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01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02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共3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章梳理,基础知识,内容主旨,写作特色,积累运用,乞巧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知识梳理
    助读资料
    (一)文题解读
    “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三)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②篇幅简短;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二、文章梳理
    咏雪
    1.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文本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文本解读
    四、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五、内容主旨
    《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六、写作特色
    《咏雪》
    ❶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本文描写陈元方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父行为的据理反驳,最后写“元方人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❷情节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的侧重点是说明做事要讲诚信,讲礼貌。围绕这一中心,文章略写了陈太丘等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专项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 谢道韫(yùn)
    B.柳絮(xù) 无奕(yì) 陈寔(shí)
    C.太傅(fù) 尊君在不(bù) 非人哉(zāi)
    D.舍去(shě) 友人惭(cán) 欣然曰(yuē)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公欣然曰 欣然接受
    B.友人惭,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
    C.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D.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
    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
    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咏絮之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用来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C.王凝之,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曾任左将军。
    D.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7.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8.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9.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等词语表示过了不久,一会儿。
    B.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已而”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适”“向”是“刚才”的意思;“食顷”指一顿饭工夫;“既而”相当于“不久”“紧接着”的意思。
    D.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
    10.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俄而雪骤 骤:( ) ②公欣然曰 欣然:( )
    ③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
    (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节奏。(停顿1处)
    未 若 柳 絮 因 风 起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4)如果你是这场咏雪比赛的评委,你觉得谢朗和谢道韫,谁的比喻更好呢?为什么?



    (5)假如你穿越到东晋,置身谢家,你认为这个家庭有怎样的家庭氛围?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面的加点字,将表格补充完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B.朗读文言文要读准节奏,如“君与家君期日中”一句的节奏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
    C.文章结尾“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D.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文中的“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4)请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具体说说吴起是怎样信守承诺的?他和元方的做法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故人曰:“诺③,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④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⑥?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止:留,挽留。③诺:好的。④令:派。⑤俟:等待。⑥欤(yú):句末语气词。




