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必背默写+阅读提升手册(讲义+练习)
展开一、默写闯关
(一)挖空练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如霜。
夜来( )梦忽还乡,小( )窗,正梳( )。相顾无言,( )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
附:记忆导图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二)情境默写
1.词中“( ),( ),( )”三句表明妻子死去的时间长,生者难忘死者,思念实在太苦。
2.想到爱妻埋在千里之外,无人陪伴,词人感到孤独凄凉的句子:“( )、( )。”
3.“( ),( ),( )”这三个长短句,词人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将爱妻死后自己的种种忧愤、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一一展现。
4.下阕入题开始“记梦”,“( )”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故乡,“( ),( )”是写那小室内,爱妻正在梳妆打扮。
5.“ ( ),( ),( ) ”三句从梦境落回到现实,词人想象着长眠地下的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静的明月之夜的心境。
【参考答案】
1.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2.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3.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4.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5.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二、阅读闯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对上词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全词浓墨重彩”错误,该词采用白描手法,比如“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出自肺腑,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深沉。故选D。
2.手法:虚实结合、白描手法、以景结情、对写法等。虚实结合: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是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对写(借人映己)。“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运用对写手法,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以景结情。在明月的夜晚,长着矮松树的山冈上,有作者思念的妻子。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白描手法。“尘满面,鬓如霜。”两句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自己的容貌特征。“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凝聚着苏轼对爱妻的深切思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虚实结合。词的上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词人实写妻子逝世转瞬十年,自己却至今难忘,但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思念之情。“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尘满面,鬓如霜”是实,想象与妻子相逢而不识是虚。词的下片均为虚写,前五句是写梦中与妻子相见的情形,后三句写词人想象长眠于地下的妻子也在时时思念着自己,通过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对写,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不直接说自己对亡妻的深沉思念,却说亡妻四年自己。从对面写起,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以景结情。“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在明月的夜晚,长着矮松树的山冈上,有作者思念的妻子。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白描。“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想念的故乡,回到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词人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出自肺腑,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深沉。词人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深怀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此时与亡妻阴阳相隔已经十年,怎奈何山高路远,凄凉难言,只能强忍着不去思念。
B.词人在梦中回到阔别的家乡,也看到常见的场景,表达爱侣在自己心中留下的永恒印象。
C.夫妻相见没有往日的卿卿我我,唯有清泪流下,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D.全词运用夸张、拟人、比喻以及虚实结合等手法,把夫妻之间的感情表现得深婉而真挚。
4.古人写诗常从对方着笔,谓之“诗从对面飞来”。请结合本词,举例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拟人”错误,这首词没有使用拟人,有夸张,如“泪千行”,如“肠断处”,极言对亡妻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哀痛;有比喻,如“鬓如霜”,以两鬓染霜显其仕途坎坷、心力交瘁之苦;有虚实结合,如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实,下阕记述梦境,是虚。故选D。
4.①这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称“对写”。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像,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②目的是: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③词人设想和妻子相遇之后,妻子不认识自己了。表明了词人饱经风霜的困苦仕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把握“诗从对面飞来”这种写法的特点,然后结合本词中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所谓“诗从对面飞来”其实就是诗歌中的“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诗人或者抒情主人公思乡或者怀人,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写对方来展现自己的情感,这就可以将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委婉含蓄,给人回味遐想的空间。就本词来说,由诗歌标题中的“记梦”可知,这是写词人苏轼的梦境,表达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本应从己方落笔,着力写自己如何如何,但词的上片却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应不识”的行为是妻子的,词人想象即使和妻子相逢,她也肯定不能认得自己了,因为自己已经“尘满面,鬓如霜”,借助妻子的反应来描摹自己现今的状况,以此凸显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而这种变化既与亡妻有关,也与词人的仕途有关,表明了词人饱经风霜的困苦仕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恩爱夫妻,阴阳相隔,时间疏忽,转瞬十年。
