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教师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61675/0-17291394173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教师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61675/0-17291394174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教师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61675/0-17291394174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学生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61675/1-17291394186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学生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61675/1-17291394187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学生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61675/1-17291394187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含答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含答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文件包含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教师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docx、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学生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学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共4小题,16分)。
文本一:
诗人
毛姆
①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困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我的朋友选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②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③“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
④“神采不凡。”
⑤“你有他的照片吗?”
⑥“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⑦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⑧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⑨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乌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髭须浓密的老妇来到了门口。
⑩“你要干吗?”她问。
⑪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我跟你们主人有约。”
⑫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邀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很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会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⑬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里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⑭他进了院子,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
⑮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
⑯“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⑰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
⑱“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⑲我找错了一幢房子。
文本二:
在我的一生中,为了自我提高而阅读了很多谈论小说的著作。总体说来,这些著作的作者一致认同,故事并不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故事是小说阅读过程中的一种障碍,读者的注意力在阅读故事时会被分散开,那些他们认为的小说中的重要因素便被忽视了。他们并不明白,实际上故事是小说家为了抓住读者的兴趣而扔出的一根救生绳索。在人类身上,听故事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对财富的欲望一样。如今,注重刻画人物而非讲述故事已成为小说的一种倾向。诚然,塑造人物是很重要的。只有小说中的人物受到渐渐熟悉他们的读者的同情之后,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才会得到读者的关心。然而,弱化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而倾尽全力塑造人物,只是小说的一种写法。另一种写法的存在同样是合理的,在这种写法中,小说家只是单纯地讲故事,它的故事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对人物的塑造却简单、粗略。
(《毛姆读书随笔》)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像很多人那样对名人感兴趣,这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
B.小说插入了“我”第一次阅读诗人作品时的情境,“手不释卷”“心跳加速”,表现了“我”对诗人的崇拜之情。
C.当收到诗人的字条时,“我”大为惊异,既惊异于诗人对“我”行程的了解,更惊异于诗人竟然会主动邀约。
D.听到“我”的介绍,“老诗人”“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他心里充满了对“我”的嘲笑与不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本来是去拜访一位神往已久的“诗人”,却遇到一个“卖猪鬃刷子的”。一雅一俗,反差巨大,令人捧腹。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我”拜访诗人卡利斯托先生,却找错房子、认错人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真实性。
C.小说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通过朋友与“我”无休无止的讨论,表现了诗人才华横溢、神采不凡的特点。
D.诗人“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这一情节的设置,既体现诗人面对青春逝去的痛苦,又为后文埋下伏笔。
3.层层渲染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是如何层层渲染“我”对“诗人”的崇拜之情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4.文本二中,毛姆谈到了小说的两种写法,你认为《诗人》这篇小说属于哪一种写法?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6分)
(2024·湖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4小题,16分)。
文本一:
村歌(第12节)
孙犁
大官亭的野战医院里,新来了一批伤兵,里面有几个饶阳县今年春天参军的战士。战士们给家里写了信,母亲和妻子们都去看望了。张岗贫农组也买了一筐鸭梨,募了一篮鸡蛋,送去慰劳,李三同双眉是代表。
在伤兵里,双眉看见了兴儿,挂着一只胳膊。兴儿和李三说是参加机枪班冲锋受了伤。①双眉一句话也说不出,红着脸笑了。兴儿用那只好手轻轻拍着受伤的胳膊,好像是叫双眉看。双眉明白,这意思是说:你看我怎么样,我受伤了。
第二天,区里送来一封信说:野战医院的伤兵同志们要求张岗剧团给他们演演戏,叫李三加紧准备。
李三拿着信找了双眉去,笑着说:“你的工作来了!”
双眉接过信来看了看,抬头问:“伤兵同志们为什么单到咱村?”
李三说:“周围几十里,谁不知道张岗剧团?在冀中区,除了火线,恐怕就属咱们了,人家军队上能没有听说过?”
双眉说:“那可演什么节目哩?咱不演俗戏,新编又一下排不出来,全怨三哥,那两天还批评我哩!”说完把嘴一噘。李三说:“这怨三哥没远见。双眉,这事全交给你,你用什么东西,使唤哪些人,告诉我,我给跑腿!人家既然指名请咱们,咱们就得露一手,不能丢人!”
双眉想了想说:“我看还是演比武从军,这个戏别的剧团演不了,咱们又是熟戏。三哥,你看怎么样?”
