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精练
展开专题5.4 眼睛和眼镜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目标】
1.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
2.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3.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学习重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难点】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眼睛
1.构造: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他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视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就能看到物体。
3.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4.近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在10cm处。
5.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1. 成因: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凹透镜。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1. 成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射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线还没汇聚就到达视网膜上了,近处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凸透镜。
知识点4. 眼镜的度数
1.透镜的焦度::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
2.透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叫做透镜度数。
D=100/f,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
注意:记忆视力及矫正方法比较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眼睛
【例题1】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__,折光能力变________(选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________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选填“10”“15”或“25”)cm 左右.
【对点训练】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______.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________.(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__.
考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例题2】(2023湖北天门等)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 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
【对点训练】 现代生活中,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
A. 甲、乙B. 甲、丁C. 丙、乙D. 丙、丁
考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例题3】(2022江苏常州)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将直径为9nm、合_________m的特殊颗粒植入豆瓣菜叶子中,发现在黑暗环境下,叶子发出微弱的光,实现化学能向_________能的转化,如图甲所示。研究者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该透镜可用来矫正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考点4. 眼镜的度数
【例题4】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D):D=1/f (f的单位是m,D的单位是m-1);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100的值即: n=100/f;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 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小明的眼镜是+200度,他的眼睛是 ,镜片的焦距是 m,是 (凸透镜或凹透镜)。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 下图是人的眼睛构造图。人眼的结构和照相机十分相似: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透镜,瞳孔相当于 ,脉络膜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 。
2. (2023湖南永州市)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_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 (2023湖南株洲)图为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可知这是( )
A. 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C. 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D. 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4.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D.远视眼,镜片Ⅱ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6. 如下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④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②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远视眼是 图,远视眼矫正是 图。
8. 远视镜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方,应佩戴________镜矫正.
9.(2021广西贺州)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0. (2022黑龙江大庆)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11.某物理兴趣小组用一组眼睛模型、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几个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和凸透镜来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________,烧瓶的后壁相当于______,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
(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位置可以确定甲是____眼模型,乙是____眼模型,丙是_____眼模型。
(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___模型前加一个______合适的___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__模型前加一个______合适的___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12.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预防近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透镜焦距f能表示它会聚光线(凸透镜)或发散光线(凹透镜)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透镜折光本领越大,所以可用焦距f的倒数表示透镜的这种折光本领,叫做透镜的焦度D,即D=1/f,式中f单位是m,D的单位是m-1.。平时我们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乘100的值。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300O、+200O的眼睛片中,哪个是近视镜片?它的焦度和焦距分别是多少?
(2)通过(1)中数据分析,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度数深浅与镜片的焦距有什么关系?
(3)你如何粗略测量出一只老花镜镜片的度数?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5.4 眼睛和眼镜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目标】
1.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
2.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3.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学习重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难点】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眼睛
1.构造: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他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视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就能看到物体。
3.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4.近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在10cm处。
5.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1. 成因: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凹透镜。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1. 成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射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线还没汇聚就到达视网膜上了,近处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凸透镜。
知识点4. 眼镜的度数
1.透镜的焦度::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
2.透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叫做透镜度数。
D=100/f,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
注意:记忆视力及矫正方法比较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眼睛
【例题1】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__,折光能力变________(选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________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选填“10”“15”或“25”)cm 左右.
【答案】照相机、凸透、倒立、厚、强、凹、25
【解析】眼球的结构类似于照相机,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凹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
【对点训练】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______.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________.(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__.
【答案】小、大、视角增大
【解析】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小,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大.
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视角增大.