B.词人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C.“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词人感慨万千,无处可以话凄凉,心情非常复杂,喜怒哀乐涌上心头。
D.正因“无言”,方显沉痛;“无言”胜过万语千言;“无言”使这个梦境有无限凄凉。
6.结合这首悼亡词的内容,概述词人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情达意的。
【参考答案】
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心情非常复杂,喜怒哀乐涌上心头”错,“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词人感慨万千,无处可以话凄凉,此句中没有“喜怒乐”等复杂情感。故选C。
6.①层层递进。第一句“两茫茫”是纲,以下层层推进,虽茫茫而难忘,进而千里相隔,无法对话。进而相逢也不相识。层层推进,把别恨提到无法再高的境地。;②虚实结合,上阕写实,下阕从虚处设想,写梦中相逢,惊喜忧痛之情,万语千言无法表达,只有相顾泪流不止。接着写梦醒后回到现实,柔肠寸断。③细节描写。“小轩窗,正梳妆”回忆当年妻子坐在窗台前梳妆的细节,记录两人过去美好的生活,真挚的情感,表达对亡妻的念念不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①词人在情感的表达上采用了层层递进。第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起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其中“两茫茫”是纲,以下层层推进。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虽茫茫而难忘,进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相隔,无法对话。“纵使相逢应不识”进而相逢也不相识。层层推进,把别恨提到无法再高的境地;②词人在情感的表达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夫妻天人永隔十年是实写,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 ”是虚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时想念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从虚处设想,写梦中相逢,惊喜忧痛之情,“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万语千言无法表达,只有相顾泪流不止。接着写梦醒后回到现实,柔肠寸断;③词人在情感的表达上运用了细节描写。“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词人回忆当年妻子坐在窗台前梳妆的细节,记录两人过去美好的生活,真挚的情感,表达对亡妻的念念不忘。
(二)教考融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总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表达感情和思想的。然而,语言并非就是与这个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能够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的镜像。当我们不能用精确细致的语言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疑问时,诗人李煜却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描述将一切情感、思想秋毫不差地“拍摄”下来。语言描写就其本质来说是模糊的,因为这种描写通常是对复杂情况的概括描写。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罗素曾描述过的那种单一的、精确的语言。过分精确、单一的语言会使艺术的光晕丧失殆尽,面目变得支离破碎。清代王夫之曾经指出“诗无达志”,读者面对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会各取所需,在真实与模糊之间感知弦外之音,唤起潜藏于心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如果李商隐的《锦瑟》没有众说纷纭的解说,它的审美价值也就有了折扣。在这幅充满意象的图画中,“锦瑟”指的是乐器,还是女子?“华年”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庄周梦蝶”“蓝田玉烟”是快乐,还是迷惘?面对可以追忆的似水年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模糊和多义使得能指和所指打破了传统的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而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审美感受自由和丰富的追求,正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美人的篇章就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手法,《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曹植的《杂诗》说:“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这些佳篇无一不是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构成模糊语言来描写美人之美的典范。当一个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主体视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的倾向,即会激起一种心理冲动,将它补充完整。古诗词中优美的诗句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的形象,或夸张、或比喻,把难以计量的情感用模糊而又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杨慎曾揣度过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千里”当是“十里”之误,理由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何文焕驳得好:“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苏轼曾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有人曾调笑道:“鹅岂不知?”可见,作者在创作时,根本没去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是多少,也不是要从逻辑上考证鸭鹅到底谁先下水。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正是用这种模糊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意境。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篇,字里行间无不是模糊语言,但正是这模糊语言,才形成了一幅幅或雄壮、或悲凉的意境画面。
