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
    • 学生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第1页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第2页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第3页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第1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8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专题08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3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佛山市普通高中教质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不是夏天被钉子钉住了?每天都是二十四至三十二摄氏度。不算太热,热得并不极端,但是没有喘息,没有变化,没有哪怕是短暂的缓解。而居然有了转机:今晚有阵雨,转中到大雨。太好了,太好了,下场痛痛快快的大雨吧!便抬头看西北方,有云吗?快来了吧?等了一个夜晚,又一个白天。十点钟的时候来了一阵雨,轻描淡写,点点滴滴,来得麻利,去得轻巧。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它似乎代表着一种飘逸、自由、灵巧的风格,它简直是一个梦。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它干脆只是走一走过场,它像一个骗局。
    1.“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两句中的“哟”字看似随意,实则别有意趣,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哟”是一个语气词,用在感叹句句尾,可以强化感叹语气。②第一个句子“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表达了作者对洒脱阵雨的赞叹,“哟”字让这种赞叹语气更加强烈。③第二个句子 “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表达了作者对不负责任阵雨的无奈与不满,“哟”字让这种无奈与不满情绪表露无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哟”是一个语气词,用在感叹句句尾,可以表示轻微的惊异,有时带玩笑的语气,并且可以强化感叹语气。
    第一个句子“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哟”紧跟在“洒脱”之后,表达了作者对洒脱阵雨的赞叹,“哟”字让这种赞叹语气更加强烈,使感情更充沛。
    第二个句子“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哟”紧跟在“好不负责任”之后,表达了作者对不负责任阵雨的较强烈的无奈与不满,“哟”字让这种无奈与不满情绪表露无遗,并且很有代入感,引人共情。
    (2024届河北示范性高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Ⅰ)“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1)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简直像拎了束灯草,晃荡晃荡,全不放在心上。
    (Ⅱ)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使沙漠变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沙漠中的水井是看不见的,(2)我们也许能找到,也许找不到。可是正是对看不见的东西的梦想驱使我们去寻找,去追求;在看得见的事物里发现隐秘的意义,从而觉得我们周围的世界无比美丽。
    2.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有两个加点的“也许”,它们都有揣测的意味,但两个“也许”所表现出来的情味又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1)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
    (2)我们也许能找到,也许找不到。
    【答案】第(1)处的两个“也许”,表现出陈奂生上城时脚步的轻松,心情的愉悦。
    第(2)处的两个“也许”侧重于表现寻找结果的不确定以及人们寻找梦想时内心的茫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分析词语表达能力。
    由题干可知“也许”都有揣测的意味,但所表现出来的情味有所不同,也就是在具体语境中的艺术效果不同。
    (1)出自《陈奂生上城》,原文为:“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结合语境中“简直像拎了束灯草,晃荡晃荡,全不放在心上”,可知此处的“也许”描写了陈奂生提旅行包的轻松感,表现出陈奂生上城时脚步的轻松,心情的愉悦。
    (2)从上文“沙漠中的水井是看不见的”,可知“也许”指的是寻找水井时会有“找到”和“找不到”两种不确定的结果;结合下文“对看不见的东西的梦想驱使我们去寻找”,可知“水井”象征梦想,“也许”指的是人们寻找梦想时内心的茫然。
    (九江市2024年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出单元门,雨凡“喵喵”地叫着,走向那棵黄葛树,一只黑黄毛色的猫跑过来。雨凡倒出一些猫粮,猫却不急着吃,脑袋在他脚边拱来拱去,“喵喵”地叫着。
    3.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情感意蕴。文中三处加点的“喵喵”一词有着不同的情感意蕴,请结合上下文语境分别进行解读。(4分)
    【答案】 ①第一处“喵喵”地叫着,是雨凡招呼猫出来吃猫粮,体现了他对猫的爱心。
    ②第二处“喵喵”地叫着,体现了猫对雨凡的亲昵之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根据“走出单元门,雨凡‘喵喵’地叫着” 可知,此处是雨凡出门模仿猫的叫声,招呼猫过来的情景,此处的“喵喵”体现了雨凡他对猫的爱心。
    ②根据“猫却不急着吃,脑袋在他脚边拱来拱去,‘喵喵’地叫着”可知,黑黄毛色的猫接受雨凡的喂养已经习惯了对雨凡产生了依赖,不急着吃、拱雨凡的脚是黑黄毛色的猫对雨凡的亲昵之态。
    (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Ⅰ)标识主体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跟中国空间站对接的场景,并用黄线突出成功对接所在的位置。
    (Ⅱ)侍候我们大家吃好早饭后,她便退到窗口旁,在那儿忙着为佩格蒂先生缝补一些衬衣和别的衣服;补完后,整整齐齐地折叠好,把它们放进一只水手用的油布袋里。同时,她仍跟刚才一样,态度文静地继续说着。“不管是什么时候,不论是什么季节,”葛米治太太说,“我都要永远守在这里,样样都要张罗得合你的心意。”
    4.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都用到了“跟”,说说二者用法的不同。(4分)
    (1)标识主体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跟中国空间站对接的场景,并用黄线突出成功对接所在的位置。
