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质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69074/0-17293488568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粤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质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69074/0-17293488569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粤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质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69074/0-17293488569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粤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质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粤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质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鸟语花香、绿柳成荫”的春天已来临,“鸟语”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成荫”是光的
形成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小明能辨别出噪声是邻居小华发出的,是根据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3.小华将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中,放在阳光下,结果在光屏上看到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敲击桌面,使水槽内水面晃动,光屏上的彩色光带 (选填“不变”或“消失”)。
4.傍晚我们在秋水广场拍风景照片时,发现岸上的双子塔比它在喷泉池中的倒影会更
(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光从空气中射向水面时,不仅发生了反射还发生了 现象。
5.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为黑色碳粉。这样,纸张和黑色碳粉都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放在冰柜里的矿泉水很容易发生水结冰而使瓶子破裂的现象,这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结冰后 增大所致;发生火灾时,人要贴着地面进行逃生,这是因为燃烧后产生的有毒热气体密度 ,会处于房间里较高的位置。
7.如图所示,高铁列车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使得列车轻量化,这是应用铝合金 小的属性;制成列车上的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主要材料是 (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
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81 g,体积为30 cm3,b的质量为27 g,体积为20 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这个实心球应该是 (选填“a”或“b”);另一个球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的相应位置上。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对需测量的物理量进行估计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 dmB.使人感到舒适的室温约为37 ℃
C.人体的体积约为5 m3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10.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形成过程属于凝固的是( )
11.如图,很多学校在教学楼设立仪容镜,要求师生自觉规范衣着、举止和精神面貌。下列对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容镜是一面凹透镜
B.仪容镜中呈现的是照镜子的人的实像
C.人远离仪容镜时,像将会靠近仪容镜
D.某同学以0.8 m/s的速度靠近仪容镜,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12.如图所示,MN为水面,PQ为法线,水面下A处有潜水员,水面上方B、C处分别有小明和小红。他们分别通过水面观察对方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小红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潜水员看到小明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小明观察小红的像对应的光路中,CO是入射光线,入射角为37°
D.潜水员观察小明的像对应的光路中,OA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37°
13.如图所示,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操作和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则应向上调节光屏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 cm
C.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D.若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可将光屏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小
14.下列关于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B.不同物质,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C.物质的密度是由它的质量和体积决定的
D.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
15.(1)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显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的时间差为多少?
(2)小新用同一把刻度尺五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42 cm、48.426 cm、48.43 cm、48.34 cm、48.44 cm,则测量结果应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16.假期芳芳一家外出旅游时购买了一件铜制摆件,芳芳想鉴别它是否是纯铜制成的。于是聪明的她用电子秤和一盆水对该摆件进行了测量:先用电子秤测出摆件的质量为4.45 kg;将盆内装满水,并测出这一满盆水的总质量为7.3 kg;然后将摆件浸没在水盆中,水溢出,又将摆件取出,测出剩余水和盆的总质量为6.8 kg。(不考虑摆件上沾的水,即摆件的体积与溢出水的体积相等)请根据以上数据帮芳芳完成以下计算:(ρ铜=8.9×103 kg/m3,ρ水=1×103 kg/m3)
(1)将摆件浸没在水盆中时,从盆中溢出水的质量;
(2)溢出水的体积;
(3)摆件的密度;
(4)判断摆件是否是纯铜制品。
17.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些雨花石的密度,家里没有天平和量筒,他就用家里的电子秤、空瓶和水测出了雨花石的密度。如图所示,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他先后测出雨花石的质量m1=300 g,空瓶的质量m2=100 g,装满水后水和瓶的总质量m3=400 g,然后将雨花石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瓶中,等到瓶中的水不再溢出时,抹干瓶子,测出剩余的水和瓶子、雨花石的总质量m4=580 g。求:(ρ水=1.0×103 kg/m3)