(摘编自程晓红《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
材料二:
一、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
模糊性不是人类语言的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使得人类能够以有限的语言手段表达无限的意思。语言虽具有模糊性,但并不影响包括翻译在内的正常交际,因为语言只是一种充当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或者场合、时间和人物相互关系的不合适或者不方便,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既可以含蓄表达出意图,也同时实现了我们想要的交流目的。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表现在: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对问题做出含蓄的、灵活的表达;增强言语的表现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外交官员要求对某一敏感政治事件作出回应并发表评论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无可奉告”“我们对此不予评论”“我们对此深表关切(或遗憾)并对事件的继续发展深表关注”“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等等。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模糊性解读
古典诗歌语言的内在“余味”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之上去探求,然后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仅涉及语言之间表达方式的转换,更要透过语言的模糊性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请看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心怀记恨,想借事杀人,便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将真实情感隐藏起来,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模糊——空白。诗篇写豆萁和豆子的关系和命运,实则控诉曹丕残害手足的罪行。汉诗由于其比喻的巧妙和深刻的寓意,增加了一张无形的窗帘,在英译的过程中就更加考察了译者的去伪存真的功力。
中国古典诗词比较讲究含蓄美,这与汉语语言的模糊性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译者要进行灵活的处理,才能将原文的深邃内涵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郑亚敏《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媒介,人们借助语言可以真实、全面地描摹出世界的样貌,表达自己的理解。
B.古往今来,对《锦瑟》一诗的解说众说纷纭,对诗中许多意象的内涵理解并没达成一致,而这正是诗歌巨大的魅力所在。
C.如果杜牧充分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苏轼从逻辑上仔细考证鸭鹅谁先下水,他们可能就难以创造令人神往的意境。
D.曹丕想借作诗置曹植于死地,曹植则巧妙地写成《七步诗》,在豆萁与豆子的关系和命运中寄寓自己的真情实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一疑问时,诗歌语言模糊具有的独特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B.清代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说的“诗言志,歌永言”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诗歌是用来表达情志的。
C.当诗歌的模糊语言将不完整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会产生将其补充完整的冲动,这与书画艺术中的“留白”效果相似。
D.对汉诗本身的比喻和寓意没有深刻理解,不能透过语言的模糊性把握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出的《七步诗》将是失败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论证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论题时,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
B.材料一通过写杜牧、苏轼的诗句受到了他人的质疑,论证了掌握诗词模糊语言的难度之大。
C.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对古典诗词的直接引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术论文的文学性。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诗歌语言模糊性问题,材料二还涉及了对外翻译时应灵活应对语言模糊性的问题。
4.材料二在论证“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这一论题时,语言严谨,内容有说服力,请分别说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达到的。
5.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下面有关诗词,进行简要分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参考答案】
1.A
2.B
3.B
4.①借助“不是⋯⋯而是⋯⋯因为”“虽⋯⋯但⋯⋯”等关联词语进行阐释,语言严谨、逻辑性强。②运用举例论证,以新闻发布会为例,引用外交官的模糊性语言,极具说服力。
5.①模糊语言有助于唤起读者心中的审美体验,丰富阅读者的审美感受。“泪千行”“肠断处”等语言易于唤起读者的想象,丰富审美感受。②模糊语言借助修辞的表达效果,描摹出生动的形象,表达情感。“尘满面,鬓如霜”等模糊修辞手法使人物生动、鲜明。③模糊语言能创造出韵味悠长的意境美。“千里孤坟”“小轩窗”“短松冈”等语言(意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幽静、凄凉的意境画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审悲快感,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说明。
