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雷小锋”爱心义卖活动在各学校开展。下列制作义卖品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编手链B.剪窗花C.烧火熬粥D.榨甘蔗汁
2.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检测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3.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B.
C.D.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有润滑性——制作电池电极
B.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以用来切割玻璃
C.氧气有助燃性——用作火箭燃料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2ClB.Cl2C.MgCl2D.2HCl
6.铼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铼的元素符号为ReB.铼的原子序数为75
C.铼是一种金属元素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1g
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8.菠萝因含丁酸乙酯(C6H12O2)等物质而具有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B.其中只含有两种元素
C.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今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航天制造需要用到钛合金,工业上可用四氯化钛(TiCl4)生产钛。已知TiCl4中氯为-1价,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10.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严重缺钙会得甲状腺肿大B.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C.缺锌会引起骨质疏松D.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11.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图是
A.B.
C.D.
12.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固体,向a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然后同时加热a和b至不再产生气体,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
A.B.
C.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3.(4分)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氮分子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3)钠离子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14.(4分)实验室中利用长柄V型管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及其产物检测
(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①乙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受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水、氨气和________。
②对比甲,乙两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甲实验会产生较大污染,实验过程没有乙实验环保
B甲实验根据“固体消失”,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乙实验更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2)探究微粒的性质
①如丙装置所示。先在B处放浸透无色酚试液的长纸条,后住V形璃管A处滴加试剂X,观察到B处白色滤纸条变红,则试剂X可能是________。
②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药品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15.(1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测定。
(1)交流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选填①蜡烛②红磷③硫粉)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1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
(3)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部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4)实验拓展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2)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其化学性质与红磷相似,40∘C时就可以燃烧)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①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
②实验中,在松开弹簧夹前,大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
③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移到约______处。
④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是______。
A.装置有点漏气
B.白磷的量不足
C.用干燥的红磷代替白磷做实验
⑤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同时还观察到活塞____________,最终稳定在约______的刻度线上。
⑥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5分)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Ⅰ、从地球带上去
(1)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原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②注意事项: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____;用装置A和装置B制取氧气,集满氧气后,为防止水倒吸,应先______(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
③气体收集:用装置C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的性质;检验氧气集满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性质验证:将装置A中产生的氧气通向D中红热的木炭,木炭燃烧变旺,说明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
⑤气体测量:粗略测量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导管接口的字母)a→______→ ______→d
(2)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____O2(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考试七化学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