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哪组条件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
C.,D.,
2、(4分)若 a b ,则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a 5 b 5B.C. 4a 4bD.3a 2 3b 2
3、(4分)关于一次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象过点B.图象与轴的交点是
C.随的增大而增大D.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4、(4分)函数y=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B.C.且D.
5、(4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A.B.C.D.
6、(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1=∠2B.AB⊥ACC.AB=CDD.∠BAD+∠ABC=180°
7、(4分)平行四边形一边长12,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
A.8和16B.10和16C.8和14D.8和12
8、(4分)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扬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如下:3、4、5年级在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中各抽1个科目进行测试,各年级测试科目不同.对于4年级学生,抽到数学科目的概率为 .
10、(4分)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_。
11、(4分)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__.
12、(4分)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2)的函数的表达式:_____.
13、(4分)已知直线y=2x﹣5经过点A(a,1﹣a),则A点落在第_____象限.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某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视力调查,绘制出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的一部分如下:
请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在频数分布表中,的值为 ,的值是 ;
(2)将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
(3)小芳同学说“我的视力是此次调查所得数据的中位数”,你觉得小芳同学的视力应在哪个范围内?
(1)若视力在不小于1.9的均属正常,请你求出视力正常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5、(8分)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6,BD=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16、(8分)如图,是一块四边形绿地的示意图,其中AB长为24米,BC长15米,CD长为20米,DA长7米,∠C=90°,求绿地ABCD的面积.
17、(10分)如图1,在中,,,、分别是、边上的高,、交于点,连接.
(1)求证:;
(2)求的度数;
(3)如图2,过点作交于点,探求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8、(10分)计算:(1)2﹣6+3;
(2)(﹣)(+)+(2﹣3)2;
用指定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3)x2﹣36=0(直接开平方法);
(4)x2﹣4x=2(配方法);
(5)2x2﹣5x+1=0(公式法);
(6)(x+1)2+8(x+1)+16=0(因式分解法)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了“玩转数学”比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每个参赛小组打分,按照研究报告占40%,小组展示占30%,答辩占30%计算各小组的成绩,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小组的研究报告得85分,小组展示得90分,答辩得80分,则甲小组的参赛成绩为_____.
20、(4分)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在其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值可以是______.(写出一个数值即可)
21、(4分)《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它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框架,以计算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目的.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句五步,股十二步.问句中容方几何.”其大意是:如图,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和12,则它的内接正方形CDEF的边长为_____.
22、(4分)如图,AO=OC,BD=16cm,则当OB=___cm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3、(4分)若a+b=4,a﹣b=1,则(a+2)2﹣(b﹣2)2的值为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已知如图:直线AB解析式为,其图像与坐标轴x,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点P在线段AB上由A向B点以每秒2个单位运动,点C在线段OB上由O向B点以每秒1个单位运动(其中一点先到达终点则都停止运动),过点P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直线AO于点Q. 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A( ),B( ).
∠BAO=______________度;
(2)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CB= ,PQ= ;
(3)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BCQ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3分)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BC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并探究如何改变点C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BC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C的速度和时
间t.
25、(10分)计算:(1) ;
(2)
26、(12分)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CAB=60°,BD=2,求CD的长.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对每个选项进行筛选可得答案.
【详解】
A、∵OA=OC,OB=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AB=CD,AO=CO不能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AD//BC,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AB∥CD,
∴∠ABC+∠BCD=180°,∠BAD+∠ADC=180°,
又∵∠BAD=∠BCD,
∴∠ABC=∠ADC,
∵∠BAD=∠BCD,∠ABC=∠AD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问题,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够熟练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B
【解析】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判断即可.
详解:A.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加上1,不等式号方向不变,即a+1>b+1.故A选项错误;
B.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除以2,不等式号方向不变,即.故B选项正确;
C.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4,不等号方向改变,即﹣4a<﹣4b.故C选项错误;
D.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3,再减去2,不等式号方向不变,即3a﹣2>3b﹣2.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D
【解析】
A、把点的坐标代入关系式,检验是否成立;
B、把y=0代入解析式求出x,判断即可;
C、根据一次项系数判断;
D、根据系数和图象之间的关系判断.
【详解】
解:A、当x=1时,y=1.所以图象不过(1,−1),故错误;
B、把y=0代入y=−2x+3,得x=,所以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0),故错误;
C、∵−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错误;
D、∵−2<0,3>0,∴图象过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常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
4、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x-2≠0,
解得x≠2.
故选D.
5、C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作答.