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审悲快感是作为艺术活动而存在的。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能等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失去亲朋,或陷入困境,而你又是一个正常的人的话,那么,是不会有丝毫愉悦的。因为当人遭遇不幸时,全部注意力都被苦难本身所吸引,反反复复地考虑得失,忧心重重地瞻望未来,在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欣赏,也就是把苦难通过艺术这支弓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哀伤痛苦的呻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意象,使人在瞬间离开现实的重压而升腾于幻境。这样,我们的回味给它添上一种甜美。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强调艺术家对感情要“再度体验”。一个男孩子在遇到狼的那一刻,他只能处在惊恐之中,这个男孩回忆他遇到狼时的情景,将遇狼的经过绘声绘色地叙述出来,就是审美观照,就是艺术。
在审悲体验中,形式化则是造成“距离化”并促成痛感转化为快感的又一原因。苦难是悲哀的,但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形式用愉悦之情与之对抗,在审悲观照中痛感就转化为快感。一出悲剧,譬如《红楼梦》,无懈可击的结构等一切表现形式的魅力,把这悲剧化为单纯的事实,那么《红楼梦》悲剧的全部的美也就失去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人类的愚蠢行为而已,但要我们去欣赏它却是万万做不到了。乔治•桑塔纳说:“在艺术中,题材的真实使我们悲哀,一喜一悲的混合,构成哀情之别有风味。”
同时,艺术创作与欣赏又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审悲艺术活动而存在的。人生苦难的描写所引起的感情反应是独特的。作为一种特殊的审悲活动,人生苦难的描写往往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而是混合感情。在描写柔弱的对象遇到不幸时,首先,这样处于优越地位的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惋惜感。这种惋惜感基本上是一种痛感。其次,我们在惋惜的感情反应中,这就很自然地唤起我们的同情与爱。我们对一个柔弱而又处于苦难中的对象由惋惜而转化为同情与爱的过程,也正是由痛感到快感的过程。
在描写崇高、伟大的对象遇到毁灭之时,很自然地会引起我们的恐怖,情感上仿佛经历了一场大地震,然而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又让人休会到普通生活难以体会到的振奋,体会到鼓舞人心的活力。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他让我们懂得作为一个最充分的意义上的人是怎么一回事。于是由恐惧转成赞叹,由赞叹转成震撼
值得注意的是,在审悲活动中,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变不但在情感的层面上实现,因为我们的天性对真理是深感兴趣的。因此,描写苦难的作品总是以最强的刺激启迪我们,使我们的注意力、思考力不能不转向它。例如《红楼梦》所展示的悲剧,不但给我们以情感上的满足,那“树倒猢狲散”后面所隐藏的真理,总吸引我们去探寻,并从这探寻、钻研中获得理性的慰藉。
(摘编自童庆炳的《审美中的苦难与甘美——谈审悲快感》)
材料二: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否则倘若坠楼的是你自己的绿珠,不幸受祸的是你自己的伊菲革涅亚,你却袖手旁观,眉飞色舞。纵然你也偶一洒同情之泪,把“幸灾乐祸”的大罪名加在你的头上,这自然是冤枉。
看戏和做人究竟有些不同。杀曹操泄义愤,或是替罗米欧传情书,就做人说;就看戏说,似未免近于傻瓜。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奥瑟罗信谗杀妻,而读者在兴酣采烈之际亦忘其为悲。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虽然莎士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拉辛曾说:“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奥瑟罗》的事迹比较晚,他于是把它的场合摆在意大利。
悲剧的“主角”和平凡是不相容的。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不致引起轩然大波。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
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
(摘编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欣赏,是与现实拉开了距离的超功利的审美关照。“距离化”在审悲活动中很重要。
B.悲剧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怜悯或者恐惧之情,但这两种感情都不是单一的,都呈现出混合情感的特点。
C.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莎士比亚认可这个道理,他把《奥瑟罗》的故事背景设在意大利,意在以空间的远补救时间的近。
D.悲剧的“主角”,大都有一股傻劲儿,他们如果肯像平常人一样妥协,不会酿成悲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把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等同起来,就无法区分审美和非审美的不同性质,也很难正确解释“审悲快感”这一现象。
B.悲剧为什么会让人产生快感,朱光潜不赞同用“人类恶根性”来解释,材料一中作者也不赞同相似解释。
C.善恶有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但在读悲剧时这种希望常常落空,正因如此,以获得理性慰藉。
D.“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这句话表明艺术作品中的“悲”既基于现实又超越了现实。
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一中论述观点的一项是( )
A.波瓦洛:绝对没有一条蛇或一个狰狞怪物,经艺术模拟出来而不能供人悦目。
B.李斯托韦尔:观赏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人们会把自己提高到这些特殊人物的水平。
C.莎士比亚: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
D.亚里士多德:悲剧所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它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
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今人读之感觉到的不仅是“悲”,还有“美”
5.“审悲”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含义,请结合材料分析。
【参考答案】
1.D
【解析】“大都有一股傻劲儿,他们如果肯像平常人一样妥协,不会酿成悲剧”以偏概全。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导致悲剧的还有一种“神秘色彩”的因素。故选:D。
2.C
【解析】“善恶有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但在读悲剧时这种希望常常落空,才促使人探寻作品内蕴。材料二第五段的表述为“善有善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不能尤人,说一切都是命运”,正因如此,以获得理性慰藉”。故选:C.
