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武汉一初慧泉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武汉一初慧泉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白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鸟儿在蓝天上翱翔……而人与鸟“比翼齐飞”,令人惊奇和感动。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滑翔者和鸟都在做机械运动
B.以滑翔者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上的观众为参照物,滑翔者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
2.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3.唐代诗人储光的诗: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潭清疑水浅”是作者站在岸边感觉水变浅了,能正确表示“潭清疑水浅”光路的是( )
A.B.
C.D.
4.关于能量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能源、水能和风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来传递信息
C.太阳能是一次能源,太阳内部的核反应是裂变
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小华用弹性膜充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如图是他用其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装置。模拟正常眼睛时,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源放在透镜2倍焦距以内
B.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源远离透镜时,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
6.如图所示,蹦床运动员从最高处落下,与蹦床面接触后,直至到达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和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的能量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与蹦床面刚接触时,运动员的动能达到最大值
B.蹦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持续减小
C.在全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最大时其动能最小
D.在全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甲<p乙B.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C.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
8.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且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B.第二次橡皮膜处压强更大
C.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9.观察手摇发电机灯泡的发光与手电筒灯泡的发光,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
A.两个仪器的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是相同的
B.手摇发电机灯泡会闪烁发光说明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在改变
C.两灯泡中通过的电流都是直流电
D.若用发光二极管替代小灯泡,同样的速度转动手摇发电机时,二极管每分钟闪烁的次数会减少
10.小明设计了一种晚上自动给花草浇水电路。光控开关在天黑时闭合,湿敏开关在土壤过于干燥时闭合。浇花器仅在土壤过于干燥的夜间才开始工作,对花草进行浇水。下列电路既满足上述条件,又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B.
C. D.
11.酒精气体传感器是一种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甲所示,将该气敏电阻与一阻值为30Ω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源电压为9V的电路中,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就组成了简易的酒精测试仪,如图乙所示。现场检测时,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测试仪中电压表的示数也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电路中的电阻是探测酒精浓度的气敏电阻
B.如果将电流表改装为酒精测试仪显示器,则酒精气体浓度的0应标在电流表的最左侧零刻度线上
C.如果将电流表改装为酒精测试仪显示器,则电流表需要选择“0~3A”的量程
D.如果将电压表改装为酒精测试仪显示器,不喝酒吹气时电压表示数为3V
12.如图所示电路,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R1消耗的功率为P1;当S1断开,S2、S3闭合,滑片P位于最上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路总功率为P2;当S2断开,S1、S3闭合,滑片P位于最下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电压表的示数为U3,电路总功率为P3;当开关都闭合时,滑片P位于最上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4,电路总功率为P4;已知R1=5Ω,I1∶I3=2∶3,U1∶U3=10∶9,P2与P4的差值为7.2W,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R3的阻值为10
B.I1∶I2=1∶5
C.电源电压为13.5V
D.P1∶P3=1∶8
二、综合题
13.2023年9月26日,我国首条空中悬挂式列车“光谷光子号”——光谷空轨旅游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
(1)一期线路全长约10.5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30分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60公里,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2)列车运行辅以永磁磁悬浮技术,利用永磁材料与轨道相斥的原理,使车体架在槽口中线处保持悬浮状,利用 的方法, (选填“增大”或“减小”)了车体架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电机驱动运行时,愈加节能、高速。
三、实验题
14.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4)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15.图甲是小盛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均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小车每次停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由三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小盛又将小车系上细线,分别倒放、立放在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木板上,用测力计拉动小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测力计,根据 原理可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比较第4、5两次实验可得结论: 。
③小芳同学利用身边的器材将小盛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拉动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16.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和小华分别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已知盐水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华同学检查实验装置时发现:按与不按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则这在实验装置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2)调节好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 增大而增大;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 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若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对比不显,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两端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_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C.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
D.使探头在不同液体中均向下移动相同的距离
(4)如图丁所示,橡皮管和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当小明向玻璃管中吹气时,U形管内液面较低的是 (选填“a”或“b”)侧。
17.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1)圆柱体的质量是 kg;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可选用甲、 图的装置来进行实验;
(3)圆柱体的体积是 m3;
(4)若圆柱体重力为G,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水的密度为,则圆柱体的密度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达。
18.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用到以下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待测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1“30Ω; 0.5A”、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
(2)连接好电路,正确操作,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明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为0,经检查电表完好,则故障可能是 ;
A.小灯泡断路 B.小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故障排除后,正确操作,刚刚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小明根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绘制的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找来5Ω、10Ω、15Ω、20Ω的电阻各一个,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和电源电压,来完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电压表要完成这四次实验,应控制的电压表示数的范围为 。
