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数学九上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DA与对角线DB重合,点A落在点A′处,折痕为DG,则A′G的长是()
A.1B.C.D.2
2、(4分)如图,要测量的A、C两点被池塘隔开,李师傅在AC外任选一点B,连接BA和BC,分别取BA和BC的中点E、F,量得E、F两点间距离等于23米,则A、C两点间的距离为( )
A.46B.23C.50D.25
3、(4分)如图,△ABC中,AB=AC=15,AD平分∠BAC,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若△CDE的周长为21,则BC的长为( )
A.16B.14C.12D.6
4、(4分)如图,要测定被池塘隔开的A,B两点的距离.可以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BC,并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D,E,连接DE.现测得AC=30m,BC=40m,DE=24m,则AB=( )
A.50mB.48mC.45mD.35m
5、(4分)如果aA.a+26、(4分)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7、(4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若a>b,则3﹣a>3﹣b
B.如果ab=0,那么a=0,b=0
C.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4分)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如果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再以对角线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__.
10、(4分)如图是甲、乙两名射由运动员的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观察图形,比较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S甲2、S乙2的大小:S甲2____S乙2(填“>”、“<”或“=”)
11、(4分)已知:在△ABC中,AC=a,AB与BC所在直线成45°角,AC与BC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的余弦值为(即csC=),则AC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_____.
12、(4分)如图所示,为了安全起见,要为一段高5米,斜边长13米的楼梯上红地毯,则红地毯至少需要________米长。
13、(4分)使函数 有意义的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1)如图1,在矩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过点作直线,且交于点,交于点,连接,且平分.
①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②直接写出的度数;
(2)把(1)中菱形进行分离研究,如图2,分别在边上,且,连接为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试探究线段与之间满足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把(1)中矩形进行特殊化探究,如图3,矩形满足时,点是对角线上一点,连接,作,垂足为点,交于点,连接,交于点.请直接写出线段三者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
15、(8分)已知与成正比例,且时.求:与的函数解析式.
16、(8分)计算:
(小题1)解不等式组
17、(10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AB=AC,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AE、CF.
(1)求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
(2)若AB=6,求菱形的面积.
18、(10分)(1)操作思考: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的直角顶点在原点,将其绕着点旋转,若顶点恰好落在点处.则①的长为______;②点的坐标为______(直接写结果)
(2)感悟应用: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等腰直角如图放置,直角顶点,点,试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拓展研究:如图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过点作轴,垂足为点,作轴,垂足为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点是直线上一动点.问是否存在以点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已知分式,当x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当x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当x=-3时,分式的值为_____________.
20、(4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1、(4分)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接AE、BE、CE,将△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CBE′的位置.若AE=1,BE=2,CE=3,则∠BE′C= 度.
22、(4分)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三个同心圆把以OA1为半径的大圆的面积四等分,若OA1=R,则OA4:OA3:OA2:OA1=______________,若有()个同心圆把这个大圆等分,则最小的圆的半径是=_______.
23、(4分)如图,E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点F在边AE上,且DF=DC,若∠ADF=25°,则∠ECD=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问题发现:
(1)如图①,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上点(点E不与A、B重合),将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90°,所得射线与BC交于点F,则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 .
问题探究:
(2)如图②,线段BQ=10,C为BQ上点,在BQ上方作四边形ABCD,使∠ABC=∠ADC=90°,且AD=CD,连接DQ,求DQ的最小值;
问题解决: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市在生态治理活动中新建了一处南山植物园,图③为南山植物园花卉展示区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D=CD,AC=600米.其中AB、BD、BC为观赏小路,设计人员考虑到为分散人流和便观赏,提出三条小路的长度和要取得最大,试求AB+BD+BC的最大值.
25、(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BD的平行线AE交CB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BE=BC;
(2)过点C作CF⊥BD于点F,并延长CF交AE于点G,连接OG.若BF=3,CF=6,求四边形BOGE的周长.
