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再次发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本轮监测首次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1变异株的两个新亚分支—KP.2和KP.3纳入监测范围。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新冠病毒和细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C.可在培养基中培养新冠病毒用于科学研究
D.新冠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均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B.施旺在施莱登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C.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
D.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科学归纳利用完全归纳法提出细胞学说
3. 显微镜是生物学观察的利器,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不同视野,则由视野1转换为视野2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更换更长的目镜
B.使用更大的光圈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专一性抑制细菌中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属于快速抑菌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数细菌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生存
B.可以合成蛋白质的细菌属于自养生物
C.细菌和青霉菌中都含有细胞膜和核糖体
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抑制酵母菌的增殖
5. 概念图能很好地表现生物学相关概念间的关系。下列生物与所示概念图中①~④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肺炎链球菌、细菌、颤蓝细菌、大肠杆菌
B.酵母菌、细菌、颤蓝细菌、大肠杆菌
C.细菌、肺炎链球菌、蓝细菌、色球蓝细菌
D.细菌、蓝细菌、肺炎链球菌、酵母菌
6. 假设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始终布满整个视野,当目镜为20×、物镜为20×时能看到的细胞数为20个,则目镜不换、物镜换成10×后,可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为( )
A.5个
B.10个
C.40个
D.80个
7. 红细胞是脊椎动物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结构,是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B.题述可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C.红细胞能单独完成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D.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8. 许多婴儿奶粉中添加有Ca、Fe等元素,Ca2+可促进人体牙齿和骨骼生长,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Fe分别属于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B.不同细胞的元素组成基本相同,含量有差异
C.人体细胞中的无机盐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部分无机盐可参与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
9. 某兴趣小组对刚收获的黄豆种子进行了一系列处理,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⑤表示有关主要物质或结构,其中①②分别为干种子和烤熟的种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的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B.③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较低
C.在适宜条件下,②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D.④⑤分别为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10. 现只有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和蒸馏水等试剂,用于还原糖的检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富含还原糖,是该实验的理想材料
B.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依次加入组织样液
C.65℃水浴加热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D.上述试剂也可用于鸡蛋清稀释液中蛋白质的检测
11. 水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图中的甲~丁分别表示生物体内水所具有的不同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甲表示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据图分析可知,乙可以表示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C.部分农作物施肥后要适量浇水,这与水是良好的溶剂有关
D.升温或降温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转化主要与水分子的极性有关
12. “糖不甩”是一种粤菜甜点,口感酥滑香甜,其做法是先把糯米粉煮熟,揉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最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和切丝的煎鸡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不甩”中含有脂肪、胆固醇等含氮有机物
B.炒花生中储存的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
C.过多食用“糖不甩”会促进细胞中脂肪的合成
D.“糖不甩”消化后产生的麦芽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13. 淀粉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还可以用作食品和医药等工业用的增甜剂(如水解糖浆)和增稠剂(如糊精)。淀粉由多个葡萄糖(C₆H₁₂O₆)聚合形成,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其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的分子式可简写成(C6H12O6)n
B.淀粉能作为增甜剂与其具有甜味有关
C.构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单糖种类不同
D.用淀粉制成的糊精可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14. 几丁质是一种含氮元素的、线性的、不带电荷的多糖聚合物,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也是真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具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下列有关几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几丁质的存在可使昆虫、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变得坚硬
B.植物细胞和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均是几丁质
C.几丁质与糖原均是多糖,但基本组成单位的种类不同
D.抑制几丁质合成的药物可用于真菌感染和害虫的防治
15. HDL(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脂蛋白,能够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将其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胆固醇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和脂肪均属于固醇类物质
B.HDL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C.胆固醇和磷脂均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细胞膜
D.预测HDL可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二、综合题
16. 2023年入秋以来,全国爆发了大面积的以肺炎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的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目前已发现了200多种。如图为某支原体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支原体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支原体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细胞,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2) 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支原体与动、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 ,这体现了 。