3.B
【解析】材料一共论述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审悲快感的成因。A.选项所说的是戏剧的模仿性,与材料一所论述的审悲没有关系。B.选项说的是“移情”,审悲活动离不开“移情”。C.选项说的是戏剧反映人生,显示善恶。D.选项所说的是戏剧的模仿性,与材料一所论述的审悲没有关系。故选:B。
4.悲:它是悼亡诗,怀念亡妻。美:距离化促成痛感转为审美快感。亡妻逝去已十年。采用了合适的形式化(结合本词写出词中一种艺术特色,白描。对读者而言。
【解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是一首悼亡词,这是作者对逝去的妻子的怀念之作,描写自己的梦境。表达了自己的悲伤感情。从词中“十年生死两茫茫”可以知道,亡妻逝去已十年。从材料一第二段“这样的‘审悲’,也就是把苦难通过艺术这支弓箭,这时候,使人在瞬间离开现实的重压而升腾于幻境,悲哀本身就变成并非全然是痛苦了,形式化则是造成‘距离化’并促成痛感转化为快感的又一原因,但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形式用愉悦之情与之对抗。这样,距离化促成痛感转为审美快感。采用了合适的形式化(结合本词写出词中一种艺术特色,白描。从材料一第四段“我们在惋惜的感情反应中,又觉得对象有几分秀美。我们对一个柔弱而又处于苦难中的对象由惋惜而转化为同情与爱的过程,对读者而言。
5.①从悲剧故事本身了解生活苦难。②从作品的艺术形式欣赏作者技巧。③从悲剧内蕴体悟情感美、理性美。
【解析】“审悲”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含义,从材料一第四段“人生苦难的描写所引起的感情反应是独特的,人生苦难的描写往往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审丑等的特殊性”可知。从材料一第三段“在审悲体验中,形式化则是造成‘距离化’并促成痛感转化为快感的又一原因,但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形式用愉悦之情与之对抗。这样,从作品的艺术形式欣赏作者技巧。从材料一第五段“在描写崇高、伟大的对象遇到毁灭之时,情感上仿佛经历了一场大地震,然而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又让人休会到普通生活难以体会到的振奋、第六段“在审悲活动中,而且也在理智的层面上实现,从悲剧内蕴体悟情感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东坡的麦子
范薛鲁
公元1079年除夕,天降大雪,御史台监狱里释放了一个特殊的犯人,他就是北宋大诗人苏轼。
因乌台诗案,他已经在这里度过了灰暗的一百三十多天,凌侮,折磨,险些丧命。最终,贬官黄州,美其名曰:团练副使。
然而,黄州并没有为他预备下栖身之所。他先寄居拥挤的驿馆,后移至一座寺院。那寺院叫定慧院,坐落在城中。初到黄州的那段日子,苏轼身心皆疲,狱中的生活仍让他心有余悸,他终日大睡,只在黄昏时才出来走走,有时在寺院里看看竹子,有时到江边转转,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他惊喜地发现,虽然经历万千磨难,他的诗心未泯,很快又要拱出芽来了。新写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铺展在案上,墨香悠然。①风掀起宣纸的一角,微微作响。未干的墨迹还泛着点点微光。他双手倒背,站在窗前,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又斜又长。好久没有这样释怀了,美妙的韵律仍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他嘴角上扬,久违的自信又回来了,一阕新词的初成,多么像婴孩的诞生,在深沉的夜里,在荒蛮的异乡寺院,他安抚了自己的心灵,有疲惫,也有说不清的愉悦。
不久,苏轼的家眷也来到黄州。
那时,他已从定慧院迁到临皋亭。临皋亭是官舍,其实所谓官舍,不过是江边的一个小小驿站,也就是供官员走水路时暂时歇脚的地方。房舍简陋,四壁空空,他置办了些简单的家用物什:床、木柜、案几、桌椅。
开始垒灶做饭了,②锅碗瓢盆丁丁当当响了起来,案板上堆着新鲜的菜叶,一缕炊烟从灶间袅袅升起,新垒的锅台还未干透,蒸汽四处游走,油爆葱花的香味、泥土熏蒸的气息,以及薪火燃烧的味道混杂在一处向四周弥漫。树上鸟雀叽喳乱叫,门外的孩童蹦跳嬉闹。家重建起来了,尽管简陋,甚至还有些寒酸,毕竟一家人团聚了。
苏轼是个乐天派,他善于在困顿的夹缝中寻找光亮,他很满意临皋亭带给他的安宁,他时常小酌微醉,坐看门外的风涛烟雨,尽享着人间静美。其实,在别人眼里,那不过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一个驿站而已。
然而,浪漫代替不了稻米,团聚的欣喜过去,无法回避的问题迫在眉睫,二十多张嘴,拿什么来糊口?粮食从哪里来?
那年是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在那块叫东坡的土地上,以一个农民的姿态,开启了他躬耕陇亩的新生活。
③他脱掉了长袍,一身短衣打扮,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洒着汗水。捡瓦砾,锄草根,耕田犁地。秋天,他播下了一地麦种,也播下了一地希望。
麦子成熟了,那片曾经布满荒草和瓦砾的土地上,如今一片醉人的金黄。苏轼站在一望无边的麦田里,成了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这一年,湖北大旱,而苏轼的麦子却获得了大丰收。
我们不必美化苏轼的农耕生活,他不是作秀,完全是为了谋生。一收一种之间,有不尽的汗水流淌,以及肌肉的酸麻胀痛。现在的他,每日都在为五斗米折腰。不过,他不是折腰权责,他折腰于大地。当他从麦田里直起腰来的时候,他的腰杆依然像树一样坚挺,因为,他的灵魂从来都没有弯过。
④竹杖芒鞋,莲衣斗笠。
苏东坡俨然一个地道的农夫了,但他不是普通的农夫,对于普通的农夫来说,田野家园,构成了他们全部的精神图谱。然而对于苏东坡而言,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还有梦,有诗,有画,有书法,有音乐和美食,有更广阔、更高远的精神向度和思想空间。人生的遭遇,往往带有某种使命,命运把他贬谪到黄州,受尽各种磨难,绝不仅仅为了让他多收几斗麦子,一定还有更大的使命,只不过他不知晓罢了。
一日,他去沙湖,途中突然遇雨,浑身浇得透湿。雨水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既然淋透了,索性慢慢行在雨中,或者再放开些,那就长吟低啸吧!不多时,雨过天晴,夕阳斜照,回首来时路,风也止了,雨也停了,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这次途中遇雨,让他完成了精神困顿中的自我突围,雨后归来,他立即研墨挥毫,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被压抑的自我唤醒了,在偏僻的黄州,孤独中他在与世界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他要为最真实的内心而书写,不媚俗,不违心,不雕琢。他的思念与感伤,他的快乐与凄凉,他生命中所有能够承受和不能承受的轻和重,都化成了千堆雪,万重浪,封存在他那充满灵光的文字里。
挣脱了枷锁,接下来,他在艺术创作上呈现出井喷之势,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他的登峰造极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九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后人传唱,那种宏阔的气势,那种豪迈的情怀,高山仰止,没有人能够超越。
苦难是另一种土壤,在黄州被贬的岁月里,苏东坡萃取了大地的精华,同时也萃取了他自己的精华。他把内心所有的感受,深埋在这片特殊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收获了一大批另类的麦子。他是一个骄傲的收者!