(1)装满水时,瓶中水的质量m水;
(2)瓶的容积V瓶;
(3)放入雨花石后,从瓶中溢出的水的体积V溢;
(4)雨花石的密度。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18.亲爱的同学,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圆筒的直径为 cm;体温计的示数如图乙,其分度值为 ℃,体温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s。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 。若实验中玻璃板倾斜,出现的后果可能是 。
19.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聪所在小组的具体操作如下。
(1)测量前小聪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他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算得石块的密度为
kg/m3。
(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两石块的密度,则ρA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B。
(5)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
B.若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
(6)小华同学所在小组调节天平平衡时,无论怎样调节指针都偏左,小华想了个办法:往右盘放了一个合适的小橡皮,再调节平衡螺母,终于使天平平衡,完成了实验,可是同学们认为这样误差会很大。若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20.(1)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所采用的水浴法加热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像。
①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②由图丙可知,冰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的熔点是 ℃,第7 min处于 状态;
③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④冰完全熔化为水后,加热足够长时间,试管内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在“探究液体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用完全相同的电热棒、烧杯和温度计,分别对甲(200 g水)、乙(100 g水)、丙(100 g煤油)进行测量,用所得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小明发现:三杯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过程,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乙比甲升温得快,是因为 。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像的放大和缩小与物距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 (选填“主光轴”、“同一侧”或“焦点”)上。
(2)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原因是 。
(3)图甲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 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依次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交流评估】
通过观察表中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请找出:
(写出实验次数及错误数据)。
【拓展延伸】
(5)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仅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眼镜片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A.不能成像B.成一半的像C.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参考答案
1.空气 直线传播
2.声源处 音色
3.色散 消失
4.亮 折射
5.升华 凝华
6.体积 较小
7.密度 半导体
8.a 10
9.D 10.A 11.D 12.D 13.ACD 14.AD
15.解:(1)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显示为10:00:01,第二次观察电子手表,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的时间差:t=11:01:02-10:00:01=1 h 1 min 1 s (3分)
(2)用此刻度尺测量的数据的倒数第二位对应的长度单位是 m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是1 mm;比较测量结果知,“48.34 cm”和与其他三个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值不同,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1分)“48.426 cm”估读值多一位,读数不合理,应该舍去 (1分)
课桌的宽度:L=48.42cm+48.43cm+48.44cm3=48.43 cm (2分)
16.解:(1)将摆件浸没在水盆中时,溢出水的质量:
m溢=m总1-m总2=7.3 kg-6.8 kg=0.5 kg (2分)
(2)由ρ=mV可得,溢出水的体积:
V溢=m溢ρ水=0.5kg1×103kg/m3=5×10-4 m3 (2分)
(3)由题知,不考虑摆件上沾的水,即摆件的体积与溢出水的体积相等,
摆件的体积V=V溢=5×10-4 m3,
摆件的密度:
ρ=mV=4.45kg5×10-4m3=8.9×103 kg/m3 (2分)
(4)已知铜的密度是ρ铜=8.9×103 kg/m3,则ρ=ρ铜,
所以,该摆件是纯铜制品。 (1分)
17.解:(1)装满水时,瓶中水的质量:m水=m3-m2=400 g-100 g=300 g (2分)
(2)由ρ=mV得,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V瓶=V水=m水ρ水=300g1.0g/cm3=300cm3 (2分)
(3)放入雨花石后,从瓶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m水'=m1+m3-m4=300 g+400 g-580 g=120 g
放入雨花石后,由ρ=mV得,从瓶中溢出水的体积:
V溢=m水'ρ水=120g1.0g/cm3=120 cm3 (2分)
(4)雨花石的体积等于从瓶中溢出水的体积V=V溢=120 cm3;
雨花石的密度:ρ=m1V=300g120cm3=2.5 g/cm3 (2分)
18.(1)1.25 0.1 液体(水银)的热胀冷缩 281.9
(2)较暗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蜡烛B不能与A的像重合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19.(1)游码调零
(2)右
(3)62.0 3.1×103
(4)小于
(5)B
(6)准确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0.(1)①6 ②不变 0 固液共存 ③A ④不会
(2)水的质量小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1.(1)主光轴
(2)能 光路具有可逆性
(3)左
【交流评估】第6次,像距40 cm错误
(5)远视
(6)C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80
60
30
20
15
10
像距(cm)
11.5
12
15
20
30
4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沪粤版(2024)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光和眼睛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