(3) 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等药物),对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无明显疗效,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
(4) 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请写出预防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措施: (答出两点)。
17. “9月尝鲜,10月品黄,11月吃膏。”进入秋季,菊香蟹肥,正值品尝螃蟹的好时光。螃蟹可食用的部分一般包括蟹黄、蟹膏和蟹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菊花为多细胞植物,以 作为其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以 作为其生长发育的基础,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作为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等等,这些都说明了 。
(2) 从群体角度分析,菊花和梭子蟹所参与组成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填“相同”或“不完全相同”);从个体角度分析,菊花和梭子蟹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填“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理由是 。
(3) 蟹黄和蟹膏中富含饱和脂肪酸,这是螃蟹味道鲜美的重要原因。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常呈固态的原因是 。脂肪分子的构成除了脂肪酸外还有 ,动物体内的脂肪的主要作用有 (答出两点)。
18.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图表示组成细胞(鲜重)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图中序号Ⅲ~Ⅶ代表各种化合物,面积大小代表化合物含量,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 Ⅲ表示 ,细胞中的Ⅲ有两种存在形式,其中一种存在形式不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原因是 。
(2) Ⅳ对于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人体缺乏 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植物体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原因是 。除此之外,细胞中的Ⅳ还具有的作用是 (答出一点)。
(3) V代表的物质是 ,其含量占动物细胞 (填“鲜重”或“干重”)的比例最大。
(4) 若Ⅵ和Ⅶ中均有部分化合物与能量供应有关,则两者共有的元素是 ;Ⅵ和Ⅶ中能参与构成生物体结构的物质有 (答出三种)。
19. 糖类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图1是人体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过程,①~④表示物质合成或分解、转化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 当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会通过图1中 (填图中序号)途径及时补充葡萄糖。结合图1分析,当葡萄糖有富余时,葡萄糖转化和储存的具体途径是 (要求写出转化过程和转化后的产物)。
(2) 检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使用的试剂及观察仪器分别是 。
(3)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研究发现,在饥饿条件下,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
①由图2可知,饥饿条件下脂肪的分解速度 ,判断依据是 。
②依据上述结果,人在长期不能进食时需注射葡萄糖溶液,除及时满足人体的能量需求外,还可避免 现象。
20. 健康人尿液中只含微量蛋白质,若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之为蛋白尿。肾脏病变患者会产生蛋白尿,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是否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请完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假设: 。
(2) 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其 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3) 实验步骤:
①收集5名健康学生1000m跑步前后的尿液;
②取 支试管,随机均分为 组并编号,分别加入2mL运动前与运动后的尿液;
③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摇匀后加入双缩脲试剂 ,再次摇匀;
④观察并对比试管中的溶液颜色,记录得到如下表格。
注:“-”代表尿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未出现紫色;“+”表示尿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出现紫色,且数量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4) 实验结果是否支持该实验假设,试说明理由: 。
(5) 上述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蛋白尿的出现受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在不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 性,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答案解析
1.
【答案】D
【解析】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细菌有细胞结构,一个细菌细胞即是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B错误;
C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要用活的寄主细胞培养,不能用培养基培养,所以新冠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答案】D
【解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A、1665年,英国罗伯特·虎克就观察到植物死细胞并对细胞进行了命名,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A正确;
B、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施旺在施莱登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B正确;
C、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正确;
D、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科学归纳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细胞学说,D错误。
故选D。
3.
【答案】B
【解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准焦螺旋)。
A、图中视野1为低倍镜下观察的图像,视野2为高倍镜下观察的图像,从视野1到视野2,不能通过更换更长的目镜,因为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A错误;
B、图中视野1为低倍镜下观察的图像,视野2为高倍镜下观察的图像,从视野1到视野2之后需要用更大的光圈,增加通光量使视野更加明亮,B正确;
C、图中视野1变为视野2是低倍镜换用高倍镜下的过程,该过程中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
D、从视野1变成视野2可知,在高倍镜下观察的目标在视野1中位于左上侧,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与标本之间的位置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因此需要将标本向左上侧移动才能将要观察的目标移动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B。
4.
【答案】C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A、多数细菌营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A错误;
B、可以合成蛋白质的细菌大多数属于异养生物,少数属于自养生物,B错误;
C、细菌和青霉菌中都含有细胞膜和核糖体,C正确;
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专一性抑制细菌中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不能抑制酵母菌的增殖,D错误。
故选C。
5.