李三说:“对,就演这出。给军队演,又符题,我就喜欢这出戏,末了那一大段唱,别的剧团,就是没法演,两个人接着也唱不下来。你唱起来,可是从从容容,越到后来越有劲。不过那个武委会主任叫谁演哩?兴儿不在家。”
双眉说:“就叫小三成替他,排的时候,小三成一块学会了。”
“好。”李三说,“带着咱们那汽灯、好幕去,演的时候,还得叫我拿着大喇叭站台!”李三比画一下,笑着走了。
演戏的那天是十月革命节。会场就在大官亭街当中那大场院里。吃过晚饭,周围几十里,道路上满是人。
“今晚上是张岗的比武从军!”
“喂!那个女角叫什么?”
“你这人!双眉呗!”
“对,真好嗓门,好长相,好走相,真,真比不了!”
“有一年不唱了,听说为唱戏受过批评哩?”
“呔!不批评别的,单批评唱戏!”
汽灯还没挂起来,会场里就挤满了人,卖糖的,烙馅饼的,老豆腐挑子也赶来了。
伤兵同志们坐在场子当中,汽灯点着了,张岗剧团的人马在台上忙着,打鼓的老头子郭老珍,架着腿,把雪白的手巾搭在膝盖上,嘴里叼着一支只有在这个当口才肯抽的好烟卷。
兴儿挂着胳膊,走到后台来和人们说话。在一个大油灯下边,双眉坐着她那小红凳,正对着镜子化装。见兴儿来了,就问:“你在哪看?”
兴儿说:“在台下边呗!”
“有座物没有?”
“没有。”
“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双眉说着站起来,往后一推那小红凳。
“咱们这剧团,越来越阔了,还置了家具?”兴儿说。
“这是我分的果实。”
“你参加斗争了啊?”兴儿笑着。
“你参加战争,我参加斗争!”②双眉低声说,在镜子里轻轻一笑。
“入党了没有?”兴儿庄重地问。
“快批准了。”双眉的脸一红,“你哩?”
“我今天满了候补期。”
“我来演戏给你道喜!”双眉笑着说。
“先唱的时候,嗓子不要太高,这个地方是街心,容易收音。”兴儿关照了双眉几句,就下去了。
今晚上没有月亮,是个好晴天。星星像有喜事的人们的眼睛。一声锣响,开幕了。
台下的人挤着跟前去,说:“比武从军!”
“不要挤,不要碰着伤兵同志们!”李三拿着个大喇叭,在台上猫着腰喊叫。
“双眉!”台下看见双眉一上场,挤得更欢。前边的人用死力顶着,像钉木桩,不让挤过去。
双眉一出来,是在梨树底下,里面有这么几段:
风吹枝儿树猫腰,今年梨儿挂得好。上好的梨儿谁先尝哪,我提着篮儿上前方呀。送梨的人儿回去吧,前方的战斗正紧张啊。
双眉唱着,眼睛望着台下面。台下的人,不挤也不动,整个大广场叫她的眼睛照亮了。
她用全部的精神唱。她觉得:台上台下都归她,天上地下都是她的东西。
(摘编自孙犁《白洋淀纪事》)
文本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了童年时期阅读孙犁作品的体验,那个叫双眉的农村姑娘,特别是她流动的眼,对我有不可言传的美的诱惑。现在,当我一再重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生命,就会被重新召唤出来。我想,这并不违背孙犁先生的心愿,他说过,“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
(摘编自铁凝《重谈孙犁:在艰难时代中发现可爱、发现美》)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双眉去看望伤兵,兴儿“用那只好手轻轻拍着受伤的胳膊”,和双眉没有语言交流,表现了他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B.“雪白的手巾”“嘴里叼着一支只有在这个当口才肯抽的好烟卷”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打鼓的郭老珍对此次演出的重视。
C.兴儿和双眉在后台的一段对话,表达了相互之间的关心,既暗示了两人关系亲密,也表现了两个人共同追求进步的特点。
D.小说多次写到双眉的笑,各有意趣。画横线①处的笑羞赧中带有对兴儿的骄傲,画横线②处的笑羞赧中带有不甘落后的自豪。
