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妈妈新买了一部新款折叠屏手机,虽然是新手机但待机时间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小明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作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 )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
小华想知道纸飞机飞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她用相同的纸张做了两个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然后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不同的角度抛掷纸飞机,分别记录纸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时间t1、t2,加以比较。她这样做是为了验证纸飞机飞行时间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 ▲ )
A.飞机的形状 B.抛出的角度 C.抛出的初始速度 D.抛出时的高度
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和回形针之间插入哪个物体,回形针会掉落( ▲ )
A.玻璃板B.铝片 C.铁片D.塑料板片
在探究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后,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
A.在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B.在材料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C.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温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D.只要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无所谓,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马寺钟声”是洛阳的八大景之一,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大殿的钟声悠扬飘荡,听之使人心旷神怡。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钟停止振动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声的回音
明代《询刍录》中记载“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声如筝鸣”的发声体主要是( ▲ )
A.鸢 B.竹 C.风 D.筝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实验目的相同的是( ▲ )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向正在播放音乐的音响纸盆中放一些碎纸,观察到碎纸不停地上下跳动;
④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
A.①②④B.只有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如图所示为曾侯乙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编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能区别编钟和其它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调不同
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舰载机夜间起降技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在航母舰尾装上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光源,照射到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透明玻璃板上,对着即将降落的舰载机。当飞行员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红色时,说明飞机高于正确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蓝色时,说明低于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绿色时,说明路线正确。则该装置的光源必须是( ▲ )
A.红光 B.绿光 C.蓝光 D.白光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声纹锁是通过音调辨别不同的声音
B.乙: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丙;用筷子敲击装有高度不同水的玻璃瓶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丁:排箫又叫“参差”,由长短不一竹管组成,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噪声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实际生活中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减弱噪声,如:①城市园林绿化有减弱“噪声”的作用;②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③房间窗户的玻璃采用双层真空玻璃;④设立禁鸣标志。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如图所示,将一块蓝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乙水平放置并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张大白纸,设法将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则大白纸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I区域为蓝色 B.Ⅱ区域为黄色
C.Ⅱ区域为黑色 D.Ⅲ区域为红色
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有( ▲ )
①声音的反射
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③声音在墙壁内的传播
④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A. ①② B.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听音棒”是检查机器设备故障、阀门漏水漏气、煤矿井下透水声的理想工具,听音棒的主要材质是不锈钢、铜等金属。工人将听音棒的“检测端”紧贴在机械表面,耳朵靠近“听音端”,就可以判断是否有故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人通过“听音棒”听到的声音为次声波
B.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C.“听音棒”减少了声音的分散程度,从而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分别拨动古筝的八、十三号弦,如图所示用同一设置的相机拍摄到两弦最左摆到b处,最右摆到c处,静止时在a处。测出每振动880次,八号弦用时2s,十三号弦用时4s,则八号弦( ▲ )
发出声音响度比十三号弦大
B.在空气传播速度比十三号弦小
C.音调比十三号弦高
D.频率为220Hz
正常的暖水瓶,其瓶胆的夹壁中是真空的。小明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想判断真空是否能传声。在以下几组比较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
分别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暖水瓶进行试听对比
B.把同一个暖水瓶,放在远处和近处进行试听对比
C.用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与不塞瓶塞进行试听对比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两个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同一个暖水瓶中进行试听对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 ▲ 产生的,并通过 ▲ 传入人耳。鸟击打树干的力度越大,树干发出声音的 ▲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就越大。人们能分清这种鸟和森林里其它鸟叫声的区别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
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悠扬的琴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妹妹,这琴声是 ▲ (选填“乐音”或“噪声”)。某种昆虫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2000次,频率是 ▲ Hz,表示的含义是 ▲ ,人类 ▲ (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向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声源是 ▲ ,其中试管 ▲ 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图乙所示的波形图中,音调最低的是图 ▲ ,响度最高的是图 ▲ 。(均选填“A”、“B”或“C”)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当齿轮转动时,用塑料片接触齿轮,能听见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而塑料片离开齿轮,就不再发声,此现象 ▲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当塑料片接触下层齿轮时(下层齿轮的齿数比上层的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 (选填“高”或“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 ▲ 有关;
在两端开口的圆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皮膜的中央贴一块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板的圈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向镜面时,在激光笔后方的光屏上会呈现一个亮点。如图对着圆筒发出声音,你在光屏上看到现象是 ▲ ,说明了 ▲ 。
(1)如图1是马路旁设有的噪声监测装置,某时刻显示35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 ,这数据反映的是声音的 ▲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特性;
(2)如图2是马路上常见的禁止鸣笛的标志,该措施是在 ▲ 控制噪声;
(3)如图3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 ▲ (选填“超”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司机听到急促的报警声,知道距离障碍物太近,说明声能传递 ▲ 。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4s接收到返回信号(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障碍物距汽车 ▲ m。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 ,其实我们 ▲ (选填“正”或“背”)对着太阳喷水,也能观察到“人造虹”的现象;我们通常也可以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 , 最早进行该实验研究的科学家是 ▲ ,若此时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分辨不清,可以适当 ▲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方框元件之间的距离,光屏上呈现的红、绿、 ▲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神舟飞船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黑色、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可以将 ▲ 能转化为 ▲ 能.
如图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发现还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得到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 ▲ 中传播,且传声速度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明认为该实验中有绳子拴着袋子,绳子也可以传声,无法证明水能传播声音。请你提出一个改进意见: ▲ 。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解答题(共32分)
小明在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以下甲、乙实验:
① 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 ▲ ;
② 在①实验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理想实验法
再用橡皮锤用力重敲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 ▲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变 ▲ (选填“大”或“小”),再用乒乓球接触音叉时,可以看到乒乓球弹起 ▲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 ▲ ;
(3)如图乙实验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能说明 ▲ 可以传声。若将两个实验都移到月球上去做,则 ▲ ;(选填字母)
A.甲,乙都能看到球被弹开 B.甲乙都看不到球被弹开
C.甲能看到,乙看不到球被弹开 D.甲看不到,乙能看到球被弹开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 法。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 理想实验法 D.类比法
如图所示,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内: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改进后,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 (选填“变高/不变/变低”),响度 ▲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这时若慢慢地往其中放入空气,铃声会逐渐 ▲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①由此可推断,声音的传播需要 ▲ ,若在真空将 ▲ (选填“可以”或“无法”)传播,
②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理想实验法
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选①②验证猜想二,选②③猜想三,表格中空白处内容分别是:(a) ▲ ;(b) ▲ ;
(3)选用①③两次编号 ▲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因为 ▲ ;
(4)请指出表格设计中一处不足之处 ▲ ;
(5)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理想实验法
(6)如图所示,小丽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轻声通话,这表明声音可以在 ▲ 中传播;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探究问题: ▲ ;
③如果使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琴弦的某一部分,则听的那一位同学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
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
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选填“超”或“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 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 (上/下)拐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 (上/下)拐弯。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共4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复习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复习物理试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