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花城版(简谱)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小学音乐花城版(2024)二年级上册第6课 名曲欣赏欣赏 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2024)二年级上册第6课 名曲欣赏欣赏 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律动导入,揭示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在钟表店里(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6课)
课型或模块
欣赏课
学校
年级
二年级
执教人
性别
年龄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中,反映对不同音乐的情绪感受,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老师的引导,能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和体态反应,体验音乐的特点。
2、通过听辨法整体感受,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变化,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
2、能对乐曲的旋律做出体态律动
教学重点
1、多种形式参与的聆听与感受
2、能对音乐做出相应体态反应
教学难点
乐曲结构的听辨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作品《在钟表店里》虽是一首管弦乐曲,但相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对学生的欣赏层次要求不能太高,根据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本课主要以倾听和律动的手段进行教学。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教材分析: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二年级第六课的名曲欣赏,这是由德国作曲家阿图尔·奥尔特所作的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至今仍久盛不衰,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曲式结构为:A+B+A+发条+C+A+各种钟声+尾声。乐曲采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手段,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抒发了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以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设计出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爱玩、模仿能力强等特点,通过律动、模唱主题、肢体感受等趣味较强的活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主动参与到音乐当中,展示才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音频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律动导入
课前热热身,动动我们的手脚
1、边律动边听歌曲说说刚刚听到些什么声音,我们刚刚做了什么动作?你觉得那些是什么来的?在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钟声?
2、师生交流后,老师对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二、揭示题目
1、来看看大屏幕上都有什么钟表?(介绍各自钟表特点)出示钟表和钟表节奏
三、讲述钟表店里的大钟小钟嘉年华狂欢节
1、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说说各钟表声音特点并模仿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歌曲的初步理解
1、创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初步感受全曲,激发学生听赏兴趣。
展开阶段
在这节课当中,老师想让同学们猜一猜在嘉年华中钟表们表演的顺序
一、分段聆听,感受情绪
(一)、赏析乐曲A段
1、出示三个钟表的图片
聆听第一乐句,让学生带着“哪个钟表最先活跃起来了?”的问题聆听
2、教师小结
3、时钟们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参加,但有个要求就是,要把自己扮演成时钟,才能参加这次的狂欢节
4、创设情景,学生扮演时钟,思考的时钟,上下摆动的时钟,圆形的时钟
5、播放时钟音乐,随音乐律动
6、听老师模唱第一乐句,想想有几个时钟在表演?
7、教师带唱主旋律
8、播放第二乐句,猜猜第二个出场表演的是什么钟表?
9、引导学生扮演布谷钟。
10、播放报时声。
哦?这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布谷钟发出这种声音,是什么意思?
11、再听一遍布谷钟响了多少声?
12、请同学们模仿一下布谷钟报时的声音
13、引导学生上台表演,当听到时钟的音乐就扮演时钟,当听到布谷钟的音乐就扮演布谷钟(完整演绎A段旋律)
14、整理乐段顺序钟表出场顺序
(二)、赏析乐曲B段
(1)创设情境,选择合适的钟表。
1、屏幕出现了两个钟表,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原来他们在争吵着谁最适合第一句音乐,谁最适合第二句音乐
2、请同学们来评一评,谁最适合第一句音乐,谁最适合第二句音乐
3、引导学生模仿闹钟和摆钟
4、分组扮演两个钟表。闹钟组和摆钟组,当闹钟音乐就响起时就由闹钟表演,当摆钟音乐响起时就由摆钟表演(播放B段)
5、整理B段结构
(三)赏析乐段C
1、聆听旋律,感受情绪,说说狂欢会的情境
2、展示八音盒
3、老师带着全班感受八音盒片段,进行律动表演
4、播放再现A段,时钟吵醒了谁?
5、选择自己喜欢的钟表,一起狂欢。完整演绎C段
6、整理结构
1、学生认真聆听,思考问题
4、老师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形象
5、学生随音乐律动
6、学生认真聆听,思考问题(3 个)
7、学唱主旋律
8、学生认真聆听,思考问题(布谷钟)
9、学生模仿布谷钟,飞翔的布谷钟,有尖尖嘴的布谷钟,探出头来的布谷钟
10、报时
11、8遍
12、学生模仿布谷钟声音
13、学生完整演绎A段
1、学生边聆听边思考,寻找适合的钟表
3、学生模仿闹钟和摆钟
4、两组学生完整演绎B段
1、旋律优美,缓慢流畅。钟表们都疲惫了,想休息
3、学生跟随老师律动
4、各种钟表
1、在课堂中,只要是能回答问题,能勇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老师都做适当鼓励,并用奖励贴纸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
7、老师评价同学们学唱歌曲时的优缺点,表扬个别掌握好的同学
9、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师生评价
13、对于个别创编动作美感不足的学生,老师帮助学生完善和美化动作
3、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师生评价
1、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4、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奖励
1、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运用各种感官,肢体动作,感受音乐旋律,通过模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演绎,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和理解,提供开放性的趣味性音乐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创作活动,展开思维,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示自我。
2、锻炼学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3、教师的及时奖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继续学习动力。
拓展阶段
一、梳理全曲结构
1、听音乐,根据板书,完整梳理结构
2、完整演绎全曲
自己编创喜欢的钟表动作,边听歌曲边律动
学生编创喜欢的动作,边听边律动
1、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奖励
完整梳理乐曲结构,让学生更清晰音乐形象,加深学生记忆
结束阶段
1、师:今天我们在什么地方举行了一场狂欢会?同学们都学会了创编自己喜欢的钟表了吗?都了解各种钟表的顺序了吗?