26、(12分)如图,▱ABCD中,,,垂足分别是E,求证:.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由在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可求得BD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即可求得A′B的长,然后设A′G=x,由勾股定理即可得:x2+4=(4-x)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AD=3,A′G=AG,
∴A′B=BD−A′D=5−3=2,
设A′G=x,
则AG=x,BG=AB−AG=4−x,
在Rt△A′BG中,
∴
解得:
∴
故选:C.
考查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试题分析:∵点EF分别是BA和BC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AC=2EF=2×23=46米.
故选A.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3、C
【解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知D为BC中点,由点E为AC的中点知DE为△ABC中位线,故△ABC的周长是△CDE的周长的两倍,由此可求出BC的值.
【详解】
∵AB=AC=15,AD平分∠BAC,
∴D为BC中点,
∵点E为AC的中点,
∴DE为△ABC中位线,
∴DE=AB,
∴△ABC的周长是△CDE的周长的两倍,由此可求出BC的值.
∴AB+AC+BC=42,
∴BC=42-15-15=12,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
4、B
【解析】
∵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DE=AB,
∵DE=24m,
∴AB=2DE=48m,
故选B.
5、C
【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解:A.,,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结论错误,符合题意;
D.,,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6、C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得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解得,.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二次根式被开方数非负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
分别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即可解答.
【详解】
解:A. 若a>b,则3﹣a<3﹣b,故A错误;
B. 如果ab=0,那么a=0或b=0,故B错误;
C.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C错误;
D. 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28
【解析】
由题意可以知道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就有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为(n-1),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求出结论.
【详解】
第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故其边长为1=2;
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其面积为2=2;
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其面积为4=2;
第四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其面积为8=2;
…
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其面积为2.
当n=8时,
S=2,
=2=128.
故答案为:128.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找到规律.
10、<
【解析】
利用折线统计图可判断乙运动员的成绩波动较大,然后根据方差的意义可得到甲乙的方差的大小.
【详解】
解:由折线统计图得乙运动员的成绩波动较大,
所以S甲2<S乙2
故选<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也考查了方差的意义.
11、或
【解析】
解:分两种情况:
①△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1.
作△ABC的高AD,BE为AC边的中线.
∵在直角△ACD中,AC=a,csC=,
∴CD=a,AD=a.
∵在直角△ABD中,∠ABD=45°,
∴BD=AD=a,
∴BC=BD+CD=a.
在△BCE中,由余弦定理,得
BE2=BC2+EC2-2BC•EC•csC
∴BE=;
②△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
作△ABC的高AD,BE为AC边的中线.
∵在直角△ACD中,AC=a,csC=,
∴CD=a,AD=a.
∵在直角△ABD中,∠ABD=45°,
∴BD=AD=a,
∴BC=BD+CD=a.
在△BCE中,由余弦定理,得
BE2=BC2+EC2-2BC•EC•csC
∴BE=.
综上可知AC边上的中线长是或.
12、17
【解析】
地毯的长度实际是所有台阶的宽加上台阶的高,平移可得,台阶的宽之和与高之和构成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因此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水平距离即可.
【详解】
根据勾股定理,楼梯水平长度为:
=12米,
则红地毯至少要12+5=17米长.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是一道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平移性质,把地毯长度分割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
13、 且
【解析】
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且分母不能为零,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得
解得x>-3且.
故答案为:x>-3且.
本题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且分母不能为零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 (1)①见解析;②60°;(1)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1)①由△DOE≌△BOF,推出EO=OF,由OB=OD,推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EB=ED即可;②先证明∠ABD=1∠ADB,推出∠ADB=30°,即可解决问题;
(1)延长到,使得,连接,由菱形性质,,得,由此,由ASA可证得,由此,故
,由,可证得是等边三角形,可得,,由SAS可证,可得,即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由,,可得,由此可得;
(3)结论:EG1=AG1+CE1.如图3中,将△ADG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先证明△DEG≌△DEM,再证明△ECM是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①证明:如图1中,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和中,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边形是菱形,
∴,
∵平分,
∴,
∴=,
∵四边形是矩形,
∴A=,
∴+=,
∴==,
∴;
(1)结论:.
