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习题
展开考点:说明文中加点的字词能不能删。
答题技巧
答:不能删+字词原意+字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删去后的变化+与实际不符+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课内阅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
①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
②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选文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
2.抓住关键语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1)请用“________”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
(2)借助关键语句将下列图表补充完整。
(3)宇宙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
3.第①自然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类文阅读1】
令人恐惧的冰川病毒
目前,一种真正对人类形成威胁的现象,正在( )地接近,它来自寒冷极地的冰川。
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人类对这一情况的担心,以前只是局限在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更多的陆地这方。但最近的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冰川的融化,将会释放出许多被冻结的恐怖病毒。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那个“魔瓶子”里,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并非( ),因为这些病毒即使经历几千、几万年,可能依然保持着生命力。这一点不久前在格陵兰岛上得到了证实。当研究冰层物质的科学家们,从冰川和冰原深处取出大约13000年前的冰层样品时,( )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古老的冰芯中竟然释放出了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细菌病毒。这表明一旦环境和温度条件许可,这些冻结在极地冰川中的病毒和细菌就会再度活跃、繁殖、传播,甚至发生变异,引发大规模的疾病和灾难,从而导致物种灭绝。
当然,这种不幸至今还没有发生过,这是因为地球在它将近50亿年的运动中,环境和气候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变化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不幸的是,人类自身却以破坏地球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给自己的脖子套上吊索。
研究者发现,这些古老的冰层中所隐藏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如各种怪异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质病毒。对这些可能( )的病毒,美国斯塔摩尔教授指出:“尽管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病毒会再次返回到现代文明社会中,也不能确定这些病毒中有多少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但确定无疑的是,这一切将会发生。”
1.根据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危言耸听 悄无声息 重见天日 令人惊骇
2.请用“_____”画出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的原因。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地冰川融化释放出的古老病毒,将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B.令人恐惧的冰川病毒目前已经引发了大规模的疾病和灾害
C.冰川病毒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有可能会再度活跃繁殖、传播、变异
4.“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那个‘魔瓶子’里,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句话中的“魔瓶子”是指 ,“启开瓶塞”是指 。
5.★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6.你如何理解“人类自身却以破坏地球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给自己的脖子套上吊索”这句话?
【类文阅读2】
蝮蛇的利器
在孤岛上,蛇的仅有的食物是从天上飞来的小鸟。尽管有的无毒蛇偶尔也能吃到小鸟,但是小鸟善飞,没有特殊的办法和利器,捉鸟是不容易的。因此,无毒蛇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挨饿和被淘汰。
至于毒蛇却是另一番情景。生活在岛上的毒蛇是蝮蛇,这种蛇是蛇类中较先进的一类,它除了具有卵胎生繁殖的特点外,还有两种先进的捕食工具:毒牙和颊窝。毒牙是一种中空的小刺,类似特细的注射针头。毒牙基部有导管与头后的毒腺相通,毒腺外面有肌肉,当蛇张口咬食物时,肌肉随着收缩,就把毒液注到捕获物中去。毒蛇中含有能破坏红血球、血管、心脏和神经的毒素,能很快杀死鸟、鼠等。颊窝是长在鼻孔两侧的两个凹陷。这对颊窝对温度敏感,对周围差别仅千分之几度的物体都能分辨出来,而且能感知这种物体的方位,所以又叫测位器。蝮蛇捕鸟反应灵敏迅速,百发百中,靠的不是眼睛、耳朵,而是这种测位器。这些蝮蛇具有较先进的器官,能在生存斗争中处于优越的地位,所以才能在这孤岛上生存并逐渐繁盛起来。
1.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中的测位器是指
3.“对周围差别仅千分之几度的物体都能分辨出来”,说明蝮蛇颊窝有什么特点?
4.★文中第一自然段“仅有”一词,是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5.从全文看,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类文阅读3】
“水滴”船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其中,最大的蓝鲸身长约30米,体重100吨左右,相当于30头大象或1000头公牛。
谁能想到,如此庞大的鲸,竟是海洋中最优秀的游泳健将之一。“海上霸王”虎鲸,每小时可游55千米;几十吨的抹香鲸还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呢!另外,鲸还有这样一些本领:既能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马上“刹车”;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
鲸的体形特殊:硕大的头部,急速收缩的尾部,前肢演变成不大的鳍,后肢已经退化,整个身体像一颗拉长了的“水滴”。这类体形能大大减少水的阻力,十分适合在水中活动。
舰船设计师们由鲸的体形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以往的一些客轮、货轮的水下部分都是刀形,现在都改成鲸形,有的超级油轮也模仿鲸的体形,因而加快了航速。
原先的核潜艇是雪茄形的,现在,出现了一些水滴形的现代化水下核潜艇。与雪茄形核潜艇相比,水滴形核潜艇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可以减少20%~30%,再加上核动力装置,功率有所增加,在水下航行时,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选择正确的说法,在括号中打“√”。
(1)鲸是一种哺乳动物。( )
(2)鲸是鱼类的一种。( )
(3)鲸有蓝鲸、大鲸、虎鲸、抹香鲸等种类。( )
2.“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这句话中“这些本领”指哪些本领?“望尘莫及”是什么意思?
这些本领指:
“望尘莫及”的意思是:
3.文章是从 、 、 三个方面介绍鲸的。
4.★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说明方法是:
好处:
5.舰船设计师们从鲸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做出了什么成果?
