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为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我市抽查了某校七年级8个班的班额人数,抽查数据统计如下:52,49,56,54,52,51,55,54,这四组数据的众数是( )
A.52和54 B.52
C.53 D.54
2、(4分)已知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为( )
A.1B.-1C.2D.-2
3、(4分)窗棂即窗格(窗里面的横的或竖的格)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下列表示我国古代窗棂样式结构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4、(4分)菱形的对角线,,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
A.12.5B.50C.D.25
5、(4分)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6、(4分)直线与轴、轴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
A.B.C.D.
7、(4分)如图,点D、E、F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若△DEF的周长为10,则△ABC的周长为( )
A.5B.10C.20D.40
8、(4分)用四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了如图所示的图形,该图形( )
A.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但并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中心对称图形但并不是轴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①,这个图案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此图案的示意图如图②,其中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ABF、△BCG、△CDH、△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若EF=2,DE=8,则AB的长为______.
10、(4分)求值:=____.
11、(4分)现有甲、乙两支足球队,每支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均为1.85米,方差分别为,,则身高较整齐的球队是__队
12、(4分)如图,E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BC,则∠DCE=_____.
13、(4分)写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四边形: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果关于x的方程1+=的解,也是不等式组的解,求m的取值范围.
15、(8分)(1)解不等式:
(2)解方程:
16、(8分)化简:
(1)2ab﹣a2+(a﹣b)2
(2)
17、(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E为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连结DE并延长交射线AB于点F,连结BE.
(1)求证:∠AFD=∠EBC;
(2)若∠DAB=90°,当△BEF为等腰三角形时,求∠EFB的度数.
18、(10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中“思考”: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直线,并且倾斜程度相同,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的图象经与y轴交于点(0,5),即它可以看作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而得到。比较一次函数解析式与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容易得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可由直线通过向上(或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结论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看作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类比思考)如果将直线的图象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那么得到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在直线上任意取两点A(0,0)和B(1,),将点A(0,0)和B(1,)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C(5,0)和D(6,),连接CD,则直线CD就是直线AB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将C(5,0)和D(6,)代入得到:解得,所以直线CD的解析式为:;①将直线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 .②若先将直线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
(拓展应用)已知直线:与直线关于x轴对称,求直线的解析式.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的根是x=m,则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_____.
20、(4分)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同学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_______.
21、(4分)如图,在菱形中,点为上一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
22、(4分)小军旅行箱的密码是一个六位数,由于他忘记了密码的末位数字,则小军能一次打开该旅行箱的概率是________.
23、(4分)为了了解我县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视力情况检查,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3x+k=0方程有两实根x1和x1.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当x1和x1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且矩形的对角线长为,求k的值.
25、(10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且.
(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的面积;
(3)点在轴上,且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6、(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a与y轴交于点C (0,6),与x轴交于点B.
(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直线AD与(1)中所求的直线相交于点D(﹣1,n),点A的坐标为(﹣3,0).
①求n的值及直线AD的解析式;
②求△ABD的面积;
③点M是直线y=﹣2x+a上的一点(不与点B重合),且点M的横坐标为m,求△ABM的面积S与m之间的关系式.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试题分析: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数据52和54都出现2次,其它只出现一次,所以,众数为52和54。
考点:众数的计算
2、B
【解析】
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得答案.
【详解】
∵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
∴x1+x2=-1,
故选:B.
此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掌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是解题的关键.
3、A
【解析】
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后两侧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根据定义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A.
此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熟记定义并掌握图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菱形的面积=AC·BD=×5×10=25
故选:D
本题考查菱形的面积公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学生们熟练掌握即可.
5、C
【解析】
判定一个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个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
【详解】
解: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且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根据条件只有C满足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6、C
【解析】
先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的坐标特征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直线与两条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解:把x=0代入得y=-1,则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
把y=0代入得2x-1=0,解得x=2,则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
所以直线与x轴、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1=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掌握求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由已知,点D、E、F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AB、BC、AC分别是FE、DF、DE的两倍.因此,由△DEF的周长为10,得△ABC的周长为1.故选C.
