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恩施白杨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应满足的条件是( )
A.B.C.D.
2、(4分)如图,已知直线经过二,一,四象限,且与两坐标轴交于A,B两点,若,是该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则下列结论:①;②的面积为;③当时,;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3、(4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是( )
A.5B.6C.6.5D.13
4、(4分)一种病菌的直径是0.000023毫米,将0.0000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B.C.D.
5、(4分)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B.
C.D.
6、(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7、(4分)点A(x1,y1),B(x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当x1<0<x2时,y1>y2,则k的取值围是( )
A.kC.k<2D.k>2
8、(4分)如图,在中,,点是的中点,交于点,,则的长为(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_____度.
10、(4分)y=(2m﹣1)x3m﹣2+3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是_____.
11、(4分)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试验中汽车为匀速行驶汽在行驶过程中,油箱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由表格中y与t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________小时,油箱的余油量为1.
12、(4分)如图,把△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ABC上点P的坐标为(a,b),那么点P变换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_____.
13、(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C=60º,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5,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求证: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5、(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6、(8分)如图,根据要求画图.
(1)把向右平移5个方格,画出平移的图形.
(2)以点B为旋转中心,把顺时针方向旋转,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7、(10分)解一元二次方程:.
18、(10分)如图,在ABCD中,F是AD的中点,延长BC到点E,使CE=BC,连结DE,CF.
(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4,AD=6,∠B=60°,求DE的长.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一组数据共有50个,分成四组后其中前三组的频率分别是0.25、0.15、0.3,则第四组数据的个数为______.
20、(4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C=4,将△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若平移距离为2,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_______.
21、(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E是BC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_____。
22、(4分)若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3、(4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已知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CF.请说明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25、(10分)如图,∠B=90°,AB=4,BC=3,CD=l2,AD=13,点E是AD的中点,求CE的长.
26、(12分)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为BC边上的一点,AD=12,BD=16,AB=20,CD=1.
(1)试说明AD⊥BC.
(2)求AC的长及△ABC的面积.
(3)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答案.
【详解】
要使分式有意义,
则x-1≠0,
解得:x≠1.
故选:C.
此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分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B
【解析】
根据直线经过的象限即可判定①结论错误;求出点A、B坐标,即可求出的面积,可判定②结论正确;直接观察图像,即可判定③结论正确;将两点坐标代入,进行消元,即可判定④结论错误.
【详解】
∵直线经过二,一,四象限,
∴
∴,①结论错误;
点A,B
∴OA=,OB=
,②结论正确;
直接观察图像,当时,,③结论正确;
将,代入直线解析式,得
∴,④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3、C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详解】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
∴斜边=13
∴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6.5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A
【解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将0.0000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5、D
【解析】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0的数或式子,分式的值不变.逐一进行判断。
【详解】
解:A. 是最简分式,不能约分,故本选项错误;
B. ,故本选项错误;
C. ,故本选项错误;
D. ,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性质, 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6、A
【解析】
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
【详解】
A、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正确;
B、=0,故错误;
C、=1,故错误;
D、=3,故错误;
故选:A.
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7、B
【解析】
根据当x1<0<x2时,y1>y2可得双曲线在第二,四象限,1-2k<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A(x1,y1),B(x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又∵x1<0<x2时,y1>y2,
∴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
∴1﹣2k<0,
∴k>,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1-2k<0是关键,较为简单.
8、C
【解析】
连接BE,利用HL说明BC=BD,由于在Rt△CBA中,BA=2BC,得到∠A=30°,在Rt△DEA中,利用∠A的正切值与边的关系,得到AD的长,再计算出AB的长.
【详解】
解:连接BE,
∵D是AB的中点,
∴BD=AD=AB
∵∠C=∠BDE=90°,
在Rt△BCE和Rt△BDE中,
∵ ,
∴△BCD≌△BDE,
∴BC=BD=AB.
∴∠A=30°.
∴tanA=
即,
∴AD=3,
∴AB=2AD=1.
故选C.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边间关系得出∠A的度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30°
【解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OD=45°,再用∠BOD减去∠AOB即可.
【详解】
∵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
∴∠BOD=45°,
又∵∠AOB=15°,
∴∠AOD=∠BOD-∠AOB=45°-15°=30°.
故答案为30°.
10、1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得
【详解】
解:∵y=(2m﹣1)x3m﹣2+3是一次函数,
∴
解得m=1.
故答案为1.
考核知识点:一次函数.理解定义是关键.
11、12.2
【解析】
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111L,每行驶1小时,油量减少8L,据此可得y与t的关系式.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y=111-8t,
当y=1时,1=111-8t
解得:t=12.2.
故答案为:12.2.
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注意贮满111L汽油的汽车,最多行驶的时间就是油箱中剩余油量为1时的t的值.