理由:如图1中,延长到,使得,连接.
∵四边形是菱形,,
∴,
∴,
在和中,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
∴,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
∴,
∴.
(3)结论:.
理由:如图3中,将△ADG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FAD+∠DEF=90°,
∴AFED四点共圆,
∴∠EDF=∠DAE=45°,∠ADC=90°,
∴∠ADF+∠EDC=45°,
∵∠ADF=∠CDM,
∴∠CDM+∠CDE=45°=∠EDG,
在△DEM和△DEG中,
,
∴△DEG≌△DEM,
∴GE=EM,
∵∠DCM=∠DAG=∠ACD=45°,AG=CM,
∴∠ECM=90°,
∴EC1+CM1=EM1,
∵EG=EM,AG=CM,
∴GE1=AG1+CE1.
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学会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15、.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将x,y的值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当时,,∴
解得
∴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目.
16、-2<x≤-6
【解析】
解不等式(1)得:x-6≥2x
x-2x≥6
-x≥6
x≤-6
解不等式(2)得:1-3x+3<8-x
-3x+x<8-1-3
-2x<4
x>-2
∴这个不等式的解是-2<x≤-6
17、(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AEC=90°,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的长,进而求出菱形的面积.
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
又∵AB=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E是BC的中点,
∴AE⊥BC,
∴∠AEC=90°,
∵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AF=AD,EC=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且AD=BC,
∴AF∥EC且AF=EC,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AEC=90°,
∴四边形AECF是矩形;
(2)在Rt△ABE中,AE=,
所以,S菱形ABCD=6×3=18.
考点:1.菱形的性质;2..矩形的判定.
18、(1);(2);(3)
【解析】
(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A长,由对应边相等可得B点坐标;
(2)通过证明得出点B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设点Q坐标为,可通过证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得a的值,由Q点坐标可间接求出P点坐标.
【详解】
解:(1)如图1,作轴于F,轴于E.
由A点坐标可知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轴于F,轴于E
又
所以B点坐标为:
(2)如图,过点作轴.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轴
又
∴,
∴,
∴.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将和代入,得
,
解得,
∴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如图3,分两种情况,点Q可在x轴下方和点Q在x轴上方
设点Q坐标为,点P坐标为
当点Q在x轴下方时,连接,过点作 交其延长线于M,则M点坐标为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由题意得
,
解得 ,所以
当点Q在x轴上方时,连接,过点作 交其延长线于N,则N点坐标为
同理可得,
由题意得
,
解得 ,所以
综上的坐标为:.
本题是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性质,灵活运用全等的性质求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5
【解析】
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为0可得第一空,根据分子为0,分母不为0时分式的值为0可得第二空,将的值代入分式中即可求值,从而得出第三空的答案.
【详解】
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知,当时,分式无意义,此时;
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可知,当时,分式的值为0,此时;
将 x的值代入分式中,得;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无意义,分式的值为0以及分式求值,掌握分式无意义,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0、
【解析】
根据分式与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得x-9>0,
解得
故填:.
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与二次根式的性质.
21、135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EE′,
∵将△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30°到△CBE′的位置,AE=1,BE=3,CE=3,
∴∠EBE′=30°,BE=BE′=3,AE=E′C=1.
∴EE′=3,∠BE′E=45°.
∵E′E3+E′C3=8+1=3,EC3=3.∴E′E3+E′C3=EC3.
∴△EE′C是直角三角形,∴∠EE′C=30°.∴∠BE′C=135°.
