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之战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268553/0-17293259698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电信诈骗: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之战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268553/0-17293259699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电信诈骗: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之战教案
展开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防范技巧。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电信诈骗面前需要运用智慧进行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防范方法以及情景模拟中的应对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防范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近期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例。
2. 制作 PPT,包括电信诈骗的手段、案例、防范方法等内容。
3. 准备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如手机、电话卡、银行卡等。
4. 安排学生分组,为情景模拟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电信诈骗吗?你们身边有没有人遭遇过电信诈骗呢?
2. 播放一段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案例一:2024年10月16日13时许,某大学学生报案称,其因在网上找兼职被诈骗人民币4302元。
2024年10月15日,受害人在QQ群内看到发布的招聘兼职信息,便联系对方。受害人根据对方指示,添加QQ群,下载“Classln”App,对方给受害人下发任务,要求向对方指定手机号码充值500元,对方称付款时选择企业代付则不会从受害人账户扣款,后受害人发现账户被扣款500元,便要求对方退款,随后对方称受害人银行帐户存在风险,无法退款,引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并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以证明受害人银行帐户没有风险。受害人便按照对方指示,使用云闪付扫描对方二维码转账820元,使用微信给对方全民K歌账号充值3000元,共计被骗4302元。至2024年10月16日,受害人发觉被骗后,拨打110报警。
[安全提示]在寻找兼职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凡是问你要中介费,扫码转账的都不靠谱,不要相信!
案例二:14日,文苑中学的张某某报案称:其在家中通过抖音免费领游戏皮肤直播内的二维码进入QQ群,并添加对方QQ好友,被对方以其是未成年人导致资金冻结,需配合解冻否则立案调查为由,打开QQ视频通话,在对方引导下操作其母亲手机,被骗23761元。
案例三:2日,怡景小学的王某某报案称:其在家中通过快手内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视频进入QQ群聊,被对方以领取的皮肤不对会扣除其母亲账户资金为由,打开QQ视频,在对方引导下操作母亲手机转账,被骗5.6万元。
案例四:5日,东方双语小学的于某某报案称:其在家中收到小红书免费赠送“蛋仔派对”游戏皮肤私信,添加对方微信后被对方以其是未成年人涉及犯罪需解除风险为由,下载“TDesK”APP进入指定会议,在对方引导下操作其爷爷手机转账,被骗78758元。
案例五:7月18日,聊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于某某报案称:其在家中通过小红书视频添加“鞠婧祎”微信,被对方以检测其母亲是否出卖“鞠婧祎”签名照为由添加律师微信并打开视频通话,诱导操作其母亲手机转账,被骗2万元。
(二)认识电信诈骗
1. 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1)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理由,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常见手段有:假冒公检法诈骗、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等。
- 假冒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进行核查。
- 电话诈骗:犯罪分子以中奖、退税、欠费等理由,通过电话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 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如虚假购物网站、虚假招聘信息等,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
- 短信诈骗:犯罪分子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发送短信,要求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从而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或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2. 分析电信诈骗的危害
(1)经济损失:电信诈骗会给受害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受害人甚至会倾家荡产。
(2)心理伤害:遭遇电信诈骗后,受害人往往会感到焦虑、恐惧、自责等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3)社会影响:电信诈骗不仅会影响个人和家庭,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案例分析
1. 分享近期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例
(1)案例一:[学生姓名]同学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快递公司客服,称[学生姓名]的快递丢失,要对其进行赔偿。对方让[学生姓名]添加微信,并发送了一个链接,要求[学生姓名]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学生姓名]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后,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了。
(2)案例二:[学生姓名]同学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兼职刷单的信息,对方称只要按照要求进行刷单,就可以获得高额佣金。[学生姓名]心动了,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刷单操作。刚开始,对方确实给[学生姓名]返还了一些佣金,但当[学生姓名]刷了更多的单后,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并要求[学生姓名]继续刷单。[学生姓名]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2. 组织学生讨论案例中的问题
(1)案例中的受害人是如何被骗的?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3. 总结案例分析的结果
(1)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会利用各种理由和借口来诱骗受害人。
(2)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
(3)如果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家人、老师或公安机关联系,寻求帮助。
(四)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1. 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1)提高防范意识:要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2)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站上注册账号或购物。
(3)核实身份:对于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要核实对方的身份,不要轻易相信。
(4)拒绝诱惑: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被高额回报所诱惑,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5)及时报警:如果发现自己被骗,要及时报警,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2. 播放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情景模拟
1. 介绍情景模拟的规则和要求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诈骗分子和受害人。
(2)诈骗分子可以选择一种电信诈骗手段,对受害人进行诈骗。
(3)受害人要运用所学的防范知识和智慧,成功应对诈骗。
(4)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观察和点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 进行情景模拟
(1)小组准备: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准备,讨论诈骗手段和应对方法。
(2)模拟演练:各小组依次进行情景模拟,展示诈骗过程和应对方法。
(3)点评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演练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老师也可以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3. 总结情景模拟的结果
(1)通过情景模拟,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信诈骗的手段和防范方法。
(2)在模拟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应变能力和防范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应对诈骗。
(3)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在应对诈骗时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练习。
(六)总结与拓展
1. 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
(1)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危害。
(2)近期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
(3)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4)情景模拟中的应对技巧和经验教训。
2. 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防范知识传授给家人和朋友,共同提高防范意识。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断学习和更新防范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3)建议学生关注公安机关的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了解最新的电信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学生们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环节效果较好,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练,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情景模拟中表现不够自然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与家长和社会密切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电影推荐,书籍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延伸,电影推荐,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