【答案】C
【解析】 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物、植物。
2、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如色球蓝细菌、发菜、念珠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3、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题图分析,图中①②③有共同的特征,且③对④有包含关系。
AB、③颤蓝细菌对④大肠杆菌没有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AB错误;
C、④色球蓝细菌是③蓝细菌的一种,①细菌、②肺炎链球菌、③蓝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符合题意,C正确;
D、③肺炎链球菌对④酵母菌没有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6.
【答案】D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20×、物镜为2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整个视野内看到2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0,面积是原来的1/4倍,看到的细胞数量为20×4=80个,D正确。
故选D。
7.
【答案】B
【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结构,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A、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结构,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正确;
C、红细胞不能单独完成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
D、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D错误。
故选B。
8.
【答案】C
【解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A、细胞中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B、Zn、M、Cu等,A正确;
B、不同细胞的元素种类组成基本相同,含量有差异,B正确;
C、体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部分无机盐可参与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如镁参与构成叶绿素,D正确。
故选C。
9.
【答案】C
【解析】 题图分析,①为种子晒干之后的结合水减少的种子,②为种子烘干后的死亡的种子,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
A、细胞中的水分,自由水占95.5%左右,经晒干后的种子丢掉了自由水,导致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A正确;
B、烘干后的种子经点燃后留下的白色灰烬是无机盐,无机盐占细胞鲜重的1%~1.5%,在细胞中的含量较低,B正确;
C、经烘干后,细胞丢掉了结合水,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失去了生理活性,②不能萌发形成幼苗,C错误;
D、种子晒干过程主要丢掉自由水,烘干过程主要丢掉结合水,D正确。
故选C。
10.
【答案】D
【解析】 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A、西瓜组织样液呈红色,会影响还原糖鉴定实验中的砖红色沉淀的观察,因此不能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A错误;
B、斐林试剂使用时要现配现用、混合均匀、水浴加热,B错误;
C、检测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是从蓝色到砖红色沉淀,C错误;
D、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可以将乙液用蒸馏水稀释后作为B液使用,这样就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11.
【答案】D
【解析】 细胞内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结合水是细胞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化学反应及运输物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AB、据图分析可知,甲是细胞中结合水的功能,故甲表示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乙、丙、丁是细胞中自由水的功能,故乙、丙、丁可表示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介质、运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B正确;
C、部分农作物施肥后要适量浇水,这是因为水是良好的溶剂,肥料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C正确;
D、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故升温或降温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转化与氢键有关,水分子的极性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D错误。
故选D。
12.
【答案】C
【解析】 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A、脂肪和胆固醇虽然都是有机物,但它们的分子中并不包含氮元素。脂肪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而胆固醇则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同样不含氮,A错误;
B、炒花生中储存的脂肪大多为植物油脂,而植物油脂中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这与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不同,B错误;
C、“糖不甩”中既含有糖类(如糯米粉中的淀粉和糖浆中的糖),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糖类食物时,身体会将多余的糖类转化成脂肪,特别是在肝脏中合成脂肪并储存起来,C正确;
D、麦芽糖是一种二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在人体内,麦芽糖需要被进一步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D错误。
故选C。
13.
【答案】D
【解析】 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存在植物细胞中。
A、淀粉的分子简式可写成[C6H10O5)n],A错误;
B、淀粉并不甜,B错误;
C、构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单糖种类都是葡萄糖,C错误;
D、淀粉具有亲水性,用淀粉制成的糊精可作为增稠剂,说明用淀粉制成的糊精可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D正确。
故选D。
14.
【答案】B
【解析】 几丁质也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等。
A、几丁质也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A正确;
B、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所以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B错误;
C、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所以他们的组成单位种类不同,C正确;
D、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抑制几丁质合成的药物可用于真菌感染和害虫的防治,D正确;
故选B。
15.
【答案】A
【解析】 脂质主要是由C、H、O 三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故脂肪不属于固醇类物质,A错误;
B、依题意,HDL能够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将其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故HDL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B正确;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可以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C正确;
D、依题意,胆固醇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又知HDL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因此,预测HDL可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D正确。
故选A。
16.
