话剧由发展走向成熟,老舍的《茶馆》是当代话剧的典范。
D.“侍坐”指师生闲坐,自由交谈;范增因被项羽尊为“亚父”,故在“鸿门宴”中“南向坐”,占据最尊贵的位置。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经济、社会层面来看,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至今的环境问题中全球气候变暖最具意义。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除了占比总量74.4%的二氧化碳,氟利昂也会引发气候变暖,还会破坏臭氧层。但和二氧化碳不同的是,氟利昂在地球上本不存在,是进入 20 世纪以后才由人工合成制造出来的化学物质,它被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喷雾剂等产品中。甲烷则来自动物的粪便、水田、反刍动物以及天然气的开采过程。水蒸气也有温室效应。相反地,森林和海洋则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联合国 IPCC 的报告显示,地表大气平均气温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上升了 0.3℃~0.6℃。如果气候变暖按照目前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1 世纪末,地表大气平均气温将会上升 2℃~4℃,而全球气候逆暖会引发大规.模的气象变化,也将实质上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人们霥受的危害就越大。而且,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有数十年之久,对未来地球环境也将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气候变暖的危害会波及子孙后代。
(取材于字泽弘文《社会共通资本》)
材料二 碳达峰、碳中和首先改变的将是能源产业格局。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概发显可再生饰酒,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目前,我国光伏、风电、水电装机量均已占到全球总装机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无论在投入还是规模上都领跑全球。
碳达峰、碳中和还将重构整个制造业,就拿手机产业来说,如果要实现碳中和,负责组装的企业要实现碳中和,为其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环节要实现碳中和,为其提供芯片的企业也要实现碳中和,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碳中和。这就会让产业链形成一个新的标准。到了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光伏、风能聚集的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中西部地区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角色.将被重新定义。
(摘编自《碳达峰、碳中和,将重新定义经济版图》)
材料三 数字人民币在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数字人民币具有可编程属性,可加载智能合约用于条件支付,这一优势使得数字人民币格外适用于低碳行为的激励。以某外卖平台为例,消费者在完成低碳行为后,进入支付环节时将触发数字人民币预置的“碳中和奖励条件”,进而顺利获得数字人民币低碳红包奖励。如此一来,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支付流程就引导着消费者不断完成绿色低碳任务,从而帮助消费者逐渐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从前期开展数字人民币低碳骑行活动的效果来看,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进行激励,能够有效带动消费者低碳出行。公开数据显示,9月起开展的低碳骑行活动吸引了近800万用户参加,其中;近200万用户下载和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累计产生超过4 200万绿色骑行公里数。与驾驶普通燃油车相比,同等运量下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约11 400吨。
此次再度将数字人民币试点与低碳生活方式相结合,也为接下来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样板。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纵深开展,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不断深化,将数字人民币与绿色低碳结合,成为不少金融机构布局的重点方向。
(摘编自陈果静《数字人民币助力绿色低碳生活》,《经济日报》2021年12月20日)
材料四
2022中国数字人民币用户调研:痛点分析
4.下列对前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球地表大气平均气温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上升了 0.3℃~0.6℃,预计到21世纪末,气候变暖将会引发大规模的气象变化。
B.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仅对当下的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更会遗毒后代。
C.2060年,中国要想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幅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变能源产业格局。
D.数字人民币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激励消费者的低碳行为,能促进人们养成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主要角色。
B.随着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的深化,它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功能也将增强。
C、据材料四,2022年中国数字人民币使用中主要痛点是操作、隐私等问题。
D.在数字人民币用户调研中,只有不到半数的受访者了解数字人民币。
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致力于种植树木的蚂蚁森林等公益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2060年,大片的光伏和风力发电景象可能会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景观。
C.某外卖平台消费者获得数字人民币低碳红包奖励是因为其已经完成预置的低碳行为。
L 警惕风险、完善政策、推广宣传,可以让数字人民币更快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6~10题。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宜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同。梁、晋之争数百战,其为勇将多矣,而晋人独畏彦章。自乾化后,常与晋战,屡困庄宗于河上。及梷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㑑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盲: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风段凝,京师羸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公之攻德胜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今国家罢兵四十年,一旦元狊反,败军杀将,连四五年,而攻守之计,至今未决。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设,而叹边将屡失其机。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不能自信。及读公家传,至于德胜之捷,乃知古之名将必出于奇然后能胜。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非拘牵常算①之士可到也。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已百余年矣,完之,复可百年。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尤区区如此者,盖其希慕之至焉耳。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窥之。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剧改)
[注]①拘牵常算:思维受束缚,只会按常规来考虑问题。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少屈懈 少:稍微
B.窃有善善恶恶之志 恶:憎恨,厌恶
C.期以三日破敌 期:期望