    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现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3.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人的日常称谓,请解释加点词。
    ①兄子胡儿 _____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_____
    14.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琼 大 惊 即 以 其 言 应 诏 而 深 奇 爱 之。
    15.下列各句中,敬辞或谦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同学名义通知换号,再开口借钱,不法分子竟利用其中空隙,伺机行骗。
    B.令尊年过六旬依然下地干农活,作为他的孩子,我感到既自豪又羞愧。
    C.听说你们家舍妹要去当兵,这种雄心壮志令我钦佩不已。
    D.“各奔天涯何处是,惟愿君安好”,我就留步不送您了。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17.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①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②。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③班彪④。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注】①会稽上虞:古地名。②焉:于之,到这里。③扶风:古地名。④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各标一处)
    ①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②好 博 览 而 不 守 章 句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
    ③充少孤 _____ ④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4)结合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王充是个怎样的人。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5)谢道韫和王充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寻找家文化,做明理之人,请你完成“家之理”活动。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田子为相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绳绳③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有删改)
    【注释】①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②馆:房舍建筑的通称,这里指家。③绳绳(mǐn mǐn):绵延不绝。
    19.解释加点词。
    (1)尊君在不( ) (2)期日中( ) (3)相委而去( )
    20.下列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安得此金——联系上下文田母说的话,可推测“安”是“怎么”的意思。
    B.非吾所欲也——联想到“随心所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可推断“欲”的意思为“想要,希望”。
    C.子其去之——回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舍去”,推知“去”意为“离开”。
    D.王贤其母,说其义——查词典后发现有以下几种意思:①“陈述,解说”②“同‘悦’,喜欢、高兴”③“劝说”等。判断“说”的解释为“同‘悦’,喜欢、高兴”。
    2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23.“百善孝为先”。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四、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本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③。”田子愧惭,走出,造④朝还金,退请就狱⑤。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⑥金赐其母。《诗》⑦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本文选自韩婴《田子为相》)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子其去之:你把这东西拿走。④造:往,到。⑤就狱:接受处分。就:靠近。⑥以:把,拿。⑦《诗》:这里指《诗经》。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为相三年(为:担任)
    C.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D.子安得此金(安:安全)
    25.给【乙】文段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1处)
    言 贤 母 使 子 贤 也
    2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27.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28.[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专题17 《世说新语》同步教学讲义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知识梳理
    助读资料
    (一)文题解读
    “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三)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②篇幅简短;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二、文章梳理
    咏雪
    1.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文本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文本解读
    四、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五、内容主旨
    《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六、写作特色
    《咏雪》
    ❶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本文描写陈元方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父行为的据理反驳,最后写“元方人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❷情节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的侧重点是说明做事要讲诚信,讲礼貌。围绕这一中心,文章略写了陈太丘等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专项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 谢道韫(yùn)
    B.柳絮(xù) 无奕(yì) 陈寔(shí)
    C.太傅(fù) 尊君在不(bù) 非人哉(zāi)
    D.舍去(shě) 友人惭(cán) 欣然曰(yuē)
    【答案】C
    【详解】C.“不”是通假字,应读fǒu。故选C。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C项正确,其余各项改为:A. 撒盐∕空中∕差可拟;B. 白雪∕纷纷∕何所似;D.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公欣然曰 欣然接受
    B.友人惭,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
    C.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D.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
    【答案】B
    【详解】B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引:拉,牵拉/引出。A项,然:……的样子。C项,期:约定。D项,舍:舍弃。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把握。“尊君在不”的“不”通“否”。A项的“女”通“汝”;B项“罔”不是通假字;C项的“见”通“现”;D项的“说”通“悦”。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
    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
    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此句化静为动,展现了雪花随风飘飞的画面,以春景写冬景,富有新意;“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分析有误;故选C。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咏絮之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用来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C.王凝之,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曾任左将军。
    D.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答案】A
    【详解】A.《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而非他本人编写。故选A。
    7.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答案】C
    【详解】C.根据原文“元方入门不顾”可知,他并没有喜不自禁,因此选项内容“陈元方喜不自禁”属无中生有,说法错误;故选C。
    8.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答案】A
    【详解】A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B“令妹”是称别人的妹妹。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指上元节即元宵节。D“惠存”是敬辞,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赠、惠顾、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9.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等词语表示过了不久,一会儿。
    B.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已而”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适”“向”是“刚才”的意思;“食顷”指一顿饭工夫;“既而”相当于“不久”“紧接着”的意思。
    D.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
    【答案】D
    【详解】考查古代文化常识。D项表述不正确,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情况,表明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10.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答案】A
    【详解】B.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的要求”;
    C.请客颠倒或主语前后不统一,“学生非常受欢迎”修改为“非常受学生欢迎”;
    D.“下降”不能用倍数,将“下降了三倍”改为“减少了三十吨”;故选A。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俄而雪骤 骤:( ) ②公欣然曰 欣然:( )
    ③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
    (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节奏。(停顿1处)
    未 若 柳 絮 因 风 起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4)如果你是这场咏雪比赛的评委,你觉得谢朗和谢道韫,谁的比喻更好呢?为什么?



    (5)假如你穿越到东晋,置身谢家,你认为这个家庭有怎样的家庭氛围?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答案】
    (1)(1)急 (2)高兴的样子 (3)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4)大体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4)示例一:我觉得谢朗的“撒盐空中”的比喻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呈现上扬的姿态,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描写景物首先需要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二:我觉得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的比喻更好。这个比喻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中的比喻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因风起”的比喻就好在意蕴深刻。
    (5)从“内集”“讲论文义”“欣然”“大笑”等内容可以看出,谢家的家庭氛围是融洽、和谐、欢快、轻松、富有文化气息的。
    【详解】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句意:不久,雪下得很急。骤:急。
    ②句意:太傅高兴地说。欣然:高兴的样子。
    ③句意:和子侄辈的人讲解文章的义理。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④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柳絮因风起”是主谓结构,其前应断开;本句的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漫天飞舞。故断句为: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和。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先表态,然后结合句子的表达效果来分析即可。
    例如:我觉得谢朗的“撒盐空中”的比喻更好。“盐”给人一种沉重感,将“雪”比作“盐”更能体现雪下得大和急,同时“盐”和“雪”都是白色,因此“撒盐空中”的比喻集神似和形似于一体,生动形象,因此“撒盐空中”的比喻更好。
    又如:我觉得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的比喻更好。柳絮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同时柳絮又是在春天盛开,在寒冷的大雪天,能够联想到春天的景物,这一意象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因而这里便有了深刻意蕴,因此“柳絮因风起”的比喻更好。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根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以及谢道韫和谢朗的比喻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撒盐空中差可拟”可知,谢家非常注重文化知识的熏陶,从中可感受到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根据“公欣然曰”“公大笑乐”可看出谢太傅对待晚辈非常的和蔼亲切,由此可感受到谢家融洽、和谐、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点睛】参考译文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面的加点字,将表格补充完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B.朗读文言文要读准节奏,如“君与家君期日中”一句的节奏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
    C.文章结尾“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D.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文中的“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4)请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具体说说吴起是怎样信守承诺的?他和元方的做法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故人曰:“诺③,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④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⑥?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止:留,挽留。③诺:好的。④令:派。⑤俟:等待。⑥欤(yú):句末语气词。