8、C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概念,看图分析得:它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能够和原来的图形重合,则为中心对称图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解:依题意知,BG=AF=DE=8,EF=FG=2,∴BF=BG﹣BF=6,∴直角△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B===1.故答案为1.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得到直角△ABF的两直角边的长度.
10、.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算术平方根即可.
【详解】
解:原式=.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
11、乙
【解析】
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两队队员身高平均数均为1.85米,方差分别为,,
,
身高较整齐的球队是乙队;
故答案为:乙.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2、22.5°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求出∠CBE=4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CE=67.5°,然后根据∠DCE=∠BCD-∠BCE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BE=45°,∠BCD=90°,
∵BE=BC,
∴∠BCE=(180°-∠BCE)=×(180°-45°)=67.5°,
∴∠DCE=∠BCD-∠BCE=90°-67.5°=22.5°.
故答案为22.5°.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需熟记.
13、等腰梯形(答案不唯一)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知符合条件的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角,射线,正五边形等.
【详解】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例如: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射线,正五边形等.
故答案为:等腰梯形(答案不唯一).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只要是有奇数条对称轴的图形一定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且.
【解析】
先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求解方程,再根据分式方程解的情况分类讨论求m的取值,
再解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分式方程解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方程两边同乘,得,,解得,
当时,,,
当时,,,
故当或时有,
方程的解为,其中且,
解不等式组得解集,
由题意得且,解得且,
的取值范围是且.
本题主要考查解含参数的分式方程和解不等式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解含参数的分式方程.
15、(1);(2)
【解析】
(1)按照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求解即可;
(2)按照去分母、系数化1的步骤求解即可.
【详解】
(1)去分母得
移项、合并得
解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2)去分母得
解得
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
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以及分式方程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16、(1)b2;(2).
【解析】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然后再根据同分母的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1)原式= ;
(2)原式=
.
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及分式的加减运算,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 (1)见解析;(2) ∠EFB=30°或120°.
【解析】
(1)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DCE≌△BCE(SAS),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①当F在AB延长线上时;②当F在线段AB上时;分别求出即可.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CD=AB,∠ACD=∠ACB,
在△DCE和△BCE中
,
∴△DCE≌△BCE(SAS),
∴∠CDE=∠CBE,
∵CD∥AB,
∴∠CDE=∠AFD,
∴∠EBC=∠AFD.
(2)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当F在AB延长线上时,
∵∠EBF为钝角,
∴只能是BE=BF,设∠BEF=∠BFE=x°,
可通过三角形内角形为180°得:90+x+x+x=180,
解得:x=30,
∴∠EFB=30°.
②如图2,当F在线段AB上时,
∵∠EFB为钝角,
∴只能是FE=FB,设∠BEF=∠EBF=x°,则有∠AFD=2x°,
可证得:∠AFD=∠FDC=∠CBE,
得x+2x=90,
解得:x=30,
∴∠EFB=120°.
综上:∠EFB=30°或120°.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18、【结论应用】y=x,下,1;
【类比思考】①y=-6x-10;②y=-6x-3;
【拓展应用】y=-2x-1.
【解析】
【结论应用】
根据题目材料中给出的结论即可求解;
【类比思考】
①在直线y=-6x上任意取两点A(0,0)和B(1,-6),将点A和B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C、D,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得到点C、D的坐标.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
②在直线y=-6x上任意取两点A(0,0)和B(1,-6),将点A和B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D,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得到点C、D的坐标.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
【拓展应用】
在直线:y=2x+1上任意取两点A(0,1)和B(1,5),作点A和B关于x轴的对称点C、D,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规律得到C、D的坐标.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
【详解】
解:【结论应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可以看作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故答案为y=x,下,1;
【类比思考】①在直线y=-6x上任意取两点A(0,0)和B(1,-6),
将点A(0,0)和B(1,-6)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C(-5,0)和D(-4,-6),连接CD,则直线CD就是直线AB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
将C(-5,0)和D(-4,-6)代入得到:
,
解得
,
所以直线CD的解析式为:y=-6x-10.
