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语文]甘肃省武威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甘肃省武威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语文]甘肃省武威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语文]甘肃省武威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甘肃省武威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甘肃省武威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与鉴赏,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杈(chā) 脸颊(jiá) 羚羊(líng) 意见分歧(qí)
    B.不禁(jìn) 撒谎(sā) 沉寂(jī) 絮絮叨叨(dā)
    C.憔悴(cuì) 匿笑(nì) 祷告(dǎ) 侍弄花草(shì)
    D.蹲下(zūn) 霎时(chà) 攥着(zuàn) 尊君在否(fǒu)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A.树杈(chā)——chà;
    B.不禁(jìn)——jīn,沉寂(jī)——jì;
    D.蹲下(zūn)——dūn,霎时(chà)——shà。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祷告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复去B.脸颊 决别 爆怒无常 絮絮叨叨
    C.捶打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D.分岐 委曲 满不在乎 喜出忘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A.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B.决别——诀别,爆怒无常——暴怒无常;
    D.分岐——分歧,委曲——委屈,喜出忘外——喜出望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中“絮絮叨叨”贬义词,不能用于褒环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语序不当,“充分”应该修饰“发挥”,而不是“作用”,因此应将“充分”放在“发挥”的前面;
    C.搭配不当,“谆谆教导”是抽象的内容,不能“浮现在眼前”,可以说“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常常浮现在我眼前,那谆谆教导常常回荡在我耳边”;
    D.语义重复,“否则”表示“如果不这样”,已经包含了“不学习”的意思,可删去“不学习”。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景物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1)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
    (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
    (3)“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
    (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
    【答案】(1)D (2)A (3)B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辨识能力。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环境、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仔细阅读四个句子,不难辨别各句的描写方法。句(1)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句(2)是对环境的描写;句(3)是语言描写;句(4)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
    6.默写题。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兄女曰:“________。”(刘义庆《咏雪》)
    (2)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5)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6)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3)正是江南好风景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6)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7.仿照下列的句子写几句话。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理想是风 ②吹起洁白的帆 ③理想是帆 ④推动远航的船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原句采用了比喻、排比和顶真的修辞手法。每一个分句都是以“理想是……”开头,前一分句的结尾部分是后一分句的开头部分,如“石”敲出“火”,“火”点燃“灯”,“灯”照亮“路”,“路”引向“黎明”;仿写的时候可通过“理想”联想到如“种子”长成“嫩芽”,“嫩芽”成长为“大树”;“风”扬起“帆”“帆”推动船“前进”等,参考结构:理想是……,……,理想是……,……。
    例如:理想是种,萌发嫩绿的芽;理想是芽,长成参天的树。
    二、阅读与鉴赏。(6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括号中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
    (3)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
    (4)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元芳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0.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说陈太丘的朋友的?
    11.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属于不礼貌的行为?
    【答案】8.(1)约定 (2)舍弃 (3)到 (4)同“否” (5)拉,牵拉 (6)回头看
    9.(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您没到,这就是不讲信用。
    10.元方是从“无信”(不守信用,未按时赴约)和“无礼”(当着儿子的面辱骂他的父亲)这两个方面来说陈太丘的朋友的。
    11.示例:不属于。元方当时年仅七岁,他用“入门不顾”的行为来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是对友人无信无礼行为的一种回应。在当时的情境下,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体现了他性格的直率。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期:约定。
    (2)句意:丢下(我)就走了。委:舍弃。
    (3)句意:(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至:到。
    (4)句意:您的父亲在不在家?不:同“否”。
    (5)句意:(友人)下车去拉元方。引:拉,牵拉。
    (6)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非:不是。哉:是语气词,可译为“啊”。期:约定。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丢下。去:离开。
    (2)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可译为“您”。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至:到。无信:没有信用,不讲信用。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指出了友人与陈太丘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而“日中不至”则表明友人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视承诺和约定的时间,按时赴约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元方从这个约定的时间角度出发,指出友人没有遵守约定,这就是“无信”,是从信用、诚信的角度来指责友人;
    友人在知道陈太丘已经离开后,怒骂“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而当时元方就在旁边。友人当着元方(儿子)的面辱骂他的父亲,这在古代的礼仪规范中是不被允许的。元方从这个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角度,指出友人“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从礼貌、礼仪的角度来指责友人。
    所以,元方是从“无信”(不守信用,未按时赴约)和“无礼”(当着儿子的面辱骂他的父亲)这两个方面来说陈太丘的朋友的。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阅读拓展。作答时可从不同角度看“入门不顾”的行为。
    从维护尊严角度:在当时的情境下,友人先是失约,这是无信的表现,然后又对子骂父,这是无礼的行为。元方年仅七岁,面对友人的无礼,他用“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有力地反驳了友人,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在这种情况下,“入门不顾”可以看作是他对友人无礼行为的一种强烈回应,是在坚守自己和家庭的尊严;
