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渡荆门送别(2)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渡荆门送别(2)教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体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2、学习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配乐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同学们,在中华经典名录中,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自由洒脱,以诗酒为伴,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千余首的诗文,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就是著名的诗人李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名篇《渡荆门送别》,一起去感受诗文的音韵之美和诗人的浪漫情怀。
    资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整体感知,结合背景视频教师范读诗文。
    2、学生自读、勾画诗文节奏,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 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 预习下一课;

    四、结束课程。
    小结:李白的《渡荊门送別》诗历来为诗坛所注目,这不仅是因为第二联写得气势非凡,大气包举,更是因为全诗充滿了一种无人可及的浪漫情调。开头写荆门一带的江山形势,尤其着力描写了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浩荡之势。全诗以“渡远”始,以“送行”结,从开篇到结尾一气呵成,給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沒有送別诗所慣有的感伤与悲凉,是千古奇诗。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少年“清酒”——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