故答案为y=-6x-10;
②在直线y=-6x上任意取两点A(0,0)和B(1,-6),
将点A(0,0)和B(1,-6)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4,5)和D(-1,-1),连接CD,则直线CD就是直线AB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
将C(-4,5)和D(-1,-1)代入得到:
解得
所以直线的解析式为:y=-6x-3.
故答案为y=-6x-3;
【拓展应用】在直线:y=2x+1上任意取两点A(0,1)和B(1,5),
则点A和B关于x轴的对称点分别为C(0,-1)或D(1,-5),连接CD,则直线CD就是直线AB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
将C(0,-1)或D(1,-5)代入得到:
解得
所以直线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知识的迁移能力.理解阅读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m,0).
【解析】分析: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的根是x=m,即x=m时,函数值为0,所以直线过点(m,0),于是得到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
详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的根是x=m,则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m,0).
故答案为:(m,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 (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20、甲
【解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详解】
∵,,
∴s甲2<s乙2,
∴甲班成绩较为稳定,
故答案为:甲.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21、18
【解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D=CD,∠A=∠BCD,CD∥A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E=∠DEA=72°,∠DCE=54°,即可求解.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CD,∠A=∠BCD,CD∥AB,
∵DE=AD,∠ADE=36°,
∴∠DAE=∠DEA=72°,
∵CD∥AB,
∴∠CDE=∠DEA=72°,且DE=DC=DA,
∴∠DCE=54°,
∵∠DCB=∠DAE=72°,
∴∠BCE=∠DCB-∠DCE=18°.
故答案为:18.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22、
【解析】
由一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小军能一次打开该旅行箱的只有1种情况,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一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小军能一次打开该旅行箱的只有1种情况,
∴小军能一次打开该旅行箱的概率是:.
故答案是:.
解题关键是根据概率公式(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23、
【解析】
根据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可得答案.
【详解】
为了了解我县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视力情况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1200,
故答案为:1200.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1)
【解析】
试题分析:(1)求出△的值,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求出即可;
(1)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1=3,x1•x1=k,根据已知得出x11+x11=()1,变形后代入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3x+k=0有两个实根x1和x1,
∴△=(-3)1-4k≥0,
解得:k≤,
即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k≤;
(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1=3,x1•x1=k,
∵x1和x1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且矩形的对角线长为,
∴x11+x11=()1,
(x1+x1)1-1x1•x1=5,
∴9-1k=5,
解得:k=1.
25、(1);;(2)10;(3)或或或
【解析】
(1)根据点A坐标,可以求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求出点B坐标即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如图1中,过A作AD⊥y轴于D,求出AD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三种情形讨论即可①OA=OP,②AO=AP,③PA=PO.
【详解】
解:(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如图1中,过作轴于,
在中,,
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2)如图1中,过作轴于,
(3))如图2中,当OP=OA时,P(−5,0),P (5,0),
当AO=AP时,P (8,0),
当PA=PO时,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为y=− ,
∴P,
∴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或或或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
26、(1)y=﹣2x+2(2)①y=4x+3 ②24 ③S=2m-1.
【解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函数的解析式;
(2)①根据题意直接代入函数的解析式求出n,得到D点的坐标,然后由A、D点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出AD的解析式;
②构造三角形直接求面积;
③由点M在直线y=-2x+2得到M的坐标,构造三角形,然后分类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直线y=﹣2x+a与y轴交于点C (0,2),∴a=2,
∴该直线解析式为y=﹣2x+2.
(2)①∵点D(﹣1,n)在直线BC上,
∴n=﹣2×(﹣1)+2=8,
∴点D(﹣1,8).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将点A(﹣3,0)、D(﹣1,8)代入y=kx+b中,
得:,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4x+3.
②令y=﹣2x+2中y=0,则﹣2x+2=0,解得:x=3,∴点B(3,0).
∵A(﹣3,0)、D(﹣1,8),∴AB=2.
S△ABD=AB•yD=×2×8=24
③∵点M在直线y=-2x+2上,∴M(m,-2m+2),
当m<3时,S=
即;
当m>3时,
即S=2m-1.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个,若抛物线经过点,则的值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