    从传统礼仪角度: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礼待人,即使对方有过错,也应秉持宽容大度的态度。友人在被元方指出错误后已经“惭”,并且“下车引之”,表示出了悔意。从这个角度看,元方“入门不顾”似乎没有完全遵循传统礼仪中对宽容、接纳的要求,略显不够礼貌;
    综合以上可知,对于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既可以理解为在当时情境下,一个孩子对父亲尊严的坚决捍卫,是一种率真的表现;也可以从传统儒家倡导的宽容大度的礼仪观念来看,有不够礼貌之处。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16分)
    阅读《散步》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2.面对母亲与儿子的分歧,作者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
    13.第①段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4.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人物______的品质,体现了______________的家庭关系。
    15.“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16.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2.①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②因为作者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13.运用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春天的气息,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14.①尊老爱幼 ②和谐亲密
    15.从字面上看,画线句是形容他们走得很小心,很慢。因为走的是小路,害怕有闪失。深层含义是说中年人既要赡养老一代人,又要抚养下一代人。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16.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家四口人一起出去散步时发生的故事。反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和美的感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①空:在③段中提到“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这表明作者在面对母亲和儿子的分歧时,需要做出决策。接着作者说“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这就明确了作者的做法是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
    ②空:结合第③段“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他希望家庭保持完整、和谐,不愿意做出让家庭成员分散的决定。最后是从长远考虑,“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作者考虑到自己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多,而母亲年事已高,所以从情感和对家庭关系的平衡上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这个句子“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描绘了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树上嫩芽的情况以及田里冬水的动态,是属于环境描写,这一描写展现了南方初春充满生机的景象。“新绿”“嫩芽”“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等描写,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这些描写与文章主题“生命”相呼应,因为文中家庭的三代人就如同这初春的生命一样,充满活力且有着无限的延续性。在文章开头进行这样的环境描写,为下文一家人的散步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这种美好的自然环境暗示着家庭关系的和谐,如同这美好的自然景象一样,起到了铺垫下文的作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①空:从“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和“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一行为来看,“我”背起母亲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孝顺,是“尊老”的体现。妻子背起儿子则反映出妻子对儿子的关爱,是“爱幼”的体现,因此这个句子反应了人物尊老爱幼的品质;
    空②:在这个家庭中,“我”对待母亲的态度是尊重和孝顺,母亲对待孙儿充满慈爱,妻子对待儿子是关爱。“我”和妻子在对待家中不同成员的行为上相互呼应,这体现出家庭关系的和谐。同时,这种代际之间的互相照顾、互相尊重,表明家庭关系是一种相互关爱、尊老爱幼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理解彼此的需求,并且积极地去满足这种需求,体现了家庭关系的融洽、和谐亲密。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果”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和妻子“走得很仔细”,是“我”和妻子害怕他们摔着,走得很小心,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整个世界”,是借母亲和儿子,暗指生命就像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母亲”代表着老一代人,“儿子”代表这下一代人,“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在一个家庭中,“我”和妻子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分析情感。
    第一问:文章开篇描绘了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然后引出了一家人外出散步的情境。在散步过程中出现了分歧,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接着,“我”在面临选择时,出于对母亲的尊重和对儿子的关爱,决定选择大路,但母亲又因为疼爱孙子而改变主意选择小路。最后,“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在阳光下走向菜花、桑树和鱼塘。按照“人物+事件”的概括方式,可提炼出人物:一家四口人,事件:散步,由此可概括为:一家四口人一起出去散步时发生的故事。
    第二问:在出现分歧时,“我”考虑到母亲的习惯和自己陪伴儿子的时日还长,决定走大路,这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顺。母亲因为疼爱孙子改变主意走小路,这是祖孙之间的慈爱与疼惜。妻子在整个过程中听从“我”的决定,这也显示出家庭关系中的和睦与相互尊重。最后大家和谐地走向目的地,整个氛围是温馨和谐的。这种氛围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和睦和美的思想感情。
    (三)(19分)
    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蚂蚁唱歌
    依成人的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见蚂蚁唱歌,而且常常听得如醉如痴。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老大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毛豆?还嫌不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在街坊邻居之间,大家都不太喜欢她,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她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两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动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只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泥巴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喝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马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种口气和她说话;怔过之后她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书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稍稍显得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一下午她就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唱得可好听了,你看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要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主义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该有多么快乐。
    17.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
    18.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
    19.毛豆这个孩子有哪些特点?
