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措施或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农作物秸秆发酵后作为农家肥使用
C.核废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D.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2.“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蒸煮大米B.米酒酿制C.天空下雪D.火炉烧炭
3.化学实验操作中也有“横平竖直”之美。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横B.平C.竖D.直
4.下列有关“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为纯净物
B.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紫色—红色—紫色
C.二氧化碳呈酸性,能让石蕊变红
D.加热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碳酸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四氧化三铁
C.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物质
D.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
6.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错误的是()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可以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C.都能用排水法收集
D.两种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方法相同
7.鉴别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水和食盐水——观察颜色
B.酒精和蒸馏水——闻气味
C.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D.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
8.如图装置,用燃烧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中水的作用是填补被消耗氧气占有的体积
B.若实验比较成功,最终集气瓶中的水面约到2刻度处
C.把红磷换成蜡烛也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D.若集气瓶里水面最终到1.5刻度处,可能是装置漏气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万一眼睛里溅进稀酸或稀碱溶液,立刻用手揉眼,促使流泪冲出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造成的
C.分别加热面粉、蔗糖、葡萄糖都变黑,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D.化学变化中所说的“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
10.铜和铜绿【其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u2(OH)2CO3】的部分性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的产物都有毒
B.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D.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第11、14题各5分,第12、13题各3分,共16分)
1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请选择相应的字母填空。
A.食盐;B.干冰;C.镁粉;D.碳酸氢铵;E.氮气;F.石灰水
(1)___________可用作化学肥料。
(2)___________可用作生活中调味品。
(3)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4)___________可制作烟花和照明弹。
(5)___________可用作蔬菜瓜果的保护气。
12.氯气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化工原料,下面的句子均是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A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的气味。
B 氯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能变成液态氯,冷却到-101℃可变成固态氯。
C 氯气可以和红热的铜丝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这是氯化铜(CuCl2)的小颗粒]。
D 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Cl)。
E 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大约2体积的氯气,溶解的氯气中有一部分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上述句子中,①仅是描述氯气物理性质的有(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_;②仅是描述氯气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③既有物理性质的描述,又有化学性质的描述的是___________。
13.如图是小组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中放入一些金鱼藻,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将装置放在太阳光下。过一会儿,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当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3)试管内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来检验。
14.尿素[CO(NH2)2]是农民种植农作物的主要化肥,以下是我省某化工公司生产尿素的流程图,图中以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蒸气的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①中,控制温度将氮气先蒸发出来,则氧气、氮气中沸点更高的是___________。
(2)已知氨气(化学式为NH3)液化后为液氨,请写出反应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3)反应②会___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4)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第15题11分,第16题13分,共24分)
1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写出B装置中用作反应容器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
②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且必须要在试管口放___________。
③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有:a.加热;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装入高锰酸钾;e.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f.熄灭酒精灯;g.将导管移出水面。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甲烷(CH4)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气体,实验室常用A、E装置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取甲烷。由此可推断CH4气体具有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4)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写名称)。
②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___________。
16.某学习小组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后,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课外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鸡蛋壳的成分
(1)取一个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如图1)。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把洗净的鸡蛋放入一个装有稀盐酸的玻璃杯里(如图),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段时间后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请解释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3)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占1/4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如图2)。该实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4)经学习小组讨论,设计了图3实验。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稀盐酸注入装有大理石粉末的小试管中。①观察到气球___________,②稀盐酸与大理石粉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③若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5)取两只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5mL二氧化碳和5mL蒸馏水,用橡胶管连接(如图4),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最终两侧注射器活塞各自向内移动了2mL。则常温下,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1体积水约能溶解_____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
(6)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如下实验:
用圆底烧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用橡胶塞塞紧,连接压强传感器和一只装有20mL蒸馏水的注射器,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圆底烧瓶中,关闭活塞K,然后振荡烧瓶。测得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如图5所示:
①图5中AB段压强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BC段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测试终点时压强略高于A点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的差别。
(7)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将呼出气体吹入食品保鲜袋内(袋内含有少量空气),采集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7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横坐标为时间(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根据图示可知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仍然较高
B.通过实验数据表明,人体吸入的氧气体积与呼出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当
C.曲线Y在60s至100s下降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根据图示可推知呼出气体中氮气含量约为76.66%
实验
30%双氧水的质量(g)
加入的水的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40
5
200
2
20
30
5
100
3
30
20
?
