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教学课件+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件ppt、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类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1】 在研究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含砝码)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安装的实验装置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槽码的质量B.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C.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槽码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槽码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像,并由图像确定a与M的关系
(1)请改正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①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滑轮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步骤_____之后。(3)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步骤______,应把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4)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步骤____,应把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应靠近右端;②释放小车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③连接小车的细绳应平行于木板,故应调节滑轮位置使细绳平行于木板。(2)实验时应平衡阻力,使小车所受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平衡,故应垫高长木板右端以平衡阻力。实验中把槽码的重力看成与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没有考虑阻力,故必须平衡阻力且应排在步骤B之后。
类型二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典例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槽码个数,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丁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实验前没有平衡阻力或者平衡阻力不足
(3)由题图可分析,当加速度a为零时,拉力F并不为零,说明实验前没有平衡阻力或者平衡阻力不足。
类型三 创新实验设计【典例3】 (2022·山东卷)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②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
③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 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④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 N/m。(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丙中Ⅰ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 k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图像Ⅱ,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 kg。
[答案] (1)12 (2) 0.20 (3)0.13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渗透了研究问题的多种科学方法。(1)实验环境的等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条件设计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原理的简化:________,即当小车质量m车≫m槽码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槽码的重力;(4)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迁移·随堂评估自测
2.用斜面、小车、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为实验中的一条打点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6已量出。
(1)根据给出的信息,写出加速度的几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要对砝码质量m和小车质量m车进行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A.m车=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B.m车=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C.m车=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D.m车=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装置主要部件为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轨道右端和小车上;通过传感器测定两者间位移变化,从而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1)在该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用传感器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该实验小组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乙所示,可知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①”或“②”)。
(2)随着钩码的数量逐渐增多,图乙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刻度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3)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
5.(2021·湖南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垫块厚度h,示数如图乙所示,h=_____ cm;(2)接通气泵,将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至水平;(3)在右支点下放一垫块,改变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4)在气垫导轨合适位置释放滑块,记录垫块个数n和滑块对应的加速度a;
(5)在右支点下增加垫块个数(垫块完全相同),重复步骤(4),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上描点,绘制图线。
如果表中缺少的第4组数据是正确的,其应该是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应靠右端,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应使细绳平行于木板,补偿阻力,V电压的蓄电池,V的交流电源,作a-M关系图像,见解析图,匀速直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7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优秀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M+m1-M1,M+m2-M2,位移x1cm,位移x2cm,M1M2,不需要平衡摩擦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