6.人们从其他动物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请你再举出两例。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
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2.(1)①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②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2)火箭 光 约25万千米每小时
(3)光
3.作比较 列数字 具体说明流星体速度之快 4.不能删去。“大约”表示大概,去掉就表示光速一定是30万千米每秒,改变了原句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符。“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
本题要求归纳段意,看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说了什么,体会作者的意思,之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为段意。选文第一段主要讲述了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的速度更快。第二段主要讲述了光的传播速度比流星体快,光速是最快的。结合各段意理解可知,选文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2.(1)本题考查寻找文章关键句子的能力。
关键句指的是对表达文章内容或表现文章中心起着重要作用的语句。选文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根据这个特点,找到每段讲述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的句子即可。
根据第一段“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可知,这个句子说明了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的速度更快,故这个句子是该段的关键句。根据第二段“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可知,这个句子说明了光的传播速度比流星体快,故这个句子是该段的关键句。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根据“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可知,这句话说明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的速度更快,流星体最大速度可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且流星体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由此可推出火箭速度约为4万千米每小时。根据“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可知,这个句子说明光的速度最快,光的速度约为30万千米每秒。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结合两个关键句“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可知,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的速度快,光的速度比流星体的速度快,故光的速度是最快的。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和运用。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列数字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根据第一段“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流星体和火箭的速度作比较,“6倍多”使用具体数据,突出了流星体速度之快。
4.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的含义,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说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大约”表示大概,光的速度不一定都是30万千米每秒,如果去掉,句子就变成:光的速度是惊人的,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改变了原句意思。“大约”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故“大约”不能删去。
【类文阅读1】
令人恐惧的冰川病毒
悄无声息 危言耸听 令人惊骇 重见天日
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
B
南极和北极的冰川破坏环境, 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冰川融化
不能去掉。本句原意是环境和气候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剧变的可能性很小,而不是绝对没可能发生。去掉“几乎”一词,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不够严谨和准确。
人类肆意破坏地球环境,使得地球变暖,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解析】
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结合句子“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那个,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可知,应该把这个词语放到此处。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者声音很轻。结合句子"目前,一种真正对人类形成威胁的现象,正在悄无声息地接近”可知,应该把这个词语放到这里。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结合句子“对这些可能重见天日的病毒”可知,应该把这个词语放到这里。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结合句子“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古老的冰芯中竟然释放出了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细菌病毒。”可知,应该把这个词语放到这里。答案为:悄无声息 危言耸听 令人惊骇 重见天日。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正在加快。从这句话可知答案。答案为: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也不能确定这些病毒中有多少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但确定无疑的是,这一-切将会发生。从这句话可知,目前冰川病毒并没有引发了大规模的疾病和灾害。故选B。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但最近的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冰川的融化,将会释放出被冻结的许多恐怖病毒。结合句子可知,"魔瓶子”指的是极地冰川,“启开瓶盖”是指冰川融化。答案为:南极和北极的冰川破坏环境,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冰川融化。
5.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阅读句子:当然这种不幸至今还没有发生过,这是因为地球在它将近50亿年的运动中,它的环境和气候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变化的可能几乎不存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地球的环境和气候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变化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几乎”表明还有例外,说明地球在它将近50亿年的运动中,它的环境和气候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变化有可能存在。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案为:不能去掉。本句原意是环境和气候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剧变的可能性很小,而不是绝对没可能发生。去掉“几乎”一词,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不够严谨和准确。
6.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人类自身却以破坏地球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在给自己的脖子上套吊索。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人类肆意破坏环境,使得地球变暖,最终受害的必将是自己。答案为:人类肆意破坏地球环境,使得地球变暖,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类文阅读2】
蝮蛇的利器
蝮蛇有两种先进的捕食工具:毒牙和颊窝。
这对颊窝,或蝮蛇长在鼻孔两侧的两个凹陷。
对温度非常敏感。
蛇岛上除小鸟外别无其他食物,而无毒蛇没有特殊利器,因而就难于捕捉小鸟,于是就决定了无毒蛇的命运。
作比较。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蝮蛇有两种先进的捕食工具:毒牙和颊窝。
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文中的测位器是指这对颊窝,或蝮蛇长在鼻孔两侧的两个凹陷。
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蝮蛇颊窝的特点是对温度非常敏感。
4.考查的是加点字能否去掉,要结合词语自身的含义,以及在文章中的含义和去掉之后是否会影响原文内容来作答即可。
15.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使用,要注意分析例句中的特点,结合相应的说明方法进行分析即可。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类文阅读3】
“水滴”船
(1)√
既能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马上“刹车”;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 任何舰艇都没有鲸的这些本领强。
鲸的本领 鲸的体形 人们从鲸身上得到的启示
列数字、作比较 用具体的数字加以说明,较准确、清晰、具体地呈现出蓝鲸的身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大象和公牛与蓝鲸作比较,将蓝鲸的体重说得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
从鲸的水滴形体形可以减少水的阻力,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提高了航行速度。
人们从青蛙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解析】
1.第一自然段: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故第(1)句正确,故第(2)句错误。文中没提过鲸的种类,故第(3)句错误。
2.第二自然段前几句写了鲸的本领:既能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马上“刹车”;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
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文中说: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指任何舰艇都没有鲸的这些本领强。
3.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d、分析中心,归纳段意。
短文第二自然段写鲸的本领,第三自然段写鲸的体形,第四五自然段写人们从鲸身上得到的启示。
4.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5.短文第四五自然段写人们从鲸身上得到的启示。
6.本题为开放性题型,平时注意积累,言之有理即可。流星体
约4万千米每小时
约30万千米每秒
小学统编版(2024)忆读书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8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忆读书同步练习题</a>,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3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松鼠一课一练</a>,共8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太阳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3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太阳课后测评</a>,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