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时间 位移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时间 位移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2时间位移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12时间位移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年1月1日实行的三十一中作息时间表,规定高一学生早自习时间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时刻B.是时间间隔
C.早自习时间间隔为30分钟D.是时间间隔
【答案】A
【详解】AB.是时刻,故A正确,B错误;
C.早自习时间间隔为分钟,故C错误;
D.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A。
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B.第5s初指的是时间间隔
C.物体在前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初这1s的时间间隔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初这1 s的时间间隔
【答案】A
【详解】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
B.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C.物体在前5s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5s末这5s的时间间隔,故C错误;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位置和位移
3.一人把一弹性球从距地面2米高的地方静止释放,弹性球落到地面反弹,在距地面1.5米的地方被该人接住。在此过程中,如果以向上为正方向,则该弹性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5m 0.5mB.3.5m 3.5mC.m 3.5mD.m 3.5m
【答案】C
【详解】由题意,以弹性球落到地面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上建立坐标轴,则有弹性球释放时的位置坐标为2m,被人接住位置坐标为1.5m,则该弹性球的位移为弹性球运动的路程为故选C。
4.在2023福冈国际马拉松赛上,中国选手杨绍辉以2小时07分09秒完赛,刷新了中国马拉松纪录。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间间隔,42.19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B.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刻,42.19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C.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间间隔,42.195公里指的是路程
D.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刻,42.195公里指的是路程
【答案】C
【详解】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间间隔,42.195公里指的是路程。
故选C。
位移—时间图像
5.如图所示,两汽车由同一地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并同时到达目的地,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车比乙车先出发B.甲车比乙车用时短
C.甲车比乙车的位移大D.甲车比乙车的路程大
【答案】A
【详解】A.由图读出,甲车从0时刻出发,乙车在之后出发,故A正确;
B.由图知,t1时刻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由于甲先出发,所以甲车比乙车用时长,故B错误;
C.两车的起点和终点位置相等,则位移相同,故C错误;
D.因两车均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故甲车与乙车的路程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6.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0~2s内,A、B两人同向而行
B.0~2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C.0~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0~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答案】D
【详解】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0~2s内A斜率为负,即速度沿负方向,B的斜率为正,即速度沿正方向,所以两人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根据斜率等于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可知0~2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故B错误;
C.在前5s内,B正向运动60m,静止2s时间后又负向运动30m,即B走的总路程为90m,A走的路程为60m,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故C错误;
D.在前5s内,A的位移大小为xA=60m-0=60m,B的位移大小为xB=30m-0=30m故D正确。故选D。
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认识
7.关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接通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答案】C
【详解】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
B.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
C.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频率,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故C正确;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越小,即物体运动的越慢,故D错误。
故选C。
8.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若电源频率为5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交变电源
B.使用的电源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
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越快
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答案】D
【详解】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变电源,故A错误;
B.由于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周期为0.02s,打点周期与电源电压无关,故B错误;
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短,则物体运动越慢,故C错误;
D.每相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连续n个计时点间有个间隔数,故时间间隔为,故D正确。
故选D。
9.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成功发射。在飞行约5000千米后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汇对接形成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5小时”是时刻
B.“11时14分”是指时间间隔
C.“5000千米”一定是火箭运动的位移
D.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问题,飞船与核心舱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D
【详解】A.“6.5小时”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11时14分”发射的时间点,是指时刻,故B错误;
C.描述火箭飞行“5000千米”也有可能是路程,不一定是火箭运动的位移,故C错误;
D.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问题要考虑角度、大小等各种因素,故不能简单看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10.2022年11月8日,中国大部分地区看到了“红月亮”,17时09分,天空中的月亮逐渐变为红色,18时16分,月亮几乎全部变红,19时15分,月亮完全成为“红月亮”!19时41分,红月亮开始逐渐褪去红色,20时48分,月亮中的红色完全褪去,恢复原样,整个流程在219分钟左右。针对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7时09分”是时间间隔
B.“219分钟左右”是时刻
C.研究“红月亮”的出现过程,可以把月亮当作质点
D.研究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时,可以把月球当作质点
【答案】D
【详解】A.“17时09分”是指时刻,故A错误;
B.“219分钟左右”是指时间间隔,故B错误;
C.研究“红月亮”的出现过程,月亮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月亮当作质点,故C错误;
D.研究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时,月亮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月球当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
11.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定向越野活动。他从图中的O点出发,先向北走了3km,又向东走了4km到达了目的地。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的路程为4kmB.小明同学的路程为5km
C.小明同学的位移大小为5kmD.小明同学的位移大小为7km
【答案】C
【详解】AB.小明同学的路程为故AB错误;
CD.位移大小等于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直线距离。则小明同学的位移大小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杜甫的《八阵图》中写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在民间影响极为深远。一个人晨练,按图示路线做半径的八阵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DCOABC行进,则从出发到他第二次经过C点时的位移x为( )
A.,正南方向B.,东偏南方向
C.,正南方向D.,东偏南方向
【答案】A
【详解】根据位移的定义可知,出发点A到C点的位移大小为方向为正南方向。故选A。
13.王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龟兔赛跑(赛程为L)的故事,按王老师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和乌龟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B.乌龟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
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中两次相遇
D.兔子和乌龟走的路径不同
【答案】C
【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两者从同一地点出发,兔子比乌龟晚出发,故A错误;
B.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的速度,乌龟运动的图线为斜线,斜率不变,故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兔子和乌龟在比赛中两次相遇,故C正确;
D.x-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所以兔子和乌龟走的同一条直线,路径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两条斜线段相互平行,则由图可知( )
A.t=0时,甲在乙的前面
B.t=t₂时,甲追上乙
C.0~t₂内,乙一直往正方向运动
D.t₁~t₂内,乙静止
【答案】BD
【详解】A.由x-t图像可知,t=0时,乙在甲的前面,故A错误;
B.t=t₂时,两图线相交,表示甲、乙相遇,由于t=0时,甲在乙的后面,故t=t₂时,甲追上乙,故B正确;
CD.0~t₁内,乙往前运动,t₁~t₂内,乙静止,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5.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时,每隔 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
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答案】 交流 0.02 CBDA
【详解】[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流。
[2]电源频率为时,打点时间间隔为。
[3] 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即先安装打点计时器,再安装纸带,先接通开关再拖动纸带,打完后要立即关闭电源,故步骤正确的顺序为CBDA。
16.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并压在 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答案】 交流 限位孔 复写纸 0.1 s BAEDC
【详解】[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是 。
[2][3]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4]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纸带上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为。
[5] 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固定打点计时器,接上交流电源,安装纸带,接通电源,拉动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纸带运动的位移,则正确的顺序应为BAED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 时间 位移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12《时间位移》分层作业原卷docx、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12《时间位移》分层作业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时间 位移一课一练,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2 时间 位移随堂练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