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08493/0-17277417432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期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08493/0-17277417433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期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08493/0-17277417434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期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O16 Al27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甘油属于油脂,常用于化妆品中
B. 糖类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C. 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 利用阳极氧化处理铝制品表面,使之形成钝化膜
【答案】A
【解析】甘油是丙三醇的俗称,属于醇类、不属于油脂,故A错误;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转变为葡萄糖,纤维素在牛羊等动物体内水解最终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在动物体内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时能释放出能量,糖类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故B正确;苯甲酸钠一般在碳酸饮料、酱油、酱类、密饯和果蔬饮料等中作为防腐剂使用,故C正确;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利用阳极氧化处理铝制品表面,使铝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故D正确;
故选A。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
A. 乙烯的结构简式:B. 甲醛的球棍模型:
C. 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D. 乙醚的分子式:
【答案】B
【解析】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故A错误;甲醛的结构简式为HCHO,碳原子为sp2杂化,无孤电子对,其球棍模型:,故B正确;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无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应为平面三角形,故C错误;乙醚的分子式应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 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其中一步的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I晶体的熔点高于NaCl晶体
B. 的结构为
C. 碘晶体升华时破坏了共价健
D. 基态的核外电子存在10种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离子晶体熔点与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晶体熔点越高,则NaI晶体的熔点小于NaCl晶体,故A错误;反应生成和NaI,因此结构中不能含过氧基,过氧基的氧化性强于,结构应该是,这种结构电子云分布更均衡,更加稳定,故B错误;碘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基态的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每个电子运动状态各不相同,则存在10种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电石中含有的硫化钙等杂质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的硫化氢等也能使溴水褪色,则题给装置不能达到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目的,故A错误;苯酚溶液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苯与溴水不反应,说明羟基能使苯环活化,易于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醇也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则题给装置不能达到检验1-溴丁烷的消去产物的实验目的,故C错误;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2%的稀氨水逐滴加入2%的硝酸银溶液中,否则无法制得银氨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5. 同济大学许维教授团队合成环形碳和,极大推动了环碳领域的发展。其中的合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的稳定性差
B. 前驱体()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
C.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 1ml前驱体()在一定条件下最多与8mlNaOH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双键,这使得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太近而相互排斥,导致分子稳定性差,A正确;中C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B正确;环形碳和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1ml前驱体()与足量NaOH发生反应生成1ml和8mlNaCl,最多消耗16mlNaOH,D错误;
故选D。
6. 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Y、Z同主族,基态X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负性:Y>X>W
B. 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X>Y
C. Z的单质在足量的中燃烧可生成
D. 与Y同周期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Y大的有3种
【答案】C
【解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该化合物中,Y形成2根键,Z形成6根键,又Y、Z同族,则Y为O,Z为S,X形成4根键,基态X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Z为C,W形成1根键,则W为H,W、X、Y、Z分别为H、C、O、S据此分析解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强,电负性O>C>H,A正确;CH4是sp3杂化,无孤电子对,H2O是sp3杂化,两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故键角变小,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CH4>H2O,B正确;S的单质在足量的中燃烧可生成,C错误;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处于轨道的全满、半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与O同周期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O大的有N、F、Ne种,共3种,D正确;
故选C。
7.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又叫尼泊金甲酯,主要用作食品、化妆品、医药的杀菌防腐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甲基苯酚是苯酚的一种同系物,且溶解度大于苯酚