    (2)同时,她仍跟刚才一样,态度文静地继续说着。
    【答案】①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跟”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②语言文字运用Ⅱ中“跟”是介词,表引进比较的对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语言文字运用Ⅰ中的“跟”是连词,连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中国空间站”,表示并列关系。
    ②语言文字运用Ⅱ中的“跟”是介词,与“一样”连接,组成“跟……一样”,表引进比较的对象。
    (重庆一中2024届高三二模)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Ⅰ)捕食者会应激转向第二或第三选择,原来的捕食对象得以休养生息。这就是自然界中种族灭绝不会轻易发生的原因,也可以称之为“大自然的韧性”。
    (Ⅱ)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
    5.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加点词“韧性”的表意有何不同?(4分)
    (1)也可以称之为“大自然的韧性”。
    (2)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
    【答案】(1)句中“韧性”指捕食者根据捕食对象数量对捕食对象进行调节。(2)句中“韧性”指相比生栗子更有嚼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词语含义的能力。
    (1)句中“韧性”,指“捕食对象数量锐减”时,“捕食者会应激转向”其他选择,这种转变和调节。
    (2)句中“韧性”,指和生栗子相比而言,“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也就是比生栗子更有嚼劲。
    (2024届浙江宁波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木长成一个个感叹号。它们不再有什么实际作用,只能作为村庄的一种抒情。当年被伐去的伤口上,补种了从城里回来的优良品种。不管被冠以多么矫情和名贵的说法,它们还是村庄出走的孩子。站在城市里它们衣冠楚楚,回到村庄却又长回调皮捣蛋的顽劣模样。一棵树进城和一个孩子出走是一样的道理,在忙碌的街道和繁华的社区,只要有草木的地方都讲着这样的道理。不能回家的时候,我就去看看城市里的树木,看看他们与我一般有家不能回的样子。我和树木曾经矫情地把城市里的家园都称作房子,自己却又都成长成了轻浮的城市坯子。
    6.文中加点词均指树木,前两处用“它们”,后一处用“他们”,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4分)
    【答案】①“它们”指从城里回来的优良树木,对于“我”来说终究是陌生的,有距离的,寄托了“我”对出走城市的反思:②“他们”指在城市中有家不能回的树木,对作者而言是熟悉的,亲近的,作者看树就是在与自我对话,寄托了“我”对家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当年被伐去的伤口上,补种了从城里回来的优良品种。不管被冠以多么矫情和名贵的说法,它们还是村庄出走的孩子。站在城市里它们”中“它们”承前指代,指的是从城里回来的优良品种。它们回到村庄又长回了让“我”熟悉的调皮捣蛋的顽劣模样,说明它们在城市的时候,对于“我”来说终究是陌生的,有距离的,寄托了“我”对出走城市的反思。
    “不能回家的时候,我就去看看城市里的树木,看看他们与我一般有家不能回的样子”中“他们”是指城市里的树木,这些树木和“我”一样是有家不能回,所以,对于“我”来说,这些树木是熟悉的,亲近的,作者看到这些树就像看到了自己一样,作者看树就是在与自我对话,寄托了“我”对家的思念。
    (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谈村的红色面貌与红色历史交相辉映。当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太行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它的肌理中深深渗透进血与火的荣光。一座称为“汝霖堂”的大屋,是当年八路军总部办公地,站在院落里,可以眺望远处称为“天下之脊”的巍巍太行,
    站在这以井命名的土地上,我无法不意识到英谈村是一种历史的活态,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经常引发我们的渴念,这是因为我们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同时向未来敞开——因为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啊——如同孩子,对于存在的永恒,抱持着无边的好奇和幻想。
    7.文中加点字均指英谈村,但两处用字不同,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4分)
    【答案】 ①“它”指抗日战争时期的英谈村,作者客观呈现,疏远与英谈村的距离。②“他”指给作者以启迪和渴念的英谈村,是作者思考和感悟后的产物,作者有意拉近距离,引发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英谈村是一个村落,用“它”是客观呈现,体现了作者与英谈村之间的距离疏远。
    但后用“他”,体现了作者的刻意拉进与英谈村的距离,体现了英谈村对作者的影响和渴念。
    (2024届湖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仿真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也是一种“在”。
    我的读书生涯竟像某些人玩“碟仙”,仿佛面对作者的精魄。对我而言,李贺是随召而至的,悲哀悼亡的时刻,我会说:“①我在这里,来给我念那首《苦昼短》吧!念‘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读那首韦应物的《调笑令》的时候,我会轻轻地念:“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看书的时候,书上总有绰绰人影,其中有我,我总在那里。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来,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②我在这里。”
    (节选自张晓风《我在》)
    8.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短句“我在这里”含意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回答。(5分)
    【答案】相同点:都强调“同在”。
    不同点:第一处强调“我”和别人同在,“我”能和别人感同身受。第二处强调“我”和自己同在,“我”能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含义的把握能力。
    第一处,是说自己在悲哀悼亡的时刻,就会想到李贺的《苦昼短》,想到他的“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这时候强调自己和李贺同在,自己和李贺能够感同身受。
    第二处,如果上帝问自己在不在,自己会回到“我在”,并且说到自己有自己的逊顺祥和,也有自己的叛逆凶戾,这时候强调自己和自己同在,自己既能接受自己的的逊顺祥和这一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叛逆凶戾这一优点。
