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年级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 第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渗回①和渗入④的量相差不大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eq \\al(-,3)含量较多
2. 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浃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
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机体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C.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4.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
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
5.a、b、c、d代表人体体液的4种成分,右图表示四者间的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
B.d的蛋白质含量多于c,血红蛋白可存在于d中
C.营养不良时,b渗透压降低,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需穿过3层膜
6.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7.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 ( )
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
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 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
8.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犬看到盆中的肉时唾液分泌增加是先天具有的非条件反射
B.有人听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有关
C.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
D.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9.胰腺能分泌胰液,胰腺的胰岛能产生胰岛素,下列有关胰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磨胰腺得到的提取物注入患糖尿病的狗血液中,患病狗的血糖迅速下降
B.胃酸导致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属神经一体液调节
C.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狗胰液的分泌量不会有显著变化
D.手术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可构建实验性糖尿病的模型动物
10.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11.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
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12.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痛、恐惧时,人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
B.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C.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D.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
13.如图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不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d、e为同一种物质,则a为上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b为突触间隙,c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若e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a产生的激素可以作用于c
14.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
抑制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15.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16.为探究环境污染物A对斑马鱼生理的影响,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污染物A溶液处理斑马鱼,实验结果如下表。据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②可知机体无氧呼吸减慢,有氧呼吸加快
B.由①可知机体内葡萄糖转化为糖原的速率加快
C.①②表明肝脏没有足够的丙酮酸来转化成葡萄糖
D.③表明机体生成的葡萄糖增多,血糖浓度持续升高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17.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 ,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当血液中的TH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通过过程④⑤⑥的 调节作用使TH含量维持在正常范围。
(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 ,其原因是 。
(4)患者甲因身体不适就医,医生根据其病史初步判定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中有一个部位发生病变。经检测,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都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据此可排除的病变部位是 ;给患者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得TSH水平仍然低于正常范围,说明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 。
18.如下图所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可支配骨骼肌收缩运动,同时通过其突触侧支与闰绍细胞构成突触加以调控,右侧为其中某一突触的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甘氨酸,“▄”为士的宁。
(1)图中涉及的效应器是 。放大部位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
(2)当闰绍细胞的轴突末梢膜内外电位为 时,其突触小体就会释放甘氨酸。结合图示可知甘氨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依据为 。
(3)中药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种子(含士的宁),有病人超量误服后马上出现肢体抽搐的症状。请结合图解释其中机理: 。
19.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 。
(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 跨膜转运的增加,从而产生兴奋状态。
(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 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 。
(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度: 。
20.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下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手指割破产生的兴奋传导至T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 结合,使后神经元兴奋,T处(图中显示是突触)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 。
(2)伤害性刺激使心率加快的原因有:交感神经的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分泌的 ,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3)如图所示,病原体刺激下,吞噬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体,引起感受器的电位变化,进一步产生兴奋传导到 形成痛觉。该过程中Ca2+的作用有 。
(4)药物MNAC1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该药的作用机制是 。
21.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糖尿病有1型和2型之分,1型由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2型胰岛B细胞并未受损,能正常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1)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血糖调节中, 神经可以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胰岛素。
(2)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较肥胖,有人提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肠道疾病,是因高糖高脂饮食,导致肠道内的一些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发生变化。为研究其成因,某研究组对大鼠进行高糖高脂饮食等诱导制造糖尿病模型鼠,并检测其体内的一种肠源性激素(GLP-1)的水平。GLP-1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P-1分泌后,一方面可以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肝细胞分泌 FGF21,抑制 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图示该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激素有 。
(3)GLP-1是主要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可通过控制血糖激素的分泌以调节血糖稳态。研究发现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GLP-1分泌量不足,为检测GLP-1类似物的药效,研究者进行了临床对照试验,请完成下表:
(4)研究人员研发的新一代降糖药物索马鲁肽是GLP-1的类似物,根据上述作用机理推测,索马鲁肽不能治疗1型糖尿病,理由是 。
A物质浓度(μg·L-1)指标
0
10
50
100
①
肝脏糖原含量(mg·g-1)
25.0±0.6
12.1±0.7
12.0±0.7
11.1±0.2
②
肝脏丙酮酸含量(nml·g-1)
23.6±0.7
17.5±0.2
15.7±0.2
8.8±0.4
③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mIU·mg·prt-1)
43.6±1.7
87.2±1.8
109.1±3.0
120.0±2.1
实验步骤
简要实验操作
选择作用对象
随机选择① 作为药物研究对象,并均分
实验处理
两组实验组:②一组 GLP-1 ,另一组注射
对照组:对分实验对象使用安慰剂,(注射不含GLP-1类似物药物的制剂)
结果检测
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实验对象体内血糖的含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市真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