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24)一年级下册六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2024)一年级下册六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案设计,共4页。
教学流程
谜语激趣,导入新知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全都用到他。”不同国家和地区需要使用统一的货币,指出在我国付钱时要用到人民币,引出课题:人民币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
动手操作,认识人民币及单位.
(一)自主探究,认识人民币。
1.自己识别人民币。
2.同桌交流识别人民币的方法。
3.检验汇报。
4.总结识别人民币的方法:看数字和汉字。
特别指出壹、贰和伍这三个字比较复杂我们不常用,要特别的记住。
5.方法类推,认识分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分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少见了,只有在银行结算利息的时候才能见得到。虽然我们不用了,可是我们依然要认得它们。
6.了解人民币
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盲文、国徽、毛主席头像、图案。特别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要像爱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能随意的涂写,更不能故意的毁坏。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拿一拿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过学生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总结出有效的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并能用这种方法来识别生活中已见不到的分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爱护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维护人民币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因而在教学时要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二)合作交流,巩固认知。
1.学生自主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人民币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
3.汇报分类结果和方法。
学生有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的,有分成元、角、分三类的,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进行的分类,有按数字分成1、2、5三类的,还有按面值分成6类的。教师简单介绍小面额人民币为什么只有1、2、5这三种面值的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有了明晰的认知,并知道最合理的分类方法就是按照单位来分】
(三)实际购物,理解进率.
1.认识进率。
(1)出示1元钱铅笔,生摆学具。
请你付正好的钱,摆出不同的付钱方法。(学生独立摆学具)
(2)学生汇报自己的付钱方法。
(3)提出质疑:这些方法都对吗?为什么?
得出 1元=10角(板书)
(4)你能推测出1角=?分吗?
2.巩固进率
(1)拿1元钱买一块8角钱的橡皮,应该找回多少钱?
(2)为什么找给2角呢?(学生回答1元=10角,10角-8角=2角)
(3)付正好的8角钱,同桌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购买中摸索并理解出1元=10角的进率,并推断出1角=10分。经历一系列的购物活动让学生再次巩固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和换算,学会在购物中正确的付钱】
三、小试牛刀,夯实基础
1.匹配商品和应付金额
2.10元人民币的付款的多种组合
3.简单计算商品价格
4.10元钱的价值、1元钱的价值
【设计意图:利用平板和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连线、抢答、书写上传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巩固练习夯实基础,感受人民币的价值。珍惜每一元钱渗透合理消费的观念】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认识
数字+汉字
学校
授课教师
刘 睿
课程名称
《人民币的认识》
学科(版本)
数学(青岛版)
章节
学段、年级
一年级 下册
学时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购物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学习人民币的计算打下基础。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这节课是第一个信息窗,主要是通过“你存了多少钱?”的问题及“数一数就知道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又借助自主练习中“认一认,填一填”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材提供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数储蓄罐里的存钱的素材,让孩子在现实的情境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重点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合理使用人民币。因此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和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学会买东西,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上面的文字和图案并不熟悉。对人民币的单位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系统的认识。学生在经过上学期的数学学习,在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所以结合本单元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利用人民币的学具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工具辅助教学,还创设了和同学们一起购买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构建新知的体验,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2.学生认知障碍点:
学习前学生对人民币有认识的基础,但是存在空白点容易混淆,而且对元角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特别系统的认识。因此,理解1元与10角之间的关系并合理使用人民币是本节课学生认知障碍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活动,认识人民币各种面额和元、角、分人民币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的过程,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以及措施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体会人民币的价值,合理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措施: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先认识分类在做中学,再归纳概括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借助一对一多媒体教学和丰富的学具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教学环境
一对一环境(无线局域网络,优课互联课堂,seew电子屏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2024)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三年级上册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三年级上册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