B. 反应(1)和反应(3)的目的是保护官能团酚羟基不被氧化
C. 与对甲基苯甲醚属于同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还有3种
D. 1ml对羟基苯甲酸可以消耗2ml
【答案】B
【解析】对甲基苯酚是苯酚的一种同系物,且比苯酚多一个甲基,甲基为斥水基团,所以对甲基苯酚的溶解度比苯酚的小,A错误;反应(1)到反应(3)甲基被氧化为羧基,而酚羟基从反应(1)到反应(3)先转化为醚键后恢复为酚羟基,所以其目的是保护酚羟基,防止酚羟基被氧化,B正确;与对甲基苯甲醚属于同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还有4种,,C错误;酚羟基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1ml对羟基苯甲酸可以消耗1ml,D错误;
故选B。
8.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将分水器中的酯层与双口烧瓶中物质混合后分离提纯得到产品。对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装置采用分水器能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B. 加入试剂的次序为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C. 用饱和溶液可洗去混合液中的酸性物质
D. 反应开始后发现A装置中没加碎瓷片,应该立即补加以防暴沸
【答案】D
【解析】分水器能及时地将反应生成的水分离出去,使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A正确;加入试剂的次序为先加乙醇,后加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冰醋酸,B正确;酸性物质能够和Na2CO3反应,因此用饱和Na2CO3溶液可洗去混合液中的酸性物质,C正确;若发现A装置中没加碎瓷片,应该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补加,D错误;
故选D。
9. 青蒿琥酯是一种高效抗疟药,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B. 应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C. 手性碳原子数目为6D.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答案】B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故A错误;分子中含有过氧基,不稳定,应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故B正确;手性碳的原子数目为8,,故C错误;青蒿琥酯中烃基成分较多,亲水基团较少,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故D错误;
故选B。
10.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变化。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食用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在空气中久置,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被氧化,从而出现“哈喇味”,故A正确;用质谱仪检测乙酸时,谱图出现了质荷比为120的峰,说明两个乙酸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了二聚体,故B错误;晶体的自范性本质是指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这种有序排列使得晶体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和凸面体外形的性质。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变为完美的立方体体现了晶体具有自范性,故C正确;溶液中存在平衡,加入少量溶液,红色褪去,平衡正向移动,说明与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强,故D正确;
故选B。
11. 有机化合物X与Y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Z或者W,反应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W的结构简式为
B. Z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是芳香族化合物
C. X、Y、Z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
【答案】D
【解析】,,W的结构简式为,A正确;Z的不饱和度为3,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Z的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是芳香族化合物,B正确;X、Y、Z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D错误;
故选D。
12. 六氟合铂酸氙的制备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XeF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C. 该历程中②⑤是氧化还原反应
D. 该历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是①的反应物,是③的生成物,所以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XeF是②的产物,是④的反应物,所以XeF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故B正确;该历程中,反应⑤中元素化合价不变,⑤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根据图示,Xe、PtF6是反应物,是生成物,所以该历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反应D正确;
选C。
13. 已知:熔点为97.5°C,可形成二聚体,二聚体晶胞结构为平行六面体,晶胞参数a>b>c,在棱心,相应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为离子晶体
B. 一个二聚体中含有4个配位键
C. 二聚体晶体中与距离最近的有4个
D. 已知一个晶胞的体积为Vcm3,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
【答案】C
【解析】可形成二聚体,晶体为分子晶体,故A错误;一个铝原子形成1个配位键,一个二聚体中含有2个配位键,故B错误;二聚体晶体中,晶胞参数a>b>c,则同一个面上的距离最近,与距离最近的有4个,故C正确;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的数目为2,一个晶胞的体积为Vcm3,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故D错误;
选C。
14. 已知:六方氮化硼(BN)的晶体结构与石墨类似,立方氮化硼(BN)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对应晶体结构如图所示,a、c两点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六方氮化硼中,B的配位数为5
B. 可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晶体的结构
C. 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D. 立方氮化硼中,B原子填充在N原子围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充率为50%
【答案】A
