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202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统编版(202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已知,引发质疑,深入学文,理解内容,角色转换,懂得道理,归类指导,书写生字,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次、呢、邻、棵、盯、治、怪”7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2.结合插图,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巩固识字,会写“次、呢、邻、棵、盯、治、怪”7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
一、回顾已知,引发质疑
1.借助提示回顾课文内容。
2.出示课文插图,思考:分别对应的是课文哪个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发思考: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8分30秒
二、深入学文,理解内容
(一)第二自然段
1.聚焦“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人认为“有几个虫子不可怕。”的想法
2.对比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句表达的语气。
3.聚焦“盯”、“自言自语”,引导学生体会那个人“想要的是葫芦”的想法。
4.指导朗读。
(二)第三自然段
1.聚焦句子:那个人感到很奇怪,心里想:“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1)了解反问句所表达的意思。
(2)对比: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3)指导朗读。
2.了解叶子与果实的联系,知道“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的原因。
(1)播放“植物哥哥有话说”音频。
(2)回读2-3自然段。
1分
三、角色转换,懂得道理
看着掉落了一地的小葫芦,想起邻居说的话,种葫芦的人会怎么想、怎么说?
3分
四、归类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两种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2.学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邻”。
(1)指导书写邻:左右等宽。左半部令的第二笔捺变成点,为了避让右半部的双耳旁,横撇从横中线起笔,右半部双耳旁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
(2)引导学生发现棵、盯、治、怪4个字的特点,提示书写。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按照评价标准评议后修改。
30秒
五、课后作业
1.和家人分角色共读《我要的是葫芦》。
2.续编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寒号鸟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境启思巩固复习,自探静思养成习惯,合作辨思指导朗读,训练反思角色扮演,回归拓思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导入课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情景朗读,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