    【答案】
    (1)①约定;②同“否”;③离开;④抛弃、舍弃
    (2)①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②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3)C
    (4)友人没来,吴起不吃饭等着,吴起才跟友人一起吃饭。
    吴起的做法细致、诚恳,表现了小孩子的天真。
    【详解】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①句意为:约定在正午。期,约定;
    ②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
    ③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去,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④句意为:丢下别人自己走。委,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做。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中重点词语有:待,等待;至,到。
    ②中重点词语有:惭,惭愧;引,拉。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有误,《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有误,“君与家君期日中”一句的节奏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
    D.有误,“君”是对对方的尊称。故选C。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链接材料】“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可知,友人没来,吴起不吃饭等着。等到友人来了之后,吴起才跟友人一起吃饭。
    从“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令人求故人”等语句能看出,对待失信行为,元方据理力争,毫不客气地进行批驳,而且当对方想表示歉意时,他头也不回地走进大门。而吴起则采取派人请来友人,然后一同进食的做法,处理得很细致。
    【点睛】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链接材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到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在家)等待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现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3.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人的日常称谓,请解释加点词。
    ①兄子胡儿 _____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_____
    14.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琼 大 惊 即 以 其 言 应 诏 而 深 奇 爱 之。
    15.下列各句中,敬辞或谦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同学名义通知换号,再开口借钱,不法分子竟利用其中空隙,伺机行骗。
    B.令尊年过六旬依然下地干农活,作为他的孩子,我感到既自豪又羞愧。
    C.听说你们家舍妹要去当兵,这种雄心壮志令我钦佩不已。
    D.“各奔天涯何处是,惟愿君安好”,我就留步不送您了。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17.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吗?