考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例题2】(2023湖北天门等)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 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
【答案】A
【解析】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成像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而小孔成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二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于视网膜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使光线延后成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为预防近视,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对点训练】 现代生活中,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
A. 甲、乙B. 甲、丁C. 丙、乙D. 丙、丁
【答案】D
【解析】甲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乙图是远视眼的矫正示意图;由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
故选D。
考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例题3】(2022江苏常州)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将直径为9nm、合_________m的特殊颗粒植入豆瓣菜叶子中,发现在黑暗环境下,叶子发出微弱的光,实现化学能向_________能的转化,如图甲所示。研究者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该透镜可用来矫正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答案】 9×10-9 光 虚 远视
【解析】长度单位换算1nm=10-9m,所以9nm=9×10-9m。
叶子发出微弱的光,所以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中正立放大的像,则把凸透镜当放大镜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远视眼成像时成到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考点4. 眼镜的度数
【例题4】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D):D=1/f (f的单位是m,D的单位是m-1);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100的值即: n=100/f;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 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小明的眼镜是+200度,他的眼睛是 ,镜片的焦距是 m,是 (凸透镜或凹透镜)。
【答案】远视眼,0.5, 凸透镜。
【解析】小明的眼镜是+200度,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所以小明眼睛是远视眼。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1/f乘100的值即: n=100/f;则
f=100/n=100/200=0.5m。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 下图是人的眼睛构造图。人眼的结构和照相机十分相似: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透镜,瞳孔相当于 ,脉络膜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 。
【答案】凸,光圈,底片。
解析】人眼的结构和照相机十分相似: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2. (2023湖南永州市)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_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答案】 缩小 凹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应用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故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而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3. (2023湖南株洲)图为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可知这是( )
A. 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C. 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D. 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来自远处点的光经晶状体(凸透镜)成像在视网膜前,说明这是近视眼的光路原理图,要矫正近视眼,需要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应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D.远视眼,镜片Ⅱ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答案】D
【解析】根据光屏移动的方向判定镜片对光线的作用,然后根据远视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判断。
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该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6. 如下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④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②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答案】A
【解析】 = 1 \* GB3 ①图中光线交于视网膜后,是远视眼的成像原理; = 2 \* GB3 ②图中光线交于视网膜前,是近视眼的成像原理; = 3 \* GB3 ③图中佩戴凸透镜后光线交于视网膜上,是矫正远视眼的方法; = 4 \* GB3 ④图中佩戴凹透镜后光线交于视网膜上,是矫正近视眼的方法。综上分析可知A正确,选A。
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远视眼是 图,远视眼矫正是 图。
【答案】丁;乙。
【解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甲图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模型,需要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如丙图。
丁图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模型,应佩戴会聚透镜矫正,即凸透镜,如图乙。
8. 远视镜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方,应佩戴________镜矫正.
【答案】薄;弱;后;凸透
【解析】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太薄,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
9.(2021广西贺州)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凸;凹。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点评】了解人眼的视物原理,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可顺利解答,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0. (2022黑龙江大庆)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图甲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虚线框内应该画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再经过晶状体会聚到视网膜上的a点。如下图所示。
11.某物理兴趣小组用一组眼睛模型、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几个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和凸透镜来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________,烧瓶的后壁相当于______,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
(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位置可以确定甲是____眼模型,乙是____眼模型,丙是_____眼模型。
(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___模型前加一个______合适的___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__模型前加一个______合适的___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答案】(1)角膜和晶状体 视网膜(2)正常 近视 远视(3)乙 焦距 凹(4)丙 焦距 凸
【解析】(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角膜和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
(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位置可以确定甲是正常眼模型,乙是近视眼模型,丙是远视眼模型。
(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乙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丙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12.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预防近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25厘米左右;
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等等。
【解析】下列措施均可以预防近视发生:
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的姿势要正确,眼与阅读物相距30~35cm,不要
歪着头、躺着、乘车走路看书。应有良好的照明,阅读物字迹清楚,不应在暗处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和看电视,应每隔一小时休息10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
②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作视力及眼部检查。
③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发育正常。对验光后确诊的真性近视,应戴合适的眼镜,而且要经常戴,以便保持良好的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透镜焦距f能表示它会聚光线(凸透镜)或发散光线(凹透镜)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透镜折光本领越大,所以可用焦距f的倒数表示透镜的这种折光本领,叫做透镜的焦度D,即D=1/f,式中f单位是m,D的单位是m-1.。平时我们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乘100的值。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300O、+200O的眼睛片中,哪个是近视镜片?它的焦度和焦距分别是多少?
(2)通过(1)中数据分析,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度数深浅与镜片的焦距有什么关系?
(3)你如何粗略测量出一只老花镜镜片的度数?
【答案】(1)-300O属于近视镜片,1/3m
(2)透镜的度数越大,透镜焦距越小
(3)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阳光与镜片垂直;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最小,最清楚.以m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f表示.计算度数用300 =100/f,得到f=1/3
【解析】(1)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所以-300O属于近视镜片,计算度数用300 =100/f,得到f=1/3
(2)根据关系式A=100/f可知,透镜的度数越大,透镜焦距越小。
(3(3)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阳光与镜片垂直;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最小,最清楚.以m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f表示.计算度数D=100/f
近视眼
远视眼
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成像结果
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
戴凹透镜
戴凸透镜
记忆口诀
近前远后,近凹远凸
近视眼
远视眼
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成像结果
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
戴凹透镜
戴凸透镜
记忆口诀
近前远后,近凹远凸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1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透镜,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和焦距;,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185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光的色散综合训练题</a>,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光的色散,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和应用, 感知乘客,确定是否关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