再苦难的日子,苏东坡也能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鱼、东坡豆腐……这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美食,都是他在困窘中的突围,无不闪耀着他智慧的灵光,表达着他对世俗生活的眷恋和热爱,这何尝不是他培植的另一种麦子呢!
(选自《散文月刊》2023年第5期,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到黄州时,苏轼到江边看潮水起落,云朵卷舒,在大自然中排解心中的苦闷,寻找心灵的寄托。
B. 荒蛮的寺院中,苏轼诗兴涌动,安抚自己的心灵;简陋的驿站中他能感受安宁,享受人间静美。
C. 东坡的麦田里,苏轼为五斗米而折腰,挥洒汗水,播种,耕耘,收获,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D. 诗文创作中,苏轼书写真实内心,寻求精神困顿中的自我突围,自觉完成不幸遭遇所带有的使命。
2. 下列对文本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句描写环境和肖像,与传神的动词一同构建出立体画面,营造出形神兼备的诗化意境。
B. ②句表现苏轼家眷到来为临皋亭带来的烟火气,通感修辞形象地描绘出这一温馨场景。
C. ③句多用短句,兼有整句、散句,呈现出抑扬顿挫之势,概略表现苏轼躬耕陇亩的新生活。
D. ④句化用巧妙,对仗工稳,典雅凝练,与下文《定风波》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3.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题目中“麦子”的含义。
4. 作者在真实叙写中融合了小说中的“虚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自觉完成”错,原文“只是他不知晓罢了”,表明苏轼的诗文创作并不是去自觉完成某种使命。故选D。
2.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B.“通感修辞”错,在展现这一场景时,作者主要运用了多感官结合的手法,有嗅觉、视觉、听觉形象等。没有通感修辞。故选B。
3. ①麦子是苏轼亲自耕种和收获的粮食。②是苏轼贬谪时期创作的诗文等艺术作品,也指东坡肉等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美食。③麦子是乐观豁达、智慧坚强的精神品质的象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首先,结合“麦子成熟了,那片曾经布满荒草和瓦砾的土地上,如今一片醉人的金黄。苏轼站在一望无边的麦田里,成了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可知,苏轼亲力亲为,“麦子”是他耕种和收获的成果,即“麦子是苏轼亲自耕种和收获的粮食”。其次,结合“然而对于苏东坡而言,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还有梦,有诗,有画,有书法,有音乐和美食,有更广阔、更高远的精神向度和思想空间”可知,“麦子”是苏轼被贬时期,在其他领域的诸多成果,即“是苏轼贬谪时期创作的诗文等艺术作品,也指东坡肉等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美食”。最后,结合“苏东坡被压抑的自我唤醒了,在偏僻的黄州,孤独中他在与世界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他要为最真实的内心而书写,不媚俗,不违心,不雕琢。他的思念与感伤,他的快乐与凄凉,他生命中所有能够承受和不能承受的轻和重,都化成了千堆雪,万重浪,封存在他那充满灵光的文字里”可知,“麦子”是苏轼身处逆境之中的高贵精神品质,即“麦子是乐观豁达、智慧坚强的精神品质的象征”。
4. ①文章以史料为据,真实再现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如准确时间的交代。②作者将苏轼置身于具体环境中,虚构其动作、神态、心理等,如“他嘴角,上扬”。③真实叙写中融入虚构想象,更能突出人物形象及精神,增强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结合“公元1079年除夕,天降大雪,御史台监狱里释放了一个特殊的犯人,他就是北宋大诗人苏轼”可知,本文的依据为历史记载,交代了准确的时间,即“文章以史料为据,真实再现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如准确时间的交代”。结合“好久没有这样释怀了,美妙的韵律仍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他嘴角上扬,久违的自信又回来了,一阕新词的初成,多么像婴孩的诞生,在深沉的夜里,在荒蛮的异乡寺院,他安抚了自己的心灵,有疲惫,也有说不清的愉悦”“他脱掉了长袍,一身短衣打扮,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洒着汗水。捡瓦砾,锄草根,耕田犁地。秋天,他播下了一地麦种,也播下了一地希望”可知,“他脱掉了长袍……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洒着汗水。捡瓦砾,锄草根”为动作描写,“他嘴角上扬”为神态描写,“有疲惫,也有说不清的愉悦”为心理描写,作者将苏轼置身于具体环境中,虚构其动作、神态、心理等。结合“苦难是另一种土壤,在黄州被贬的岁月里,苏东坡萃取了大地的精华,同时也萃取了他自己的精华。他把内心所有的感受,深埋在这片特殊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收获了一大批另类的麦子。他是一个骄傲的收者!”可知,苦难历程是苏轼真实经历过的,而作者将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又融入了想象,这种真实叙写中融入虚构想象的手法,更能突出人物形象及精神,增强感染力。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此处代指苏州,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下列对于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孤坟”,苏轼妻子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苏轼任所在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B.苏词运用多种手法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终成千古绝唱。
C.词人用“半死梧桐”自比,“失伴鸳鸯”喻妻,阴阳相隔,孑身独存之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D.贺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在于将生者与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其情之深已侵入文章构思当中。
2.同是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苏词与贺词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喻妻”错,“失伴鸳鸯”也是自比。故选C。