D.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 审:详细,周密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多以谗不见信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B.颇多于旧史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为御史弹而见废 若属皆且为所虏
D.而史云召之 顺风而呼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
A.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已百余年矣
B.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已百余年矣
C.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己百余年矣
D.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己百余年矣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体现出作者推崇王彦章的一组是(3分)( )
①公在梁以智勇闻
②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③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
④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
⑤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
⑥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
②③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⑥⑥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梁朝末年,小人当道,朝臣们多心怀怨恨且懈怠于国事,军中将领对时局也都抱观望态度,这与王彦章的坚毅、不退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欧阳修在滑州找到了王彦章的孙子王睿记录的家传,内容丰富,甚至记录了宰相敬翔因怒梁末帝不肯用王彦章而欲自杀一事。
C.欧阳修认为,出奇才能制胜,所以他坚持以出奇制胜来反制元昊,即使边防将领屡次失掉机会,他也始终不改自己的主张。
D.欧阳修在通常所说的铁枪寺找到了王彦章的画像。当时画像损毁严重,他赶紧安排工匠进行修复保全,因担心画像失真而没有在上面增加内容。
第Ⅱ卷
四、(25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4分)
译文:
(2)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4分)
译文:
13.请用两个词语概括王彦章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夜 坐
韩 倔®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
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②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歇。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注]①韩佩(842——923):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②格是:已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上句仰望天空写远景,下句俯视湖面写近景,写景角度富于变化。
B.颈联使用叠词技法精巧,“厌厌”“的的”两词的运用增强了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韵律。
C.尾联“朝衣”“钓簑”为借代手法,写出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D.诗歌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用语较为直白。
(2)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中表现了其怎样的“襟怀”。(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在《劝学》中也用“ , ”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0题。
流水函关
沈 念
是黄河这条道路引领着我抵达这里的。
东西南北中,行走中原大地,万物都沿着黄河这条曾经的历史中轴线而生长。从这里,黄河进入中游峡谷的下一段,北为晋北,南为豫西。黄河也因山就势,硬生生将南北走向的水流折弯成东西走向,完成凌空俯瞰时“几”字的弯钩书写。这是潇洒的一笔,这条大河流到这里,有了节奏、矜持,也有了坠落、跨越。
人们称“这里”为函谷关.它的名字就是它的身世。东去洛阳、西达西安的故道,所要穿越的崤山至澺关段,几乎都是在山涧峡谷之间,人行此中,如入隧道般不知深险,古称函谷,险隘之意。如此贴切的命名再没改变过。有传说是西周,武王伐纣至于牧野,大胜而归,置关于此,又专设司险管理关塞,也有一说是秦孝公胜战后选择了最险要的这一段来重兵把守。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的战场是兵家必争、胜负定夺之地,是国君与枭雄一争高下、开创与终结一关定论的象征之地。这才有了“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的浪漫诗性与现实抒怀。
如同黄河在我抵临之前就已经流淌多年,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风沐雨,变了颜色,成了时间里的事物。我当然是这样以为的,但人们告诉我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新建的。现代旅游,将它打扮得阔绰而夺目。所剩无几的原址,风雨历经的原址,只留在了黑白图片中。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会滋生怎样的失落?然而我释然了,风云际会,屡毁屡建,屡建屡毁,是它必然的命运。在这里,即使剩余一片空旷,留下的只有片瓦独木的想象,那也是荡气回肠的。
古代的故事,多是发生在河流、古道,或是边界的关楼。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㙇,它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揪心之处,就在于那么多人想通过它、占守它。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
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而来,情绪的力量在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修建,关楼只是历史的化身,过往痕迹被抹去——直到被一尊黑色石碑身后的函关古道所打开。在古代,那只是一条在沟谷中蜿蜒的土路。有记载说这条曾经崎岖狭窄、蜿蜒相通的路全长15华里,沟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仅2米宽,仅能容一辆牛车通过。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并非夸张的描述,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利害。从遥远的春秋战国就开始了碰撞,直至秦国一统,函谷关扮演着决定胜负的关键角色。西汉贾谊在名篇《过秦论》中议论:“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好一个“逡巡而不敢进”!
然而到了公元前209年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刘邦绕关灭秦,项羽使黥布破关,怒而焚关,函谷关又为秦的灭亡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句号。自此往后,进退之间,是“逐鹿中原”,也是“入主关中”,这八个字里藏着千钧重量和血腥杀戮。再去拔开时间的密叶,沿经“安史之乱”中的桃林大战,匈王李自成激战斩明兵部尚书孙传庭,1927年冯玉祥北伐驻防,直至1944年5月中国军队阻挡侵华日军西犯的函关大战,都绕不过此地。太多与函谷关勾连的历史细节需要叙说,铁打的雄关流水的战事,得失均因这里而起。这里,并不只是一座背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也许它从来都是道路,如同它倚临的黄河,连接的不只是一个个地点,还有可追溯的来处、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体变幻的时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点。
这条看不见的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
从古道上走过太多的出关者,有一人不能不捉。公元前491年农历七月的一天,函谷关令尹喜清晨起床,看到了东方的紫气,知有异人来。他等来了八十高龄的老者——东周守藏史老子。这位又名李耳的老人骑着青牛,被他的崇拜者热情地挽留下来著书立说,从而有了五千盲的《道德经》。也许连函谷关也没想到,在经历那万千厮杀争夺之后,被封堵在深井里的血液依旧如岩浆般汩汩流动,为它加持的正是这位眉宽耳阔、目如深渊的老人。一块精致的黄河石被供奉在纪念祠屋的一侧,万千来客的手掌在石头上抚摸而留下了一层光泽。已无人探究石头的年代和书桌的真假,只为老子完成著述出关后的“莫知其所终”而好奇与叹惋。
叹惋那散落时光里的,与一个人、一座关、一条河有关的秘密。谁能说,任何普通渺小的生命,不会因这片黄河流经的土地而变得不凡?