2、全班完整演绎
1、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
2、演绎歌曲
采访式总结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刚开始对《在钟表店里》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曾想到许多的欣赏方法,如:创设钟表情境,采用三角铁、双响筒、手鼓、钹等乐器,选择适合的课堂乐器为作品伴奏,力图让课堂显得丰富多彩。后来,经过思考与讨论,老师们给我提出了一些意见,由于异地教学,未能迅速掌握学生掌握乐器的情况,如使用较多的课堂乐器,很可能会导致课堂混乱的迹象,与此同时,我也考虑过采用图形谱、律动等方式欣赏作品。综合以上考虑,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就采用了结构图和律动的方式欣赏作品。
通过这次的教学设计,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常态课应当指常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当简单、实用。在设计中,花俏、色彩丰富的教具并没有出现,而仅仅使用简单的PPT音频完整展示本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力图让学生加入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呈现丰富而灵动的课。
2、创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可能形同虚设。本课设计采用律动导入创设钟表狂欢节情境——猜钟表表演顺序——律动表现钟表的形式贯穿始终。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动特点,在课中适时的利用小组比赛,个人创编表演等方法,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轻松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3、要让学生有创造表现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从展开阶段,我就注意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听音乐,联想表演的钟表类型,扮演钟表,随音乐律动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上是我设计中的意图,回头再仔细想想,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遗憾之处,如:
1、在课堂中,被邀请上台表演的同学,在表演结束后,对于个别创编动作美感不足的学生,要帮组学生完善美化动作。
2、在知识点教学中,涉及的知识较少,只注重作品结构的认识,应在欣赏作品时从音乐要素入手,如:认识钟表环节,除了模仿声音还可以复习学过的节奏型,让学生思考钟表们属于那种节奏型;在八音盒环节的律动中,可结合音乐作品的旋律线,用身体动作感受出旋律线的高低。
课题
在钟表店里(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6课)
课型或模块
欣赏课
学校
年级
二年级
执教人
性别
年龄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中,反映对不同音乐的情绪感受,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老师的引导,能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和体态反应,体验音乐的特点。
2、通过听辨法整体感受,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变化,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
2、能对乐曲的旋律做出体态律动
教学重点
1、多种形式参与的聆听与感受
2、能对音乐做出相应体态反应
教学难点
乐曲结构的听辨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作品《在钟表店里》虽是一首管弦乐曲,但相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对学生的欣赏层次要求不能太高,根据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本课主要以倾听和律动的手段进行教学。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教材分析: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二年级第六课的名曲欣赏,这是由德国作曲家阿图尔·奥尔特所作的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至今仍久盛不衰,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曲式结构为:A+B+A+发条+C+A+各种钟声+尾声。乐曲采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手段,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抒发了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以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设计出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爱玩、模仿能力强等特点,通过律动、模唱主题、肢体感受等趣味较强的活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主动参与到音乐当中,展示才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音频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律动导入
课前热热身,动动我们的手脚
1、边律动边听歌曲说说刚刚听到些什么声音,我们刚刚做了什么动作?你觉得那些是什么来的?在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钟声?
2、师生交流后,老师对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二、揭示题目
1、来看看大屏幕上都有什么钟表?(介绍各自钟表特点)出示钟表和钟表节奏
三、讲述钟表店里的大钟小钟嘉年华狂欢节
1、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说说各钟表声音特点并模仿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歌曲的初步理解
1、创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初步感受全曲,激发学生听赏兴趣。
展开阶段
在这节课当中,老师想让同学们猜一猜在嘉年华中钟表们表演的顺序
一、分段聆听,感受情绪
(一)、赏析乐曲A段
1、出示三个钟表的图片
聆听第一乐句,让学生带着“哪个钟表最先活跃起来了?”的问题聆听
2、教师小结
3、时钟们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参加,但有个要求就是,要把自己扮演成时钟,才能参加这次的狂欢节
4、创设情景,学生扮演时钟,思考的时钟,上下摆动的时钟,圆形的时钟
5、播放时钟音乐,随音乐律动
6、听老师模唱第一乐句,想想有几个时钟在表演?
7、教师带唱主旋律
8、播放第二乐句,猜猜第二个出场表演的是什么钟表?