(1)
【答案】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原核;支原体细胞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解析】 支原体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由图可知,支原体的细胞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2)
【答案】均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存在的区域;细胞的统一性
【解析】 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支原体与动、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均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集中存在的区域,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3)
【答案】支原体无细胞壁,青霉素和头孢等药物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对支原体繁殖起不到抑制作用
【解析】 青霉素和头孢等抗生素药物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该类抗生素对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无明显疗效。
(4)
【答案】不聚集、在公共场合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注意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射相关疫苗,对感染者进行隔离等
【解析】 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不聚集、在公共场合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 注意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射相关疫苗、对感染者进 行隔离等措施来预防支原体感染。
17.
(1)
【答案】细胞代谢;增殖分化;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解析】 菊花为多细胞植物,以细胞代谢作为其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以增殖分化作为其生长发育的基础,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作为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答案】相同;不完全相同;菊花不存在系统
【解析】 从群体角度分析,菊花和梭子蟹所参与组成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都属于种群;从个体角度分析,菊花和梭子蟹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理由是菊花不存在系统。
(3)
【答案】熔点高;甘油;保温、缓冲、减压
【解析】 蟹黄和蟹膏中富含饱和脂肪酸,这是螃蟹味道鲜美的重要原因。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常呈固态的原因是熔点高。脂肪分子的构成除了脂肪酸外还有甘油,动物体内的脂肪的主要作用有保温、缓冲、减压。
18.
(1)
【答案】水;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解析】 图中Ⅲ表示水,细胞中的Ⅲ有两种,分别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所占比例较小,它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的原因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2)
【答案】Na+;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作为某些酶的还原剂等
【解析】 Ⅳ表示无机盐,其对于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人体缺乏Na+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植物体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原因是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除此之外,细胞中的无机盐还具有的作用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作为某些酶的还原 剂等。
(3)
【答案】蛋白质;干重
【解析】 V代表的物质是蛋白质,其含量占动物细胞干重的比例最大。
(4)
【答案】C、H、O;纤维素、几丁质、磷脂、胆固醇
【解析】 若Ⅵ和Ⅶ中均有部分化合物与能量供应有关,则应代表糖类和脂质,两者共有的元素是C、H、O;Ⅵ和Ⅶ中能参与构成生物体结构的物质有纤维素、几丁质、磷脂、胆固醇等。
19.
(1)
【答案】③;通过①②途径分别参与合成肌糖原和肝糖原,通过④途径转化为脂肪
【解析】 当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会通过图中③途径及时补充葡萄糖。结合图1分析,当葡萄糖有富余时,多余的葡萄糖可通过①②途径分别参与合成肌糖原和肝糖原,通过④途径转化为脂肪,从而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2)
【答案】苏丹Ⅲ染液和(高倍)显微镜
【解析】 检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使用的试剂及观察仪器分别是苏丹Ⅲ染液和(高倍)显微镜。
(3)
【答案】加快;饥饿条件下血浆中酮体的浓度快速升高,而酮体来自脂肪的分解;酮体含量过高,破坏细胞的酸碱平衡,导致酸中毒
【解析】 由图2可知,在饥饿条件下,血浆中酮体的浓度快速升高,而酮体来自脂肪的分解,因此判断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依据题意可知,人在长期不能进食时需注射葡萄糖溶液,除及时满足人体的能量需求外,还可避免脂肪大量分解使酮体含量过高,破坏细胞的酸碱平衡,导致酸中毒现象。
20.
(1)
【答案】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不可能出现蛋白尿)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假设是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不可能出现蛋白尿)。
(2)
【答案】颜色深浅
【解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3)
【答案】10;2;A液1mL;B液4滴
【解析】 ②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需收集5名学生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故需设置10支试管,随机均分为2组并编号,分别加入2mL运动前与运动后的尿液;
③向上述试管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插匀后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再次摇匀,观察、对比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并记录。
(4)
【答案】支持(或不支持),B学生和E学生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蛋白尿
【解析】 由于B学生和E学生在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蛋白尿,说明实验结果支持(或不支持)该实验假设。
(5)
【答案】差异
【解析】 分析表中结果可知,5位学生中有3位没有出现蛋白尿,有2位出现蛋白尿,说明蛋白尿的出现在不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分组
A学生
B学生
C学生
D学生
E学生
甲
剧烈运动前尿液
-
-
-
-
-
乙
剧烈运动后尿液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