6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B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减少排放,只要是对环境有污染,就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详解】A、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不可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选项错误;
B、农作物秸秆发酵后作为农家肥使用,不会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选项正确;
C、将核废料废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会污染海洋,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选项错误;
D、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会污染水资源,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A、蒸煮大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米酒酿制,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天空下雪,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炉烧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A、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呈45°角,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
【详解】A、紫色石蕊试液是由水、石蕊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溶液,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溶液又变为紫色,故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紫色-红色-紫色,故选项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让石蕊变红,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加热时发生反应为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且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
C、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说法错误。
D、碳酸氢铵在加热时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同时管壁出现水珠,说法正确。
故选:D。
6.CD
【解析】
【详解】A、双氧水常温下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可以生成氧气,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也是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加热,故选项A说法正确;
B、双氧水为液体,而二氧化锰为固体,是固液反应;而大理石是固体,盐酸是液体,该反应也是固液反应,可用相同的发生装置,故选项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其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只能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氧气的密度也比空气大,亦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选项C说法错误;
D、检验是否是氧气,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检验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D。
7.A
【解析】
【详解】A、蒸馏水和食盐水都是没有颜色的,通过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A错误;B、酒精有特殊气味,而蒸馏水无味,闻气味可以鉴别,故B正确;C、氧气能助燃,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将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A。
【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C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所以烧杯中水的作用是填补被消耗氧气占有的体积,此选项正确;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若实验比较成功,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所以最终集气瓶中的水面约到2刻度处,此选项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和大气压的压强差减小,使测量的结果不准确,此选项错误;
D.若集气瓶里水面最终到1.5刻度处,说明进入水的体积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不能使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完,使压强差变小,从而进入水的体积偏小;可能装置漏气,冷却到室温后,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从缝隙进入集气瓶,使压强差变小,从而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也可能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没有冷却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差变小,从而进入水的体积偏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C。
9.A
【解析】
【详解】A、万一眼睛里溅进稀酸或稀碱溶液,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或硫酸铜溶液,A选项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造成的,B选项正确;
C、分别加热面粉、蔗糖、葡萄糖都变黑,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元素,C选项正确;
D、化学变化中所说的“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D选项正确。
故选:A。
10.A
【解析】
【详解】A、反应③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氯化铜,其中二氧化碳和水无毒,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A。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第11、14题各5分,第12、13题各3分,共16分)
11.(1)D(2)A(3)B(4)C(5)E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铵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可用作化学肥料。
【小问2详解】
食盐有咸味,可用作生活中调味品。
【小问3详解】
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小问4详解】
镁在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
【小问5详解】
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蔬菜瓜果的保护气。
12.①.AB##BA ②.CD##DC ③.E
【解析】
【详解】A、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氯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0℃ ,能变成液态氯,继续冷却到-101℃,又会变成固态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红热的铜丝可在氯气里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这是氯化铜(CuCl2)的小颗粒,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Cl),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E、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可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填:AB;CD;E。
13.(1)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小于(3)带火星的木条
【解析】
【小问1详解】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小问2详解】
如图所示的装置,以烧杯内水面为基准,大气压强等于试管内气体压强和试管内高于烧杯内液面的液体的水压,所以试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
【小问3详解】
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14.(1)氧气(2)氨气+二氧化碳尿素+水(3)释放(4)氮气和氢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操作①中,控制温度将氮气先蒸发出来,则说明氧气的沸点更高。
【小问2详解】
合成尿素中,由图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作用下生成尿素和水,文字表达式为氨气+二氧化碳尿素+水。
【小问3详解】
反应②中煤燃烧会放出热量。
【小问4详解】
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由图可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氮气和氢气。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第15题11分,第16题13分,共24分)
15.(1)锥形瓶(2)①.②.分解反应③.A④.一团棉花⑤.cdeabgf
(3)难溶于水(4) ①.药匙 ②.5 ③.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仪器的形状可知,B装置中用作反应容器的仪器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①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在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1种,生成物有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且必须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③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deabgf。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A、E装置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取甲烷,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由此可推断CH4气体难溶于水。
【小问4详解】
①二氧化锰时固体粉末,应该用药匙来取用。
②该实验是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为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其他保持一致,所以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5g。
③表格中,实验3种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6.(1)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附在蛋壳表面推动蛋壳上浮,当浮出液面一定程度时,气体逸出,蛋壳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蛋壳又将下沉
(3) ①.不能 ②.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塑料瓶变憋
(4) ①.变大 ②. ③.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而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5)0.8(6) ①.注入蒸馏水,造成装置内压强迅速增大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减小 ③.由于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8体积的二氧化碳(7)B
【解析】
【小问1详解】
加入醋精后,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鸡蛋壳中含有的物质为碳酸钙,化学式为;
【小问2详解】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附在蛋壳表面,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会上浮,当气体聚成大气泡时离开蛋壳,所受到的浮力减小,鸡蛋又下沉;
【小问3详解】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占1/4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塑料瓶变憋;
【小问4详解】
将盐酸滴入试管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密闭装置内的气压增大,与U形管右侧相连的气球变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观察到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而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小问5详解】
根据数据可知,5ml水可吸收4ml的二氧化碳,则1体积的水能溶解0.8体积的二氧化碳;
【小问6详解】
AB段压强迅速增大,说明A点时注入了蒸馏水,造成装置内压强迅速增大;CD段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测试终点压强略高于A点的压强的原因是由于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8体积的二氧化碳,所以测得的曲线中最终压强大于起始压强;
【小问7详解】
A、Z为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7.17%,则可知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仍然较高,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人体吸入的氧气体积分数为20.7%,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3.67%,则人体吸入的氧气体积与呼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不相当,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曲线Y为水蒸气的体积含量,水蒸气从体内进入食品保鲜袋,因为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则水蒸气在袋内气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就会减小,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3.67%,水蒸气的体积含量为2.5%,氧气的体积含量为17.17%,则呼出气体中氮气含量为,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