6.下列对文本一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用什么东西,使唤哪些人,告诉我,我给跑腿!”“呔!不批评别的,单批评唱戏!”借助片言只语,立现人物的豪爽、正直。
B.作者善于借对话来叙事,如兴儿原来是张岗剧团中和双眉一起唱戏的搭档,后来离开剧团参军等情节就暗含在李三与双眉的对话中。
C.村民的对话中饱含对双眉的赞颂,周围几十里来的观众挤满了会场,这些内容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让读者对双眉的表演充满期待。
D.文章引用双眉的唱词,既照应了演出场景,又与故事背景相吻合,同时借“哪”“呀”“吧”“啊”等语气词实现了语言的音韵美。
7.请赏析文本一结尾处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8.孙犁先生说:“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请比较文本一中双眉的品格与《荷花淀》中水生嫂的品格。(6分)
(2024·辽宁大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4小题,16分)。
文本一:
开市大吉
老舍
我,老王,和老邱,凑了点钱,开了个小医院。老王的夫人作护士主任,她本是由看护而高升为医生太太的。老邱的岳父是庶务兼会计。我治内科,老王花柳,老邱专门痔漏兼外科,王太太又兼产科,合着我们一共有四科。老老实实的讲,内科收费少,要敲是敲花柳与痔疮,老王和老邱是我们的希望。①我和王太太不过是配搭,她就根本不是大夫,对于生产的经验她有一些,因为她自己生过两个小孩。
我们开了张。院子里三层大楼是转运公司的,我们一共只有六间小平房。“大众医院”四个字在大小报纸已登了一个半月。名字起的好——不赚大众的钱,赚谁的?把大众招来后,再慢慢收拾他们。门诊施诊一周,人来的不少,还真是“大众”。晚上我们开了紧急会议,专替大众不行啊,得设法找“二众”。有大众而没贵族,由哪儿发财去?老邱把刀子沾了多少回消毒水,一个割痔疮的也没来!长痔疮的阔老谁能上“大众医院”来割?
老王出了主意:包一辆能驶的汽车,把二姥姥接来也好,把三舅母装来也行。一到门口看护赶紧往里搀,接上三四十趟,四邻的人们当然得佩服我们。再赁几辆不能驶的汽车,在医院门口放一天,一会儿咕嘟一阵,外人还不给唬住?
第二天我们照计而行。不能不佩服老王,第三天刚一开门,迎头来了一辆汽车。四个丫环搀下一位太太来,我推开一个丫环,轻轻地托住太太的手腕,搀到小院中。老太太的第一句话就叫我心中开了一朵花,“唉,这还象个大夫——病人不为舒服,上医院来干吗?东生医院那群大夫,简直的不是人!”“老太太,您上过东生医院?”我非常惊异的问。
“刚由那里来,那群王八羔子!”乘着她骂东生医院——凭良心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大最好的医院——我把她搀到小屋里,我知道,我要是不引着她骂东生医院,她决不会住这间小屋,“您在那儿住了几天?”我问。
“两天,两天就差点要了我的命!”老太太坐在小床上。②我直用腿顶着床沿,我们的病床都好,就是上了点年纪,爱倒。“怎么上那儿去了呢?”我的嘴不敢闲着,不然,老太太一定会注意到我的腿的。
“别提了!——你看,大夫,我害的是胃病,他们不给我东西吃!”老太太的泪直要落下来。“不给您东西吃?”我的眼都瞪圆了。“有胃病不给东西吃?蒙古大夫!就凭您这个年纪?老太太您有八十了吧?”老太太的泪立刻收回去许多,微微的笑着:“还小呢。刚五十八岁。”
“和我的母亲同岁,她也是有时候害胃口疼!”我抹了抹眼睛。“老太太,您就在这儿住吧,我准把那点病治好了。这个病全仗着好保养,想吃什么就吃,吃下去,心里一舒服,病就减去几分,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泪又回来了,这回是因为感激我。“大夫,你看,我专爱吃点硬的,他们偏叫我喝粥,这不是故意气我吗?”“您的牙口好,正应当吃口硬的呀!”我郑重的说。
“我是一会儿一饿,他们非到时候不准我吃!”“糊涂东西们!”