2.同是抒写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苏词以泼墨如水、大开大合的方式直写浓情,外显热烈;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采用白描手法,抒情自然真淳。贺词以惜墨如金、沉郁顿挫的方式曲写失妻之痛,内隐沉郁。主要采用借景(事)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抒情,情感深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江城子》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自肺腑,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鹧鸪天》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用眼中所见,营造了一幅空旷伤神的画面,奠定了整首词的凄凉格调:半死的梧桐、 身单影孤的鸳鸯、旧宅旁的新冢,都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象出词人在晚秋冷夜,孤守空阁,寂听冽雨,是多么的希望妻子能坐在身边“挑灯夜补衣”!这其中蕴藏着的落魄伤怀,凄凉辛酸,相较于苏轼记梦的直白,更 一种失落的幽叹和怀恋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寿楼春①
史达祖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②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欹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③。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萍藻香④。
【注】①这首词为史达祖悼念其亡妻所作。②金刀:剪刀的美称。③《云溪友议》载:韦皋游江夏,与青衣玉箫有情,约七年再会,留玉指环。八年,韦皋不至,玉箫绝食而殁。韦皋后得一歌妓,真如玉箫,中指肉隐如玉环。④萍藻香:古时贵族少女出嫁前,要到宗庙受教为妇之道,教成之日就在宗庙里主持祭祖之礼,祭时陈设之物中有采来的萍藻。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回忆当年和妻子在窗下一同剪裁衣裳的场景,描绘了一幅和谐美满的生活图画。
B.词中“残絮”“斜阳”两词透露出萧瑟凄凉之感,风吹残絮,暗示了妻子的亡故。
C.“飞花”照应“残絮”,“良宵长”中的“长”字体现词人希望能长久留在梦中与妻子为伴。
D.萍藻香代指新婚的温馨日子,词人在结尾用此典故,回想过去,达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效果。
4.在悼亡词中,“梦”常常出现。如本词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二者都是通过“梦”来抒情的。请结合这两首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3.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守词的衣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词观点态度的能力。“良宵长”意思是夜晚漫长,“长”字体现了词人因为思念妻子而无法入睡,而不是体现词人希望能长久留在梦中与妻子为伴。
4.①这两首词都写到梦见妻子。苏词中,亡妻梳妆,容颜宛在,而词人却“尘满面,鬓如霜”,足见十年生死两茫茫。史词中,词人梦见妻子睡时的妆貌。细节生动,令人感伤。②这两首词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史达祖写下“多梦睡时妆”,苏轼写下“夜来幽梦忽还乡”,两首词都将梦境与现实结合,表现了词人对妻子哀婉诚挚的悼亡之情。③两位词人都借梦境来实现与妻子的见面,这样的场景对词人来说,既美好又凄凉。因为作为知己形象的妻子已经离世,梦中与妻子相见,表达了词人孤独凄凉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史达祖的《寿楼春》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两首词来分析它们是如何通过“梦”来抒情的。首先明确这两首词都写到词人梦见自己的妻子,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词人对去世妻子的深切悼念之情,又表现了词人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凄凉、寂寞愁苦之情,然后分点陈述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江城子
苏轼
(大雪,有怀朱康叔①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②,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③。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④,水晶盐⑤,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①朱康叔:朱寿昌,字康叔,时任鄂州(今武汉)太守。②檐:屋檐。③青帘:酒帘,古时酒店外挂的幌子。④厌厌:安静,和悦。⑤水晶盐:透明如水晶的盐,这里指代酒肴。李白诗中有“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城子”是词牌名;“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点明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和内容。
B.前一日黄昏下着细雨,次日清晨词人醒来,发现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齐平了。
C.“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描绘了雪后的情景,雪把江边酒馆的酒旗都盖住了。
D.虽然人生和雪花一样飘忽不定,但词人相信自己和雪花一样可爱,不惧被嫌弃。
6.苏轼说:“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这首词的上、下阕是如何体现“怀”与“念”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5.D
【解析】“但词人相信自己和雪花一样可爱,不惧被嫌弃”分析不当,应是“词人感慨雪花和人虽然都有可爱之处,但是仍遭到有些人的嫌弃”。
6.①上阕借景抒情,写词人想念友人。天气急速变化,白雪漫漫,词人在寒冷中独自坐着吟咏诗词,无人陪伴,寂寞难耐。词人想念友人朱寿昌,不知他现在情况如何。②下阕通过想象(虚写、对写法)写友人怀念自己。词人想象朱寿昌可能正宴请宾客,朱寿昌向东望去,想起词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梅花①
宋·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②。