12、(a+3,b+2)
【解析】
找到一对对应点的平移规律,让点P的坐标也作相应变化即可.
【详解】
点B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1,2);
横坐标增加了1-(-2)=3;纵坐标增加了2-0=2;
∵△ABC上点P的坐标为(a,b),
∴点P的横坐标为a+3,纵坐标为b+2,
∴点P变换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3,b+2).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对应点找到各对应点之间的变化规律.
13、1
【解析】
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从而可得,最后根据菱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
【详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又
是等边三角形
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详见解析
【解析】
根据AD=AB,OD=OB,AO=AO,推得△AOD≌△AOB,所以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
【详解】
已知:菱形ABCD中,AC,BD交于点O,求证:AC⊥BD .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OD=OB,
又∵AO=AO,
∴△AOD≌△AOB(SSS),
∴∠AOD=∠AOB,
又∵∠AOD+∠AOB=180°,
∴∠AOD=90°,
即 AC⊥BD .故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
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
15、
【解析】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6、(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分别作出点A、B、C向右平移5个方格所得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可得;
(2)分别作出点A、C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得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可得.
【详解】
解:如图所示,(1)即为平移后的图形;
(2)即为旋转后的图形.
本题主要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的定义作出变换后的对应点.
17、,
【解析】
【分析】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详解】
解:,,.
>1.
∴.
∴原方程的解为,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关键点: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18、(1)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推知AD∥BC,且AD=BC;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推知四边形CEDF的对边平行且相等(DF=CE,且DF∥CE),即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过点D作DH⊥BE于点H,构造含30度角的直角△DCH和直角△DHE.通过解直角△DCH和在直角△DHE中运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ED的长度.
【详解】
试题解析:(1)证明:在▱ABCD中,AD∥BC,且AD=BC.
∵F是AD的中点,
∴DF=AD.
又∵CE=BC,
∴DF=CE,且DF∥CE,
∴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过点D作DH⊥BE于点H.
在▱ABCD中,∵∠B=60°,
∴∠DCE=60°.
∵AB=4,
∴CD=AB=4,
∴CH=CD=2,DH=2.
在▱CEDF中,CE=DF=AD=3,则EH=1.
∴在Rt△DHE中,根据勾股定理知DE=.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2
【解析】
先根据各小组的频率和是2,求得第四组的频率;再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第四组数据的个数.
【详解】
解:∵一组数据共有50个,分成四组后其中前三组的频率分别是0.25、0.2、0.3,
∴第四组的频率为:2-0.25-0.2-0.3=0.3,
∴第四组数据的个数为:50×0.3=2.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频率与频数,用到的知识点: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各小组的频率和是2.
20、1
【解析】
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从而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四边形的判定可得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
【详解】
由平移的性质得,,
四边形ACFD是矩形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1、3
【解析】
连接DE,交AC于点P,连接BD.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DE的长即为PE+PB的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DE的长度.
【详解】
连接DE,交AC于点P,连接BD.
∵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
∴DE的长即为PE+PB的最小值,
∵AB=6,E是BC的中点,
∴CE=3,
在Rt△CDE中,
DE=
=
=
=3.
故答案为3.
主要考查轴对称,勾股定理等考点的理解,作出辅助线得出DE的长即为PE+PB的最小值为解决本题的关键.
22、x≠1
【解析】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详解】
∵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此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在于分母不等于零使得分式有意义.
23、
【解析】
由分式方程无解得到x=5,将其代入化简后的整式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将方程去分母得到:x-2(x-5)=-m,即10-x=-m,
∵分式方程无解,
∴x=5,
将x=5代入10-x=-m中,解得m=-5,
故答案为:-5.
此题考查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正确理解分式方程无解的性质得到整式方程的解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证明见解析.
【解析】
连接BD,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来证明即可.
【详解】
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OB=O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又∵AE=CF
∴OA﹣AE=OC﹣CF,即OE=OF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5、6.1
【解析】
先由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D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详解】
解:在Rt△ABC中,∠B=90°,
∵AB=3,BC=4,
∴AC==1,
∵CD=12,AD=13,
∵AC2+CD2=12+122=169,
AD2=169,
∴AC2+CD2=AD2,
∴∠C=90°,
∴△ACD是直角三角形,
∵点E是AD的中点,
∴CE=AD=×13=6.1.
故答案为6.1.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DC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2)15,150;(3)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2)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斜边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3)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1)
∴是直角三角形
∴即;
(2)∵,且点为边上的一点
∴
∴由勾股定理得:
∴;
(3)是直角三角形
,
∴是直角三角形.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点评:解答本题的根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t(小时)
1
1
2
3
y(升)
111
92
84
76
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名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名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北恩施沐抚大峡谷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恩施沐抚大峡谷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0,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熊家岩初级中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检测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50,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熊家岩初级中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检测数学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