    【答案】
    13.哥哥的儿子 子侄辈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4.琼 大 惊/ 即 以 其 言 应 诏/ 而 深 奇 爱 之。
    15.A
    16.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
    17.谢道韫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黄琬说日食后的样子是像刚出来的月亮或如初升的弯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解析】
    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兄子:哥哥的儿子;
    (2)句意: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儿女:子侄辈;
    (3)句意: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黄琼大为惊讶,立即按照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因此非常喜爱他。
    根据句意断为: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5.本题考查谦辞、敬辞。
    B.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在此称自己的父亲,使用有误;
    C.舍妹: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妹妹。在此称他人的妹妹,使用有误;
    D.留步:主人送客,客人辞让之语,客人离去时请主人不要再送。在此称自己不送客人了,使用有误;
    故选A。
    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何,为什么;言,说;余,剩余的。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柳絮”是轻盈的,有风就会漫天飞舞,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柳絮因风起”表现了雪花乘着风飞舞的景象,表现了雪花的轻盈,以春景写冬景,富有意蕴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乙文“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意思是: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黄婉把日食后的样子比作“刚出来的月亮或(初升的弯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日食的样子。
    【点睛】参考译文:
    咏雪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黄琬巧对
    黄琬小时候就很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日食,黄琼把当地所见报告朝廷。太后下令问他日食多少,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黄琬当时七岁,在祖父身旁,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后剩下的太阳,就像初升的月亮呢?”黄琼大为惊讶,立即按照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因此非常喜爱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①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②。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③班彪④。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注】①会稽上虞:古地名。②焉:于之,到这里。③扶风:古地名。④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各标一处)
    ①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②好 博 览 而 不 守 章 句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
    ③充少孤 _____ ④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4)结合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王充是个怎样的人。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5)谢道韫和王充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1)①将 军 王 凝 之/妻 也②好 博 览/而 不 守 章 句
    (2) 不久,一会儿 大体 小时候 喜欢
    (3)①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②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很熟悉。
    (4)聪明好学
    (5)一个人的成才跟好的家庭环境、自己的勤奋、正确的读书方法、名师的指引等都有关。
    【详解】
    (1)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停顿。
    ①句意为: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句为判断句;“将军王凝之”为主语,“妻也”点明“公大兄无奕女”的身份;
    停顿为: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句意为:喜欢博览群书而不死抠字句。
    “好博览”与“不守章句”为转折关系,应在“而”前断一处;
    停顿为: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不久,雪下得急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②句意为: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
    ③句意为:王充少时丧父。少:小时候。
    ④句意为:他喜好博览群书而不拘守章句。好:喜欢。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字词:未若,不如;因,凭借。
    ②重点字词:遂,于是;博通,很熟悉;言,学说。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其中“常”是经常的意思。王充没有书就去洛阳市集中走动,阅读那里卖的书,表明他好学;“辄”是“就”的意思。他看一遍便能背下来,说明他聪明。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写谢太傅与子侄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借下雪提出问题,“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点明谢道韫的身份;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成才的影响很大;
    乙文王充“师事扶风班彪”表明王充虽然家境贫困,但有名师的正确指引;“好博览而不守章句”表明他博览群书,但而拘守章句,会读书;“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表明他非常勤奋。
    【点睛】参考译文:
    【甲】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谢太傅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王充小时候是孤儿,在乡里以孝顺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跟一个叫彪的扶风师学习。王充喜欢读书,喜欢博览群书而不死抠字句。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背诵,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很熟悉。
    三、寻找家文化,做明理之人,请你完成“家之理”活动。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田子为相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绳绳③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有删改)
    【注释】①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②馆:房舍建筑的通称,这里指家。③绳绳(mǐn mǐn):绵延不绝。
    19.解释加点词。
    (1)尊君在不( ) (2)期日中( ) (3)相委而去( )
    20.下列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安得此金——联系上下文田母说的话,可推测“安”是“怎么”的意思。
    B.非吾所欲也——联想到“随心所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可推断“欲”的意思为“想要,希望”。
    C.子其去之——回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舍去”,推知“去”意为“离开”。
    D.王贤其母,说其义——查词典后发现有以下几种意思:①“陈述,解说”②“同‘悦’,喜欢、高兴”③“劝说”等。判断“说”的解释为“同‘悦’,喜欢、高兴”。
    2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23.“百善孝为先”。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答案】
    19.(1)通“否”,语气词;(2)相约;(3)舍弃,丢下
    20.C
    21.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22.(1)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23.据甲文元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有礼有节的辩驳可知,“孝”还体现在维护父母的尊严,不卑不亢,不让父母蒙羞;据乙文“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可知,为官不贪,忠于国家,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解析】
    1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您父亲在吗?不:通“否”,语气词;
    (2)句意: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期:相约;
    (3)句意: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丢下。
    20.本题考查实词虚词。
    C.“子其去之”的句意是:你把这东西拿走。因此“去”的含义应是“拿走”。与“太丘舍去”的“去”意义不同,此项“推知‘去’意为‘离开’”有误;故选C。
    2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这句话是对孝子行为的分析。“孝子之事亲也”提出议论的对象。“尽力至诚”是孝子应该做的事,“不义之物”“不入于馆”是不应该做的事,主谓之间断开,以示强调。
    可据此断句为: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2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中:正午;至:来到;舍:丢下;去:离开;
    (2)即:就;舍:赦免;复:再次;赐:赏赏。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百善孝为先”,孝的理解有很多,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分析理解“孝”即可。据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描绘,元方面对父亲友人无端的谴责,他不卑不亢,勇敢为父亲辩解,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和诚信,这是“孝”的表现;据乙文“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可知,田子身为宰相,身份尊贵,但面对母亲的批评,“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勇敢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因此,为官不贪,忠于国家,勇于改正错误,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将得到的很多金子全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应得的体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吗?像这个样子做官,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大臣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惭愧地跑了出去,回到朝廷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田子的母亲很贤明,因她的深明大义而高兴,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诗经》说:“宜尔子孙,绳绳兮。”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有贤德。
    四、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本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③。”田子愧惭,走出,造④朝还金,退请就狱⑤。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⑥金赐其母。《诗》⑦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本文选自韩婴《田子为相》)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子其去之:你把这东西拿走。④造:往,到。⑤就狱:接受处分。就:靠近。⑥以:把,拿。⑦《诗》:这里指《诗经》。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为相三年(为:担任)
    C.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D.子安得此金(安:安全)
    25.给【乙】文段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1处)
    言 贤 母 使 子 贤 也
    2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27.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28.[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24.D
    25.言/贤母使子贤也
    26.(1)他们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2)(你)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这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
    27.共同点:他们都虚心接受批评,能知错就改。
    28.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要不贪,要忠于国家才算尽孝
    【解析】
    2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D.句意: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安:怎么。故选D。
    2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贤母使子贤也”是“言”的具体内容,“言”字后面应断开,故断句:言/贤母使子贤也。
    2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期,约定;日中,正午;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才。
    (2)第一个“为”,做;是,这;第二个“为”,就是。
    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甲】文中的“友人”在受到陈元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一番驳斥后,感到很惭愧,“下车引之”表明他能知错就改。【乙】中的田子在受到母亲“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的一番教导后,“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表明他也能知错就改。
    28.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通过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乙】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根据母亲所说“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可知,作者通过母亲的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儒家思想。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金子两千两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应得的俸禄。”母亲说:“(你)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吗?做官像这个样子,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赶快拿走它。”田子很惭愧地走了出去,上朝退还金子,下朝就请求让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惠,喜欢她的义气,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诗经》说:“教育你的子孙时要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文句解读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概括:谢家子弟(谢公,兄子,兄女)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氛围?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
    3.感受到他们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又是如何咏雪的?
    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
    4.问:展开辩论,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喻?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示例一:“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二:“柳絮因风起”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5.作者没有明确说谁的比喻更好,但我们从文中最后一句可以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后来作诗的才气被称为“咏絮才” ,《红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就是这样。其中“咏絮才”指林黛玉。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翻译】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
    回答说:(父亲)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与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一同出行)。中午您没有来,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拉他,元方(却)走进门去,连头都不回。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信:诚信,讲信用。
    礼:礼貌。
    惭:感到惭愧。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 文句解读
    1.默读课文,思考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但能知错就改。元方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说话语气。
    1)评价友人,朗读友人的话。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A 暴躁粗鲁 B知错就改 C率真洒脱
    2)评价元方,有感情地朗读元方的话。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问: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
    3)讨论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元方对友人的态度对错与否,人们一直存有争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示例一: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示例二: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4)评价元方的“方正”及陈太丘。
    人物率真、洒脱、大气、不拘小节、追求精神自由,体现了魏晋之风。
    现代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评《世说新语》:“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