【详解】
解:当k>2时,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经过1,3象限,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1,2,3象限;
当1<k<2时,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经过1,3象限,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1,2,4象限;
当k<1时,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经过2,4象限,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2,3,4象限,当(k﹣2)x+k=kx时,x=<1,所以两函数交点的横坐标小于1.
故选:C.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关键是由k的取值确定函数所在的象限.
6、B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AD//BC,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B//CD,
∴∠1=∠2,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D//BC,
∴∠BAD+∠ABC=180°,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无法得到AB⊥AC,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利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
A、两对角线的一半分别为4、8,
∵4+8=12,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两对角线的一半分别为5、8,
∵5+8>12,
∴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两对角线的一半分别为4、7,
∵4+7=11<12,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两对角线的一半分别为4、6,
∵4+6=10<12,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两对角线的一半与边长能否构成三角形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
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
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
C、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
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解:共3个科目,数学科目是其中之一,故抽到数学科目的概率为
10、4
【解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求出边长,即可得出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DA,∠B=90°,
∴AB+BC=AC,
∴AB= =4,
故答案为:4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勾股定理
11、1
【解析】
将写成(x+y)(x-y),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
∴,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将写成(x+y)(x-y)形式是代入求值在关键.
12、
【解析】
设y=kx,把点(1,﹣2)代入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
设y=kx,把点(1,﹣2)代入,得
k=-2,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①先设出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如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先设y=kx+b(k≠0);②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进而写出函数解析式.
13、四.
【解析】
把点A(a,1-a)代入直线y=2x-5求出a的值,进而可求出A点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判断出A点所在的象限即可.
【详解】
把点A(a,1−a)代入直线y=2x−5得,2a−5=1−a,解得a=2,
故A点坐标为(2,−1),
由A点的坐标可知,A点落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牢掌握一次函数图像上的坐标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60,0.2;(2)见解析;(3)在之间;(1)
【解析】
(1)用频数除以对应的频率可得调查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以0.3即可得a的值,用10除以总人数即可得b的值;
(2)根据a的值补图即可;
(3)根据总人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可知中位数所在的小组,即为小芳的视力范围;
(1)根据表格数据求出视力大于等于1.9的学生人数,再除以总人数即可得百分比.
【详解】
(1)调查总人数为(人)
则,
故答案为:60,0.2.
(2)如图所示,
(3)调查总人数为200人,由表可知中位数在之间,
∴小芳同学的视力在之间
(1)视力大于等于1.9的学生人数为60+10=70人,
∴视力正常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
本题考查读频数直方图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理解统计表与直方图的关系,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5、AB=5 周长20 面积24
【解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菱形的边长,从而得到
菱形的周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计算出菱形的面积。
16、绿地ABCD的面积为234平方米.
【解析】
连接BD,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BD为直角三角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直角△BCD的面积+直角△ABD的面积.
【详解】
连接BD.如图所示:
∵∠C=90°,BC=15米,CD=20米,
∴BD===25(米);
在△ABD中,∵BD=25米,AB=24米,DA=7米,
242+72=252,即AB2+BD2=AD2,
∴△ABD是直角三角形.
∴S四边形ABCD=S△ABD+S△BCD
=AB•AD+BC•CD
=×24×7+×15×20
=84+150
=234(平方米);
即绿地ABCD的面积为234平方米.
17、(1)证明见详解;(2)45°;(3)BC+BE=2BG,理由见详解.
【解析】
(1)作FH⊥BC于H,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CBD,BD⊥AC,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F=HF,∠BEF=90°=∠BHF,证明△BEF≌△BHF,得出BE=BH,证出△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CE=45°,BE=EC=BH,证出△C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CH=HF=EF,即可得出结论;
(2)由BD平分∠ABC,得到∠ABD的度数,然后求得∠BFE,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定理,可得DE=CD,可得∠DEF=∠DCF=22.5°,然后根据外角定理,即可求得∠BDE;
(3)由(2)知,∠ADE=∠ABC=45°,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ACB=67.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ED=180°-∠A-∠ADE=67.5°,得出∠AED=∠A,证出DA=D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G=EG,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证明:作FH⊥BC于H,如图所示:
则∠BHF=90°,
∵AB=BC,BD是AC边上的高,
∴∠ABD=∠CBD,BD⊥AC,
∵CE是AB边上的高,
∴CE⊥AB,
∴EF=HF,∠BEF=90°=∠BHF,
在△BEF和△BHF中,
∴△BEF≌△BHF(AAS),
∴BE=BH,
∵∠ABC=45°,
∴△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E=45°,BE=EC=BH,
∴△C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H=HF=EF,
∴EC+EF=BH+CH=BC;
(2)解:如图,
由(1)知,BD平分∠ABC,∠ABC=45°,
∴∠ABF=22.5°,
∴∠BFE=90°-22.5°=67.5°,
∵AB=BC,∠ABC=45°,
∴∠A=,
在直角三角形ACE中,D是AC中点,
∴DE=CD=AD,
∴∠DEF=∠DCF=90°-67.5°=22.5°,
∴∠BDE=∠BFE-∠DEF=67.5°-22.5°=45°;
(3)解:BC+BE=2BG,理由如下:如图,
由(2)得:∠DEF=∠DCF=22.5°
∴∠ADE=∠ABC=45°,
∵AB=BC,∠ABC=45°,
∴∠A=∠ACB=67.5°,
∴∠AED=180°-∠A-∠ADE=67.5°,
∴∠AED=∠A,
∴DA=DE,
∵DG⊥AE,
∴AG=EG,
∵BC=AB=BE+AE=BE+2EG=BG+EG,EG=BG-BE,
∴BC=BG+BG-BE,
∴BC+BE=2BG.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和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8、(1)14;(2)31﹣12;(3)x1=﹣6,x2=6;(4)x1=2﹣,x2=2+;(1)x1=,x2=;(6)x1=x2=﹣1.