    所以,两句话都强调“同在”。第一处强调“我”和别人同在,“我”能和别人感同身受。第二处强调“我”和自己同在,“我”能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024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黄帝陵的轩辕柏、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安徽黄山的迎客松,这些古树穿越时空,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寒罕坝的落叶松,大漠深处的胡杨林,种子“飞”上太空的普陀鹅耳枥,这些名木记录着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印记。应深挖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讲好并传承好这些故事,让它们真正成为有记忆的地标、可触摸的历史,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9.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让我说,我们应该这样做。
    B.她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C.我的失误让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
    D.他总是先人后己,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
    【答案】C
    【解析】文中加点的“让”,是使令性动词,指使、致使、容许或听任。
    A项,跟“看、说”搭配使用,表示主观看法,相当于“依”或“照”。
    B项,指亚于,不如(用于否定式),与“不”一起表示“胜于”“超过”。
    C项,是使令性动词,指使、致使、容许或听任。
    D项,给予的意思,指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
    (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我时常在想,如饺子化成人,那必定是一位低调豁达的白胖君子。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而饺子的肚子更是包罗万象,五味俱全。甭管是那沸腾的锅还是高温的笼屉,始终保持清白的姿态。只有当饺子入口的那一刻,方才真相大白,味道皆出。
    10.下列句子中的“如”与文中加点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百闻不如一见。
    B. 她的笑容如阳光温暖。
    C. 如能坚持努力,成功便不再遥远。
    D. 我们看着菜谱如法炮制,居然做成了松花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如”是“假如,假若”的意思。
    A.“如”意为“比得上,及”;
    B.“如”意为“像”;
    C.“如”意为“假如,假若”。
    D.“如”意为“依照”。
    (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条河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11.下列句子中的“意思”与文中加点的“意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咱们怕的不是死,是怕死得没有意思。
    B. 门外阴沉沉的,一股冷气灌进屋里,有下雪的意思了。
    C. 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D. 红日让冰冻的河流又恢复成原来的意思,流的畅快,叮咚叮咚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同词异境的含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意思”,名词,指某种形态。
    A.名词,意义。
    B.名词,迹象。
    C.名词,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
    D.名词,某种形态。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三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人体的疲惫感只是被咖啡因遮蔽,实际上疲惫感还在累加,腺苷积累也越来越多。待到咖啡因的功效过去,远超常量的腺苷与腺苷受体结合,就会感到极度疲惫,这便是“咖啡因崩溃”。不过还有更糟糕的:咖啡因虽然能缓解睡眠不足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但只对简单枯燥的加班工作有帮助。在需要更多判断和思考的工作上,咖啡因已经无法掩盖睡眠不足带来的风险认知偏差。
    12.下列句子中的“过去”与文中加点的“过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小王对校门口的保安说:“我过去是这里的学生。”
    B. 他过去了!很惨!日本兵完全用刺刀弄死的。
    C. “追黄蝶”的童年过去了,但记忆是不会忘却它的。
    D. 别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能过去就行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C项和文中加点的“过去”都是动词,表示某个时间、状态已经消逝。
    A.名词,以前的时期,昔日,原来;B.动词,去世;D.动词,应付、对付。

    相关学案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2)(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2)(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8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2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专题08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2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1)(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1)(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8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1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专题08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专训01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学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学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高考精炼,考点突破,课堂知识点拨,教(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