    20.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
    21.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2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反问和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
    B.“蚂蚁唱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纯属自然现象,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C.街坊邻居对“我的女儿”和毛豆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大人们”的教育观念。
    D.全文的主旨在呼吁: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完整的童年。
    【答案】17.(1)告诉我她下了一个蓝色的蛋(2)听蚂蚁唱歌
    18.不是。她只是喜欢“把幻想、梦想与现实搅和在一块。”
    19.要点:(1)调皮机灵、天真活泼、稚气(2)充满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
    20.(1)待他热情,呵护她(2)能理解她(3)倾听她的心声(4)能够与她一起玩耍
    21.(1)毛豆是极其快乐和幸福的,她拥有自由的、浪漫的、充满童趣的完整的童年。(2)毛豆是不够快乐和幸福的,因为幼小的她,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个“爱撒谎”的孩子,缺乏长辈们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22.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总结。通过阅读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作者写了两件关于毛豆的事。一件是毛豆告诉我她下了一个蓝色的蛋;另一件事:毛豆经常听蚂蚁唱歌。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要结合文章的故事情节去分析,文章的开头写邻居都不喜欢小毛豆的原因就是她爱撒谎,直到有一天小毛豆告诉“我”她下了一个天蓝色的蛋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不是撒谎,而是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只是大人们不理解孩子的想法,就觉得小毛豆爱撒谎罢了。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的人物形象的总结概括。这要结合文中的内容去分析.从写小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可见她调皮机灵、天真活泼、充满了稚气;从写小毛豆告诉“我”她下了一个天蓝色的蛋以及她常常听蚂蚁唱歌的事,可见她充满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小毛豆因为“我”热情地招待她,给她盛饭,呵护她,还能够理解她的想法,比如她下蛋的事,她就老缠着“我”,在后来“我”还能理解她能够听到蚂蚁唱歌的事,能够与她一起玩耍,所以她把“我”当成“同行”、“知音”。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这要结合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分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从她是幸福和快乐的,再分析原因,因为她拥有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这是个充满童趣的童年;其次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分析,先表明观点,小毛豆是不够快乐和幸福的,再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幼小的她,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个“爱撒谎”的孩子,缺乏长辈们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A句对文章开头使用问句和设问的作用的分析是正确的,以这样的形式开头,就是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因此分析正确。
    B句这些“蚂蚁唱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的现象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是人们赋予了它们以人的动作,是使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自然现象,因此分析不够全面。
    C句写邻居对“我”女儿和毛豆的不同的态度,恰恰反应出了大人们的教育观念,因此分析正确。
    D句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分析正确。
    三、综合性学习(9分)
    23.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按求完成下面小题。
    (1)从“孝”字的字形演变中,推测“孝”的字义。
    小篆 金文 楷书
    (2)小语为完成手抄报作业准备了几句名言,请你帮他挑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语句( )
    A.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B.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C.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D.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3)请你为小语的上联“甘泉露滴慈母爱”挑一个最恰当的下联( )
    A.感恩莫待催白头B.苍山丰林祥父恩
    C.儿女孝顺报春晖D.老来自有孝子孙
    【答案】(1)“孝”的字义为:孝顺、奉养父母,尊敬长辈等,强调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尊敬与关爱。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字义。
    小篆中的“孝”字:在小篆中,“孝”字上部是一个“老”字的变形,像一个弯腰驼背、长发飘飘的老人形象;下部是“子”字,表示子女。其字形表示孩子搀扶着老人,体现了子女对老人的扶持、侍奉,这是一种尊敬和照顾长辈的表现。
    金文中的“孝”字:金文的“孝”字与小篆类似,也是上半部分像老人,下半部分为“子”。从这种字形构造来看,强调了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尊敬的关系,反映出子女在长辈面前应有的谦卑、恭敬态度,有尽心奉养和顺从父母的意思。
    楷书中的“孝”字:楷书的“孝”字延续了小篆和金文的基本结构,依然是“老”在上“子”在下。这种结构稳固地传达了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关爱以及赡养等内涵。
    综合“孝”字从金文到小篆再到楷书的字形演变,可以推测出“孝”的字义为:子女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侍奉、赡养,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敬重、顺从以及尽赡养义务等多层含义。
    (2)本题考查理解名句。
    A.“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名言表达了人们在经历生活角色的转换后,对生活的艰辛、父母恩情有了切身的感受,从而懂得感恩父母,孝顺父母,与“孝亲敬老”的主题相符;