四、综合题
19.近几年武汉市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不少多层楼房安装了电梯。图甲是某小区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它由轿厢、配重、滑轮、缆绳、钢丝绳和电动机组成,轿厢质量为400kg,配重质量为300kg,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为了安全,电梯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如图乙。闭合控制开关,电梯没有超载时,再闭合运行开关,电动机正常工作:超载时(即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电动机也不工作。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9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30Ω,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轿厢内底面压力传感器的阻值与它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该电梯空载静止时,与轿厢相连的缆绳对轿厢的拉力为 N,超载时,图乙中触点将与 点接触(选填“A”或“B”),电铃发出报警铃声;
(2)该电梯某次轿厢内载人和货物的总重为8000N,试通过计算判断电梯是否超载;
(3)如图丁所示是某次电梯上升时的图像,若轿厢内人和货物总重为5000N,电动机工作效率为80%,求电梯匀速上升运行阶段,电动机牵引轿厢所消耗的电能。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90
94
98
98
98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滑翔者和鸟都在做机械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人与鸟“比翼齐飞”可知,以滑翔者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鸟儿在蓝天上翱翔,人与鸟“比翼齐飞”可知,以地面上的观众为参照物,滑翔者是运动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鸟儿在蓝天上翱翔可知,以地面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 甲实验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钢尺实验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或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与与频率无关,故B错误;
C. 丙实验通过音叉发声振动时弹开乒乓球的远近,体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
D. 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
3.D
【详解】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不对,B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化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来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光纤通信,故B正确;
C.太阳能是一次能源,太阳内部进行的是聚变反应,又称为热核反应,而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约3×108m/s,其速度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5.C
【详解】AB.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在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即此时光源放在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
C.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光源远离透镜时,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对光线会聚能力太强导致的,因此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里注水,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B.运动员刚接触蹦床时,重力大于弹力,受到的合力向下,会继续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刚接触蹦床时,动能未达到最大值;随着蹦床面形变程度加大,弹力也变大,当弹力大于重力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向上,开始做减速运动,所以蹦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B错误;
C.在全过程中,运动员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此时速度为0,动能最小,故C正确;
D.在全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不是守恒的,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甲乙液面相平,且液体均为水,根据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
B.铁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高度不变,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F=pS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溢水杯的重力不变;因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与溢水杯的重力之和,所以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
F甲=F乙
故B错误;
C.F1为铁块浸没水中前的拉力(等于铁块的重力),F2为铁块浸没水中后的拉力,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
F浮=F1﹣F2
故C错误;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块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小烧杯中水的重力(排开水的重力)
G=F浮=F1﹣F2
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根据橡皮膜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可知,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橡皮膜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且第二次压强向上,第一次压强向下,故可得出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橡皮膜两次都向内凹可得出,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内部压强是始终存在的,与有没有橡皮膜没有关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手摇发电机灯泡发光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手电筒灯泡发光过程是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闪烁是因为通过其电流的大小发生改变,不能说明电流方向在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摇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不是直流电,手电筒灯泡中电流方向不变,是直流电,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发光二极管替代小灯泡,同样的速度转动手摇发电机时,电流方向变化速度相同,但二极管是单向导电性,一个方向的电流发光,另一个方向的电流时不发光,所以每分钟闪烁的次数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光控开关在天黑时闭合,湿敏开关在土壤过于干燥时闭合。浇花器仅在土壤过于干燥的夜间才开始工作,对花草进行浇水,要求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电路开始工作,因此两个开关应串联;既满足上述条件,又符合安全用电原则,开关必须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A.开关串联,接在浇水器与火线之间,故A符合题意;
B.开关串联,接在浇水器与零线之间,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开关并联,接在浇水器与零线之间,闭合任意开关,浇水器都能工作,且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开关并联,接在浇水器与火线之间,符合安全用电原则,但闭合任意开关,浇水器都能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A.由图甲知,气敏电阻的阻值随着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图乙中,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时,电压表示数也越大,而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R2是探测酒精浓度的气敏电阻,故A错误;
B.如果将电流表改装为酒精测试仪,气敏电阻的阻值随着酒精气体浓度增加而减小,则酒精气体浓度为0时,气敏电阻的阻值最大,由图甲知,最大电阻为60Ω,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R=R1+R2=30Ω+60Ω=90Ω
电路的电流
所以酒精气体浓度的0应标在电流表的0.1度线上,故B错误;
C.定值电阻R1=30Ω,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所以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故C错误;
D.将电压表改装为酒精测试仪显示器,不喝酒吹气时,酒精气体浓度为0,气敏电阻的阻值最大为60Ω,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有
U1∶(U-U1)=R1∶R2
即
U1∶(9V-U1)=30Ω∶60Ω
解得,电压表的示数U1=3V,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各种情况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
A.当只闭合S1时,R1、R3和R2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测量R3和R2两端的电压,示数为U1,如图甲,由欧姆定律知道
①
②R1消耗的功率为P1,则
⑤
当S2断开,S1、S3闭合,滑片位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全部接入电路,R1和R3串联在电源上,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I3,电压表测量R3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3,如图丙,由欧姆定律知道
③
④
则电路总功率为
