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20527/1-17281278627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20527/1-17281278627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20527/1-1728127862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20527/0-172812786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20527/0-17281278602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20527/0-17281278602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5.1讲 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第5.1讲 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5-1讲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 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ptical center)。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一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cus)。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cal length)。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F表示焦点,f表示焦距。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典例探究1】作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
在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时,两种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都可以总结成: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虚焦点;射向异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见解析
【解析】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故作图如图所示:
【典例探究2】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
A.焦距不变 B.焦距会变长 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 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
焦距改变类问题,当题目出现“水透镜”或者是“变化透镜”等字样,我们可以分析出,透镜注水,透镜更厚,所以折光能力更强,焦距更短。但同学们记忆成本较高,所以总结一句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也就是越厚的透镜,焦距越短,折光越强。
【答案】C
【解析】由大招“胖子脚短折光强”可以判断:从甲图到乙图,变“胖”,焦距变短,折光能力变强;故答案为C。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物距。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像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u>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当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小;当2f>u>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大;当u=2f时,像的大小跟物体相等。
(2)当u<f时,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当u<f时,不成像。
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像儿跟着物体跑。
【典例探究1】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 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8”字模型”。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背口诀,可以看光路,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如图标好不同区域的数字之后有,如下规律:
物体位置和实像的位置序号之和等于8。如果无法等于8。则不成实像。物体和实像谁所在位置序号大,谁就更大。
【答案】B
【大招快解】由图知,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所以是 3+5'=8的模型,3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第2-3讲 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2-3讲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2-3讲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2讲 声音的特性【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2-2讲声音的特性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2-2讲声音的特性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1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2-1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2-1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