    通“否”,读“fǒu”,句末表疑问,译为“吗”
    与友期行
    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相委而去
    委: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去后乃至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与儿女讲
    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
    今义,儿子和女儿
    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古义:凭借
    今义:因为
    元方时年七岁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友人惭
    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惭愧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句首省略主语“谢道韫”)
    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门外”前省略介词“于”)
    ④待君久不至,已去。(句首省略主语“家父”)
    文言现象
    原文例句
    解释加点字
    重点实词
    期日中

    通假字
    尊君在不

    古今异义
    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文句解读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概括:谢家子弟(谢公,兄子,兄女)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氛围?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
    3.感受到他们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又是如何咏雪的?
    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
    4.问:展开辩论,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喻?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示例一:“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二:“柳絮因风起”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5.作者没有明确说谁的比喻更好,但我们从文中最后一句可以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后来作诗的才气被称为“咏絮才” ,《红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就是这样。其中“咏絮才”指林黛玉。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翻译】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
    回答说:(父亲)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与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一同出行)。中午您没有来,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拉他,元方(却)走进门去,连头都不回。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信:诚信,讲信用。
    礼:礼貌。
    惭:感到惭愧。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 文句解读
    1.默读课文,思考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但能知错就改。元方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说话语气。
    1)评价友人,朗读友人的话。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A 暴躁粗鲁 B知错就改 C率真洒脱
    2)评价元方,有感情地朗读元方的话。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问: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
    3)讨论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元方对友人的态度对错与否,人们一直存有争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示例一: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示例二: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4)评价元方的“方正”及陈太丘。
    人物率真、洒脱、大气、不拘小节、追求精神自由,体现了魏晋之风。
    现代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评《世说新语》:“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

    通“否”,读“fǒu”,句末表疑问,译为“吗”
    与友期行
    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相委而去
    委: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去后乃至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与儿女讲
    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
    今义,儿子和女儿
    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古义:凭借
    今义:因为
    元方时年七岁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友人惭
    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惭愧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句首省略主语“谢道韫”)
    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门外”前省略介词“于”)
    ④待君久不至,已去。(句首省略主语“家父”)
    文言现象
    原文例句
    解释加点字
    重点实词
    期日中

    通假字
    尊君在不

    古今异义
    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相关学案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01同步讲义:《春》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01同步讲义:《春》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共3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本解读,总结归纳,积累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8同步讲义:《论语》十二章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8同步讲义:《论语》十二章新课预习(原卷版+解析),共4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总结归纳,积累运用,情景默写,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5拓展讲义: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15拓展讲义: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原卷版+解析),共3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