【解析】六方氮化硼结构中,每个B原子被3个N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同时每个N原子也被3个B原子相连,B的配位数为3,故A错误;X射线衍射技术是确定晶体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可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晶体的结构,故B正确;由a、c两点的原子分数坐标分别为a(0,0,0)、c(0、、),b点位于右后下的正方体体心,可推知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故C正确;由晶胞结构图可知B原子周围4个N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空隙,每个晶胞有8个正四面体空隙,只填充了4个B原子,B原子填充在N原子围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充率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5. 肼()能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可防止锅炉被氧化腐蚀,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和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B. 的沸点高于
C. ②中反应产物是而不是,说明相对稳定
D. ③中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和中N原子均采取杂化,故A错误;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则沸点:>,故B正确;②中氨水足量,但反应产物是而不是,说明相对稳定,故C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配平可知,③中发生的反应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有机碱离子与氨硼烷()结构相似,该离子与、可以组成一种光电材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基态N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
(3)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4)X射线衍射测定发现中存在离子,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5)分子中存在配位键,则分子电子式为___________,的熔点比的熔点___________(填“高”或“低”)。
(6)C与N元素可以形成一种超硬新材料,其晶体部分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B. 该晶体的硬度比金刚石小
C. 该晶体的化学式是D. 该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7)与、组成的物质的晶胞如图所示: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
【答案】(1) (2)①. L ②. 哑铃形
(3)3∶4 (4)V形
(5)①. ②. 高 (6)CD
(7)①. ②. 12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态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1,则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小问2详解】
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最高能层是第二层,符号为L;
最高能级为2p,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哑铃形;
【小问3详解】
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结构式为N≡C-C≡N,单键为σ键,三键为1个σ键与2个π键,故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3∶4;
【小问4详解】
中I原子为中心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数,则I原子采取sp3杂化,空间构型为V形;
【小问5详解】
分子中N原子有孤电子对,B原子有空轨道,二者形成配位键,则分子电子式为;
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的极性强于,分子的极性越强,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因此熔点高于;
【小问6详解】
A.由晶体结构可知,C与N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且形成的是超硬新材料,故属于共价晶体,A错误;
B.原子半径N
D.该晶体为共价晶体,只存在共价键,则该晶体熔化时共价键被破坏,D正确;
答案选CD;
【小问7详解】
由晶胞结构可知,位于面心,其个数为,位于顶角,其个数为,位于体心,其个数为1,综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的配位数研究的是周围距离其最近的的个数,位于顶角,位于面心,故配位数为12。
17. 氟他胺是一种非类固醇雄性激素拮抗剂,是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在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氟他胺G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⑥的反应试剂(除F外)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①苯环上含有取代基的化合物
②与G含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
(6)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甲苯
(2)+3Cl2 +3HCl
(3)
(4)①. 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②. 取代反应(硝化反应)
(5)10
(6)++
【解析】
【分析】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式,可知A为甲苯,则B为三氯甲苯,C为三氟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D,D还原生成E,E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为,然后发,再硝化反应生成G,结合对应的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
【小问1详解】
A的名称为甲苯;
【小问2详解】
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l2 +3HCl;
【小问3详解】
G为,分子式为;
【小问4详解】
⑥的反应是硝化反应,试剂(除F外)和反应条件为浓硝酸,浓硫酸加热,其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硝化反应);
【小问5详解】
G为,将看成整体写成X,取代基为3个F原子,一个-NO2,可以换元法,看成是取代基为X,一个H原子,一个-NO2,同分异构体有10种;
【小问6详解】
反应是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有机物A可发生如下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已知:ⅰ+CO2(R、R′表示烃基等原子团)
ⅱ.B能使溴水褪色,F为可降解的高聚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由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E形成六元环状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G是相对分子质量比E大28的同系物,则G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其中含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用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E的合成路线:_____。
【答案】(1)①. 酯基 ②.