黄河在北,隆起的土塬隔阻了函谷关的视线,静寂中水声传来。古关与长河,都把各自印烙在对方的骨骼之上。这条大河,微微发出的声响,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在抵达函谷关的短暂时光里,我能亲密地感应到从四面八方汇集而至的那些水声。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筑坝建库后的水波清?,生态改良后的天鹅栖息,挣脱贫困后的喜乐安宁……中原大地上的万千气象、幕幕大戏皆可沿着这条大河被我们遇见。
河流之上的备忘与注脚,被时光拍打的浪花卷起。众生命运千差万别,然而与之有关的黄河故事到处流传。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字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jié)风沐雨 栉风沐雨:历经沧桑,见证风雨。
B.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dàng)起伏 跌宕起伏:高低不平,坑坑洼洼。
C.车不方轨,马不并辔(pèi) 马不并辔:两马不能并驰,形容道路狭窄崎岖。
D.都是振聋发聩(huì)的轰鸣 振聋发聩:微微声响,震撼人心。
17.下列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贾谊的名篇《过秦论》多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气势充沛,一气呵成,被认为是一篇气“盛”的文章。
B.记载陈胜起义的《史记》兼具史书性质和文学色彩,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安史之乱”是杜甫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的创作背景,其中《蜀相》就抒发了这种忧国伤时之情。
D.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专说对待之理”,如“有”和“无”、 “胜人”和“自胜”等,充满了辩证色彩。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以“流水函关”为标题,其中的“流水”指的是发生在函谷关的从陈胜义军过关与秦军交战到中国军队阻击日军西进的多次战争。
B.文章开篇以黄河引入,将两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C 作为一个“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作者虽然感到非常失落,但还是释然了,并由此生发出更深刻的感悟。
D.老子过函谷关著《道德经》的故事,为函谷关增添了文化色彩,展现了函谷关作为军事要塞之外的文化价值。
已.“己无人探究石头的年代和书桌的真假”体现出作者对游客们只是好奇于老子的经历而不关心历史真相的伤感。
赏析第二段画线句子。(3分)
20.作者为什么说“人们称‘这里’为函谷关,它的名字就是它的身世”?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3分)
21.本文着重写函谷关,为什么要在结尾处描写黄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六、(10分)
“数字陪伴”的视角,数字生命更像是一个TA生命轨迹的数据资料库,作为过去时光的集纳,陪件了依旧在世间步履匆匆的人们,继续向前,展开新的生命旅程。
22.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陪伴”的视角,数字生命更像是一个TA生命轨迹的数据资料库,作为过去时光的集纳,陪伴着依旧在世间步履匆匆的人们,继续向前,展开新的生命旅程。
B.从“数字陪伴”的视角看,数字生命更像是一个TA生命轨迹的数据资料库,作为过去时光的集纳,陪伴着依旧在世间步履匆匆的人们,继续向前,展开新的生命旅程。
C.“数字陪伴”的视角,数字生命更像是TA生命轨迹的一个数据资料库,作为过去时光的集纳,陪伴了依旧在世间步履匆匆的人们,继续向前,展开新的生命旅程。
D.从“数字陪伴”的视角看,数字生命更像是TA 生命轨迹的一个数据资料库,作为过去时光的集纳,陪伴着依旧在世间步履匆匆的人们,继续向前,展开新的生命旅程。
23.下列对《红楼梦》中人物判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分别写的是林黛玉、薛宝钗。
B.“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C.“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晴雯的判词。关注公众号天津考生 下载更多学习资料
D.“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尤二姐。
24.2024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团队,在清理烈士遗骸时发现他们身上没有任何遗物,只有扣子,还有镶在他们体内的子弹和爆炸时嵌入身体的碎屑,这些成为了先烈留给我们的最后遗物,而他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0.5岁,最小的不到14岁。没有先烈们的誓死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请你为先烈们写一副挽联,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 (4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能用汗水解决的问题千万别用泪水。遇到问题,不要试图用泪水博得同情,而要靠汗水去赢得掌声。只有日复一日的勤奋和自律,才能帮你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要等到错失机会、为时已晚的时候,才流下悔恨的眼泪。请相信,你的每一滴汗水..都会成为未来的礼物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思考与恶悟?请结合目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汇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天津滨海新区大港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无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