素面翻嫌粉涴③,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为悼念侍妾王朝云而作,绍圣元年苏轼贬谪惠州时,只有王朝云相从。②绿毛幺凤:又叫“倒挂子”,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③涴(wò):玷污,弄脏。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的前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畏瘴雾侵袭。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作者高洁的人品的化身,表达自己对朝云的情深。
B.“素面翻嫌粉涴”,极言岭南梅花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装饰的,若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梅花本来的美好姿容。
C.“高情已逐晓云空”,“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D.苏东坡的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真正达到了花与人浑然相融的妙境。
8.本词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是悼亡词,两者的情感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7.A
8.同:两首词都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凄然伤怀之情。异:《江城子》表达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无限悲凉和落寞之情。《西江月》赞扬朝云像梅花一样高洁美丽,傲寒开放,感谢朝云与自己共赴苦难的一往情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谢陈季常惠一撞巾①
苏轼
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②。
半升仅漉渊明酒③,二寸才容子夏冠④。
好戴黄金双得胜⑤,休教白苎⑥一生酸。
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
【注】①陈糙,字季常。年轻时曾与苏轼游,并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后隐于黄州之歧亭。惠,惠赠。掊巾,宋代的一种巾帽。②小团团,即“小团”“小团月”,宋时著名的茶饼。③陶渊明曾酿酒,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④汉代杜钦,字子夏,喜戴小帽子,人称“小冠子夏”。⑤得胜,巾帽上的金属佩环,宋时武将凯旋时戴在头上的饰物。⑥白苎,白色的苎麻,也指苎麻布制成的衣服。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先盛赞友人胸怀极为宽广,再以比喻写他送给自己的掊巾很小。
B.领联运用典故,采用戏谑的口吻描写掊巾,“半升”“二寸”都极言其小。
C.颈联叹息掊巾太小,且用白苎做成,无法承受一双“得胜”佩环的重量。
D.诗人借题发挥,由小小的掊巾生发开去,倾吐自己郁结在胸中的块垒。
10.本诗尾联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9.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无法承受一双‘得胜’佩环的重量”中“无法承受”错,颈联的意思是说,掊巾上适合系上凯旋时的一双佩环,意在表述自己无人赏识,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故选C。
10.①从思想内容上看,本诗尾联的含意为:何时能够用身上携带的弓箭到边塞取得敌军将领的首级。《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结尾: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婪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的敌人一扫而光。②从表达情感上看,表达了渴望被朝廷重用,能够抗击外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韩堡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女子斜靠在朱红色的桥栏上,与诗人一道歌咏柳絮,这里运用了谢道韫咏雪的典故。
B.“同在”与“独来”构成对比,追怀往年约会的温馨美好,反衬今日独自游园的惆怅感伤。
C.“三千里”“四五年”分别极言距离之远和离别之久,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作者的相思之深。
D.全诗浑成天然而又顿挫跌宕,由实而虚,景中有情,语言平易亲切,明白晓畅,尽显本色。
12.本诗尾联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所运用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D
【解析】“全诗由实而虚”有误。应是由虚到实再到虚。
12.①两处都运用了对面落笔的手法。②韩诗调转笔锋,写自己思念的女子此时也因思念自己而满怀凄凉,暗自伤心。这样写使思念之情在曲折变化中显得更为强烈、深沉和委婉。③苏词想象(悬想)妻子亡灵在这凄冷幽独的明月照孤坟的夜晚,因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伤心欲绝)。这样通过设想死者的痛苦,更加衬托出自己悼念妻子的执着不舍的深情,表现绵绵不尽的哀伤。鬓
幽
轩
妆
惟
冈
专题20 《登泰山记》-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必背默写+阅读提升手册(讲义+练习): 这是一份专题20 《登泰山记》-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必背默写+阅读提升手册(讲义+练习),文件包含专题20《登泰山记》原卷版docx、专题20《登泰山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石钟山记》-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必背默写+阅读提升手册(讲义+练习): 这是一份专题19 《石钟山记》-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必背默写+阅读提升手册(讲义+练习),文件包含专题19《石钟山记》原卷版docx、专题19《石钟山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考前必练之名句名篇默写第16练《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练之名句名篇默写第16练《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卷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