由于R1=5Ω,I1∶I3=2∶3,U1∶U3=10∶9,结合①②③④解得
故A错误;
C.当S1断开,S2、S3闭合,滑片位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全部接入电路,R2和R3并联在电源上,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被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路总功率为P2,如图乙,由欧姆定律知道
则电路总功率为
⑥
当开关都闭合,滑片位于a端时,R1、R3和R2并联在电源上,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全部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I4,电压表被短路,电路总功率为P4,如图丁,则电路总功率为
⑦
由于P2与P4的差值为7.2W,结合⑥⑦解得,电源电压
故C错误;
BD.由于R1=5Ω,,,,所以
所以
由③可知
则
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3. 21 接触面脱离 减小
【详解】(1)[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2][3]车体加在槽吕中线处保持悬浮,则接触面脱离,所以是利用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14.(1)96
(2)见解析
(3)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
(4)水的质量太大
【详解】(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
(2)根据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可能当时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还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或读数时有误差等。
(4)相同加热器,水的质量越大,温度上升越慢,故是水的质量太大,或是水的初温太低,或是火力不足等等。
15.(1)A
(2) 二力平衡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需要
【详解】(1)三次实验中,均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保证小车到达平面起始端时速度相同;在水平面上、小车每次停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由实验可以看出,从第1次实验到第3次实验,阻力越来越小,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即小车在阻力越小的表面上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长,从而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选A
(2)[1]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测力计,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
[2]观察第4、5两次实验发现,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所以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改进后,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木块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对木块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故拉动木板运动时,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16.(1)装置漏气
(2) 液体密度 不变
(3)A
(4)b
【详解】(1)按与不按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说明两侧液面没有压强差,很有可能是实验装置没有密封好,出现漏气。
(2)[1]乙、丙两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且盐水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丙图U形管左右液面差大,即液体内部压强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2]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探头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即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3)A.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若压强一定,根据p=ρgh,U形管液体的压强与液柱的横截面积大小无关。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故A符合题意;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在烧杯内液体产生的压强一定时,U形管中液体密度越小,两管液体的高度差越大,故B能使两侧液而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不符合题意;
C.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根据p=pgh可知,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在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液体产生的压强变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大,故C不符合题意;
D.使探头在不同液体中均向下移动相同的距离,根据p=pgh可知,液体密度一定时,探头所处深度越大,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D不符合
意。
故选A。
(4)在丁图中,从左侧管口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时,左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右管上端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液体从右侧压入左侧一部分,所以左侧液面将升高,U形管内液面较低的是b侧。
17.(1)0.6
(2)丙、丁
(3)
(4)
【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6N,根据G=mg可得,圆柱体的质量是
(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比较图甲、图丙和图丁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由图甲可知,圆柱体的重力为6N,由图丙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由称重法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由于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圆柱体的体积是
(4)根据题意可得,圆柱体的密度为
18. C 0.7 1.8V~2.5V
【详解】(1)[1]实验中,应将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说明滑片向右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小,则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2)[2]连接好电路,正确操作,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明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为0,经检查电表完好,则故障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导致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两端没有电压,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3]由图乙得,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8A,即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电流为0.28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4)[4]由图得,电源由3节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压为4.5V。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定值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实验中要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当定值电阻加热电路中电阻最大为20Ω,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为30Ω时,定值电阻的电压最小,由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与欧姆定律得
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得
解得定值电阻的最小电压为
当5Ω电阻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阻值也较小,电流较大,此时滑动变阻器电流最大为0.5A,所以电路电流也为0.5A,由欧姆定律得,此时定值电阻的电压为
则应控制的电压表示数的范围为1.8~2.5V。
19. 3000 A 超载
【详解】(1)[1]电梯空载静止时,配重也静止,配重受到竖起向下的重力和竖起向上的缆绳的拉力作用,两个力的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配重通过缆绳与轿厢相连,所以与轿厢相连的缆绳对轿厢的拉力
F=G=mg=300kg×10N/kg=3000N
[2]超载时,电铃发出报警铃声,电铃接通,电动机不工作,则图乙中,触点将与A点接触。
(2)[3]图乙中,压敏传感器与定值电阻R1串联。当轿厢内人和货物的总重为8000N时,对压敏传感器的压力为8000N,由图丙知,压敏传感器的阻值为30欧,电路的总电阻
R=R1+R2=30Ω+30Ω=60Ω
控制电路的电源为9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所以超载。
(3)[4]由图丁知,电梯匀速上升运行阶的速度为2m/s,所用时间为6s,上升的距离
h=vt=2m/s×6s=12m
电梯上升时,所做的有用功
W=Gh=5000N×12m=60000J
消耗的电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C
C
D
D
D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一初慧泉中学物理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一初慧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三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静止 0,平衡螺母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一初慧泉中学2020年九年级六月调考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第Ⅱ卷时,答案用0, 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海洋波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