【解析】
(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3)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4)配方法求解可得;
(1)公式法求解即可;
(6)因式分解法解之可得.
【详解】
解:(1)2﹣6+3
=4﹣6×+3×4
=2+12
=14;
(2)(﹣)(+)+(2﹣3)2
=6﹣1+12+18﹣12
=31﹣12.
(3)x2=36,
∴x=±6,
即x1=﹣6,x2=6;
(4)x2﹣4x+4=2+4,
即(x﹣2)2=6,
∴x﹣2= ,
∴x1=2﹣ ,x2=2+ ;
(1)∵a=2,b=﹣1,c=1,
∴b2﹣4ac=21﹣8=17>0,
∴x= ,
即x1= ,x2= ;
(6)(x+1)2+8(x+1)+16=0
(x+1+4)2=0,
即(x+1)2=0,
∴x+1=0,
即x1=x2=﹣1.
故答案为:(1)14;(2)31﹣12;(3)x1=﹣6,x2=6;(4)x1=2﹣,x2=2+;(1)x1=,x2=;(6)x1=x2=﹣1.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不同的方程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85分
【解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
【详解】
根据题意知,甲小组的参赛成绩为85×40%+90×30%+80×30%=85(分),
故答案为:85分.
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根据某方面的需要选拔时往往利用加权平均数更合适.
20、1
【解析】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解得.
∴k可取的值很多,比如:k=1.
21、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DE∥BC,则△ADE∽△ACB,列比例式可得结论.
【详解】
∵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AC=5,BC=12,
∴CD=ED,DE∥CF,
设ED=x,则CD=x,AD=5-x,
∵DE∥CF,
∴∠ADE=∠C,∠AED=∠B,
∴△ADE∽△ACB,
∴,
∴,
解得:x=,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设未知数,构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2、1
【解析】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OB=1cm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
当OB=1cm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16cm,OB=1cm,
∴BO=DO,
又∵AO=O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3、1
【解析】
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所求式子,再将已知式子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将代入得:原式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求值,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另一个重要公式是完全平方公式:,这是常考知识点,需重点掌握.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BAO=30°;(2);(3)见解析;(4) 当点C的速度变为每秒个单位时,时四边形PBCQ是菱形.
【解析】
【分析】(1)设x=0,y=0可分别求出A,B的坐标;(2)纵坐标的差等于线段长度;(3)当PQ=BC时 , 即,是平行四边形;(4)时,,,所以不可能是菱形;若四边形PBCQ构成菱形则,PQ=BC,
且PQ=PB时成立.
【详解】解:(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BAO=30°
(2)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
(3)∵
∴当PQ=BC时 , 即,时,四边形PBCQ是平行四边形.
(4)∵时,,,
∴四边形PBCQ不能构成菱形。
若四边形PBCQ构成菱形则,PQ=BC,
且PQ=PB时成立.
则有时
BC=BP=PQ= OC=OB-BC=
∴当点C的速度变为每秒个单位时,时四边形PBCQ是菱形.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一次函数,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判定.此题是综合题,要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分析.
25、(1)10 ;(2)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
(1)原式= ;
(2)
=
= ;
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26、1
【解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D=∠CAB=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B=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AD是∠BAC的平分线,∠CAB=60°,
∴∠CAD=∠CAB=30°,
∵∠C=90°,∠CAB=60°,
∴∠B=30°,
∴AD=BD=2,
∵∠CAD=30°,
∴CD=AD=1.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经典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