我和老太太越说越投缘。“你们这里也有看护呀?”老太太问。“有,可是没关系,”我笑着说,“您不是带来自个丫环吗?您干脆包了这个小院吧。不妨再叫个厨子来,您爱吃什么吃什么。我只算您一个人的钱,丫环厨子都白住,就算您五十块钱一天。”
老太太叹了口气:“③钱多少的没有关系,春香,你回家去把厨子叫来,顺手带两只鸭子来。”④我后悔了:怎么才要五十块钱呢?真想抽自己一顿嘴巴!幸而我没说药费在内;好吧,在药费上找齐儿就是了;反正看这个派头,至少一个儿子当过师长。况且,她大概不会三五天就出院,事情也得往长里看。
医院很有个样子了:四个丫环穿梭似的跑出跑入,厨师傅在院中墙根砌起一座炉灶。我们也不客气,老太太的果子随便拿起就尝,鸭子也吃它几块。始终就没人想起给她看病。
我和老王先后开了张,老邱可有点挂不住。他手里老拿着刀子。我都直躲他,恐怕他拿我试试手。
吃过午饭,来了!割痔疮的!四十多岁,胖胖的,肚子很大。王太太以为他是来生小孩,后来看清他是男性,才把他让给老邱。老邱的眼睛都红了。三言五语,老邱的刀子便下去了。小胖子疼得直叫唤,央告老邱用点麻药。老邱可有了话:“咱们没讲下用麻药哇!用也行,外加十块钱。用不用?快着!”小胖子连头也没敢摇。老邱给他上了麻药。又是一刀,又停住了:“我说,你这可有管子,刚才咱们可没讲下割管子。还往下割不割?往下割的话,外加三十块钱。不的话,这就算完了。”我在一旁,暗伸大指,真有老邱的!弄了五十块。
当天晚上我们打了点酒,托老太太的厨子给做了几样菜。菜的材料多一半是利用老太太的。一边吃一边讨论我们的事业,我们决定添设打胎和戒烟。老邱的老丈人最后建议,我们匀出几块钱,自己挂块匾。老丈人已把匾文拟好了——仁心仁术。陈腐一点,不过也还恰当。我们议决,第二天早晨由老丈人上早市去找块旧匾。王太太说,把匾油饰好,等门口有过娶妇的,借着人家的乐队吹打的时候,我们就挂匾。到底妇女的心细,老王特别显着骄傲。
(节选自《老舍小说经典》,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的叙述技巧本身就是作者控制读者的手段,它涉及作者希望读者看到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开市大吉》运用能调动读者思考的叙事者逆向干预,即反讽性的干预。这种干预是叙述者声音的重要表征。具体表现为:“我”一边叙述描写对象,一边以叙述者的身份介入到对人物及事件的带有个性化的主观评价中;叙述语言非常简洁富有弹性,活泼又有韵味,增强事件本身的荒谬性;叙述者表面很客观叙述,但情节和细节的选择与排列明确暗示了小说作者否定的感情,有时即使是赞扬的语句,读者也能体会出叙述表层语义里的深层批评意味。
(摘自《名作欣赏》车红梅《解读老舍短篇小说的叙事技巧》,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养尊处优的阔老太太愚昧无知,对当地最大最好的医院破口大骂,就是因为在那里她不能为所欲为,愚蠢任性的她本有胃病还要满足口腹之欲,而最终入院。
B.老王出主意包车拉人和赁车充场面的欺骗行为,以及老邱的丈人拟写“仁心仁术”牌匾的举动,暗示出他们将继续行骗,作者对此行径嘲中带讽,引人深思。
C.老邱给四十多岁的胖子割痔疮,三言两语刀子便下了去,乘人之危敲诈的做法赢得了“我”暗伸大指,可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丘之貉的人大都气味相投。
D.作者以忧患的心态作为客观理性思考的基础,以反讽的手段,诙谐幽默的方式,化严肃为轻松,群丑中见亮色,有生产经验的王太太就是群丑中仅存的亮色。
10.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句①选择了一个骗子的“讲述”式叙述腔调,暗含着叙述者的情感判断,与客观展示画面和场景的“显示”式的叙述腔调不同。
B.语句②通过动作描写,正面写出了大众医院环境设施的简陋,语言符合材料二提到的简洁富有弹性,可以看出病床的老旧松散。
C.语句③通过语言描写,情节上既照应了上文老太太由于饮食无度害了胃病,又为后文我们不客气地吃果子和鸭子做了合理铺垫。
D.语句④运用了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骗子形象,后悔又自我安慰,更见其无赖贪婪与卑鄙无耻。
11.分析材料一画波浪线句中两个“搀”字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的作用。(4分)
12.谈谈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反讽性的干预”这一观点的。(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49实用文本阅读-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49实用文本阅读-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43小说的标题-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标题意蕴,探究标题设置合理性,请赏析文中画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