    B.“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这里强调了在尽孝这件事情上,最高的境界或者说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父母双亲的敬重。它体现了尊敬父母在孝道中的首要地位,与“孝亲敬老”的主题相符;
    C.“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这里强调要远离对自己有害的朋友,亲近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体现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具备辨别朋友好坏的能力,主题是关于交友的,与“孝亲敬老”毫无关系,不符合活动主题要求;
    D.“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里强调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倡导人们在家庭中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如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等,与“孝亲敬老”的主题相符。
    (3)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协。上联“甘泉露滴慈母爱”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两个字的名词+三个字的偏正结构短语。
    A.“感恩莫待催白头”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动词+三个字的动宾结构短语,这与上联的结构不相同,因而不能作为下联;
    B.“苍山丰林祥父恩”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两个字的名词+三个字的偏正结构短语。与上联的结构一致,且“恩”的声调是第一声,符合仄起平收规则,适合作为下联;
    C.“儿女孝顺报春晖”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两个字的动词+三个字的动宾结构短语,与上联的结构不一致,不能作为下联;
    D.“老来自有孝子孙”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两个字的动词+三个字的偏正结构短语,与上联的结构不一致,不能作为下联。
    三、作文(60分)
    24.从“垂柳”“冬雪”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运用调动多种感官写景的手法,写一个片段,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一:垂柳
    走近那片垂柳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细长的柳枝像绿色的丝带,随风轻舞。耳朵里满是风吹柳叶的沙沙声,仿佛是它们在低声细语。伸手轻轻触摸柳枝,那细腻的触感如同抚摸着婴儿的肌肤,柔软而顺滑。微微低下头,能闻到柳叶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这垂柳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梦境。
    示例二:冬雪
    推开门,冬雪的世界扑面而来。眼睛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大地像是被白色的幕布所覆盖。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是雪在诉说着冬天的故事。伸出手,雪花落在手掌心,冰冷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可还没等仔细端详,它就迅速融化成一滴小水珠。鼻子里吸进的是清冷的空气,带着冰雪的纯净味道,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冬雪中变得纯净安宁。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目要求运用调动多种感官写景的手法,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是最常用的描写感官。对于“垂柳”,可以描写它的颜色(如翠绿、嫩绿)、形状(细长的枝条、柔软的柳叶等);对于“冬雪”,可以写雪的洁白颜色、雪花的形状(六角形等)以及它覆盖大地后的景象(如银装素裹的世界)。听觉对于“垂柳”,可能有风吹动柳枝发出的沙沙声;对于“冬雪”,有雪花飘落的静谧声或者脚踩在雪地上的咯吱声等。触觉对于“垂柳”,可以写触摸柳枝的感觉(柔软、光滑等);对于“冬雪”,能写手捧雪花时的冰冷、雪落在脸上的凉意等。嗅觉对于“垂柳”可能会有淡淡的草木气息;“冬雪”可以写雪后清新寒冷的空气的味道。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比如由远及近地描写垂柳在河岸的景象,或者从高到低描写冬雪覆盖下的不同景物。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垂柳在不同季节(如果题目只要求写垂柳的某个季节特征,那就以这个季节内的时间变化为序,比如早晨到傍晚垂柳的不同状态),冬雪从开始下到下完后的不同景象。在描写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比如通过描写垂柳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对生命的赞美;描写冬雪可以表达对冬季宁静之美的喜爱或者对纯洁的向往等。
    示例一:垂柳
    站在溪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垂柳。嫩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群绿衣少女在翩翩起舞。走近些,能听到柳叶相互摩挲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是它们在低语。我忍不住伸手触摸,柳枝柔软而顺滑,就像婴儿的肌肤。深吸一口气,风中夹杂着柳叶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示例二:冬雪
    清晨,推开窗户,外面是一片银白的世界。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一只只蝴蝶在空中嬉戏。雪花落在脸上,冰冰凉凉的,随即化作一小滴冰冷的水珠。侧耳倾听,能听到雪花簌簌落下的声音,那是冬雪演奏的轻柔乐章。空气中弥漫着雪的清新气息,这气息仿佛能洗净世间的尘埃。
    25.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拥有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在孩子的眼里,家是慈母手中长长的线,家是慈父温暖坚实的臂膀,家是心灵栖息的避风港;在父母眼里,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家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期盼。家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世间最真实动人的故事,有甜,有苦,有喜,有愁……
    请写一篇有关家人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体裁不限 自拟题目。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活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辽宁省铁岭地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辽宁省铁岭地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