22、
【解析】
根据每个圆与大圆的面积关系,即可求出每个圆的半径长,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π•OA42=π•OA12,
∴O A42=OA12,
∴O A4=OA1;
∵π•OA32=π•OA12,
∴O A32=OA12,
∴O A3=OA1;
∵π•OA22=π•OA12,
∴O A22=OA12,
∴O A2=OA1;
∵OA1=R
因此这三个圆的半径为:O A2=R,O A3=R,O A4=R.
∴OA4:OA3:OA2:OA1=
由此可得,有()个同心圆把这个大圆等分,则最小的圆的半径是=
故答案为:(1);(2).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弄清每个圆与大圆的面积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17.1.
【解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由∠ADF求出∠CDF,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CD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C=90°,
∵∠ADF=21°,
∴∠CDF=∠ADC﹣∠ADF=90°﹣21°=61°,
∵DF=DC,
∴∠ECD=,
故答案为:17.1.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出∠CDF.是一道中考常考的简单题.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4;(2)5;(3)600(+1).
【解析】
(1)如图①中,证明△EOB≌△FOC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②中,连接BD,取AC的中点O,连接OB,OD.利用四点共圆,证明∠DBQ=∠DAC=45°,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③中,将△BD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A,首先证明AB+BC+BD=(+1)BD,当BD最大时,AB+BC+BD的值最大.
【详解】
解:(1)如图①中,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B=OC,∠OBE=∠OCF=45°,∠BOC=90°,
∵∠EOF=90°,
∴∠EOF=∠BOC,
∴∠EOB=∠FOC,
∴△EOB≌△FOC(SAS),
∴S△EOB=S△OFC,
∴S四边形OEBF=S△OBC=•S正方形ABCD=4,
故答案为:4;
(2)如图②中,连接BD,取AC的中点O,连接OB,OD.
∵∠ABD=∠ADC=90°,AO=OC,
∴OA=OC=OB=OD,
∴A,B,C,D四点共圆,
∴∠DBC=∠DAC,
∵DA=DC,∠ADC=90°,
∴∠DAC=∠DCA=45°,
∴∠DBQ=45°,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QD⊥BD时,QD的值最短,DQ的最小值=BQ=5.
(3)如图③中,将△BD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A,
∵∠ABC+∠ADC=180°,
∴∠BCD+∠BAD=∠EAD+BAD=180°,
∴B,A,E三点共线,
∵DE=DB,∠EDB=90°,
∴BE=BD,
∴AB+BC=AB+AE=BE=BD,
∴BC+BC+BD=(+1)BD,
∴当BD最大时,AB+BC+BD的值最大,
∵A,B,C,D四点共圆,
∴当BD为直径时,BD的值最大,
∵∠ADC=90°,
∴AC是直径,
∴BD=AC时,AB+BC+BD的值最大,最大值=600(+1).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四点共圆,圆周角定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面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5、(1)详见解析;(2)3+1.
【解析】
(1)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明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得BC=,易证△CBF∽△DBC,得BD=15,根据矩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OG=,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BE=3,由中位线的性质得EG=6,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矩形,
∴OC=OA,
∵OB∥AE,
∴BC=BE;
(2)∵CF⊥BD,
∴∠CFB=90°,
在Rt△BCF中,BC=,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D=90°=∠BFC,AC=BD,
∵∠CBF=∠DBC,
∴△CBF∽△DBC,
∴,
∴BD==15,OB=OD=,
∴AC=BD=15,
∵CF⊥BD,BD∥AE,
∴CG⊥AE,
∴∠AGC=90°,
∵OC=OA,
∴OG=AC=,
∵OC=OA,OF∥AG,
∴CF=FG,
∴BC=BE=3,
∴EG=2BF=6,
∴四边形BOGE的周长=3+6++=3+1.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掌握上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6、证明见解析.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结合已知利用AAS易证,可得.
【详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在和中,
,
≌,
.
本题考核知识点:平行四边形性质.解题关键点:熟记平行四边形性质.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2025届湖南长郡教育集团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湖南长郡教育集团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青岛42中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42中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济宁微山县联考数学九上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微山县联考数学九上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