9、引导学生扮演布谷钟。
10、播放报时声。
哦?这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布谷钟发出这种声音,是什么意思?
11、再听一遍布谷钟响了多少声?
12、请同学们模仿一下布谷钟报时的声音
13、引导学生上台表演,当听到时钟的音乐就扮演时钟,当听到布谷钟的音乐就扮演布谷钟(完整演绎A段旋律)
14、整理乐段顺序钟表出场顺序
(二)、赏析乐曲B段
(1)创设情境,选择合适的钟表。
1、屏幕出现了两个钟表,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原来他们在争吵着谁最适合第一句音乐,谁最适合第二句音乐
2、请同学们来评一评,谁最适合第一句音乐,谁最适合第二句音乐
3、引导学生模仿闹钟和摆钟
4、分组扮演两个钟表。闹钟组和摆钟组,当闹钟音乐就响起时就由闹钟表演,当摆钟音乐响起时就由摆钟表演(播放B段)
5、整理B段结构
(三)赏析乐段C
1、聆听旋律,感受情绪,说说狂欢会的情境
2、展示八音盒
3、老师带着全班感受八音盒片段,进行律动表演
4、播放再现A段,时钟吵醒了谁?
5、选择自己喜欢的钟表,一起狂欢。完整演绎C段
6、整理结构
1、学生认真聆听,思考问题
4、老师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形象
5、学生随音乐律动
6、学生认真聆听,思考问题(3 个)
7、学唱主旋律
8、学生认真聆听,思考问题(布谷钟)
9、学生模仿布谷钟,飞翔的布谷钟,有尖尖嘴的布谷钟,探出头来的布谷钟
10、报时
11、8遍
12、学生模仿布谷钟声音
13、学生完整演绎A段
1、学生边聆听边思考,寻找适合的钟表
3、学生模仿闹钟和摆钟
4、两组学生完整演绎B段
1、旋律优美,缓慢流畅。钟表们都疲惫了,想休息
3、学生跟随老师律动
4、各种钟表
1、在课堂中,只要是能回答问题,能勇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老师都做适当鼓励,并用奖励贴纸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
7、老师评价同学们学唱歌曲时的优缺点,表扬个别掌握好的同学
9、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师生评价
13、对于个别创编动作美感不足的学生,老师帮助学生完善和美化动作
3、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师生评价
1、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4、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奖励
1、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运用各种感官,肢体动作,感受音乐旋律,通过模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演绎,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和理解,提供开放性的趣味性音乐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创作活动,展开思维,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示自我。
2、锻炼学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3、教师的及时奖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继续学习动力。
拓展阶段
一、梳理全曲结构
1、听音乐,根据板书,完整梳理结构
2、完整演绎全曲
自己编创喜欢的钟表动作,边听歌曲边律动
学生编创喜欢的动作,边听边律动
1、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奖励
完整梳理乐曲结构,让学生更清晰音乐形象,加深学生记忆
结束阶段
1、师:今天我们在什么地方举行了一场狂欢会?同学们都学会了创编自己喜欢的钟表了吗?都了解各种钟表的顺序了吗?
2、全班完整演绎
1、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
2、演绎歌曲
采访式总结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刚开始对《在钟表店里》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曾想到许多的欣赏方法,如:创设钟表情境,采用三角铁、双响筒、手鼓、钹等乐器,选择适合的课堂乐器为作品伴奏,力图让课堂显得丰富多彩。后来,经过思考与讨论,老师们给我提出了一些意见,由于异地教学,未能迅速掌握学生掌握乐器的情况,如使用较多的课堂乐器,很可能会导致课堂混乱的迹象,与此同时,我也考虑过采用图形谱、律动等方式欣赏作品。综合以上考虑,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就采用了结构图和律动的方式欣赏作品。
通过这次的教学设计,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常态课应当指常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当简单、实用。在设计中,花俏、色彩丰富的教具并没有出现,而仅仅使用简单的PPT音频完整展示本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力图让学生加入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呈现丰富而灵动的课。
2、创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可能形同虚设。本课设计采用律动导入创设钟表狂欢节情境——猜钟表表演顺序——律动表现钟表的形式贯穿始终。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动特点,在课中适时的利用小组比赛,个人创编表演等方法,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轻松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3、要让学生有创造表现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从展开阶段,我就注意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听音乐,联想表演的钟表类型,扮演钟表,随音乐律动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上是我设计中的意图,回头再仔细想想,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遗憾之处,如:
1、在课堂中,被邀请上台表演的同学,在表演结束后,对于个别创编动作美感不足的学生,要帮组学生完善美化动作。
2、在知识点教学中,涉及的知识较少,只注重作品结构的认识,应在欣赏作品时从音乐要素入手,如:认识钟表环节,除了模仿声音还可以复习学过的节奏型,让学生思考钟表们属于那种节奏型;在八音盒环节的律动中,可结合音乐作品的旋律线,用身体动作感受出旋律线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