(2)①. 氧化反应 ②. 缩聚反应
(3)2 2H2O+
(4)①. 12 ②. 或
(5)
【解析】由题中B和C的结构得A为:或,在NaOH条件下水解得和,在铜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在银氨溶液中氧化酸化或B在酸性高锰酸钾条件下氧化酸化得D,D为,与氢气加成得E,E缩聚生成F。
【小问1详解】
A为:或,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D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酯基;;
【小问2详解】
在铜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由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E缩聚生成F,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故答案为:氧化反应;缩聚反应;
【小问3详解】
E形成六元环状酯的化学方程式为2 2H2O+。故答案为:2 2H2O+;
【小问4详解】
E为,G是相对分子质量比E大28的同系物,G为5个碳原子的羟基酸,5个碳原子的酸有4种结构,、、、,烃基上的等效氢分别为4+3+4+1=12,则G的结构有12种,其中含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或。故答案为:12;或;
【小问5详解】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在高锰酸钾碱性条件下反应,再酸化得到,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用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E的合成路线:。
故答案为:。
19. 学习小组探究与苯酚的反应,室温下进行了相关实验。
已知:Fe3++6[Fe()6]3-+6H+;[Fe( )6]3-为紫色;、对该反应无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体积均为100mL0.2ml/L溶液、0.1ml/L溶液、0.1ml/LHCl溶液、0.1ml/L苯酚溶液。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
(2)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实验2:
针对实验1、实验2现象不同,学习小组提出了以下猜想:
ⅰ.对与苯酚反应有促进作用;
ⅱ.对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
设计实验证明:
①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固体,溶液颜色无变化,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②实验证明猜想ⅱ成立: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固体,溶液颜色变浅;或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实验3:在以下各组苯酚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0ml/LHCl溶液,探究溶液的pH对该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③实验证明对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请从平衡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
④有同学提出溶液pH越大越利于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⑤由以上研究可知:苯酚与的显色反应鉴别苯酚时溶液的pH在________范围内实验效果较好。
【答案】(1)100mL容量瓶
(2)①. NaCl或KCl ②. 或 ③. 溶液紫色变深 ④. 溶液中存在平衡:Fe3++6 ⇌ [Fe()6]3-+6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⑤. 否 ⑥. pH过大,溶液浓度增大,会转化为沉淀,不利于铁离子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 ⑦. 1.66~1.74或者[1.66,1.74]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根据猜想ⅰ: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促进作用,可以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加入NaCl或KCl固体,增大浓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无变化,说明平衡不移动,对铁离子与苯酚钠的反应无促进作用,证明猜想ⅰ不成立;实验证明猜想ⅱ成立: 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增大或减小浓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有变化,说明平衡移动,对铁离子与苯酚钠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或固体,溶液颜色变浅;或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溶液紫色变深;pH过大,溶液浓度增大,会转化为沉淀,不利于铁离子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因此溶液pH越大越利于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这种说法不合理。
【小问1详解】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
【小问2详解】
①根据猜想ⅰ: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促进作用,可以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加入NaCl或KCl固体,增大浓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无变化,说明平衡不移动,对铁离子与苯酚钠的反应无促进作用,证明猜想ⅰ不成立;故答案为:NaCl或KCl;
②实验证明猜想ⅱ成立: 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增大或减小浓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有变化,说明平衡移动,对铁离子与苯酚钠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或固体,溶液颜色变浅;或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溶液紫色变深,故答案为或;溶液紫色变深;
③溶液中存在平衡:Fe3++6 ⇌ [Fe()6]3-+6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平衡:Fe3++6 ⇌ [Fe()6]3-+6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④ pH过大,溶液浓度增大,会转化为沉淀,不利于铁离子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因此溶液pH越大越利于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这种说法不合理,故答案为:否; pH过大,溶液浓度增大,会转化为沉淀,不利于铁离子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
⑤以上研究可知,苯酚与的显色反应鉴别苯酚时溶液的pH在1.66~1.74范围内显紫色,实验效果较好,故答案为:1.66~1.74或者[1.66,1.74]。
A.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B.证明羟基能使苯环活化
C.检验1-溴丁烷的消去产物
D.配制银氨溶液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食用油在空气中久置出现“哈喇”味
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被氧化
B
用质谱仪检测乙酸时,谱图出现了质荷比为120的峰
两个乙酸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形成了二聚体
C
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变为完美的立方体
晶体具有自范性
D
在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红色褪去
与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强
/mL
/mL
/mL
/mL
pH
颜色
20.0
35.0
5.0
0.0
2.14
深紫色接近黑色
20.0
34.5
5.0
0.5
2.01
深紫色
20.0
34.0
5.0
1.0
1.88
颜色变浅
20.0
33.5
5.0
1.5
1.74
紫色
20.0
33.0
5.0
2.0
1.66
紫色
20.0
32.5
5.0
2.5
1.60
颜色变浅
20.0
320
5.0
3.0
1.52
继续变浅
20.0
31.5
5.0
3.5
1.46
淡紫色
20.0
31.0
5.0
4.0
1.40
淡紫色
20.0
29.5
5.0
4.5
1.35
几乎观察不到紫色
20.0
29.0
5.0
7.0
1.22
无色
[化学][期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共14页。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文件包含高二化学pdf、高二化学附解析及评分细则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